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唐演义》里的哲学宝典

 杂货店伙计 2014-11-04

 

     小时候爱看《隋唐演义》。

 

     里面的英雄人物很多,却唯独对秦琼秦叔宝尊崇有加,不仅因其武艺高强,更是源于其行侠仗义的人格魅力。印象最深的另一个人物则是程咬金,此人貌似鲁莽,却是一员福将。

 

     在我的心目中,两人都是大英雄,秦叔宝擅使长枪,外加双锏,最著名的一招就是“杀手锏”,天下无人能敌,一般并不常用。一旦临阵,在马上基本都以长枪取胜,在地上主要靠的是双锏,同样了得,不到万不得已,“杀手锏”这一“死招”是轻易不肯用的,但用则必胜,无人能解。

 

     程咬金用的是八卦宣花板斧,无论马上还是地上,统统都是“三板斧”,其攻势之凌厉,亦是摧枯拉朽不可阻挡,倘非武艺高强之辈,三招之内,必死于斧下。但遇到强敌就不一样了,三招用完不能取胜的话,往往是返回重来,每当此时,就显得底气不足了。一旦被人瞧出破绽,很容易被打败。

 

     这有点像景阳冈上的老虎,要看对手是谁。

 

     当时一直搞不明白,“杀手锏”那么厉害,为什么总是要到万不得已时才用呢,而程咬金的“三板斧”却是每战必用的。看到后来也就明白了,秦叔宝的“杀手锏”之所以屡屡奏效,不仅因为本身就是奇招绝技,还在于不轻易拿出来示人,一旦临阵对敌,突然使出,让人防不胜防,从而达到一招制敌之目的。

 

     而程咬金的“三板斧”就不是这个样子了,因为总共就这些“家当”,除了重复使用之外,也没有其它更好的招数。故而上阵杀敌,遇到武艺不济的三招之内就能解决问题。若遇到高手,一看“三板斧”不行就得赶紧走人。因此,未曾交过手的会冷不丁吓出一身冷汗,熟悉他的人却并不害怕,“三板斧”也就成了程咬金的“死穴”。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按常规出牌,意思是说要按制度规矩办事。

 

     一定意义上讲,按常规出牌,不是思想僵化,而是遵守一种秩序。就像秦叔宝不肯轻易使用“杀手锏”一样,靠的是一刀一枪的真本事,“杀手锏”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已。其实,秦叔宝何尝不知道“杀手锏”厉害,但他更知道那些奇招怪招一旦用久用惯了,就会失去出奇制胜的作用,到那时,所谓的绝招与普通招法也就没有什么不同的了。

 

     因此,无论做什么事情,最根本的还是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本领,而非靠所谓的“一招鲜”。秦叔宝本身武艺高强,即便不用“杀手锏”,也一样临敌对阵。程咬金的失误则在于缺乏创新,按说,程咬金的“三板斧”也都是绝招,之所以不能长久立足,就是因为思想陈旧,方法单一,失去效力。故而,后来民间常将“杀手锏”比喻为关键时刻才亮出自己的底牌,让好钢真正用在刀刃上。而“三板斧”通常比喻为虎头蛇尾,没有常性,后劲不足。

 

     如此看来,对于一些所谓的真理,古人早就参悟其中了。而我们,不过是不舍不弃地重蹈覆辙而已!(东湖少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