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流古韵杨市镇(上篇)

 谦谦书生 2014-11-01
        杨市镇位于孙水中游,地处涟源市东南部,俗称杨家滩,古称集祥镇,是汉代连道县故城所在地,因毗邻龙山,又曰龙城。1995年机构改革时,由原杨家滩镇、太和乡、快溪乡合并而成的三合一大镇,现辖7个社区、55个行政村,总面积138平方公里,人口8.4万人,是一个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商贸繁荣的古镇,俗有“花花绿绿杨家滩”的美称。
水流古韵,风颂雅歌。10月24日,“同饮一江水 共护生命源”采访团走进杨家滩,带你一起追溯杨家滩数千年古老文明历史,共探湘军故地、同访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一起放歌于景色迷人、令人忘返的飞水涯……




“同饮一河水 共护生命源”大型采访活动系列报道之五
水流古韵杨市镇(上篇)


文/娄底晚报记者 欧阳霞林 通讯员 谢光辉
图/娄底晚报记者 吴永华


        我是傲世独行的歌者。只为这一次心灵震颤,我苦苦涉过千山万水。杨家滩,让我与你在一次相互注目的对撞中,一起风华万古!




         孙水出茅塘镇,由密溪村密溪电站段上游不远处开始注入杨市镇。杨市镇在周边邻近县域乡镇中,人们依然习惯性地叫杨家滩。走进杨家滩,首先深深吸引你的,自然是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再有才是她的自然风光。
        无论是文字记载,还是出土的汉代文物;无论是石构件下水道井盖,还是古老的青石板路;无论是古码头,还是古石拱桥;无论是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还是碎裂的瓦砾……甚至有着数百年悠久历史的石砌下水道,无不凝结历史的沧桑、厚重,讲述着她过往的繁华……


历史悠久的古镇


        2009年2月,经省建设厅、文物局评审,省人民政府核定,授予杨市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称号。
        1950年,这里隶属湘乡县十四区,1952年归属涟源县,1958年设东方红公社,1961年为杨家滩镇。1995年机构改革撤区并乡时,将原来的杨家滩镇、太和乡、快溪乡合并成一镇,始设杨市镇。
        出生于该地的学者贤达李藻华先生先后辑成《杨家滩古文化八篇》《杨市古镇家族文萃》《杨市镇史记》三部学术专著,对杨市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方方面面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也正是因为有了李先生的这些专著,另加上有专志于搜集整理杨市籍湘军名将史料的乡贤的帮助,使得采访团对杨市镇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探寻变得轻而易举。
         杨家滩地区的历史沿革,大致分四个时期:先秦三代属荆楚之地,从汉朝至南朝时属连道县,从南朝至民国时期属湘乡县,到1951年,从湘乡析出归属于涟源。
         从地理学和考古学考证,从汉代置连道县开始,杨家滩地区的历史既有文字记载,又有文物考证,至今已有2000多年文明史。
         李藻华先生在翻阅了大量志书和古籍后,在他的《杨家滩古文化八篇》中引经据典推论认为:“从方位、里程、山脉和水系四个方面综合考证,连道故城似应在杨家滩境内,或者说得更具体就是杨市古镇。其一、方位一致,在湘乡县治之西。其二、里程近似,距湘乡县治170里。其三、山脉相符,古镇地近龙山,相距只10余华里。其四、水系相同,涟水(暨现在的孙水河,1958年前一直名为涟水)在古镇面侧,绕古镇东下。以上四个方面,除里程略有差距外,与史籍所述完全吻合。”对于李藻华先生这一严谨的考证,记者是持赞同观点的。
   新编的《涟源市志》(1998年版)记载,在杨家滩梅林村一组发掘阴台汉遗址一处,起出大量方格纹陶片和器物残片。这些物品为泥质灰色硬陶,也有极少量红陶。由此可知,在远汉时期,杨家滩已是人口密集之地,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达到了较为繁荣的水平。
  清康熙年间,湘乡县循区编都,杨家滩地区被编制为湘乡县集祥乡,治所在杨市古镇。日后,湘乡行政区划几经易改,集祥乡先后更名为集祥镇 、湘乡第十区,其区域仍循旧域,直至1951年涟源建制前。

