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赛博物馆(Musée d’Orsay)2014.10.01

 love123236 2014-10-30
 
 奥赛博物馆(Musée d’Orsay)2014.10.01
奥赛博物馆主要陈列1848年至1914年间创作的西方艺术作品,聚集了法国近代文化艺术的精华,填补了法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上从古代艺术到现代艺术之间的空白,使奥赛博物馆成成为联结古代艺术殿堂卢浮宫和现代艺术殿堂蓬皮杜中心的完美的中间过渡。奥赛博物馆共收藏近代艺术作品4700多件,内容涵盖绘画、雕塑、家具、手工艺品、建筑、摄影等几乎所有的艺术范畴。其中,最负盛名的是19世纪下半叶精美的艺术收藏品。tV7qSQ(o[  
奥赛博物馆展室、绘画不允许照相,入口处有存包提示但可以带相机、手机进去,估计相机贵重存取不便,免去纠纷。所以展厅里的雕塑(有些是自己拍摄的,在允许范围内)、画作均收集网上。 `5J>,G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点击右边虚拟参观(电脑上看佳):奥赛博物馆展示。 E Xm\_k  
奥赛博物馆官方网站:http://www./ 这张照片是在塞纳河游船上拍摄的。Bo HtAR  
1898年奥塞博物馆的原址为巴黎通往法国西南郊区的一个火车站,但在1940年即已没落,闲置了约47年之后,1986年将火车站改建成奥塞博物馆。改建后的博物馆长140米、宽40米、高32米,馆顶使用了3.5万平方米的玻璃天棚。博物馆实用面积5.7万多平方米,共拥有展厅或陈列室80个,展览面积4.7万平方米,其中长期展厅1.6万平方米。其中,最负盛名的是19世纪下半叶精美的艺术收藏品。 ^dw'%~  

奥塞博物馆是建于1900年的火车站,从巴黎到奥尔良铁路的终点——奥赛车站。建筑物大钟下面还保留着历史的痕迹PARIS--ORLEANS。此照为上图右侧大钟,在第五层,里面是饭店。后面有餐厅照片。这是从官方网站下载的历史照片。Ew3< 4lt  
1939年进入巴黎的铁路取消,车站关闭。1978年被列为受保护的历史建筑,1986年改建成为博物馆,将原来存放在卢浮宫的,在国立网球场现代美术馆的,以及在蓬皮杜艺术中心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内的有关藏品全部集中到这里展出。大厅中还保留着原来的车站大钟。这是我在二楼将要出口的地方拍的,大钟不仅漂亮,且准时。在入口前的围墙上有一组世界各大洲女子的青铜雕塑,从左到右分别为: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奥塞博物馆广场上的宣传广告。奥塞博物馆广场上的宣传广告----另一个角度。奥塞博物馆招牌简称。马与爬犁。网上都这么称呼这雕塑,我天朝农村耕地都是牛与犁。犀牛。后面玻璃棚就是奥塞博物馆的出入口。对着的门是出口处,入口在另一边。在阶梯一则的大、小象雕像:争脱绳锁,奔向自由。进入博物馆后便是一层过道:这里可以随便拍照,底层长长的走廊原来是火车轨道,如今陈列的是雕塑作品,两边则是各个绘画展厅。漂亮的大钟在身后的玻璃墙上。《努比亚人狩猎鳄鱼》(Nubians Alligator Hunters ),作者Louis-Ernest Barrias 。 Nubians 人是起源非洲苏丹的一个民族,现在分布在非洲和东北部和东部。《丽达与天鹅》(Leda and swan)。作者Auguste Clesinger。希腊神话:列达(Leda)是斯巴达国王Tyndareus的妻子,她的父亲是另外一个希腊邦国Aetolia的国王Thestius。宙斯看上了列达的美貌,就化身天鹅,诱惑列达,结果生下四个孩子:一个女儿是希腊历史上“最著名的美女海伦”,还有海伦的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列达与天鹅”是西方最常见的艺术题材之一,有关的作品非常多。mw0>aO{=Z  
英文、法文、日文等外国资料的说法,有一些混乱:这4个列达的孩子,有的说是宙斯的,有的说,两个女孩是宙斯的,两个男孩则是列达和她丈夫斯巴达国王Tyndareus生的。还有的说法是总共6个孩子。这些都无法考证,“因为希腊神话本身就已经被希腊人搞乱了”。《舞蹈》让·巴蒂斯·卡尔波的作品,作品中有一群青年男女舞者翩翩起舞,他们呈现出一种热烈的音乐感。其中位于中间的男性舞者,右手摇着手鼓,造成向外放射的动向线,而他的形体也是向外开放的,因而产生了奔放的感觉。围绕着这位男性舞者是一群正在跳舞少女,充分显示出狂欢的气氛。在形式上,少女们拉起的手臂组成一个圆弧形,把向外放射的形式收拢起来,使形体的自由跳动统一于雕像的整体范围内,因而使它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示着无限的生机。 /uIrzw?  
卡尔波灵活和轻盈的手法结合了一种活泼的肉慾感,在欢娱的韵律中以自在挥舞与旋转结构表现人体的虚实空间。但这样狂热地展现显示生活中的裸体形象,使得这件作品受到舆论抨击。当它正式树立在歌剧院门前时,一些不习惯这种赤裸的狂欢形象的保守派指责它低级下流,甚至有人想将它毁掉,但经过漫长的时间考验,它已经成了巴黎歌剧院的象征。 xNt%^  
这件作品原件在奥塞博物馆,复制品在巴黎歌剧院的门口。《成熟的年纪》(The Mature Age),作者卡米尔·克劳岱尔(Camille Claudel)。一个男人被两个女人撕扯,其中年长一些的女子将他夺走,这个女子就是罗丝---罗丹自始至终的伴侣和未来的妻子,而卡米尔·克劳岱尔是作品中那位哀求者,她作为情人最终被抛弃,伸长着手臂,哀求再也不回头的男人。0G 0,A3+}y  
这件的作品名称很多。除了《成熟的年纪》,又称《天命,生命之路或者命运》(The Destiny, The Way of Life或者The Fate)。/S>N!n@  
作者卡米尔·克劳岱尔(1864-1943)是法国的著名女雕塑家,她与比她大24岁的法国雕塑大师罗丹之间,曾经发生过震撼欧洲艺术界的一段恋情。 xBPDmnV  
卡米尔·克劳岱尔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无钱上学,更不能奢望艺术。但是,她很小就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天赋,感动了她的父母,全家努力工作供她上学。法国的艺术学院通常不接受女学生,最后破例录取了卡米尔·克劳岱尔。_Lrtv{V:Hk  
1883年,她19岁时,罗丹成为她的老师。K_Uifb~O.  
