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 学》

 ywm77 2014-11-02
      《大学》中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道德修养、修心炼己是治理人心和德治社会的前提。修心炼己、实践道德的目的,是为了以德治国,使天下太平安定,使民族复归于道德社会的状态。
       《大学》之论,意在说明,惟有“以德治心”才是修身齐家,进而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方略。
         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至善,这三点就是《大学》的“三纲领”。“明明德”三字,既是三纲领的基石,也是整篇《大学》的灵魂。对于“明明德”的解析,自古以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所以正确地解读“明明德”就成为学习《大学》、读懂《大学》的关键所在。解析“明明德”最好的答案,就在万经之王的《德道经》之中。
       大学之道:上乘的学问,是引领人们修养德性复归于道的理论和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教人“知书达礼”的理论和方法。知书,就是“为智日增”(《老子·德道经》),学习和掌握前贤以及圣人之“书”,将他们修心炼己、克己复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和方法全面吸收掌握,转化成为自己的智慧。从而净化和升华心灵的德性品格,达到心中的礼德放出光明,既照亮自己的道德人生之路,同时此光明能量也能作用于家国和民族。正如《老子·德道经》所言:“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礼,这一字意在古代具有双重结构性,它既指心中礼德的能量品格性,又包含人们行为准则的礼仪。这里的“达礼”,是指心灵的德性、修养火德达到一种心中的礼德明亮、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真实德性修养状态。
        教育理论的灵魂是道德,做学问的关键,就在于对德的认识,也就是一个“明”字。这里连用两个“明”字,阐释对德的认识和德对于教育的重要性。第一个“明”字,是指在理论和方法上要掌握和实践德道修养,彻底和全面地明白修养德道的理论和方法。第二个“明”字,是具体地指明这个德的关键属性和应当达到的状态。什么明?心明!礼德明亮,心中要光明,既能照亮自己的人生之旅,又能用此光明帮助别人造福于社会,这才是真正的学问。这个真学问首先要能够明德,用心光朗照自己的身国,掌握和具备完整的德心德性,五德皆备,无一或缺。明,是指太阳和月亮的光明,要学习太阳无私地自燃,为万物照明;学习月亮无欲地反照,为万物照明境。能够做到“明”的关键,是要像太阳和月亮那样无私无欲,奉献能量不求回报。人能做到无私无欲,则必然会心明而释放出无量光明!
        《黄帝内经》还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传统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是性与命结合的双重结构。这段话所揭示的就是:天德之炁养神,地谷之气养形。这也就是说道的德能,以炁的物质方式,营养、滋养着人们的精神系统、性体系统,也就是灵魂系统。而地上的五谷杂粮等有形食物的气,所滋养的是我们的形体,也就是肉身。德的能量在体内流动和食物所转化的气在体内相搏(注:薄,古通搏,相互激荡之意),因而使生命具有活力。
      老子也曾经深刻地指出,对于普通人而言:"天食人以五炁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这也就是说天上的五种德性的不可见、不可观的气,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这五种道的德性能量,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和灵魂,支撑着体内众生(灵魂系统)的工作。我们体内的众生,就是依赖于这五种德性的能量,才能正常地在体内担负起生命活力的各项工作。离开这些五德能量“炁”的滋养,我们性命两大系统中的性体系统,也就无法正常地在体内工作,生命的健康和旺盛的活力也就难以维持。大地种植所产生的五谷,各类可供口腔消化道进人体的五味有形物质,只能营养人体的命体这一有形躯壳系统。只有五德之炁和五味之气,同时充足地营养人体的性和命这两大系统,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健康心身。
       道所产生的五种德性能量,常人主要是经鼻孔通过呼吸系统引入体内。但是对道德修养实践者而言,如果将命体上的穴位门窗都打开,经络通道疏通,也就能充分地增强五德之炁进入体内的途径,能够更多地吸收天德之炁,进入体内给体内的众生传输补充能量,使它们处于富营养状态。现代人由于离道失德日久年深,无法观察到道德能量的五炁,对性命中性体系统的生理作用,将道德的德性虚无化,不能认识德的能量和营养作用。片面追求可见的物质享受,认假作真,本末倒置,只知以物养命,不识以德养性。盲目追逐“有之以为利”,忽视甚至忘却了生命的真主人是性体系统,因而造成性与命和谐统一的阴阳失衡,导致疾病丛生,疑难杂症蜂起,社会犯罪率居高不下,整个世界灾难重重。人们盲目地追求物质利益,私心欲望没有扼制地膨胀扩张,使体内的道德能量日趋下降,私欲利己的个性张扬,阴我心神毫无道德制约。人们只知命不识性,人心的道德观,已经下滑到信德不存的最后底线。心灵道德的沙漠化,已经发展到了极其危险的境地,这是人类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也是《大学》中“明明德”的真意所在。


