分享

歷史文化古跡——河南南陽淅川荆紫關一脚踏三省【圖文】

 還舊樓主. 2016-12-18
 
       “朝秦暮楚”是个常用成语,《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一时倾向秦国,一时又依附楚国,比喻人反复无常。”人们通常把这个成语视为贬义。
 
淅川荆紫关 <wbr>一脚踏三省

        但是,当你到了这个典故的出处荆紫关时才知道,当地人并不认为朝秦暮楚是贬义词。他们的一种解释是:在历史上,荆紫关属于秦楚交界地带,早上从秦国出发,到了晚上就到了楚国,形容距离之近。另一种解释则是,早上这里被秦国占领,晚上又被楚国夺了回去,比喻战争之频繁。
 
淅川荆紫关 <wbr>一脚踏三省

        沿着镇外古道前行到一个叫月亮湾的地方才会明白古关口的险峻,两山对峙,关口外是八百里秦川,关口内是开阔的中原。滔滔丹江与狭窄的古道共同构筑起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隘口。这个隘口,就是荆紫关的“关”。只是在时光的流逝中,贸易代替了战火,集镇遮盖了关口,一个军事体系逐渐淡出视野,人们以另一种方式关注古镇、关注历史文化。
 
淅川荆紫关 <wbr>一脚踏三省

        荆紫关镇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真正有“一脚踏三省”之称。河南淅川被视为“豫之屏障”,湖北郧县被称为“鄂之门户”,陕西商南则为“秦之咽喉”。中国版图上三省交界之地有40多处,而独有这个“朝秦暮楚”的地方设有三个基层政府,即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湖北省郧县白浪镇和陕西省商南县白浪镇,且三者相距仅2公里左右。
 
淅川荆紫关 <wbr>一脚踏三省

        发源于商洛山的丹江穿荆紫关镇而过,注入汉水汇入长江,是“南水北调”水源地。历史上则是与京杭大运河、秦蜀栈道并称的我国南北三大通道之一。
 
淅川荆紫关 <wbr>一脚踏三省

        公元前304年,这里属于楚国管辖,楚王派太子荆来此镇守,于是获名荆子口。西汉时,该地丹江河上有座木结构桥梁,人称此地草桥关。南宋时,因这里荆花遍野,荆籽遍地,改称荆籽关。明代称荆籽关口。清代则称荆子关。民国初改称荆紫关,以荆花为紫色象征吉祥。
 
淅川荆紫关 <wbr>一脚踏三省

        由军事而商贸,荆紫关的繁盛是从唐朝开始的,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因藩镇割据,阻断了淮河和汴河的漕运,都城长安的物资很大程度要靠丹江的河运。荆紫关作为丹江的中转之地,码头上每天都是船来船往,热闹非凡。到了明代,荆紫关已是“康衢数里,巨室千家,码头上百艇接樯,千蹄接踵,熙熙攘攘,异常繁华。”荆襄、山陕、沪杭巨商大贾越来越多,荆紫关的五里长街南北口音鼎沸,成为方圆百里最繁华的集镇。
 
淅川荆紫关 <wbr>一脚踏三省

        到了清朝,这里的商人渐渐形成了三大公司八大帮会十三家骡马店二十四家商行,铸就了荆紫关鸡鸣三省的传奇,甚至有了“小上海”之称。民国二十年(1931年)夏季,丹江洪水暴涨,一夜之间荆紫关集市变为白沙之洲;大量毁林开荒,使丹江河岸严重坍陷,致使河床淤塞,航道不通,荆紫关镇随之百业凋零。
 
淅川荆紫关 <wbr>一脚踏三省

        明清一条街形成于公元1772年前后,沿丹江东岸分布,呈南北条状带走向,全长2.5公里,地面铺砌青石,分南中北三段,依山傍水,集南北建筑风格和自然特点为一体。街道两旁有房舍楼阁2200多间,其中700余间门面房为清代建筑。房屋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临街房门由木板嵌成,昼抽夜闭;院落多则几进,两边厢房对称,硬山封火墙高低错落,给古街道带来节奏感,也增加了古朴灵秀。
 
淅川荆紫关 <wbr>一脚踏三省

       古街至今还保存着平浪宫、陕山会馆、湖广会馆、江西会馆、刘家大院、陈家大院、古码头、古关门等典型建筑。2001年,明清一条街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做航运生意,自然希望风平浪静。清代,当荆紫关码头进极盛时期,船商们组建帮会,取风平浪静之意筹建了平浪宫,成为船工娱乐、集会之地。平浪宫坐东向西,面对丹江,中轴线上现存大门楼、中宫、后宫及配房数间,另有钟鼓楼。大门楼面阔三间,门楣上方嵌大理石匾额,横书“平浪宫”。门南侧面题“风平”,北侧面题“浪静”。
 
淅川荆紫关 <wbr>一脚踏三省

        明代,荆紫关设有巡检司,营千总镇守。清初,设置副将都司;嘉庆年间,设协镇都督府(从二品,位高于淅川县衙)。当时在这里建了规模宏大、规格较高的衙门以及城门、鼓楼、魁星阁、兵营等公共建筑。尤其是衙门占地百余亩,高墙阔背,檐顶豪华,雕刻绘画,在显示古代建筑的艺术风格时也证明着荆紫关的独特历史地位。
出古街道过丹江大桥西行就是“一脚踏三省”界碑,这里是豫、鄂、陕三省的交界点,交界点周边有居民数十户。三省界碑为一块顶角朝天的三棱石,上面别刻着河南、湖北、陕西三省简称,站在这里确实是一脚踏三省。1987年三省乡镇自发集资,在此建立了一座三柱碑亭。碑亭所在的街道因白浪河而得名白浪街。
 
淅川荆紫关 <wbr>一脚踏三省

        三省居民世居一条街,风俗习惯各有传承,但婚嫁又让他们成为一个独特的大家庭。例如,河南的姑娘嫁给了湖北的小伙儿,陕西的汉子娶了湖北的妮儿,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亲情。白浪街也是三种文化的交汇点。从这里向北,是以古都洛阳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向南,是以雄奇三峡为代表的长江楚文化;向西,则是以古都西安为代表的秦晋文化。于是,走在街上,在不同方向可以听到收音机、电视机播放的河南豫剧、陕西秦腔、湖北汉剧;可以闻到陕西羊肉泡馍、河南胡辣汤、湖北三合汤的不同香味;也可以听到迥然不同的方言,说一句话就是三种不同的腔调。
 
淅川荆紫关 <wbr>一脚踏三省

        最有趣的是,隔了一条街或是一堵墙,打个电话过去竟是省际长途。于是,为了方便、省钱,更是发展经济的需要,不少做买卖的家庭都同时装了两三部电话,往哪个省打电话就用哪个省的电话。而这里的公鸡似乎也与"众"不同:不鸣则已,一鸣惊三省。
 
淅川荆紫关 <wbr>一脚踏三省
淅川荆紫关 <wbr>一脚踏三省
淅川荆紫关 <wbr>一脚踏三省

淅川荆紫关 <wbr>一脚踏三省
淅川荆紫关 <wbr>一脚踏三省

淅川荆紫关 <wbr>一脚踏三省
淅川荆紫关 <wbr>一脚踏三省
淅川荆紫关 <wbr>一脚踏三省

淅川荆紫关 <wbr>一脚踏三省

淅川荆紫关 <wbr>一脚踏三省

淅川荆紫关 <wbr>一脚踏三省
淅川荆紫关 <wbr>一脚踏三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