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创作方法探微(十)

 醉月诗苑 2019-12-29

我们的《诗词创作方法谈微》讲座,今天做第十讲。

    学诗须有法度,学诗却难寻法度。盖因为诗这东西是个具有灵性的精灵,你若用“法”去套牢它,他就立即变得僵化而腐朽,木讷而灵气顿失;你若任它肆意撒野而不拘于法,它又会张狂而无度,扭曲而零碎。

    我们知道世上有一种石头叫做“璞玉”,内含晶莹而外表粗陋,如果不加以琢磨,那它也始终就是个普通石头而已,但是如果施以精雕细琢,那它就是一件宝贝,甚至可能成为绝代宝物。我们诗思的灵感就是这“璞玉”,而我们做诗的过程无疑就是对这玉加工的过程。有的人加工的好,他的作品就成为了万代绝世之宝,比如李白杜甫这样的高级玉器加工匠。而更多的人没加工好,则浪费了一批又一批大好的材料。我们都喜欢精美的玉器,我们都想拥有这种无价之宝。但这宝贝有个特点,别人的你抢不来,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加工,才能获得。学诗的途径,其实就是寻宝的途径。

    看别人出口成章而笔下生辉,炫耀着诗词的珠光宝气,我们只流口水是没用的,我们自己也能加工这宝贝。只要不呆不傻,我们人人心里都有数不尽的诗之“璞玉”之材,怎么让它变成真正的精美玉器,请跟我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取宝之路。

    加工“璞玉”的过程,第一步就是要去掉那包在玉石外壳上的粗陋的石层。反映到我们学诗的过程,就是要克服掉许多不良的写作习惯,少走一些弯路。我们看各家的诗法,总是说要做一些几避几不几忌讳,告戒我们应该避免些什么。其实,这些“告戒”,就是在帮我们剥掉“璞玉”外层杂质的过程,让我们在寻宝的路上不走叉道,少走弯路。比如,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说“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诗文皆然”。

    “宁拙毋巧”不是反对这个“巧”,而是告诉我们不要以追求这个“巧”目的。写诗言志抒发情感,畅快地一吐块垒才是我们的目的。有时候,追求诗词形式上的“巧”反而达不到目的。质朴纯真的情感,是自然的流露。记得我曾例举过《红与黑》里的一句话“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本有玫瑰般的颜色,可是她却涂上了胭脂”。“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就是宁可写的质朴些,哪怕写的笨点憨点,也不去“乱涂胭脂”,特别是对初学写作的朋友,尤其要记住这点。写的笨,只是由于我们笔法生疏,但我们毕竟还保持着“纯天然”的璞玉本色。我们需要的只是日后精心的雕琢。如果乱涂胭脂,那么无疑就是“东施效颦”了。别人的词儿用的好,那是别人的,它不一定适合我们自己。

     正如有的人看别人穿上了某件衣服特别好看,他就急急的自己也买了一件同样的穿上,结果,那衣服穿在他身上就不好看了。为什么呢?衣着打扮,不仅要全身协调一致,色调款式,都要配合得当的。和自己的肤色、发型、身材以及年龄身份都要搭配得当的,甚至和手里拎的包包都要配合起来的。一个人的装扮看起来美,实际上是整体协调的美感的效果,而不仅仅在一件衣服上面。

    生活中的理儿就是诗词中的理儿,“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写诗搞创作,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都条理不清,思维混乱,那么,怎么可能在你的笔下绽放出精致而炫目的诗花。

    诗情贵在天然,诗句却贵在雕琢。雕琢不等于堆砌,天然又不能俗陋。看,这难度来了吧?前面《诗话》中说的几点,其实都是相对而言的说法。实际上就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这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决断道理,当然也是我们写作时须加以斟酌的取舍之道。