1884年,她20岁时,成为罗丹的模特儿,知己和情人,“罗丹的很多最著名的作品,正是在她的激励下才创造出来的”。两个人的关系维持了整整20年。“她成就了罗丹”。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和故事,罗丹拒绝娶她为妻。《地狱之门》(The Gates of Hell ),作者罗丹(Auguste Rodin)。《地狱之门》是罗丹受法国政府的委托,为法国实用美术博物馆大门设计的一件规模宏大的雕刻。《地狱之门》的构思来自但丁的“神曲”,以其中的诗句“你们进到这里,丧失一切希望”为核心进行的创作。表现了一大群痛苦挣扎的人体。整个雕塑共有186个形体,创作历时37年之久,倾注了罗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直到罗丹去世时还未最后完成。作品《地狱之门》的上方正中间,有一个沉思的人物坐像,称为《思想者》闻名世界。《青铜时代》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年)。 UF:F90AJB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罗丹来到比利时,又做了一段时间的建筑装饰雕刻。之后他依靠积蓄来到意大利。意大利之行使罗丹领略了米开朗琪罗艺术的风采。米开朗琪罗的创造精神激发了罗丹蓄积已久的创作冲动。他回到比利时后用了18个月的时间雕塑了一个男人体。他请一个身材优美的年轻士兵给他作模特儿。他把这个雕像做成:左手拿着棍子,正在走动中,突然收住脚步,抬头呆望着,右手揪着自己的头发,那样子非常天真而自然。雕像原题为《受伤的战士》,后来罗丹从他的手中取下棍子,并易名为《青铜时代》,罗丹的裸体男人被赋予普通的人性,它表现出人的忧虑、羞怯和敬畏感。裸体男青年仿佛刚刚从睡梦中醒来,他的头微微后仰,睁大眼睛望着天空,具有一种天真的神态。这位裸体青年的体型完美匀称,躯体和双腿平滑而优美,身体富有弹性,似有真实的呼吸和血脉流动,充满生命活力。《青铜时代》这一名字看似与这个裸体男人没有关系,这个裸体男人正舒展身体,正如罗丹所说的:“缓慢地从深深的梦乡里苏醒。”这一动作象征着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开始。+g> d2&  
这件雕刻以惊人的真实性向陈腐的学院派雕刻发出了有力挑战;由于雕刻如此真实,以至于这件雕刻被送到官方沙龙展览时评审委员会认为这件雕刻是从真人身上翻下来的模子,对罗丹进行了无情的嘲笑,并将雕塑搬出了展览厅。为了澄清事实,美术院则派了五名雕塑家组成的评审团来到罗丹的工作室。罗丹没有参照任何模特儿,当众塑造了一个男性裸体。在这个即兴创作的人像上,罗丹令人无可怀疑地表现了他那精确的解剖知识和卓越的雕塑技巧,它无言地击败了这场声势浩大的攻击。后这件雕塑被重新展出并被法国政府收购,这次事件也使罗丹一下子成为全法国知名的人物。《沉睡的赫柏》(Hebe asleep),作者Albert-Ernest Carrier-Belleuse 。希腊神话:赫柏是青春女神,永不衰老,她是宙斯与赫拉的女儿,负责给诸神斟酒。后来,她嫁给创造了12 件功业的大力神赫拉克里斯(Heracles)。《自然在科学前面解除自己的衣衫》(Nature Unveiling Herself Before Science)。作者Louis-Ernest Barrias。雕塑用几种颜色石材拼接而成。 -CRR!W?3  
《Au matin》,作者Alexandre Schoenewerk。法语的意思是早晨,大约是指小姑娘一早起床穿鞋。《圣女贞德》(Joan of Arc),作者Henri Chapu 。她一反在巴黎圣母院里手执长矛、身披甲胄的神态,就是一个乡村少女的模样。《年轻的亚里士多德》(The Youth of Aristotle),作者Charles Jean Marie Degeorge 。  O1_Vxf~  
在这件作品中,这位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被描绘成一个“十几岁的半裸的”男孩,他坐在一个很大的椅子上,“表情似乎颇为不耐烦地研读着一本翻开的巨大文卷”。NEd9(|_   
西方哲学的“三大奠基人”为师生关系: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而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则是“当时的已知的整个世界”的征服者。+Es n;1wg  
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他的部将分别建立了多个希腊化国家,使得西方世界经历了长达300多年的“希腊化时代”,将希腊文明推向世界,推向巅峰:这一切,与“博学多才”的亚里士多德的教育关系密切。亚历山大大帝是马其顿国王的儿子,很多随同亚历山大大帝出征的马其顿将领都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同学”,也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塔西西乌斯》(Tarsicius),作者Alexandre Falguiere。塔西西乌斯是基督教的少年殉教者之一,公元3世纪死于暴徒之手:他是运送弥撒所用的圣体的少年密使,由于在运送圣体的途中被发现,暴徒们用石头把他打死了,但是他紧紧抱着圣体,至死不放。《格拉古兄弟的母亲科尔内利亚》(Cornelie, Mother of Gracchi ),作者是:Pierre-Jules Cavelier 。?HAaWF.$++  
科尔内利亚·西庇阿妮丝·阿非利卡娜(Cornelia Scipionis Africana)是罗马战胜迦太基的英雄,第二次布匿战争的罗马统帅大西庇阿(Scipio Africanus)的第二个女儿。e 5,K>o=  
她被视为“罗马妇女的完美典范”:她教育出来的两个儿子,格拉古兄弟非常有名,他俩先后担任罗马保民官并都被杀身亡。西方以“格拉古兄弟的母亲科尔内利亚”为题的作品很多。《格拉古兄弟》(The Gracchi ),作者Eugene Guillaume 。 NJ wf V*  
他们的父母总共生了12个孩子,但是只活下来3个:格拉古兄弟和他们的姐姐Sempronia。在他们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们的母亲,科尔内利亚(Cornelia Scipionis Africana)拒绝了所有人的求婚,包括埃及国王托勒密八世(Ptolemy VIII )的求婚。她独自带着三个孩子,为他们聘请了希腊家庭教师,教授他们演讲术(oratory),政治和科学,告诉他们:“民主就是所有的权利公正地属于全体人民”。{kBZkjJ6   
兄弟两人还学习了希腊语和拉丁语,以及马术,格斗等军事技巧。)Y9(2>Z;e  
在第三次布匿战争中,他们的姐姐Sempronia 的丈夫是罗马帝国军队的总司令,著名的将领小西庇阿(Scipio Aemilianus)。 k0QF5  
