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归经学说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百草园丁馆 2014-11-02

归经学说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中药的归经理论,是中药的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金元基本形成体系以来,受到历代医药学家的重视,经过明清许多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发展,得到了不断的充实以臻完善,现已为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理论之一。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它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尤其是随着现代药学中“选择作用”与“受体学说”的迅速发展,更引起了国内学者对归经理论的兴趣,在药性理论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个小高潮,形势喜人。为了今后更加深入地开展归经学说的研究,兹将归经理论研究的现况作一简单的概述,并对今后如何研究归经理论提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同道参考,祈望各位专家教授指正。

一、归经理论整理研究的现状

归经作为一种药性理论提出,当然首推金代的张元素,从他的再传弟子王好古的《汤液本草》中,已可看到归经学说的基本体系,自明代刘文泰等人物的《本草品汇精要》中并列了关于归经的项目后以后,明清许多本草书籍部采用了这种方法,有的还以药物的归经作为分类的依据。在明清的许多医籍中也有不少是关于归经的论述。但是直到解放前,还没出现归经理论的专著,也没有人对归经的理论作全面的、系统的整理。解放后,五十年代编辑出版的一些中药的讲义和教材,在论述中药药性的理论时,开始对归经的理论进行了概括,但大多比较简略。六十年代以后,一些学者对其源流及理论意义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归经理论的文献研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近年来,在国内医药期刊上相继发表了不少好的论文,对归经理论的各个方面都有了较深入的探讨,使归经的理论得以普及。

通过历代医药文献的探讨,对归经的学院的许多内容。都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对归经的起源和发展,归经的概念和理论意义,归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归经的药性地位和范围,归经的方法和分类,以及归经的理论应用和不足之处,归经的理论与现代的药理学理论的关系等都展开了讨论。虽然有些看法,时尚难统一,但是这些整理工作,却为今后开展归经理论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实验方法在归经中的应用,以及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提出了一些新颖的观点,对今后归经理论的研究,将是很有意义的。

1.受体学说对归经理论研究的启示。近年不少学者讨论了中药的归经学说的与药理学中的受体学说有其内在联系,并将两种理论进行了比较,提示了可用的受体学说来解释中药的归经。当然把这两种的不同体系的理论划上等号是不行的,但是受体学说的研究方法却至少可以作为研究归经理论的一条途径,或者作为借鉴。这里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两种理论的发展过程,这对研究归经理论亦无裨益。一种理论的确立,总是要经历一个历史的过程。首先是一些实践验的积累,随着感性认识的加深,形成一些初步的概念;又经过了反复实践的检验,理性认识的加深,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粗略的理论体系;用通过实践的补充和修正,最后确立一种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中药的归经理论就是这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在《内经》中就有了不少实践经验的记述,如“五味入胃,各归所喜”,以及“五入”、“五走”等内容,就是当时对各种食物在机体内中代谢和分布的初步认识。后人把这些分散的记述加以综合,并用来认识药物在机体内的分布,以说明药物作用于的所在。通过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检验,这种认识逐步加深,到了金元时易水学的派在医家根据前人认识,结合自己实践,发展成归经的理论体系。但是这时的归经理论,无论从体系的完备与阐述的深度,还是在具体药物中的论证与应用方面,都还不够全面与严谨。经过后世医药学家确的不断补充和以展,才形成了今天这样内容丰富阐述全面的、体系完整的归经学说。从《内经》定位概念的产生,到金元归经的理论的形成,经历了约一千多年;而从归经的理论的初步形成,到清代的体系完备,又经历了四、五百年,这说明它是经过反复的实践检验的。现代药理学的受体学说,也同样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只不过经历的时间要短得多。首先是人们在药物的应用中,观察到药物对某些器官、组织的具有特殊效应,从而认识到药物对机体各器官具有一定的选择作用;进而看到同一药物的对于不同器官的相同组织也具有不同的反应,因而提出了“受点”的假设,随后得到医学家们的共鸣,进而发展成为一种“受体”假说,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理论,后来又通过许多实验,这一假说的得到了证实,以至在组织细胞中找到了“受体”的细微结构。这样的受体学说就从假说变成了科学的理论。现在受体学说不仅是药理学中药效学的基础,是现代医学的赖以说明各种药物的效用的基础理论,而且成了生理、生化以致当代生物中学中的一门基础理论。以上说明,凡是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理性认识,只要他它是合符客观实际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就可以用来指导实践,同时也一定可以找到它的物质基础和客观规律。受体学说是这样,归经理论也一样可以找到它的物质基础,而且药物所谓的“经”,也在机体中有它的物质基础。所有这些都将随着归经理论的不断深入而逐步被揭示出来。当然归经学说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范围上看,都要比受体学说丰富得多,范围更为广泛。

2.系统论在归经理论研究中的应用。归经理论它既是药性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自己又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它是一个系统。但是从归经学说的整个内容看,它又包含了几种不同的层次,因此,归经学说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归经学说的多层次的与人体机构的多层次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体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总而观之,每一脏腑经络及其所络属的部位又可构成一个单独的单位;每一经又可分经络与脏腑,还有气分与血分的不同等。药物的归经也是一样,所有药物都有归经的性质,并归入一定的的脏腑经络。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每一脏腑经络所归入的药物各有不同,又各构成一个子系统,归入一经的药物还有归经、入脏之别和走气、走血之异,这又是子系统中的子系统。此外还有归入皮肤、肌肉、筋脉、骨节等组织及肢体部位等内容,亦代表了不同层次。这些内容虽然统称归经,但由于所归的层次不同,其归经的含义也不尽相同。明确了归经理论的这些特殊性,对于深入开展归经理论的研究,无疑是有帮助的,当然所有药物是否都具有归经这一特性;不同的归经层次的药物,是否同等重要,这些都必须随着归经理论的不断深入,才能最后阐明。但是有些局部应用的药物,如外用药等,就可以不必强调它的归经性质,有些药物的作用可以用其它药性来说明。