古梅蛮居住之地


    在人口构成上,杨家滩最早的土著居民,是南蛮的一个部族,相传以杨姓为主,故而将此地以姓氏结合原涟水流经此地命名为杨家滩。因其栖居于梅山地域,又称梅山峒蛮。
    据《宋史 梅山峒蛮传》记载:梅山“其地东接潭、南接邵,其西则辰,其北则鼎澧,而梅山居其中。”这是对梅山蛮在地域上的大致界定。依此推论,杨家滩当是梅山峒蛮居住之地。
         宋吴致尧在《开远桥记》中记述:梅山蛮栖居之地“广谷深渊,高岩峻壁。绳桥栈道,狈猱上下。”“食则燎肉,饮则引藤,衣制斑斓,言语侏离。出操戈戟,居枕铠驽。刀耕火种,摘山射猎。”可见当时这里生活习俗原始落后,语言方言特色明显,民风慓悍强健。现在,这一带包括龙山之麓的双峰一带的方言中,仍存在许多无法用汉语拼写的原始发音词,以及乡民平时烟熏火燎的黑色龙山腊肉等方面的传承,就佐证了吴致尧的记述。
         《宋史》又云:“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通”,暨不与汉族相往来。“寇掠边界,朝庭累遣使招谕,不听。”于是,宋太祖在即位之后,遣大将周武率数万大军对包括杨家滩境域在内的峒蛮进行攻打,昼夜激战一周,蛮夷寡不敌众,多陈尸于野,幸存者寥寥,为图生存,大多远走他乡。
   对这些历史掌故比较熟悉的杨市镇党委委员刘明华告诉记者:经宋军血洗后,原居住的杨姓人氏一部分西迁新化,另一部分迁往山西等地,而留在杨家滩的杨姓人氏已如盐地生物。杨姓有勇敢善战之传统,后彪炳史册的杨家将,暨源于杨家滩之杨氏。
   大战后的杨家滩原住民即寡,留下了一个人稀地广的局面。为开化此地,宋朝招迁赣籍之民入湘垦种。这是第一次大规模的外来移民。这些赣籍移民,多为东吴和东晋时期中原汉族南迁侨民,以及之前被汉化了的当地山越人。他们的注入,更新了杨家滩居民的族缘,成了境内的主体民族。此后,僻居深山的原住民亦渐被先进的汉文化同化,两相融合,原住民的一些生活习俗、方言等亦得以传承下来。
   据方志和当地的族谱记载,杨家滩地区的家族来自江西的有28个姓氏。其中五代时期迁入1姓,宋代16姓,元代3姓,明代8姓。之中从江西泰和迁入的有李、刘、萧、毛、姚、谢、邓、周、王、颜、梁、田、吴、谭、邵、邱等16个姓氏,庐陵的有彭、胡2姓,吉州的有严姓,乐安的杜姓、铜鼓的戴姓,瑞州的殷姓,福县的欧阳等,江西其他地方的有曾、龙、朱、廖、邵等姓。因族谱、方志对迁湘始祖名讳、原籍、迁入时间、卜居地址等均有确切记载,可为信史。现有资料中,却未发现哪一个家族是当地土著居民。原住民可能被赣籍移民同化了吧,这已无从可考。
   另一次移民时间是发生在明朝时期,这应与史传的朱元璋血洗湖南有关。从明代只迁入了8姓的小规模以及各族族谱来看,在“血洗案”中,宋以来的住民应没有遭到大的“清洗”。
   之前,记者在白马镇孙家桥村采访中了解到,当地的孙姓人氏从汉代起即祖居于其地。而孙家桥史上隶属过杨家滩地区,由此可见,杨家滩本土历史文化包括民俗风情应得以传承了下来。这,从唐以来广建的各处药王殿也可以寻找到大量佐证。


