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多年来中国的养老保险替代率越来越低,到手的钱越来越少。 每个人都很关心自己退休后替代率会有多高?那么最好了解一下这些年来替代率的走势。不要以为这个走势跟自己没有关系,实际上,无论你现在收入高还是低,你将来到手的养老金多还是少完全取决于这个趋势线怎么走。 看一组专家提供的数据:全国平均替代率从1999年的45.45%下降到2007年的32.58%,8年间下降了28.3%。简单地说,一个退休者如果1999年退休时能拿45元养老金,那么到2007年只能拿到28元。而且,如果不采取措施,随着经济的增长,平均替代率水平会越来越低。退休人员会越来越被排斥在社会发展轨道之外,这个时候你会痴痴地想着,身边有个大白陪伴是多么幸福的事。 5)养老保险替代率最低为40%,满意的替代率上限为57%。 我国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在很多地方已经明显低于40%,而且还在下滑。国际劳工组织在《社会保障公约》中规定,养老金替代率至少要达到40%,世界许多国家替代率在40%-60%。而且我国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发展水平很低,主要就靠社会养老保险,如果替代率太低,很多退休者会陷入贫困状态。 当然,替代率也不能过高,因为替代率越高,现在在职人员和企业的负担就会越重。一般地,要让退休者生活水平与在职时相当,替代率要达到57%左右。 6)每年上调退休金并不能保证养老金不缩水,中产阶层都将陷入贫困。 目前政府已经连续10多年每年上调退休人员养老金,但这只能说明退休人员的退休金的金额(绝对保障水平)提高了,养老金的相对保障水平---替代率,却可能因为调整不及时或调整幅度太小而相对社会平均工资大幅下降。也就是说,上调的步伐赶不上上班者的工资收入增长步伐。 让我们从交叉替代率这个概念来看下:根据一组数据,退休10年后,高收入者的替代率仍超过50%,而低收入者的交叉替代率则下降到27.24%,只达到社会救助标准。再看看现在的所谓中产阶层:退休10年后替代率从56%下降到37.87%,已经低于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最低40%的标准,大部分中产阶层的生活将陷入贫困。 7)退休时间越长,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越低;女性养老保障水平要比男性低。 从上面讨论可以很容易推出:退休时间越长,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越低。因为考虑到通货膨胀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增长这两个因素,如果不采取应对措施,退休人员领取的退休金相对于在上班者的收入水平只会越来越低。简单说,退休越早越吃亏。现实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事:两个人工龄基本相同,甲可能比乙早退几个月,两人社保基数就不同,领到手的养老金也差好几百元钱。 现在女性干部55岁退休,女工人和女个体户及帮工50岁退休,特殊工种女45岁退休,平均看女性退休年龄不会超过56周岁。但目前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8岁以上,平均预期余命(退休后到死亡的时长)达20多年。而且女性一般比男性长寿,这些因素导致女性随着时间的推延,领到的养老金会越来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