3.现代科学技术在归经研究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的方法也被引进中药归经的研究,这是归经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早在六十年代,林元等人就用化学的方法做了一些实验,证明药物的归经是有它的物质基础,同时他们的实验结果也与古代本草文献记述的归经内容基本相符。近年来,中国科学院贵阳大地物理研究所等单位,通过補肾药物微量元素的测定,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作为药物的归经的物质基础之一。所得的归经结果和实验资料的综合分析,都具有一定的开拓性,是应用实验方法研究归经理论的先河。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定会有更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归经理论研究中来。

此外,近年对中医脏腑、经络实质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对于归经理论的研究也是很有帮助的。此外,对某些疾病或病症的临床研究,也为归经的理论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所有这些都为归经学说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归经理论研究的整理

综上所述,近年来归经学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是实验研究的开展,更使其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然而,对于归经说的各个方面,都还有待深入。无论是文献整理,还是临床观察,以至实验研究,都有许多工作要做;尤其是后二方面,现在还仅仅是开始,必须大力提倡与坚持。今后应如何研究,才能使归经理论得到阐明,我觉得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

1.继续深入地搞好文献整理。在历代医药书籍中,有关归经理论的论述甚为丰富,虽然在解放后,尤其是近年来的做了许多整理工作,但是还不够深入和全面。过去的整理,多重视本草书中的内容。而忽视医方书中的内容,或虽有涉及出缺乏深入探讨;且在理论方面做得较多,而对每个药物的归经则做得很少。再者,对于归经的含义及其理论意义也存在不同认识。这些都必须经过系统的整理并加以阐述,才能得到统一的认识。在文献研究方面,起码有以下方面的工作要做。首先是通过历代的医药文献的综述,统一归经概念的认识,划清归经的范围,定出药物归经的标准,使归经的理论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其次,以归经的理论作指导,综合历代本草中对药物的功效与归经的记述,定出每个常用药物的归经范围,以统一药物的归经,便于指导临床用药。再者,对于不同的归经层次,药物归经的分类,以及不同性质的归经药物的意义等也应加以整理研究。

2.开展归经的临床研究。归经理论来源于药物的临床实践,同时,又是在临床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用临床验证的方法来研究归经理论,是必不可少的方法。用归经的临床验证的方法来研究归经理论,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归经的临床研究,既可以以药物为对象,对同一病症或多种病症进行观察研究,也可以用复方作对象,对同一病症或多病症进行研究。过去在常见病、多发病的研讨时,如在老年的慢性的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等的研究中,曾观察过许多的药物与单方、复方,都是我们研究归经理论的珍贵资料。如有人对治疗冠心病的药物进行归纳,发现大部分都有为入肝经的特点。在今后的归经研究中,这些资料都可以借用。但是由于过去的研究在于寻找有效的方药为主,因此,所选用的观察指标,都是根据当时的要求而制的,所以这些资料的应用必需进行选择。今后对归经的临床研究,必须根据归于不同脏腑经络的药物和所治的不同病证,制定不同的观察指标,同时还应辅以相应的测试手段,并经过严格的整理统计,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比较合符客观实际。这对于准确阐述药物的归经将是很有意义的。

3.大力开展归经理论的实验研究。归经理论的产生与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年代,而到现在尚未能得到统一的认识和准确的阐述。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统一的客观标准。回顾受体学说的形成与最后证实的过程,对于我们研究归经理论是有借鉴的价值的。受体学说从提出假说至彻底弄清,经历了一百多年,而取得较大的进展,却是近二十年多年通过实验研究,找到了受体的部位,才被科学界所公认。归经理论的最后阐明,也必须经历实验的研究的阶段,只有通过分析的方法对其各方面进行考察,仍后进行综合归纳,才能揭示归经的本质。由于归经理论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因此归经的实验研究也必须从多种途径,多层次进行。现代的药理学方法,化学方法,生物学方法都可以采用。对归经的药理学研究,从药物方面可以用单一成分,或单味药物,或以复方为对象进行研究。从方法上看,可以通过系统的、器官的、组织的、细胞的、以至分子水平、量子水平等层次进行研究。归经的化学研究,可以通过化学成的活性,有效成分在体内各器官、组织的分布,某些微量元素在组织或细胞的富集进行探讨。在技术上可以采用诸如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红外分光光度仪测定等先进技术进行测定。此外还有生物物理法,分确良归经理论。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找到归经的“部位”所在,以揭示“经”的实质,从而阐明归经的科学意义,这不仅是对药物的归经理论会有大的突破使整个中药药性理论得以改观,而且有对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的研究,也将是极有意义的。

最后,对于归经理论的研究有以下几点必须加以注意。首先,归经是药性理论的一个部分,它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基础的,因此,对它的研究。不论是文献、临床,还是实验研究,都必须紧密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突出中医药的特点。其次对归经理论的评价应实事求是,既不是可有可无的理论,也不是万能的。归经理论虽然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但毕竟只是药性理论方面的一个方面,重点在于阐明药效的部位所在,至于药物的药效性质,作用方式则必须结合其它药性理论,才能得到全面的阐述。最后,对应用某些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归经理论时,必须涉及的多个方面,因此也绝非某一现代技术,某一学科的方法所能全部解决。必须经过多学科综合研究,归经理论才能得到最后阐明。

 在“1984年归经理论学术研讨会”上的主题论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