古迹处处映旧华
       
         在孙家桥社区工作人员谢先生的带领下,我们走向古镇河边街小巷。街道宽处不盈4米,窄处则只有2米左右。
   一些古老的或木质、或土砖结构的商铺间杂在修葺一新、浑身散发着时代气息的新房子中间,显得那么沧桑、古朴。而镶嵌在它们墙体上的、镂刻着精致花纹的木窗棂,像老人深邃的目光,看着岁月像眼前的河流一样静静流淌。变换的是风景,不老的是文明的精髓……
   从一道墙连着一道墙,一扇门对着一扇门的排列式建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巷当年的繁华与喧嚣。在车水马龙的当年盛况中,那细碎的三寸金莲在古巷中踩动的一路声韵,在回眸一笑的妩媚里,搅动了哪个俊俏少年的漪漪心波?
   古巷的青石板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水泥硬化的路面。而那些泛着或黑或青的迷人光泽的青石板,在老人的回忆里,是一路浓浓的乡情。在一家旧店铺的侧墙上,“顺南庆棕店”的字体依稀可辨。谢先生告诉我们,在杨家滩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因依托龙山丰富的竹木、药材和茶叶等土特产,以及她远通川、汉、京、津等全国各地的水运航线,杨市镇当地的竹木、棕绳等手工业产品及药材远销大江南北。而大江南北的各种商品,又会顺着水路汇聚到杨市古镇,然后流向周边各地。
  “看,这就是以前的下水道井盖,它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谢先生指着古巷街道边的一处消水石凿构件告诉我们。这些石构件厚约50厘米,每件上面呈上宽下窄状凿了五个用于消水的石眼,整个图案呈古铜钱状。这些石头雕凿成的下水道井盖,是那样古朴、凝重而又精致,远比现在那些用其他材料做的中看不中用的“绣花”井盖要好看、耐用,且更为环保。我由衷地佩服我们的祖先,佩服我们的劳动人民,在那不需要钢铁和水泥的时代,他们不用任何高成本原材料,总是能就地取材,把到处能找到的石头、木材等物,当成建筑物中的主材料,把自己的家园构建得那么精巧、牢固,而又大气磅礴,与自然紧密相融!
   谢先生告诉我们,古巷的下水道也是石头砌的,一样有几百年历史了。他带我们下到河岸边,指着一处被浅水覆盖的、裹满青苔的石砌码头告诉我们,这就是古涟水河的码头。这样的码头,在杨家滩沿河一带共有七处。不用更多描述,亦不需画出草图,你就可以想见,当年这里的航运是何等繁荣景象。
   对了,看了上面的文字,你一定会迷惑:这里明明是孙水河,你怎么又说是涟水河了?别急,你没有看错。在1951年涟源建制以前的上2000年历史中,孙水河的名字原本叫就涟水河。据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汉桑钦的《水经》记载:“涟水出连道县西,资水之别,东北过湘南县”。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涟水,出邵陵县,界南连道故城,在湘乡县西一百六十里,控众引流,合成一溪。”
    根据清同治年间《湘乡县志》卷二《地理志》以及民国24年(1935年)谭日峰编著的《湘乡史地常识》等史籍均明确详尽记述,现孙水河原名涟水河,且为湘乡水的正干,北汇蓝田水(暨现称的涟水河),南汇测水,形成龙山之麓娄底境内三大流域。
   1951年涟源建制后,把流经杨家滩至犁头嘴区间的涟水河改名为孙水河,因其流经孙家桥而得名。在孙家桥上游,至今还沿原涟河称呼。同时,又将原蓝田水易名为涟水,取“涟水之源”其义而定县名为“涟源”。史家认为,在一个地方同时将两水易名,这不符合历史惯例,容易混淆,更为叙史带来了极大不便,有必要为涟水正名。

横担300年风雨过客的胜梅桥


   探杨市古胜,当然要去看胜梅桥。历经300多年的日晒雨淋,胜梅桥和它身下的孙水河一样,已与古镇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内涵等方方面面融为一体,成为承载杨市乃至湘中历史文化的一座地标式古建筑物。
   胜梅桥原名杨滩桥,于清康熙年间由州同姚春芷捐修,是孙水河唯一的三拱石桥。桥身长39米,宽6.7米,高10米。与此同时,名士李文昭在下游梅林江捐修“梅胜桥”,后圮于水,改桥置渡。杨滩桥也于清道光十八年和二十四年两圮于水。姚氏后裔引以为鉴,意欲使杨滩桥胜过梅胜桥,便捐修加固,整修时在桥面中央设镇邪神龟。从此,该桥桥体坚固,再无圯水之患。后人把“梅胜”二字易位,称杨滩桥为“胜梅桥”。
   不知何年何月,两侧桥体的石缝上,长出了一种叫木莲的灌木。无论春夏秋冬,这些木莲都郁郁葱葱,用自己的青翠包裹着古老的桥身,像一位坚贞的女子,向古桥奉献着自己无私的柔情与深爱。它们的浪漫爱情,横跨的不是孙水河,而是雨打百年,风吹万遍的岁月长河。
   曾经沿河两岸的高脚楼已不复存在。多少倚栏远眺的目光,已消隐于岁月之后。叠叠帆影也不见了踪影。孙水河,你一路滔滔拉长了谁的思念?
   有着如此深厚文化底蕴的杨家滩,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会大放光华。它的历史,远比凤凰悠久,它的光华,远比凤凰灿烂,它的风情,远比凤凰迷人……关键是,我们要将它古典的韵味一一还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