         三纲领中的第二纲领是 “在亲民”。其实质,就是对身国和社会众生民众的仁德。具备仁德才能爱民而亲近民众,从而达到以德相治的目的。


       “止于至善”,是三纲领中的第三纲。《说文》曰:“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止,有根基、达到之义,大学之道的基础和根基,就是修养至善。
       其根本是指心修十善之心,要求修养德道者,一心一意去实践并且做到十善的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爱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蔼心、忍耐心、勇猛心。这十善心都是上善的基本元素,是礼德的基本成份,其内部所蕴含的,就是以礼德为中心的五德能量和品格。十善的实践,还必须运用修心的四则加以规范,这四则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这四则是指修心的四项基本原则,礼即心,心含礼德,十善四则即是礼德之所在,也就是至善。《大学》还指出:“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这些所列出的五个“止”的真意,都是指出其基础和根本在于仁德、忠敬、孝恭、慈爱、诚信等德性。

        至善与亲民的根本,就是修德行德,是明德的展开和真实实践,是从“下德不失德”向仁德、义德、礼德这三种基本德性的培养、积累、升华,复返上德,从而带动信德和智德等五德全面提升和巩固,真正达到明德的实践过程。

        八条目
      《大学》还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在这段阐述中,其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德道修养渐进和深化过程,成为实践德道的次第和系统论。被后世学者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些实践的次第也就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中心环节,就是修身,修心炼己。“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身,在此即指生命,用五德全面再造性命两大系统,就是修身。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和方法,,在《大学》中反复强调的就是每个人身国内的道德修养。

       格物:在八条目之中“格物”和“致知”又是其中的基础。格物,也就是《老子·德道经》圣人之治方法论中的“观之于物而知身”。观察道以德而显化,德能化生长养万物,万物生长成灭的根本变化规律,用此普遍自然法则指导修身,就是格物。

      致知:《说文》曰:“致,送诣也。”全面而系统地用“格物”所获的理论和方法,建立正确的道德人生观,规范意识思维,确立以道德为准则的正知、正见、正识。达到以“知善明德”为基础的“理通法随”。如《易·象下传》所言:“君子以致命遂志。”致知而致命,以道德修身,达到和实现德治心身性命的高尚志愿。

      诚意:诚,《说文》曰:“诚,信也。”诚,是道德修养具备深厚信德的一种表现,也就是用诚信道德的心来规范意识行为。人体内八识中,意识系统指挥着眼耳鼻舌身五显根,这五显根的活动,是否符合道德,取决于后天意识是否诚信道德,对五德是否真实地在理论上和方法上认同和信守。是否愿意将意和眼耳鼻舌身全部交给道德进行再造。始终如一,表里如一地用道德规范意识活动和一切行为,就是“诚意”。不自欺心,慎独意行。在与别人相处时是这样,在独处时也应该是这样。内心如此,表现于外更是如此。“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只有具备真信、至信、坚信道德的人,才能达到合符要求的诚意。而信德是否能够丰厚,又与心中的礼德是否明亮直接相关,火德生土德。诚意,是否能够生成和稳定,一方面要看“致知”这个理论认识基础是否达至“正知”状态,还要同时把握住“正心”的修持,才能确保诚意的生成和稳定。