在第三次布匿战争中,格拉古兄弟中的老大,提波里乌斯(Tiberius)是“最杰出的青年将领之一”。 N3]I)(S  
这两个兄弟先后担任罗马帝国的保民官,为普通民众争取利益,最后都被杀身亡。老大提波里乌斯·格拉古(Tiberius Gracchus)死于公元前133年,老二盖约·格拉古(Gaius Gracchus)死于公元前121年。mOTY&Q)f=  
这两个兄弟被后世认为是社会主义和平民主义(Populism,又译作“民粹主义”)的创始人。《年轻女囚》(La jeune Tarantine,英语:Young Tarantine),作者Alexandre Schoenewerk。这件作品是根据法国诗人安德烈·舍尼埃(André Chénier,1762-1794年)的著名的诗篇《年轻女囚》创作的。这位诗人被送上断头台处死三天以后,“革命领袖”罗伯斯皮尔自己也被推上断头台,“革命恐怖”结束了。《阿波尼娜.萨巴蒂埃(Apollonie Sabatier)》。作者奥古斯特.克莱桑热Auguste Clesinger。在奥赛博物馆的网站上,作品又称为《被蛇咬的女人》(Woman Bitten by a Snake):Apollonie Sabatier的手上,缠着一条小蛇。《阿波尼娜.萨巴蒂埃(Apollonie Sabatier)》(1822-1889)是法国的著名的模特儿和交际花,她在巴黎拥有自己的沙龙,在1850-1860年代非常著名。当时很多著名的法国艺术家都是她的座上客。这件雕塑是作者为这位著名模特儿创作的著名雕塑。@# Tx.%  
这件作品当时引来异议---形象撩人,颇具异教气息,很难说蛇的咬啮给这位女子带来的是痛苦还是快感。萨福是古代希腊抒情女诗人。她的活动时期大约在公元前610—前580年。她的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过巨大影响。传说中的司文艺的女神有九位,而柏拉图称萨福为第十位文艺女神。UXjZp K/  
关于萨福的生平和身世,存在着各种矛盾的说法,美国学者达得理·费茨甚至说:人们告诉我们许许多多关于萨福的事情,而我们却几乎什么也不知道。今天的读者未必会读对那些烦琐的考证感到兴趣,因而下面谈的只是一种被认为可以接受的说法。59 aU?wr  
萨福出身于累斯博斯岛的米蒂利尼一个贵族家庭,父亲叫斯卡曼德罗尼摩斯,母亲叫克勒斯。她和安德罗斯岛的一个叫凯科拉斯的商人结婚,据传由于政治原因,她和其他贵族一起被暴君庇塔库斯放逐,在西西里岛的锡拉丘兹度过一段流亡生活。她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米蒂利尼度过的。她有一个女儿也叫克勒斯。她有三个兄弟,其中一个叫卡拉克索斯,因为花钱为一个叫多加丽的妓女赎身,曾引起萨福的不快。据传她爱上了一个年轻的渔夫法翁,失恋后从琉卡迪亚悬崖上跳海自尽。这大约是后人编造的故事。另一种说法是:她是在家中在她女儿克勒斯照料下病逝的。]`$R< !  
在萨福的时代,即公元前六世纪,希腊的科学和文化艺术都是繁荣的。累斯博斯岛被认为是希腊歌曲的源泉。在米蒂利尼,上等人家的妇女可以参加社交集会,写诗和吟诗。萨福的诗,就是一边弹着竖琴,一边吟唱的。她就是这些社团的主要人物之一,由于才华出众,慕名而至的人很多。有些人家把自己的女孩子送到萨福身边,向她学习技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类似学校的团体。萨福在诗中提到的一些女孩子的名字,如安娜多丽雅、阿狄司、贡吉拉、希罗、泰玛斯等等,可以看作是她的学生或是女伴。她们在一起弹琴,唱歌,跳舞,参加一些宗教性的活动,例如祭祀爱情和丰饶女神阿佛洛狄忒。《温水浴室》,作者:泰奥多尔·夏塞里奥。夏塞里奥出生于中美洲多米尼加,是安格尔的学生,安格尔非常欣赏他的才华,曾说:“这个孩子会成为绘画界的拿破伦”。这幅《温水浴室》作于1853年。只活了三十七岁的夏塞里奥,在肖像画方面显示出超人的才能。他于1853年从庞贝浴室遗迹得到灵感开始创作此画,画幅场面较大,围绕着位于中央的舞女,多种姿态的女裸体被安置在严谨的透视变化中。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完美而细腻的表现手法,对画中人物作深入的刻画构图上运用了古典主义的空间结构,人物造型及色彩处理却有明显的浪漫主义痕迹。《后宫》,作者:泰奥多尔·夏塞里奥。描写奥斯曼帝国苏丹的后宫,豢养着很多女性供穆斯林君主或者贵族享受。史料记载:最多曾经“圈养”过超过1000 名穆斯林女性。1840年,夏塞里奥看似在表现苏丹皇宫生活,其实旨在体现裸体少女的纯洁和美丽,使画面更增添诗一般的意境。因此,当时不少人赞叹夏塞里奥的作品,说他的作品既具有安格尔那种优美高雅的格调,又具有德拉克洛瓦的诗和文学般的意味。睡觉女神(Sleeping Nymph )1850,作者:泰奥多尔·夏塞里奥。1844年。夏塞里奥是综合其老师安格尔新古典主义画风和德拉克洛瓦的浪漫主义色彩的最有代表性的后继人。他所描绘的女性形象,具有独创性,而且有一种奇特的诗意。他对这位姑娘脸部表情的刻画细致入微,从那用笔不多的闭着的双眼就让你深刻感觉到她的美好梦境。可惜夏塞里奥的艺术生涯太短了些,由于肺病难治,只活了37岁便离开了人世。《沐浴的希腊贵妇人》油画,作者:维安(法国),作于1767年 ,规格:218cm×84cm,材料:布。在人体绘画方面,画家为了获得艺术上的承认,边迎合贵族皇室趣味,专画一些神话中的爱神和美神的故事,用柔腻的笔法,鲜艳的色彩描绘娇嫩软皮肤的女人体和空有肌肉而毫无力量感的男人体,表现宫廷轻浮的欢乐趣味,带有强烈的感官刺激效果。至此,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的古典主义,在18世纪法国完全变了味道。成为了宫廷享乐式的古典主义。这段时期的艺术被称为“洛可可艺术”。bemW+t |X  
《沐浴的希腊贵妇人》以伊奥尼亚式的希腊建筑为背景,塑造了一位希腊的贵妇人沐浴后正裸体斜倚在柱栏边,左边的侍女为其擦洗足趾。少妇有着秀美的脸颊,婀娜多姿的身段,柔美的肉体和洁白的肌肤。她的体态呈S形曲线,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女性的美,颇具韵律,像一尊古希腊的美神雕像。画家一丝不苟精心的刻画了柱式的沟纹、大理石的栏杆和水池的台阶,以规整冷峻的横、直线反衬富有生命力的女性的柔美的曲线和肉体的圆润,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异常安定和宁静之感。《画家的工作室》,作者:居斯塔夫·库尔贝。 库尔贝是阿波罗尼亚·萨巴蒂尔沙龙的常客,据说画中的模特儿正是阿波罗尼亚·萨巴蒂尔,她是法国著名模特儿和交际花。油画《女人与鹦鹉》,这是与库尔贝以往的写实主义画风格调迥异的力作。画上这个裸女仰躺在一张铺着白色褥单的床上,女人体在白色反衬下显得更富挑逗性。整个造型表现是精到的,女人的头发与左手上的鹦鹉,加强了人体的魅力,因而给人以某种色情的意味。库尔贝运用如此大胆的构图,在他以往的作品中不多见。裸女的肌肤在昏暗的环境中尤其显得珠润玉圆,舒展的曲线,再一次展示出库尔贝的写实技巧与功力。《熟睡者》,作者:居斯塔夫·库尔贝。这幅女同性恋作品直到1988年才允许公开展览。这幅作品是土耳其外交官和艺术收藏家哈利勒·贝订做的绘画。《裸体的女人和狗》,库尔贝,1819年6月生于法国南部小镇奥南。是18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的伟大艺术家,在西方艺术史中,也许再也找不到谁敢象他那样大喊大叫的到处“招惹是非”的艺术家了。他自信坚定、喜论辩、而且带着法国外省农民特有的强悍、直率和真诚。 [4|z+'  
