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志斌:人已退休

 解连环 2014-10-31

    终于退休了,国家还给了我一个冠冕堂皇的名分,叫做“退休干部”,或者叫做“退休公务员”,并且每月还有一笔虽然不足观、但是可以勉强维持生计的退休金,老朽何德何能,让国家如此厚待!令上苍如此垂怜!

   人已退休,意味着自己的职业生涯已然结束,留给你的是自由散漫、无所拘束的别样人生,因此,有必要为自己重新定位,打点生活的未来。

   在办理退休手续前,所在单位工作人员电话通知我,说是有关领导要和我谈一次话,看我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建议。我深知,这不过是办理退休手续时,人人都必须经历的一道程序而已,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在职的时候尚且从未向上级提过什么要求,现在人都退休了,还提什么要求,免了罢!至于建议,心里琢磨着,现在有那么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智囊献计献策,不是毫无建树,就是误国病民,一个退休人员的建议,能被采纳吗?能管用吗?况且历史上有许多贤明的官吏,致仕回乡后,不入公门,谢绝地方官员的邀饮与拜访,不妄议朝政,或造福桑梓,或以诗书自娱,息隐田园,安心养老,不正是值得自己效法的么!于是以“人在外地,多有不便”为由,免了这篇官样文章。

   人已退休,就是一个普通公民。世态炎凉,古今一律。时下媒体一再提出“老年问题日益严重”,“养老金存在巨大缺口”,“要延长退休年龄”,分明是将退休老人当做一种负担,对为数众多的老年人啧有烦言。虽然退休者的今天,即是在职者的明天。虽然中国有尊老、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连两千多年前的孟子都提出“七十而衣帛食肉”,一个连退休金都不愿意给,或者拿不出的政府,其存在的合理性就应该遭到质疑。虽然退休金应该是社会对于退休者曾经为创造国家财富所付出艰辛劳动的回馈,退休者并不是由后人白白养活。但是,国家退休制度的完善与执行,还是要靠他们,钱最终还是要他们出,难免为难他们。因此,作为一个退休者,不必为退休后的收入减少而斤斤计较,也不必为门前冷落车马稀而倍感失落,更不必为人走茶凉、说话再没有人听而感慨不已。人贵有自知之明,必须承认,自己是一个已经退休的人,是一个逐渐失去劳动能力的普通老百姓,而真正的老百姓是没有那么多的奢望与感伤的。

    回想已经逝去的岁月,自己为了国家,也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计,在经历的不同岗位上,虽然尽心尽力,艰苦备尝,但是有得有失,因此无怨无悔。现在已经退休了,就应该像明代退休官员蒋冕所说的那样,“老牛用力已多年,领破皮穿只爱眠”,少管闲事,安度晚年。

   人已退休,就是一个闲人。心想自己虽然已经退休,但生活还得继续,不能终日赋闲,无所事事,古人云:“物闲则废,人闲则蠢。”必须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虽然不必有“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的豪气,但必须有起码的人生信念,还是要有所追求,有所作为,做到晚节可风,无愧于人生。

    过去,老来自信、老有所为不乏其人。说到老来自信,现代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梁漱溟先生到了耄耋之年,依然对人生充满信心,尝对人说:“我的时运还在后头,你们不信,反正我信,十年以后你们再看。”后来果然应验,“庾信文章老更雄”,取得不少新的学术成果,至九十五岁才寿终正寝。谈到老有所为,且不说那些名人,仅以一个平常人为例。据清野史记载,清代有一位叫做李笠翁的人,年近六十,孤身一人,穷困潦倒,常思有所奋发,于是出外经商。三年后,积银八千两,娶妻回乡准备购置产业,经过广州,遇儿时好友某,时某在广州做官,因亏空公款被朝廷罢免,且追比欠款甚急。李笠翁将所携八千两银子全部交给某作抵,偕妻子返回家乡。后某被朝廷重新起用,找到李笠翁,赞助白银五万两给他做生意。不数年,李笠翁获利数百万两,遂回乡购买土地房产,富甲一方。后子孙繁衍,其孙进士及第,并入翰林院,此时,李笠翁已年逾九旬。

    有前人的激励,于是抛弃幻想,一切从头开始,洒扫书斋,重温旧籍,纵览古今,激扬文字,专心致志于读书与写作。

   退休了,不必按时作息,有充分的时间供自己支配;不必按部就班,不受任何规章制度和任何人约束,这是老有所为最有利的条件。于今,我一改往日的生活习惯,想吃就吃,不必一日三餐;想睡就睡,不必一宿八时。目的是吃好睡好,养足精神。其馀时间,便是敲击计算机的键盘,将自己想说的话付诸文字,做成文章。真是要感谢这个科学昌明的时代,计算机给我的阅读与写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早年为文,必先起草,经反复修改后,自以为已经成文,便交打字室打印,打印稿改定后,再交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