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骨画大师恽寿平的花鸟,清新秀逸,让人赏心悦目!

 xiaofantaiji 2014-11-03






恽寿平是“清初六大家”之一,他开创了没骨花卉画的独特画风,是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



“没骨法”是“不用勾勒,则染色无所依傍”之法。恽寿平用色,既不是传统的写意平涂,也不是单纯地色彩渲染,而是对色、水、粉、意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研究,将成熟的山水画技法、写意花鸟画技法运用到“没骨法”花卉写生上来,以达到自己所追求的“曲尽造物之妙”的效果。



“没骨画”最高妙的地方就在于如何用水,这一点使恽寿平极大地发展了“没骨画”技法。他根据花卉的特性、生长季节和时间变化,恰当地采用水晕的表现手法,从湿润到枯竭,将花卉的生长变化巧妙又恰到好处地描绘在画面中。



不论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恽寿平的水晕方法使色与水交替晕染,浑然天成。水本无色,而在他的笔下,水能变成无数种颜色。恽寿平在题画中说:“得笔法易,得墨法难;得墨法易,得水法难”,其花卉写生正是在这个最难点上取得了突破。



恽寿平的花卉画,还追求“笔不到处”的无色之色。以水、色、粉的运用显现飞白,在一花一叶中留下许多空白,取得“无色之色”的效果。



恽寿平作品的技法特点是点染并用,这与黄荃的“钩花描叶,细染细开”的工笔重彩风格、徐崇嗣的“不用笔墨,全以五彩染成”的“没骨”画法、以及徐渭的写意画法都有所不同。他对色与墨的运用有独到之处,在没骨画色彩与水墨之间开拓新的路径。


清 恽寿平 《九兰图》


恽寿平用笔秀逸,但潜藏着力量。如《九兰图》,绘兰花数枝于画面右边,用一种大特写式的艺术概括,着力描绘花的繁茂,而无一叶的画面更显灵气,这种对物象的选择,架构出了一种有气势有意蕴的布局。



恽寿平一生作画,追求逸气。他认为“高逸”的风格是绘画的最高境界,这也是他的审美理想所在。这种风格是笔墨形式和艺术形象最完美的结合,有精纯的笔墨技巧、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艺术内容,因此,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极高的要求。



恽寿平“不露笔墨之痕”的主张,使“高逸”的境界在笔墨之外犹然体现。但他并非完全忽视笔墨的技巧,恽寿平曾说绘画要在无笔墨处“用意最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