1855年他创作的大型油画《奥尔南的葬礼》和《画室》遭万国博览会评选团否决,愤然在旁边搭了个棚子举办个人画展。公开与官方艺术分庭抗礼!第一次扛起了现实主义的大旗。震动了当时整个巴黎。他同时是个伟大的民主战士,他的艺术和生活都与他的时代人民紧密相连,始终和民主力量站在一起,1870年他拒绝了第2帝国授予的十字勋章,1871年参加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后被逮捕入狱,并没收财产和作品,1873年流亡瑞士,1877年在流亡中去世。这副作品是他在1861-1862年期间所作。《晚祷》(The Angelus,L'Angélus,也叫《晚钟》,55.5x66cm,布 油彩)。1857 - 1859 年间的作品,是米勒(Jean-Fran?ois Millet)的代表作之一。画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野景象,此时夕阳已落到地平线以下,马上就要收工的一对年轻夫妇听到从远处的教堂传来了晚祷的钟声,立刻停下手中的农活,男的放下叉子和竹篮,脱帽低头站立,质朴而严肃,女的则双手合十虔诚地祷告。从画中可以看到丈夫负责用叉子在地里挖土豆,妻子则是把挖出的土豆装上手推车,劳动一天的成果都装上了车。远方是一堆堆的干草堆,铺满了整个地平线。太阳的余辉映着妻子浅蓝色的围裙和车上的土豆袋。画中透过空旷的田野,隐约能看见远处的尖顶教堂,它发出的悠扬的钟声穿过宁静的天空传到了正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农民夫妇耳中。祈祷的气氛充满着整个画面,静态地场景更能衬托出钟声的穿透力,它使人相信倘若你站在画前也能听到那教堂传出的晚祷的钟声。MAM=4;XX6N  
难怪米勒第一次把这幅画介绍给他的朋友时说:“这是祈祷的钟声,你听到了吗?”《晚祷》画面情调低沉,在米勒的画中从不见欢乐,因为在画家的生活中从来就没有过欢乐,他自己曾说过:“欢乐从不在我面前出现,我从未见到过它,我所知道最愉快的事情就是静谧和沉默。” K#Q:^B,p  
完成《晚祷》的同一年,米勒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们一家只剩下两三天的口粮了,除此之外没有其它任何收入的可能。我的妻子下个月就要生产,可是我身边却空无一物。”所以,米勒当时寄希望于此画能卖个好价钱,他希望能有人2000法郎收得此画,不幸的是,只有一位比利时男爵愿意购买它,出价仅为72英镑。之后的几十年此画又辗转到过很多国家。1910年,法国商人出价32000英镑(合80万法郎)将它买回,并把它捐献给了国家,卢浮宫展出,1986年之后被放置于奥赛博物馆中。zVf,':]<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这幅《晚祷》是法国馆的6幅参展绘画之一。《拾穗》(The Gleaners,Les Glaneuses)是米勒(Jean-Fran?ois Millet)1857年的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1890年收于卢浮宫,1986年被放置于奥赛博物馆中。 .fNwQxN  
绘画表现的是三位农村妇女在收割后的麦田中俯身拾麦穗的情景,可以看出画的右边是位年长的妇女,她左手撑在膝盖上,因长时间的弯腰有些吃不消,必须得时不时地歇息片刻;中间扎红头巾的那位体格健壮的为中年妇女,她不仅手中攥着一大把麦穗,胸前的布兜也装满了麦穗;最左边头系蓝头巾的那位最为年轻,她右手拾穗、左手背在背后,举止优美犹如滑冰一样,她不像其他两位那样系着围裙,但动作敏捷、轻松。三位妇女似乎代表着三代人。远处的地平线上堆着几个高高的麦垛,预示着这是个丰收年,农夫正忙着捆麦穗、装车,骑在马上的监工在一旁指挥。;Vh'XK  
米勒在完成这幅名作的同时正饱受贫困的煎熬,这一年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怎么才能赚到房租呢?此外,还有比这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一日三餐都能吃饱。” 6I9o }Z  
“拾穗”一词渊源于《圣经.旧约全书》,是指农场主收割后允许贫苦的农民捡拾遗留在田里的麦穗以求温饱。《圣经.旧约全书》中也讲述了一位富有的犹太财主波阿斯(Boaz)因怜悯寡妇路德(Ruth)而请雇工故意多遗留麦穗在田间,最终成就了一份姻缘的故事;他们的儿子俄备得(Oved)是著名的大卫王(David)的祖父。《牧羊女和她的羊群》(La Bergère avec son troupeau)1862年,这幅画和上面两幅(《拾穗》、《晚祷》)一起都被公认为米勒的代表作,它们的背景极为相似,都是以黄、绿、褐色作为底色,混以柠檬黄、朱红、青等色彩,使画面色调协调和高雅。:z2$=IPc  
画的中间一大群羊正自由自在地吃草,站在一旁身披斗篷、头戴红帽的牧羊女手中正在快速地编织着什么,有人推测她可能是画家的女儿。在当时的法国,女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要教会她们编织,以备日后之用。[2zr, hh  
《牧羊女与羊群》其实融合了《拾穗》和《晚祷》的长处:低头祈祷、感谢上苍赐予她工作机会的牧羊女,和其他画作同样都包涵着农民单纯的心与虔诚的宗教情怀。.`@(#;  
牧羊女站在落日余晖里,虽然因为逆光,脸部和身体比周围的景色、羊群都要昏暗一些,但是,米勒流畅色彩,把因为生活压力而不得不微微伛偻的牧羊女身躯,描绘得像是一座矗立在大地上的雕像,让人们很难不多看几眼;尽管她的衣衫褴褛,神情也很疲惫,但在米勒眼中,她和其他的农民都是“日复一日劳动,来养育这伟大民族、来缔造这美丽国家”的英雄,有一种平凡的诗情画意。eA U.z  
米勒从 1862 年开始构思这幅牧羊图的创作。根据宋思尔(Alfred Sensier)的说法,虽然米勒未曾向任何人提及此事,但是“这件作品全盘占据了他的思维”。《牧羊女与羊群》完成后在1864年的沙龙展公开展出,结果博得观众一致的好评,这是米勒第一件“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展场上佳评涌,“精致优美”、“旷世杰作”等赞美之声不绝于耳,后来,法国名作家兼权威艺评家高帝耶(Théophile Gautier)也称赞它是“一幅完美的画”。简单的场景更能反映出画家炉火纯青的功力:完美的构图、巨细靡遗的细节(如牧羊女脚边散布的小花),我们再一次看到蓝、红、金黄色组成和谐完美的画面。 Xmk?)'  
