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价格、时间、预期:难以预测的油市价格底部水平

 狼魂 2014-10-29

价格、时间、预期:难以预测的油市价格底部水平

http://www.sina.com.cn  2014年10月19日 00:28  新浪财经微博

  油价还要下跌多少,才能抑制页岩油生产的投资,并阻止需求恶化?

  指标布兰特原油(81.69,0.27,0.33%)价格本周跌至每桶83美元附近,较6月时的114美元重挫近30%,让产油国和交易商瞠目结舌,只能想办法预测油价还要下跌多久才会触底。

  预测底部油价最常用的两个方法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实现财政平衡的油价,以及北美页岩油生产商的边际成本,但这两种方法都有严重的局限性。

  若是从时间、预期和绝对油价几方面来综合看待供需回应,可能要更加有效。

  **财政平衡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一份报告(Article IV consultations with national governments)中,基于海湾地区产油国维持财政平衡的需要,给出了预估的平衡油价。

  但实际上,对于油价的底部水平,产油国收入需求所能提供的指引非常局限。

  (1)OPEC的石油产量只占全球产量的40%,而且这一比例还在下降,限制该组织控制油价的能力。即便成员国能就满足支出需求的油价达成一致,也不能保证他们能够有效实施。

  (2)过去40年的经验显示,政府支出是量入为出,而不是反过来。在油价较高的时期,支出和平衡油价大幅上升。据IMF,自2008年起连沙特的平衡油价也上升了约50美元。因此,若当低油价持续一段时间,支出就会并且也应该被削减。

  (3)实力较强的OPEC成员国(沙特、阿联酋和科威特)在高油价时期共积累了约8,150亿美元储备,让他们可以在必要时以赤字运行几年,所以平衡油价只是对中长期的限制,意味着两到三年以上。

  (4)实力较弱的OPEC成员国(委内瑞拉、伊朗、伊拉克和尼日利亚)储备总额不足2,000亿美元,很快就会被耗尽。但他们可能通过从国外借款、赤字货币化和通胀,以及削减支出,来应对收入不足;不管怎样,他们对OPEC策略的影响不大。

  **页岩油的边际成本**

  页岩油生产的边际成本是确定油价下限的更有效方式。

  美国页岩油生产过去三年贡献了大部分的石油产量增幅,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页岩油就是市场上的边际产量(即便它并不是价格最贵的石油)。

  此外,页岩油井产出大幅下降,因此必须要时常钻探和压裂新油井来弥补旧油井的产油下滑,否则产量就会开始减少。

  从理论上讲,应该能找到一个价格门槛,高于这个门槛就不会有足够的新油井钻探来维持页岩油产出的持续增长。

  而在实践中,不同页岩油产区的每桶生产成本却差异很大,即便是在同一产区的不同生产商之间,也大不相同。对于页岩油生产边际成本的预估,从40美元到高达85美元不等。

  就行业整体来讲,边际供应价格可能介于每桶65-85美元。

  **价格、时间和预期**

  要更好地理解供给反应,就要明白供给反应是价格、时间和预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降得越低,生产商的反应可能就会越大越快。维持低价的时间越长,反应也越大。生产商是预期价格持稳、进一步下降、还是反弹,也有很大关系。

  美国西德克萨斯州中质油跌至每桶80美元左右,或许足以放慢页岩油增长,并最终令市场恢复平衡,但这个过程可能要持续数年。

  如果油价进一步降到70甚至60美元,那么页岩油生产商的反应会更大,调整过程相应也会更快,尤其是如果油价维持在这些水平的时间长达数月,并预计中期内维持疲弱。

  相反,如果油价短期内维持在80美元上下,中期内预计反弹到90或100美元,生产商也许会毫无反应。

  正因为供给反应是时间推移、对未来的预期、以及绝对价格水平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不可能找到一个精确的价格下限。价格下限是“模糊的”,可以低至60-65美元,也可以高见90-95美元。

  **保存和浪费**

  以中期2-5年来看,油价下跌也会推动石油使用情况的改变,这和供应面的改变一样重要。

  正如2002-2012年之间油价不断上涨,最终导致石油需求大幅下滑,而价格持续的下滑几乎肯定会使得一些需求面的崩坏情况出现逆转,就像油价在1986年大跌后的情况。

  再说,需求面的改变是价格、时间和预期所造成的,这意味着一切很难说。某些需求崩坏可以快速逆转;同时有些则不容易改变且会持续一阵子。

  油价下跌,首当其冲的是消费者支出、企业投资及一般的经济活动。

  对发达国家来说,油价下跌对供应面的冲击算是正面,这将可改善家庭预算和(油气行业除外的)企业获利。

  花旗集团全球商品研究主管Ed Morse根据当前的油价,估算出全球的意外之财约为6,600亿美元,在美国的话,每户退税接近600美元。

  “整体而言,全球经济相当于享受到庞大的量化宽松计划,有助于刺激迟滞的经济成长,”Morse在金融时报中写道。

  中长期来看,需求面更大的冲击将来自于行为、投资及(可能的)法规方面的改变。

  油价高涨时,刺激了大规模投资节能汽车等其他设备,以及行为的改变(包括大量减少通勤需求),并寻求更便宜的燃料来代替石油。

  美国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及2007年能源独立暨安全法案等立法措施,以及企业平均燃油经济性(CAFE)指标规定,已让上述的改变变得根深蒂固。

  其他方面比较容易逆转。比如,油价下跌可能让改用天然气来取代取暖油的脚步放慢,也可能鼓励消费者再次开始购买马力较大的大型汽车。火车和船只可能因此放慢采用天然气,甚至没有兴趣使用天然气了。

  但再说一次,需求面的问题是价格、时间和预期。这三者当中,时间和预期要比绝对的价格水准来得重要。

  如果石油生产商希望油价在急跌至80美元后,可以同样急涨至90、100甚至更高,它们可能要大失所望了。(完)

  (编译 王丽鑫/艾茂林/戴素萍 审校 高琦/朱晓军)

  (来源:路透中文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