       正心:何为正心?正心,首先要明白心的内涵,这里所讲的心,不是解剖学上的心脏,而是心脏的场性。《黄帝内经·灵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 “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也。”圣人之治方法论中,解析心中含有意识、思识、无为识三种识性。其中的意识,就是后天逐步形成的、并未完全符合德性的阴我心识。所谓“正心”,就是要求用德性纠正、改造意识中不符合道德人生观的部分,使人确立正识正见,将私心和欲望调整到符合德性规范允许的阈值之内。用礼德的要求修持心性,达到心地光明磊落,坦荡无私。使意识阴我心,服从于以火德为主导的思识,服从阳我心思识的领导和管理,不僭权,不越轨,保持正见正觉,不离道德规范,就是正心。诚意,是正心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尊道贵德的诚意信念,也就无法真实地完成正心。心,是一身的君主,意识属于后天智性,难以全面合德,思识则属于先天慧性,与德性具有良好的亲和力。所以扶持和确立思识阳我心在心中的主导性地位,用道德修心、正心是修身的关键。

       修身:前面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次第,是修身的基础。道德学问的基础目的,就是实现修身和完成心身向合符德性的全面转换,形成道德人生观和道德处世理念。修身,是在以德性阳我思识心为“心君”的统帅下,全面而系统地展开德化意识和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在生活实践中改造和根除不符合德性的禀性、习性,用五德全面塑造心与身,完成身国中的“圣人之治”。使道德修养达到完善的境界,也就是以礼德为主导而全面展开仁德、义德、信德、智德的修持与实践,使身国全面地处于德治的状态。这也就是《大学》里所讲的培养人的最高要求。只有完成好这一步的德治其身,才能德朗其内,明照身外,以德服人。从而实现齐家、治国以及平天下。

       齐家:齐,有一致,同等,平整之义。齐家,就是用德行影响、感化和转化自己的家庭。从而使整个家庭的成员都以自己为榜样,随同自己一起立德修身,建立道德人生观,从而共同建设道德人家。古人云:“道德人家福泽长”,道德之家中必有道德修身之人。心中礼德的真正明亮,不仅能改变自己的人生,而且也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和改变身边的人和整个家庭。如果能在以身作则为基础的前提下,对家人进行道德教育,使全家都能尊道贵德,以德修身,全家人都达到一致的、同等的道德人生修养状态和境界,就是齐家之义。

       治国:治,本义为水名,引伸开来则有管理、整理、调节之义。修身如治国,治国如修身。没有修身的基础,则无法正确地治国。我国历史是一部道德文化史,在“治国”的方略中,历史上曾经经历了道治、德治、仁治以及“智治为主导刑治为辅助”的不同历史阶段。《大学》之书形成的年代,正是整个社会从仁治逐步丧失,而“智治为主刑治为辅”管理社会的方式逐步兴起形成的时代。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它的形成,是整个社会逐步离道失德,丧仁弃义,礼德无法维持的必然结果。以“文功武治”为手段的霸治,也就应运而生,这种智治的出现,由于人的心身没有仁德、义德、礼德的规范,人性不全。后天意识中的私心和贪欲恣张,统治者唯以人的后天智识为用,法律律人而不律己,因而带给人民的是长期的苦难和社会的不稳定。正如《大学》中所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治国的前提和必修课。不以德修身,则难以肩负治国的使命。

     《大学》中所阐述的治国,应当是一种以德治为主体,法治为辅助,智治为应用的一种治国模式,在德治己心和民心的坚实基础上,以法治为制约,使人的智能合符德性,从而恢复国家的仁治状态,在此基础上返归于德治社会和道治社会的最高境界。

        平天下:平字,古意是由一个“于”字, 和“八”字共同组成。“于”字,是当炁的运行受到阻碍、但是能越过障碍的意思; “八”,是炁流自动分开的意思。炁自然地散聚越过障碍,那么也就使事物的变化自然平和舒顺。当国家管理者本身处于德治其身的状态时,并且用德治同时管理天下时,才能使天下太平舒顺,易于管理。道的德能,可以超越任何障碍深入民心和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阶层。道莅天下,民心自化。只要德治天下,就必然会出现“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德道经》)一样的轻松、平顺、自然。

      德平天下,长治久安,民心归德,盛世太平。这是上乘学问和教育理论培养人才应当实现的最终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