米勒因为这幅画而得奖,原本对米勒作品兴趣缺失的法国政府想要购画却迟了一步,因为米勒已经答应要卖给保罗·特斯(Paul Tesse)。《牧羊女与羊群》和大部分巴黎奥塞美术馆珍藏的米勒作品一样,都是来自巴黎富商索夏尔(Alfred Chauchard)的遗赠。《雏菊》(Le Bouquet de marguerites)1871-1974年间的作品,作者:弗朗索瓦·米勒。在去世前的六七年里,米勒继续在创作,但以往的动乱生活使他的心灵濒于破碎:路易·拿破仑,这位拿破仑一世的侄子,以及德意志帝国的第一位首相俾斯麦,发动了一次毫无意义的战争,最终法国被彻底打败,巴黎在饥饿中被迫投降。工人们起来革命时,却又受到军队的镇压。这些事件使米勒感到不知所措。他的农民秉性只能使他相信圣经上的预言才是真理:"魔鬼的剑啊,你难道不能插入剑鞘吗?" 他这时画了一些装饰性较强的风景画。这幅《雏菊》也是习作性写生作品,用色粉笔画成的。放在窗台上的一盆雏菊,开得十分茂密。右侧还放置一个针线包,家庭气氛极其浓郁。50多岁的米勒似乎故意要从这些静物中寻找自己心灵的慰藉。他在雏菊盆花的后面,还隐隐画出了他的老伴的模样。`=7,l QDXz  
1867年,米勒受到了一次来自艺术学院的奖励,授予他一枚金质奖章。不到一年,他又受到精神上最残酷的一次打击--他的知音、画家卢梭去世了。这个"比兄弟还要亲的"朋友得了瘫痪症,他是死在米勒的怀里的。这一幅《雏菊》也许是画家心中对这位风景画家的怀念。5Jkp7cM  
据信这幅《雏菊》给梵高的《向日葵》带来了灵感。《浴中的苏珊娜》,作者:让·雅克·埃内(1829-1905年)。让·雅克·埃内在《浴中的苏珊娜》中所塑造的苏珊娜与以往的画家所表现的形象不同。苏姗娜是希尔金的女儿,巴比伦巨富约基姆的妻子。她为人善良贤淑,对丈夫忠贞。有一次,她在自家花园的水池里沐浴,被一心怀不轨的男子看见,那男子企图玷污她而未得逞,怀恨在心,恶人先告状,使苏珊娜蒙受勾诱男人之罪而遭判死刑之罪,后来得到先知帮助而伸冤,得以还清白之身,苏珊娜终成希伯莱传说中的贞洁女子。很多画家画过这题材。埃内在这里以赞美的笔调,描绘了一位体态完美的裸体女子形象。《玩斗鸡的希腊年轻人》让·莱昂·热罗姆(Jean-Leon Gerome)。热罗姆是浪漫派画家德拉罗什的学生,却又极善安格尔严谨的线条。1856年,他曾赴埃及与近东旅行,收集和纪录了大量关于近东风土人情,创作了一批极富东方情调的作品,轰动了整个法国画坛。《真理女神》 作者:朱尔斯·勒菲弗尔(法国),作于1870年,规格: 265cm×112cm,材料:布,画种:油彩画。本画具有象征意义的构思。真理被一个美丽纯真的裸体少女,一手高举着“光明”,一手紧握一根绳索,形象他地说明了真理既复杂又单纯。画家以浪漫主义绘画的手法,描绘了身材修长的窈窕少女,少女纯净的眼睛凝视前方,体态匀称,曲线流畅,富于青春活力。无疑,美丽的裸体少女是真理的象征,也是艺术理想的象征。《地板刨工》,作者:古斯塔夫·卡耶博特。学院派风格和印象派风格合二为一的综合体。《罗伯特被逐出教会》,作者:让·保罗·劳伦斯。苏格兰王罗伯特为抗击英格兰,在格雷夫教堂砍下了亲英贵族约翰康米的头,康米的血流满了祭坛,教庭认为罗伯特亵渎了神圣的上帝,把罗伯特逐出教会。罗伯特身边的是伊丽莎白王后,罗伯特为了团结全苏格兰人民抗英,放弃了心爱的英格兰公主凯瑟琳,娶了苏格兰女子伊丽莎白为妻。《草地上的午餐》(The Luncheon on the Grass,Le déjeuner sur l'herbe,原名《沐浴》),作者:爱德华·马奈。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争议较大的作品。马奈生于巴黎一个有自由主义色彩的中产阶级家庭,十六岁考航海学校未被录取,立志学画。到巴黎后进入库蒂尔画室学习,这时他经常到罗浮宫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那里观摩前辈大师的作品,受到很大启发。不过他对传统绘画方式感到不满,随着求知欲的迸发,他不仅喜欢16世纪至17世纪的前人的名作,还对日本与中国的木版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研究了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戈雅等人的作品之后,他开始探索和尝试新的油画方法,试着走自己的路子。sWh=8b3c  
《草地上的午餐》的构图曾经受到乔尔乔涅的《田园合奏曲》和根据拉斐尔的《帕里斯的审判》复制的铜版画的启发。画中描绘的是一位裸体女士和两位穿着得体的男士在巴黎郊外的草地里野餐的情景。画的左边裸体女士是马奈的固定模特维克多.莫兰(Victorine Louise Meurent,1844-1927年),这时她才满18岁,侧着脸直视着观众,后来她也出现在马奈的另一幅代表作《奥林匹亚》中;一同午餐的两位身穿波西米亚风格的男士分别为马奈的弟弟古斯塔夫.马奈(Gustave Manet)和未来的妹夫Ferdinand Leenhoff,三人的肢体交叉,席地而坐;较远处穿着衬裙俯身站在水边的女子是马奈的妻子Suzanne Leenhoff,四个人构成了两黑两白的三角形。C_[xtU  
该画的背景是巴黎西边的布洛涅公园(Bois de Boulogne),当时公园内有伤风化的事情经常发生,这是大家所共知的,但不适合作为绘画题材。 &$ZT{klv  
1863年,由于官方沙龙保守的评委将大约5000幅投稿作品中的2800幅退回,这引起广大画家的不满和愤怒。拿破仑三世为缓和矛盾下令所有落选的作品可以在官方展览大厅隔壁的产业大厅里展出,这就是“落选者沙龙”。“落选者沙龙”涌进一群好奇的观众,他们来欣赏这些被官方排斥在外的作品。其中一幅名为《草地上的午餐》的作品让观众为之哗然,人们把它命名为“赤裸的模特和穿着整齐的绅士”。20年后,马奈的好朋友法国作家左拉对这幅画的评语是:“画中的女人很热,一丝不挂,而男士们却因怕感冒耳穿着平绒外套。《奧林匹亚》(Olympia),作者:爱德华·马奈。马奈这幅迷人的作品于1865年在沙龙展出时,引起议论纷纷,受到強烈的批判,很多人说它是“丑态十足”、“黄肚皮的贱奴和雌黑猩猩”、“在巴黎只有妓女才会摆出这样的姿势”、“刚洗过澡的黑桃女王”等等,使它成为了马奈最具争议的作品。 但今天却成为马奈最著名的杰作及世界名画之一。画中的模特仍为维克多.莫兰(Victorine Louise Meurent),她对那些使劲盯着她身体看的人投以特别的目光。画中模特脖子上黑色的装饰带、左脚上的高跟鞋和手拿花束的女仆都使模特惨白的裸体更显突出。《奧林匹亚》在19世纪60年代的巴黎就是妓女的代名词,画中模特左手所放的位置也代表了这方面的意思,绘画客观的反映了当时巴黎的风气。{xkO` /|  