    表达诗语自然,有如“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这般娓娓道来之自然。也如“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样直率坦荡。这种自然是很纯正的自然,象是亲口对你说的话,而实际上不是平常的大白话。如果写上“李白上船想要溜,岸上忽然喊声留”,这也是大白话啊,但却是口语式的俗话了。诗语忌讳的就是口语化,诗歌要通俗而不流俗,让人看的明白却不等于把大白话的直搬上来。我们看“李白乘舟”其实就是说“李白坐船”,哪个更贴近诗语的味道呢?“将欲行”就是打算要走,准备离开,你真要把“准备离开”写上去,那就不是诗了。这类大白话的直接入诗,就是所谓的“俗”,使诗味减弱。那么,针对这点,《后山诗话》就说了“宁粗毋弱,宁僻毋俗,诗文皆然”。

    说到这,我们就应该找到一点感觉了。诗这东西,不能乱堆词儿,堆的多乱了别人就看不明白了;诗这东西,也不能太随便大白话,把平时的口水吐沫星子也溅上去,那就不是诗了。二者是个矛盾,做诗的过程,就是要把握这个分寸---度。真正的诗词佳作读起来都是很流畅自然的,这种流畅给我们的感觉象是日常白话一样自然亲切,但是我们千万别误认为这真的是白话,这是艺术境界上的“返朴归真”。

    我们还来看我们最熟悉的李白这首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多么朴素自然的情感表达啊,语言也用的是如此的通俗自然,真的就象平时聊天一样的娓娓道来。可是我们再仔细看一下,首先在声韵上他就严格地按照格律来的,平仄粘对以及押韵用声,都符合我们熟悉的格律诗的要求啊。

    再看他的比兴之修辞手法,用“潭水深”来比喻情感深,这是“比”,用“踏歌声”来带出“哥俩好”,这是“兴”。从第一句到第四句,每一句都扣合了诗之章法的“起-承-转-合”,诗法工稳有度,运用轻松自然。这些诗律上的讲究,限制了李白的思路了吗?这种声律上的讲究、谋篇上的讲究以及各种修辞手段的运用,不仅没有限制了他的诗意,相反,正是帮助他完成完善这优美的诗意的组成部分。

    多么熟悉的一首诗啊,我们打懂事时的童蒙期就能背诵,可是,这其间的美学本质我们认识清了吗?平时欣赏享受来读可以不必理会这种美学的道理,但是,如果我们要拿起笔来,自己也写上这样的好诗,我们就不能忽略这其中的美学道理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诗味就是人味。李白杜甫李义山各自有自己的诗风韵味,当然,我们自己会也有我们自己的品味和风格。因为,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即使我们自己比李白的才学更高,我们也不会把自己变成另一个李白。如果真的把自己变成了另一个李白,那么在境界上首先就不如李白了,呵呵,又一个“东施”无疑就会立即出现了。

    那么如何形成我们自己的风格品呢?学古人诗不等于就要把自己变成古人。品味其雅韵而收之,模仿其笔法而化之,敬畏其风骨而炼之。欲放肆不羁而思驰万里,就多看看李白的诗,看他怎么驾驭这神思的;欲工善诗句而诗法有度,使自己的诗笔更扎实工稳,就去看杜甫的诗,他会告诉你如何做到这点的。如果,如果想知道含蓄是什么味道,我们就去找李商隐。喜欢田园诗情看王维、孟浩然、陶渊明这些前辈的作品……等等等等。

    我们不妨看一下《漫斋语录》所言——“学诗须是熟看古人诗,求其用心处。盖一语一句不苟作也。如此看了,须是自家下笔要追及之。不问追及与不及,但只是当如此学,久之自有个道理。若今人不学不看古人做诗样子,便要与古人齐肩,恐无此道理。陈无己云:‘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此语得之。”

    读古人的诗读谁的好?其实各有各的说法,我的建议是还是先琢磨一下我们都熟悉的那些脍炙人口的诗歌更好。对我们所熟悉的流畅很广的古典诗词进行“再复习”“深品味”,也许会获得更深的心得体会。结合我们所学习的诗法来重新审视这些熟悉的诗,我们也会得出新的感受和体验,而不必去翻遍整个《全唐诗》,我们没那么多工夫。

