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儿学习国学的作用

 悠哉乐哉 2014-10-31

   【国学篇】幼儿学习国学的作用

    国学理念把人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即“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每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特点。


   “幼儿养性”指的是为孩子奠定优美的人格。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在零至三岁时形成的,后来虽然有变化,但整体特点没有质的改变。心理学证明,零至三岁是人生中可塑性最高,施教最容易的阶段,正是教育的黄金时期。很可惜,多数的父母大都轻易错过了。如何在纯净的白纸上绘出最优美的底案,建构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石,是天下父母应该关心的重要课题。心理学认为,良好的习性一旦养成则终身受益不尽,反之将受害无穷。幼儿阶段几乎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其纯净的心灵对外界信息靠高度的直觉而全面吸收,此时的教育都依赖父母亲主动地给予正确的引导。


   “童蒙养正”指的是用圣贤智慧陶冶孩子的情操。幼儿四岁后,慢慢地学会了应用语言来表达情感,学习能力也在逐渐增强,此时应该把“童蒙养正”教育提上日程。“养正”是指培养孩子端正的心性及行为习惯。四至六岁儿童理解能力弱,学习生活中依赖父母之处尚多。此时也是孩子心性依然纯净,记忆力最强的阶段。父母选择四书五经及老庄等重要经典为主要教材,以历代优美古文诗词等为辅佐教材,来教导儿童反复熟读,进而鼓励其背诵,充分发挥其记忆力的特长,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趁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经典的价值也将随伴其人生成长,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克服人生逆境有着重要作用。


   “少年养志”是指鼓舞孩子追求崇高理想,培养远大志向。孩子告别幼儿园,就进入了少年时期,理解能力显著发展,渐渐脱离父母的关怀照顾,正是意气风发的学习独立阶段。此时即应迈进“少年养志”的教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正是我中华民族青少年们立志向学的典范。至于到了初高中的青少年时期,除了学校正常课业及特别感兴趣的学科书籍外,建议父母选择有助于孩子立志的课外读物,鼓励他们阅读。有了书籍的力量,就会点燃青少年立志的热情,建立坚定的信心和为理想奋斗的勇气。


   “成人养德”指的是积累厚重的德行,以高尚的道德修养展开真实的生命旅程。成年以后,孩子进入社会,开始发挥自己的专长,进而立业成家。此时应尽力以求自立,在与人交往、与社会对接的过程中锻炼自己,成为成熟的个体人,能够在为人处事中常常反省自己的缺失与不足,自勉改过以求进益。

【国学篇】幼儿学习国学的作用


    人生的四个阶段是环环相扣的,深入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每个阶段都与国学思想有着密切关系,而幼儿养性正是其入门的门票。因此,抓好幼儿国学教育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华传统美德的18个德目中,有三分之一是关于行为习惯的,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劳节俭、诚实守信、谦虚礼貌等待等,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既要靠家长和老师的正面引导,也要靠国学知识的熏陶。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是小太阳,两代人四颗星围绕着太阳转,衣、食、住、行都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极易养成孩子自私、任性、骄傲、脆弱等不良习惯,生活中类事例比比皆是。开展国学教育,可以让孩子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得到熏陶。如读了《弟子规》中“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孩子就会产生感恩父母的初始心态,为以后孝敬父母打基础。读了“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就会引导孩子关注修德育才,少些与别人攀比吃穿的想法。诵读《诫子书》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就会引导孩子形成节俭的习惯,诵读《易经》中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就会引导孩子心灵向善。
 

(二)有助于开发孩子的记忆力。
    记忆力是人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智力因素,记忆力好的人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高人一筹,即使是在交际场合,想要谈吐文雅、引经据典也需要有较强的记忆能力。


    心理学认为,人的记忆能力在两周岁前就已经开发了65%,到6岁时开发至80%,入学后的开发已经很有限了。因此,有效利用学前时间,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来开发孩子的记忆力是很必要的。


    实践证明,孩子的记忆力是惊人的,千字有余的《弟子规》,整整千字的《千字文》,经过几天时间的诵读,孩子们能从头到尾全篇背诵,真是令人惊叹。如果老师和家长与孩子同读同背,都只能零散地记得部分句子。记忆力强的孩子读《千字文》6、7遍之后,基本上能背下来。


    幼儿时期熟记的知识是最牢固的,在以后的学习中很有用处。有人做过研究,幼儿时期诵读过国学经典的孩子,到了初高中学习古文比没诵读的孩子上路快,理解深刻。同时,对写作文有极大的帮助。很多孩子上初中后不会对联,每年中考对联的2分都有部分孩子得不全,如果将《笠翁对韵》、《声律启蒙》或者《训蒙骈句》作为孩子诵读内容,到了初中对联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国学篇】幼儿学习国学的作用

(三)有利于帮助孩子识记和理解文字。
    识字是孩子学习的基础,关于幼儿识字教学争议较多,什么时候开始识字?幼儿阶段识多少字?识字到什么程度?都是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一般理论讲,幼儿阶段应从1.5周岁开始识字,识字量应该在600-1000之间,识字要求应该是读准字音、掌握字型、初步理解字义。


    幼儿识字理论历来有两大派别。一派是传统识字派,讲究的是音、形、义统一,例如,识记“休息”的“休”字。另一派是现代识字派,讲究的是整体认读,快速识字,不求质而求量。如果将两派综合起来,幼儿阶段识字的量就会增加,许多孩子在背诵过经典之后能自己阅读图文并茂的儿童文学作品。

 

(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做到声音动听,发音标准,是每个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追求。孩子们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能够一边走着舞步一边背诵,把握读经“一心二用”的特点。通过背诵,也锻练了幼儿的记忆能力,并随着年龄增长和对经典的进一步理解,大大提升孩子们的分析判断能力。诵读国学经典的同时,也可以积累大量的优美语句,作文水平提高。


(五)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孩子智力发展的核心因素,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都是为思维能力报务的。没有思维能力的统合,其他的智力因素都是散在的不成体系的能力。只有思维能力发展得好,孩子才会在初中,特别是高中的学习中显示出优势。


    瑞文智力测试、韦克斯勒智力测试,都是对孩子智力水平的测量。不同孩子的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但对同样智力水平的孩子,学习能力却有不同,这就是思维能力的不同。国学经典中许多语句都是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的。对于训练孩子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着很好的作用。

 【国学篇】幼儿学习国学的作用

(六)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是家长和幼儿园的基本责任,孩子独立能力培养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发展。国学经典中有许多教育孩子独立自主的内容,学习国学,对形成孩子的独立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七)有利于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接触难懂的古文词汇,是孩子产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渠道。一般说,古文超出了孩子的理解能力,他们的兴趣不会很大,但是集体诵读这种形式,激发了孩子对古语的热爱。对于孩子来说,只要是读书,故事类也好、科普类也好、文史类也好,文章中即使有一些超出理解能力的词语,孩子都喜欢也能坚持听下来。一些孩子还可以延伸背诵其他的文化经典,如《三字经》、《笠翁对韵》、《论语》、《图解山海经》等等。接近一本新书,就是为孩子打开一个新世界,尽管陌生词汇很多,但孩子喜欢听新鲜事物的愿望却得到了较大的满足,在此基础上,会激发孩子的阅读愿望和养成阅读习惯。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9c2eed0102v87n.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