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动症儿童易感情用事

 南北科普 2014-10-30

多动症儿童的人际关系不和谐,经常和同学或者同伴发生冲突,经常违反课堂纪律,做游戏时常常违反游戏规则,这些都与多动症儿童做事情的冲动任性有关系。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当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情时,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最初的本能反应,这个最初的反应经常受本能情绪的支配和控制,往往是不理智的。一般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会审时度势,抑制自己的冲动情绪,做出理智的选择。多动症儿童的症状表现为自控能力差,不能对事情做出正确理性的反应。当他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他们往往第一时间情绪激怒,冲动起来,例如爆发脾气,动手打人,破口大骂等等。多动症儿童的攻击行为,是因为他们反应速度过快,来不及仔细考虑过往的经验教训,也来不及预测事情发生的后果,更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多动症儿童的冲动性常表现为行为莽撞,带有冒险性。在进行某个行为前不会考虑到危险性,因此他们闯祸或发生事故的概率更高,有研究结果显示,他们发生意外事故的概率是正常儿童的三倍。这都是多动症儿童的冲动任性造成的。

有很多人认为多动症儿童天生“自私自利”,道德品质有问题,其实实质是他们控制情绪的能力较低,有时表现得过于强势和调皮。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人遇事会失去理智,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表现,或说出一些不得体的话语。人的自制能力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多动症孩子在欲望和自控的选择中,他们往往选择欲望,因为他们不想控制自己的想法,也不足以控制住。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一半的多动症儿童在少年期吸过烟,甚至喝过酒,有很多儿童都打过架。而在正常少年中这一比例很小。每个人在考虑做事情的时候,有一种潜意识在指导着着自己,对照社会规则,确定这件事该不该做,如何去做。儿童在社会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把家长和老师的教导和行为规则“内化”,演变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用自我的准则来指导行动。而多动症儿童在行为规则方面的困难,与自我准则不完善有关,他们没有将教导和规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只凭着临时起意的思想行事,总是违犯社会规则,并感情用事。家长要训练孩子的控制能力以及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前提是治愈孩子的多动症,孩子的多动症治好了,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