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00年不倒的大夏国国都统万城遗址

 昵称11760685 2014-11-01


    统万城遗址位于鄂尔多斯草原南部的萨拉乌苏河畔的沙漠之中。这座古城遗址气势浩大,它是1500年前北朝十六国时期的大夏国首都,俗称“白城子”,在今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白城子村。统万城是中国5世纪初,南匈奴遗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后来在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一统北方期间,统万城被他攻克,从此设置为统万军镇。统万城遗址是中国北方最早,最著名的都城。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十六国时期的文化以及当地的生态环境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走进这座具有1500年历史的古城遗址,领略它当年的辉煌。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  统万城是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唯一早期北方少数民族王国都城遗址。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2.   它那屹立沙滩上的皇城雄姿,坚如磐石的白色墙体,林立的马面,高耸的角楼,独特的“祟台秘室”结构和雄伟的宫殿楼观遗址,清晰地勾引出这座以“一统天下,君临万邦”之意而命名的大厦国都城的轮廓和规模。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3.   统万城独特的建筑形式及各类珍贵文物,使其成为研究五世纪草原民族建筑艺术、探讨从大夏至西夏延续5个世纪之间地区文化和历史的一处考古旅游胜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4.  统万城城址由外廓城和内城组成,内城又分为东城和西城两部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5.  由东向西依次为外廊城、东城和西城。外廊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4700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6.  东西城中间由一道墙分开,东城周长为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7.  清晨不到6点我们就从乌审旗赶到这里期待霞光下的古城遗址。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8.  可惜天气不给力,远处天际被厚厚的云层遮挡。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9.  6点05分太阳从云层中露出脸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0.  朝霞染红了古城。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2.  统万城遗址的东西城的四隅都有突出城外的平面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墩台,皆高于城垣,西南隅墩台高达40余米,现存城垣高出地面约法1——10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3.  统万城自北宋初年下诏被毁,逐渐废弃已1000余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4.  遗存的破坏主要体现在自然的破坏、恶劣的自然环境所造成的风雨流沙侵蚀、地震造成的裂隙断裂,以及村民在城墙上挖凿窑洞、取土,在城内开垦农田、放养牲畜,还有游人及当地居民随意攀登、踩踏城墙等方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5.  夏国赫连勃勃兴建都城时,这里是水草丰美,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的优美之地,赫连勃勃对这个地方曾大加赞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6.  古城内的窑洞遗址。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7.  史载公元407年,匈奴首领赫连勃勃称“天王,大单于,雄据朔漠。赫连勃勃凤翔元年(公元413年)驱役十万各族人民,采用“蒸土筑城”法在朔方水(今红柳河)之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取名“统万城”寓“一统天下,君临万邦 ”之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8.  这座城历时7年建成。城基厚25米,城高23.33米,宽11.16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19.  统万城规模十分宏伟。特别是西北隅的那座,现仍高达24米。在10公里外,越过波浪般的沙丘,就可以远远望见它那雄伟的造型,正好像一座巍峨的纪念碑,形象写下了历史上劳动人民艰苦卓绝的创造。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 p20.  “统万城”的遗址在民族史和建筑以及考古等方面,都是很有价值的。近年来一批又一批中外学者专家,纷纷到毛乌素沙漠对这座古城进行考察。这座古城虽然被沙漠吞噬了,但是古城墙却历历在目。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1.  近年来当地政府和人民加快治理沙漠的进程,古城遗址周围逐渐披上了绿色。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3.   由5张片子合成,一个不全的古城遗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