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书房︱“一条视频”创始人徐沪生:十几年来,几乎只读经典作家

 真友书屋 2014-10-31

徐沪生, “一条视频”创始人。原《外滩画报》执行总编辑。曾创办《上海壹周》等媒体,曾任《第一财经日报》编委兼视觉总监、生活总监。诗集《一个青年的肖像》(笔名徐芜城)将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头像应本人要求,用了一张黑白照片)


徐沪生最近很忙。这个朋友眼中典型的文艺青年(或许该说是“文艺中年”了),因为“一条视频”,过上了没白没黑的创业生活。不管什么时候打电话给他,永远都是在开会,一直连轴转到深夜,才来得及抽空回复白天来不及回复的邮件。

  

这些其实都还可以习惯,能够忍受,不然怎么叫创业呢?但他不能习惯、很难忍受的是,因为创业,他“完全终止了阅读”。要知道,过去他可不是这样的,“之前在报社的时候,倒是每天可以保持八小时的阅读”。


一个每天保持八小时阅读的人终止阅读,这种滋味是什么样的?大概和戒毒所中的瘾君子有得一比。所以,徐沪生说,等现在这个最忙乱的阶段过去了,希望过去的阅读生活能渐渐恢复过来。

  

这位重度阅读成瘾症患者喜欢上读书,是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和许多男孩子一样,三国是那扇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家里人给我买了一本比较老版本的《三国演义》,竖排的,还不完全是简体字,自己连猜带蒙居然也读了几遍。”真正开始藏书,要等到上大学之后——这一点,大家也都差不多。书钱自然是从生活费里面一点点往出挤的。这么多书买下来,现在家里书的分布情况是这样:书房里是外国书,一面墙是社科,一面墙是文学。客厅是中国文史经典。阳台的一个书柜里是外国诗——这些书,都是从大学时代一本一本地攒起来的。他说:“书房就要像个书房,就像书店要像莎士比亚书店那样,到处都是书,不要太时髦太现代,也不要太过整齐。但是太乱,也不习惯。”

  

徐沪生说,他其实已经好久不去书店了,“很早以来就只在网上买了”。不过大学时代的他可不是这样的,那会儿书店还跑得特别勤:“大学是在复旦里面的书店、福州路当时的科技书店买得多,后来转移到了季风书店,再后来才是网上。”读研究生的时候,他和几个同学从某个大学图书馆以很低的价位买到大批外文学术书,先挑拣一番,挑剩下的,不想自己收藏的,就拿出来摆摊卖,由一个同学负责收钱。有人过来问:“这书二十块卖么?”“不卖。”“多少钱?”“十五。”徐沪生以十分简洁的方式概括了这种行为:“非常九十年代。”那个时候,市场经济和网络的大潮,还不像现在这样恣肆。

  

虽然一早就放弃了去书店买书的习惯,而且又离开纸媒,创办了网络视频媒体,徐沪生对待阅读的态度仍然是经典主义、精英主义的:“读书就是学习,学习历史上的一代代天才的思想、感受。”对趣味式、消遣式的阅读,他不太感冒:“所谓为消遣而读书,在很多无趣之徒那里往往会走过头,越来越排斥经典。”

  

这个问题上,他绝对是知行合一的:“我喜欢的作家、学者有很多,事实上,我们翻开一本最烂的文学史、哲学史、艺术史,按上面的人头,几千年下来,被写在里面的那几十、百来个人,一个个买来读,都是大师杰作。”十几年来,他几乎只读经典作家的著作,“最喜欢的,似乎也就是最通常意义上的一流大作家”:托尔斯泰、契诃夫、普鲁斯特、卡夫卡、波德莱尔,卢梭、黑格尔、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塔西佗、司马迁、杜甫、蒲松龄、鲁迅……徐沪生说,他的习惯是读全集,“五本、十本,一口气读完!”正因如此,买书的开销实在不小,如他自己所说:“买书是我极少的不在意价钱的消费。”大部头、丛书买起来过瘾,钱花起来自然也不是小数,最多的时候,一年竟有十万之巨。那个时候,上海的房价还不像现在这样呢。

  

问徐沪生:“花这么多钱,买这么多书,你的家人怎么想啊?”他回答道:“我对女儿说,‘将来这些书都是你的!’她就表示很晕。”

书房堆满了书,过道只容得下一人一猫。

阳台倒是个看书的好地方。

整整一面社科。


十问Q&A

  

Q: 您是否知道自己有多少藏书?

  

A: 大概一万多册吧。

  

Q: 您记忆中自己买的第一本书是什么?

  

A: 大概是小人书,《三国演义》之类。

  

Q: 您最近买的一本书是什么?

  

A: 最近一次买了几十本。其中最觉得后悔的是六册大卫·休谟的《英国史》(吉林出版集团),译者完全是在二次创作,可是我只想读大卫·休谟的文字。后来一忙也忘了去退货了。


Q: 一般以哪种方式买书,逛书店还是网上购买?

  

A: 很早以来就只在网上买了。

  

Q: 您每月大概花多少钱买书?

  

A: 几百,一两千,买书是我极少的不在意价钱的消费。最多的一年花了十来万。买了很多一直想买的中华书局、上海古籍的大部头、丛书。

  

Q: 您手上正在阅读的是什么书?

  

A: 克罗齐的《十九世纪欧洲史》。


Q: 看书时候的最佳佐料是什么?

  

A: 烟。茶。

  

Q: 您平时阅读,网络和纸面的比例是多少?

  

A: 实在买不到书,才会在网上读,年初集中在网上搜了几十个外国剧本来读。国内作家(主要是诗人)的新作也会在网上读。

  

Q:有没有一本书,是每年都要拿出来读一读的?

  

A:《追忆逝水年华》《爱弥儿》《聊斋》《托尔斯泰文集》《契诃夫小说全集》等。现在读书大部分就是重读、再读。


Q: 如果让您只带一本书去某个地方,您会带哪本?

  

A:待得比较久的话,《追忆逝水年华》,或者《聊斋志异》。


文载2014年10月26日《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的“海上书房”板块,原标题为《“将来这些书 都是你的!” 》。本文摄影徐沪生,撰文郑诗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