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在识人用人上,有哪些值得世人学习呢?

 文侠书馆 2014-10-31
那么,曾国藩在识人用人上,有哪些值得世人学习呢?

  一、他很懂得人才的重要性。他知道,办什么事要用什么样的人才,办天下大事要用天下才,办的事越大需要的人才就越多。

  二、他很爱才惜才。他认为自己一生有"三乐":"一乐"是读书时发出金石般的声音,"二乐"是在辛苦劳动之后能好好地休息;"三乐"是奖励人才,使其一天天进步。

  三、他看人很准。他死后的声名比生时更为隆盛,主要原因是找对了接班人。他的学生李鸿章继他而起,执掌晚清的政治军事外交足有30年,权倾天下。但李鸿章无论在任何时候对他的老师曾国藩都是发自肺腑的尊敬,这对曾国藩身后地位与形象的巩固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那么,曾国藩是怎样识人的呢?他常用的秘诀有两个:情境测验和日常观察。

  1、情境测验:洗脚难倒李鸿章

  用不同的情境来考验对方,是曾国藩常用的识人之道。

  为了考验门生李鸿章的耐心,喜欢洗脚养生的曾国藩想到了很妙的一招。有一天,当李鸿章登门求教之时,曾国藩故意在他的面前继续洗脚洗了一刻钟。这让李鸿章感觉蒙受了很大的侮辱,于是便脸红脖粗地拂袖而去。凭借这一观察,曾国藩知道李鸿章尚年轻气盛,在短时间内很难委以重任,于是继续把李鸿章留在身边历练。            2、日常观察:一颗稻谷见真章

  曾国藩经常利用与部属吃饭的机会,暗中观察他们。每天中午,他都会与幕僚们一起用餐。话说有一次,大家在用餐时发现,饭里面有没去壳的稻谷,大多数人都是把壳整掉,然后吃里面的米。但这时曾国藩忽然发现一位戚姓幕僚,居然仔细地把每一颗稻谷都挑出扔掉。当时曾国藩并没有说话,但饭后他却立即差遣账房拿出20两白银给这位幕僚,请他走人。众幕僚忙问其故,曾国藩解释道:"他从农村到湘军总部还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忘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若留在军营里,难免见异思迁。"

  在大家求情之下,曾国藩最后勉强留下了他,但将他从幕府的参谋调去了负责管理菜园。戚某在了解了这件事情的始末后,马上改过,每天都与菜园的仆役一起耕作,甚至比别人更努力地去劳动。

  曾国藩则一直都在观察他的改变。一年后,曾国藩重新起用他。后来,戚某从一个乡下人,一路因功晋升,最后官至观察使。

  秘籍四:建立人才库,赏罚分明

  曾国藩除了是一位拥有一套缜密的用人选将哲学的识人用人高手,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人才培训大师。

  对于真正的人才,对于给湘军做出贡献者,曾国藩从来都是遗余力地提携简拔的。当然,他对于将才的标准,也有严格的界定。他认为,将才必须具备四条标准:一、才堪治民;二、不怕死;三、不急名利;四、耐受辛苦。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曾国藩自称为觅得良将,"梦想以求之,焚香以祷之,病中无须臾或忘诸怀"。一旦遇到可心之材,他又成为善于发现、使用和培育良将的高手。一旦拥有了人才,他又善于提供其发挥才能的舞台。

  对于手下的将领与幕僚,在管理和交往中曾国藩也有自己的原则,即宽严相宜,"应宽者,利也,名也;应严者,礼也,义也"。因战功而奖赏、保举时,他毫不吝啬,也不太较真;涉及到"礼""义"等他所认为的原则性问题时,则毫不留情、从严处理。我们通观整个湘军发展史,可以看出曾国藩对部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时候居多,很少对他们施展霹雳手段。
第三节 曾国藩是一匹狼:深谙狼道

  如果说曾国藩是一头狮子,那是因为他带出了一支战斗力强大的队伍;如果说曾国藩是一条狗,那是因为他对其主人满清统治者忠心耿耿到了愚忠的地步。其实,曾国藩更是一匹狼,因为他深谙"狼道"!

  "狼道"何来?自从英国动物学家绍·艾利斯发现"在狼的身上,有人类所需要的一切,在所有哺乳动物中,最有情感、最具韧性、最有成就者,莫过于狼"后,有些人便从狼身上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人的生存哲学,概称为"狼道"。

  狼道,本质上是狼或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素质,比如坚韧、顽强、耐心、战斗、合作、分工、策略、沟通、危机意识、适应能力等等。

  几年前,探讨"狼道"的书汗牛充栋,但总结起来不外乎那么几条。更为有趣的是,如果你有心把这些"狼道"跟曾国藩的生存哲学与处世智慧放在一起比较,将会惊奇地发现,曾国藩简直就是一匹狼,因为他很懂得如何运用所谓的"狼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