马奈去世后的1890年,该画以公众募捐方式被买下,先放置于巴黎卢森堡博物馆,1907年转到卢浮宫,1986年又被分配到了奥赛博物馆。画家埃德加.德加在马奈去世后说过:“马奈比我们想象的更伟大”。《吹笛少年》(Le fifre),作者:爱德华·马奈。这幅油画,展出在1866年的沙龙,在当时的法国,西班牙事物、西班牙风格十分流行。艺术界不单出现了不少以西班牙生活为题的作品,也有不少人借鉴西班牙艺术家的成就。马奈同样如此。画中描绘的是近卫军乐队里的一位少年吹笛手的肖像,当时该画未被巴黎官方沙龙展评委会审查通过。
`\rGJ

《吹笛少年》(Le fifre),作者:爱德华·马奈。这幅油画,展出在1866年的沙龙,在当时的法国,西班牙事物、西班牙风格十分流行。艺术界不单出现了不少以西班牙生活为题的作品,也有不少人借鉴西班牙艺术家的成就。马奈同样如此。画中描绘的是近卫军乐队里的一位少年吹笛手的肖像,当时该画未被巴黎官方沙龙展评委会审查通过。 
 2004年,该画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法国印象派绘画展”中展出,当时的保险价值为8亿元人民币。《阳台》》(Le Balcon),作者:爱德华·马奈。创作于1868-1869年间,画面中在端托盘的男孩莱昂.勒恩霍夫(Leon Koella Leenhoff)前面显得自我满足的男人是风景画家安东尼·基勒梅,他是印象派画家的朋友。基勒梅前面,显得有些羞怯的女人是小提琴演奏家芬尼·克劳斯(Fanny Claus),她后来嫁给了马奈的一个朋友。坐着并把胳膊放在阳台栏杆上目光忧郁的女人是画家贝尔特·莫里索特(Berthe Morisot),印象派的一员,她嫁给了马奈的兄弟。尽管这幅画有写实主义,但三个人物看上去心不在焉,形象呆滞而神秘。 
 1868-1869年间的作品《阳台。画中靠近阳台栏杆坐着的是画家贝尔特.莫里索,她旁边的是小提琴家法尼.克罗斯,她们身后的是画家安托万.吉耶梅,黑暗中有一名拿着咖啡壶的男孩是;这名男孩的身份很特殊。 
男孩莱昂.勒恩霍夫(Leon Koella Leenhoff):1862年,马奈父亲去世的第二年,马奈与苏珊妮·蕾荷芙(Suzanne Leenhoff)结婚。苏珊妮·蕾荷芙曾是马奈父亲的情人,1852年她非婚生有一子,即是莱昂.勒恩霍夫。受马奈父亲之命苏珊妮·蕾荷芙来家里教授马奈和他弟弟钢琴,1852年马奈已是20岁的大小伙子,所以这孩子的父亲是谁无从得知。马奈十分偏爱这男孩,在之后的画中多次稍上了他。1861年的作品《持剑男孩》(Boy Carrying a Sword)更是以他为模特画的。  《维纳斯的诞生》(The Birth of Venus),作者: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根据《荷马史诗》的记载说她是宙斯和厄庇墨透斯的女儿狄俄涅所生。而在赫西俄德的《神谱》中,说是当克洛诺斯从塔耳塔儒斯起来与其父乌剌诺斯争夺王位的战争中,乌剌诺斯被克洛诺斯砍伤,他的血滴落在爱琴海,泛起一阵海水的泡沫,突然从中生出一个美丽绝伦的少女,她就是维纳斯。维纳斯的希腊名叫阿弗洛狄忒,在希腊文中就是“出自海水泡沫”的意思。布格罗画的这幅《维纳斯诞生》正是描绘女神从海水中升起,受到众多海神和小爱神的欢呼。 《维纳斯的诞生》亚历山大·卡巴内尔(AlexandreCabanel) 1863年作品。画作显示了希腊神话爱神维纳斯出世的情景。曾被拿破仑三世收藏。卡巴奈尔画的《维纳斯的诞生》曾被批评为“画了一个粉嫩光滑,放荡而又肉感的裸体。”当然,他画的维纳斯比不上波提切利的维纳斯那么清纯,也不如布格罗画的维纳斯那么端庄健康,只能说是过分地慵懒、娇媚了,还谈不上“放荡”。而且睡在海面上的姿态是画家的创造,色彩的明亮和小爱神的飞舞,都给人以愉快、欢畅的感受。 《红磨坊街的舞会》(Bal du Moulin de la Galette或Dance atLe Moulin de la Galette),作者: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红磨坊街的舞会》是描绘巴黎的一个露天舞会。这幅画既表现了一个狂欢的场面,人们各种各样的幽默类型,又在贵族舞会的场面中企图捕捉一种无忧无虑生活方式的情趣。我们既可以欣赏欢乐的人群的行动,也可以陶醉于舞会之美。但雷诺阿创作此画的兴趣却别有所在,他想呈现出鲜艳色彩的悦目混合,研究阳光射在回旋的人群上的效果。虽然这幅画显得“速写化”,似乎尚未完成。仅仅前景中一些人物的头部表现出一些细节,然而连那里也是用极其违反程式、极其大胆的手法画成的。坐着的那位女士的眼睛和前额处在阴影之中,而阳光照在她嘴和下巴上。她的明亮的衣服是用粗放的笔触画成的。然而这些人物正是我们集中注意的对象。往远处去,形象就越来越隐没于阳光和空气之中。 
雷诺阿的这幅画,也被称为十九世纪最快乐的画,有人说它是治疗抑郁症的“良药”。因为《红磨坊的舞会》遍及全球的影响力,在相当长一段时期,“红磨坊”一词被认为是时尚、品位、优雅的象征,以它冠名的咖啡店、酒店、娱乐场所曾出现在全世界各大都市,受到红男绿女的追捧。 
几乎很少人知道,《红磨坊的舞会》是画家雷诺阿的想象之作,和现在的情况相反,“红磨坊”在当时巴黎人心目中是肮脏、污秽、色情、激进和不安定因素的代名词。很多收入微薄、迫于生计的女工,经常会来到这里客串舞女,出卖色相,以换取糊口的衣食。 《惠斯勒的母亲》(Whistler's Mother),作者:詹姆斯·阿博特·麦克尼尔·惠斯勒(Jame 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 
