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平定婚礼“打人”习俗该改一改了

 雨印楚天 2014-10-30

山西平定婚礼“打人”习俗该改一改了

发布时间:2014-05-05 16:52:39来源:中国网-山西频道责任编辑:韩晓飞

五十米迎亲路新郎被打数十下


新郎被推搡抽打险些跌倒。

“五一”是婚礼集中的时候,很多年轻人会选在这一天举行自己的 “人生盛典”,可在一些地区,婚礼上的陋习却让人不敢恭维。比如,结婚当天遭遇“抽打”,这就让新郎新娘很糟心。5月1日,记者在阳泉市平定县参加了一场婚礼,感受到了婚礼习俗演变为陋习之后尴尬。

新郎背起新娘便开始被人拍打

5月1日是冯先生与王小姐喜结连理的好日子。当地习俗是新郎不去迎娶新娘,而是新娘自己乘坐婚车来到新郎家,新郎再从车上背着新娘进门,俗称“等亲”。据说,在当地,新郎迎娶新娘时要被众人抽打,冯先生也不例外。

5月1日10时30分左右,新娘乘坐婚车来到新郎家。待车停稳后,冯先生背起王小姐准备进门,这时,几个年轻小伙子冲了上来,对着冯先生的后脑勺和脸部一顿拍打。虽然现场嘈杂,但记者仍能听到清晰的“啪啪”声。如果在平时,即便是这样开玩笑,也很容易引发冲突。

新郎忍着疼痛,但也不好发火,只能带着尴尬的微笑连声求饶。小伙子们并没有任何要停的意思,堵着新郎回家的路继续拍打新郎。不到五十米的迎亲路,新郎被拍打了数十下。而新娘的鞋早在混乱中被挤掉了,面对“群殴”,只能紧紧搂着新郎,像是骑马打仗一样期待新郎带她“突出重围”。看到新郎汗流浃背,新娘就要摔到地上了,来参加婚礼的外地同学实在看不下去了,一起冲过去挤开那些起哄的小伙子,这才帮新人解了围。

父母也被起哄穿着戏服扭秧歌

好不容易进了家门,新郎长出了一口气:“我现在浑身疼,打得我直犯迷糊。”记者注意到,新郎的脸已经被打出了红印子。“男方的朋友让我害怕。”新娘整理着被扯破的礼服,心有余悸。

举行完婚礼,新娘告诉记者:“我知道农村有些独特的习俗,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因为怕他们对我的朋友不礼貌,所以连伴娘都没敢请。他们打人那么狠,当时真想翻脸,但一想到大喜的日子,也就不得不忍了。”

除了新郎要挨揍,新郎的父母也没逃脱被起哄的命运。记者一见到新郎的父亲时就被吓了一跳,老人被乡亲们“打扮”过后,穿上了戏服,头上戴着猪八戒的帽子,脸上被涂抹得红一片黑一片。

在敬酒仪式上,新郎的父亲被要求背着妻子扭秧歌。这对于60多岁的老人来说显然是“高难度动作”,但为了不驳街坊四邻的情面,老人还是完成了这一系列指定动作。“帮儿子娶媳妇太不容易了,幸亏整天下地干活,体力还好,要不很难做到啊。”冯先生的父亲对记者说。

村民:

新郎疼才知道疼媳妇

“终于结束了。”直到14时许,亲朋好友的“暴力式”庆祝方式才渐渐收场,一对新人疲惫地坐在凳子上,就像刚打完一场大仗。

对于外地人不解的目光,当地人并没有觉得不好意思,在他们看来,婚礼上的这番折腾是理所应当的。

“打新郎的婚俗由来已久,这么做是为了让新郎记住娶媳妇有多么不容易,以后要知道疼媳妇。”当地一些村民向记者讲述了这种风俗的来由。一直在旁起哄的村民也坦言:“我们没觉得有什么不好,这么做就是图个热闹,结婚不就讲究热闹吗?”

“我就是来‘报仇’的,因为我结婚的时候他们也打了我,我今天就是要好好‘出出气’。”一名打新郎的小伙子告诉记者。

新娘的很多同学都是从外地赶来的,对于这样的风俗,他们感到很反感。“结婚本来是件开心的事,为什么要打人呢?虽然说这是习俗,但也应该有个度,这么做很容易出事啊!”一位江西来的同学对此表示担忧。

专家:

秉承习俗应把握分寸

事实上,中国式婚礼的陋习带给人们的不只是“热闹”,还有可能是悲剧。

去年1月,浙江松阳,一名新郎在婚礼当天因无法拒绝亲友的好意,在被灌酒后因醉酒身亡,酿成悲剧。

去年2月,太原市清徐县一新郎在婚礼上被众人抽打,导致气管断裂,在昏迷了十余天后,因抢救无效身亡,喜事变成了丧事。

这些活生生的案例都是因为难以回避的人情风俗造成的。对于结婚打新郎的现象,记者采访了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谭克俭,他告诉记者,山西一些地区的确有结婚打新郎的传统习俗,很多传统习俗其实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

“结婚讲究热闹,很多人觉得起哄就是在制造气氛,我们不能说这么做完全不对,但是,起哄也应该把握好分寸。”谭所长表示,习俗与陋习也只是一线之隔,“结婚本来是件高兴的事,如果习俗让新郎新娘或者亲戚朋友感觉不舒服了,那就属于陋习了,得改一改了。”

记者 张娜 生活晨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