    前面我说,学诗就要知道哪些可以入诗,哪些不可以入诗。知道了那些是需要避讳的,当然就会使我们少走一些弯路。比如某诗话中有云“诗有十戒:一戒乎生硬,二戒乎烂熟,三戒乎差错,四戒乎直置,五戒乎妄诞,六戒乎绮靡,七戒乎蹈袭,八戒乎浊秽,九戒乎砌合,十戒乎俳谐”,我们读之就该注意了。

    这里的“十戒”说的其实挺明白的,我们都能很容易的理解的,例如“生硬,烂熟、妄诞、浊秽、砌合”这几样。实际上就是我们初学写作时常犯的毛病。“浊秽”者,就是不堪入目之词语或意象,例如诸多不洁不雅之物之事之言之词,是不可以入诗的。即使你想表达很正气的诗意,也不可以将这类“浊秽”者带进诗内,这道理是不难理解的。还有这个“蹈袭”就是偷别人的句子,其实有人写诗已经不算“偷”了而是明抢了。我在开始时说过“但这宝贝有个特点,别人的你抢不来”,你抢不来你还非要抢,那最后难看的还不是自己的诗吗?这“十戒”里还有一个“烂熟”和这个“蹈袭”的意思差不多,也就是大家都熟的不能再熟的事物或句子,被你放在了诗里,那么就是“烂熟”而难出新意,很容易被人轻视的。

    在诗学上,其实还有个术语叫做“偷”。这里说的“蹈袭”和“烂熟”其实都是属于很笨的“偷”,那种直接搬别人整个句子者,那就直接是抢了,更笨。诗学上的“偷”是允许的。允许什么?允许你高级的有技巧的“偷”,而法办你笨手笨脚地“偷”,更会严惩你无法无天的“抢劫”。执法者,就是广大的读者们和评论家们。

    其实要说起“偷”,那些名家巨匠也一样会偷的。我们都熟悉的李清照的《声声慢》吧,那起端的连续十四个叠字,叠的惊天地而泣鬼神,成为千古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正难将息”。可是,我们有理由认为她是“偷”自李商隐的《菊》里的句“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现今我们只只知道这《声声慢》叠的精彩,谁又去注意那《菊》里面也有一样的叠字呢?

    所以,诗学上对于“偷”字分三个层次,最低级的叫[偷句],就是直接把别人家的句子搬来当做自己的句子;稍好一点的叫[偷意],把别人的句子换个词,修改一下包装,然后就变成自己的了。这都是比较典型的“偷”。而“偷”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偷势],借其胸襟气度,偷其蕴藉风流,得其势而遁其迹,这才是[偷]的最高境界。偷句者是笨贼,徒惹笑谈尔。偷意者是小聪明,终不入上乘之境界。而偷势者,就已经不算那种小偷了,由“黑道”转为“白道”,循禅机而入境界了。诗人皆有“偷狐白裘手”,就看你怎么用了,呵呵。由小偷而蜕变为翻雨覆雨手,那是一种进境。由临摹学步到独具创意那是一种升华。我们初学诗,可以借势,也可以接意(暂时可以原谅),但千万别去借句。时而见有人把别人的诗句整句都搬来的,其实是抹杀了自己的诗情画意。上面说的“三偷”,当可细琢磨之。

    诗的写作,私以为“忌俗”“去陋”为先者之。诗之风雅为体,是不容于浊秽、妄诞之气的。注意此点,其实本身就是在端正一种态度。我们把诗要看做是高雅而圣洁的,因为他抒发的是我们的灵魂和我们的思想,即使俗世中我们都难免沾染一些庸俗之气,我们也要通过诗境的陶冶,来净化我们内心的世界。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种修炼是潜移默化的,对诗学的喜爱和修炼,必然使我们达到一种清明和恬淡,让我们共同努力吧。今天讲座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