 70年代是惠斯勒艺术生涯的顶峰,这副《画家的母亲肖像》便是这时期的代表作。这里造型、结构和形式统统服从于对色彩和谐的追求。而这种色彩和谐则是在表现画面的诗意和神秘感。这幅作品又被称为《惠斯勒的母亲》和《艺术家的母亲》,但它的原名却是《灰色与黑色第一号》,布面油画。这是一幅很出色的肖像画。它在英国皇家学院勉强被展出了。不久,1876年的巴黎沙龙也向他露出了微笑。青年艺术家们给以极高的评价。惠斯勒第一次因这幅肖像而获得了一枚奖章。他的声誉从此改善,受到了许多关系重大的邀请。这幅画的主标题用的是《灰色与黑色的改编曲》,就这个题目,仍受到人们的指责。出于对故乡的思念,他决定将这幅画献给祖国,岂料美国不能把他与马克·吐温同等地看待。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馆长接受这幅画后,竟勃然大怒,谩骂惠斯勒算不上是画家,并吩咐将它退寄回巴黎。最后,法国有马拉美等人联名上书,迫使法国政府买下了这幅名作。此画作于1871年,有144×162.5厘米。 
《惠斯勒的母亲》的空气,似乎凝结在母亲黑色的长衣周围,观众的视线被强烈的压抑,而在双脚的浅色踏板处,寻到一处可以舒坦的空间。延伸到地板上的浅色调,使坐着的女人显得更为高贵,令人尊敬。惠斯勒曾经提醒他的朋友:人像画的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表现的内容。1872年,当这一位出生美国麻州的艺术家,把这一张画送到伦敦艺术学院展览,不料遭到了落选的命运;直到1883年,才在法国艺术沙龙得到肯定。巴黎奥塞美术馆的开馆,致使许多沉埋而郁郁不得志的十九世纪绘画获得平反,惠斯勒的《惠斯勒的母亲》是其中的一件。它从罗浮宫拥挤而阴暗的楼梯旁边,移到宽敞的奥塞美术馆。母亲的容颜,经过了环境的变迁,依然沉着不变!艺术家在这里创造了诗与音乐的优美意境。多少歌颂慈母的名画,都比不上惠斯勒所营造的无边的宁静和寂寞。 他后来的这种创作方法甚至已象东方画家那样重神韵,而非实物描画了。这种绘画风格在欧洲遭到非难。1877年在伦敦展出作品的时候,他的一幅作品遭到著名评论家罗斯金的攻击,惠斯勒以诽谤罪向法院起诉,罗斯金的代理人在法庭上问:“两天画成的作品也要200金币”?回答是:“我要的是我终身学识的报酬”。至今仍为艺术界的佳话。 《撑阳伞的女人》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Claude Monet)创作于1875年。莫奈(Claude Monet)的作品以风景为主,但他的两幅极具特色的巨幅肖像画《绿衣女人》和《穿和服的女人》都是以一位名叫卡缪的女子为模特儿的。卡缪是莫奈的爱妻,也是他最衷情的模特儿。1866年,莫奈与19岁的卡缪相爱并生活在了一起,但他的父亲却反对他们的结合,并断绝了对他的经济支援,使得莫奈的生活一度陷入山穷水尽的地步。生活的窘迫并没有拆散这对有情人,反而激发了艺术家的激情。同年,莫奈完成了以卡缪为主角的《绿衣女人》,这幅用短短四天时间一气呵成的作品,使莫奈入选了1866年的沙龙展,并受到好评。直到1870年莫奈30岁时,他才获得父亲的同意与卡缪正式结婚,那时他们的长子约翰已经出世了。《撑阳伞的女人》中,卡缪和儿子约翰一起登场,在仰视的角度下,她半侧着身的姿态显得格外生动感人。阳光闪烁在她白色的衣裙和脚下的草地上,微风习习,使女人的裙摆产生了动感,手中小巧的阳伞高高举起,更增添了女人的高贵气质。远处的男孩拉深了画面的层次感,不仅突出了女人也使天空显得更加高远。莫奈最擅长捕捉光影,画中以蓝天白云为背景,天空层次透明多变,白云的流动跃然眼前。母子俩踩在绿草茵茵的草地上,不同层次的绿色生机盎然,与那些淡黄的小野花相映成趣。蓝天的光彩那么恬静,脚下的野草将色彩反衬在女人的裙子、袖肘上。微风吹拂着草地,仿佛能闻到泥土与野草混合的清香。 莫奈最著名的睡莲在奥赛并不多,有一张蓝色睡莲,那倒映在水中的天蓝得有些夸张了。东方绘画特别是日本绘画给印象派不少启迪,且不说莫奈笔下的池沼是东方式,那截取一段展现全部的技巧也是东方绘画里常见的。 《自画像》,作者:文森特·威廉·梵高。这副是梵高最后一幅自画像。背景使用灰蓝色的连续曲线,产生如旋涡般的效果,画中梵高身着与背景色调一致的服装,木然的神情与变动的背景形成对比。而他的眼神,就如安东尼·高迪所说的,“能把一个人穿透”一般。 《奥维尔教堂》,作者:文森特·威廉·梵高。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在1890年6月创作的画布油画作品。该油画描绘了庄重的奥维尔教堂与阴沉的蓝天组成的景象。画作完成一个月后梵高自杀。“我画了村庄教堂的一幅大画,从全体的效果言之,建筑物是带有紫色,跟深蓝色的天空相对。玻璃窗户涂上了深蓝色,屋顶则夹杂着蓝紫色与橘色。在教堂前的草地上开满了鲜花,同时还布满了被阳光照射着的粉红色(玫瑰色)的沙土。这和我在故乡纽南所画的古塔与古墓的习作相似,但不同的是这幅画更强调了色彩,看起来更为华丽。”——梵高。 《罗纳河上的星夜》,作者:文森特·威廉·梵高。梵高再次尝试夜景之作。天空的星光与岸边灯光的倒影,互相呼应。这种光线的处理方式,反应了梵高独特的视觉美学。 《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作者:文森特·威廉·梵高。梵高梦想创建一个艺术家之家,而将自己的住处搬到阿尔勒。这是在等待高更到来之前所画的梵高卧室。此时已定居下来的梵高,之所以画出自己的房间,主要是想让弟弟西奥看到他目前的生活情况。朴素的床、椅子和洗脸用具等,都是真实的生活写照。画中的空间与他的风景画处理的方式相同,都采用后退空间感。色彩对比鲜明,让人产生愉悦感。 
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我这次画的只是我的卧室。这幅画要由色彩来当家……就是说,要通过色彩, 表现出休息或睡眠的氛围。一走进这个房间,想像力就可以得到休息……四四方方的家具表现卧室不应受到干扰的宁静。" ——梵高。这个卧室他一共画了3次,分别收藏在奥赛,阿姆斯特丹的国立凡高博物馆,美国的芝加哥艺术协会。 
