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话题了,但仍有很多家长为之困惑。 其实,发热是人体对外界刺激如感染等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其最初的目的是杀灭入侵者,所以对低烧一味试图扑灭反而不利于机体本身。但高热的确会引起人体不适。尤其小儿,由于其神经系统不够成熟,有时甚至会引起短时间的抽筋,即高热惊厥,因此过高的发热确实应该避免,可尝试用药物或物理方法适当处理。
但高热惊厥并不等同于会把大脑烧坏,它只不过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只要大脑本身没有问题,大部分高热惊厥都是良性的,很快就能得到控制。只有在大脑本身有问题,如患有脑炎时,会引起持续高热和反复惊厥。
用退热药只能暂时退热,很多家长不理解,其实道理很简单,退热药的作用仅仅是退热,对疾病本身的治疗毫无作用,因此只要疾病未愈,发热就会继续存在,退热药只是暂时退热而已,其根本还是要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本身,而不是一味退热。
随着疾病的好转,发热会逐渐缓解,但也有一个过程,常表现为热峰的下降和发热间隔时间的延长。因此,家长应注意做好孩子发热的记录,这样就可及时判断孩子发热是在缓解还是加剧。
总之,发热是疾病的一种表现,适当的发热并不可怕,对身体反而可能有利。但是过高的发热则需要适当控制,而退热药的使用也要恰当,一要剂量正确,二是要有一定的间隔,三是不要多种退热药一起上,这样对患儿反而不利。相对药物,物理降温有时更为合适。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有很多药物多为复方制剂,已包含退热药。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会同时用多种退热药,所以希望家长在用药时一定要看清药物的成分。还需要强调的是,发热毕竟是人体疾病的一个信号,因此首要的问题是诊断后对症下药,而不是仅退热,却把主要敌人放跑了。 更多博文请您点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