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律动与静穆之间展现美——郑鹤龄书法欣赏

 梓博书馆 2014-10-30
在律动与静穆之间展现美
——郑鹤龄书法欣赏
(汕晚2014.9.28)

  书法之美无外乎动静两端,草书律动,篆书静穆,在律动与静穆之间表现出的美感,给我们提供了愉悦的欣赏感觉。在当今潮汕书法家中,兼擅草书和篆书者屈指可数,郑鹤龄就是其中一位。

  郑鹤龄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汕头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作品集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上海博物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等各级机构收藏。

  郑鹤龄出生在韩江下游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乡村,家族中代有读书人。良好的家族文化氛围,从小就给予郑鹤龄良好的艺术滋养,为其后来从艺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早在二十多年前,郑鹤龄就进修于河南书法函授院研修生班。在研修中,除了得到导师的悉心指点外,更得以广交艺友,互通艺讯。近年来,他经常从本职工作的特点及需要出发,发挥专长,服务社会。他在参加粤东地区高级管理人员香港培训班时,创作了篆书作品作为礼物赠送香港岭南大学、香港潮属社团总会等机构收藏,既发挥书法艺术的教化作用,又以艺交流,增进友谊。

  郑鹤龄学书法数十年,大量临写前人碑帖,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临池习字。他告诉记者,他初学书,由唐入魏,再转入篆,降而明清,皆有摹习。可见他在继承传统方面用了非常多的心血和工夫,同时还着意创新,写来自然率真,随心所欲,字里行间充溢着深厚的传统功力和鲜明的个人风格。

  郑鹤龄对书法的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结合有着深入的理解,除从规矩入手,加强技法的实习磨练外,还十分重视从理论上不断充实,熟读名家书论和优秀文学作品,使之在书写的同时,得以开拓艺术境界,更新知识。今年的国庆节期间,郑鹤龄将在市博物馆举办他的个人书法作品展,展出近几年来所创作的120幅书法作品,作品以草书和篆书为主,让观者从中感受书法的动静之美。

  本报记者 黄泽群

  通讯员 陈嘉顺

  由汕头市书法家协会主办,汕头市博物馆承办,汕头市祥瑞天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汕头市书法研究院、广东省岭东美术馆、广东精诚所至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协办的《郑鹤龄书法作品展》将于2014年10月1日至8日在汕头市博物馆展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