 1888年9月梵高曾画过一幅《阿尔的梵高之家》是一幅以柠檬黄与深蓝色天空相对比的油画,在这幅画上已预感到他精神病的临近,画中色彩隐约透露出一种凶险的征兆。一个月之后他画了这幅《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 
梵高对这幅画说得很多:“这回画的仅仅是我的一间卧房而已,在这里起主要作用的应该是色彩,它以极其简化的处理手法而赋予室内的所有陈设以一种高雅的风格,并造成一种宁静或睡眠似的总体气氛。看到这幅画应当使人头脑得到安宁,或者确切的说,能使人的想像得到安宁。墙壁是淡紫色的。地板由红色方块所组成。木床和椅子是黄色和黄油色的,床单和枕头很亮,是柠檬黄绿色的,被子是红色的,窗子是绿色的,梳妆台是橙黄色的,面盆是蓝色的,门是淡紫色的”。“我是以此来为我给自己安排的强迫性休息复仇的”。“它的构思是多么的简单,所有的阴影和半阴影都被我免除了,一切都是用均匀的纯色画出,就像东方的彩色木刻那样”。这是一幅新型的室内景物画,画家的意图是要借助朴素简化的色彩来表达宁静和休息的心绪,其实他所指的乃是“为休息复仇”,主要表现“复仇”。这时期画家无法安眠,精神病逼临他,在房间的宁静中充满绝望的气氛。 《圣母》,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作于 1854年,113X113cm。安格尔是18世纪欧洲古典主义的绘画巨匠,他的绘画具有东方华丽的唯美倾向。“线条就是一切,色彩是空虚的。”“色彩是绘画的装饰手段,线条为艺术的本质”是安格尔在艺术创作中坚定不移的美学观,安格尔在艺术不仅是西方正统学院的范本,对印象主义的德家、雷偌阿,甚至对毕加索也有影响。他的艺术可通过拉菲尔上溯到古代希腊,可以说他是描绘女性美的集大成者,后人无人能望其项背。 《泉》(La Source),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820年开始构思,完成于1856年。作者76岁时创作了这幅作品,反映了画家对美的全新观念,即用精湛的技巧去创造古典美感是十分必要的。《泉》实现了他对人体美与古典美完美结合的形式追求。他展示了人类普遍赞美的恬静美、抒情美和纯洁美。画中站在岩石旁身躯略呈S型的裸体少女用手举着水罐,它象征着水源和春天。少女双目透出清纯,虽然身体袒露,却让人觉得她如清泉般圣洁。据说画中的模特是安格尔门房的女儿。这幅画一经完成就被众多收藏家所青睐,最终在1857年被法国政治家Charles Jacques Nicolas Duchatel (1803-1867年)以25000法郎购得,他去世后,其遗孀在1878年将其捐献给了卢浮宫,1986年被放置于奥赛博物馆。 
后来有人曾让模特拿着相同的水罐摆出画中那种姿势,却发现模特的右臂衔接不上,即模特右胳膊肘不能抬到画中少女肘部的位置,看来是画家人为的将少女的右臂加长了,但这并没有影响人物整体的协调和美感。 《帕福斯的维纳斯》(Vénus à Paphos),安格尔1852年的作品。帕福斯是塞浦路斯西南部的一个沿海城市,据说爱神维纳斯(Venus,希腊神话中的阿佛洛狄忒Apheodite)就诞生在这附近海浪拍打着岸边岩石所激起的浪花和泡沫之中。 
该画与《泉》作于大致相同时期,风格和《泉》接近。这是安格尔未完成的作品之一,在画面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维纳斯左手及水果边的小孩尚未深入刻画,惟有个大致的轮廓。但这并没有破坏整个画面的可审美性。维纳斯宁静地坐在石板上,体态丰满,曲线优美,右手拿着水果,左手则平放在大腿上。在简约而富有变化的线条中显示出她母性的成熟。整个画面以深冷色为背景,突出了人体的美。 《朱庇特和安提俄珀》(Jupiter et Antiope)安格尔1851年的作品。在希腊神话中,安提俄珀是底比斯国王Nycteus的女儿,她那美若天仙的容貌吸引了天神宙斯(Zeus,罗马神话中的朱庇特Jupiter)。一天,安提俄珀在林中的一棵大树下睡着了,宙斯察觉后立刻变为一个长着山羊犄角的化身趴在她身旁。安提俄珀一觉醒来,在回家的路上生下一对双胞胎安菲翁(Amphion)和厄托斯(Zethus),因怕回家无法交待无奈之下她只得将两个儿子送给牧民抚养。 
国王Nycteus知道此事后异常愤怒,整天训斥、辱骂她这无辜的女儿,甚者扬言要杀掉她,安提俄珀忍无可忍逃离到了邻国。后来,邻国也被征服,安提俄珀作为战利品成为了国王弟弟吕科斯(Lycus)和弟媳狄耳刻(Dirce)的奴隶,在那里安提俄珀受到了非人的虐待,她的两个孩子也由他们监管起来。 奥赛博物馆(Musée d’Orsay)内五层的左侧大钟,大钟前是大厅,参观者有沙发可以休息。旁边还有商店供应艺术书籍及纪念品。很少拍过逆光照,拍废了许多。这里也是博物馆内唯一可以自由拍照的地方。难得的几秒内大钟前没有游客。  奥赛博物馆(Musée d’Orsay)左侧大钟外墙。本集第一幅照片可以看清左右大钟。第二张照片是右侧大钟,右侧大钟里是饭店。 奥赛博物馆(Musée d’Orsay)五层楼上两大钟之间的露台走廊。今天这段关门。 奥赛博物馆(Musée d’Orsay)五楼餐厅:价格很贵。想舒服一下,咬咬牙,咖啡、饮料可以半小时感受氛围。左侧里面很多人站着的是通往展厅,近照左侧有光的门可以通往露台走廊。 餐厅食客还真不少,大多点的是:咖啡、甜点或饮料。照片右侧就是大钟,可惜全拍糊了,也不满意,不上照片也罢。 出来透透空气,休息休息。 塞纳河对岸就是卢浮宫。 最后晒一张儿子的照片结束本集。 
点击参观身临其境的奥赛博物馆:https://www.google.com/culturalinstitute/asset-viewer/mus%C3%A9e-d%E2%80%99orsay-paris/KQEnDge3UJkVmw?projectId=art-Project 
谢谢观赏!

版主:末日虫子于2014_10_27 7:36:37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