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实录

 金藏经阁 2014-11-05
教学目标的选择其实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像这样一篇优秀的现代诗歌,有价值的选择很多,犹如手心和手背,挖掉哪一块都疼!但一旦选择了一个目标作为核心价值,你就得“心无旁骛”而执着专一了。该教案的设计从开头创设情境导入,到四种读法的贯穿,始终围绕“聆听诗人的心声”这样一个轴心在转,特别是把“诗人情感”作为教学的切入口,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准确地把握住了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比赛读”的设计分组进行,分两个环节展开,一是“悲伤着你的悲伤”,一是“向往着你的向往”,既使挑战井然有序,又扣住了情感变化线索,可谓一箭双雕之举,在品读的过程中,以读带品,以品促读,使学生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操,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及时的肯定,鼓励是一剂良药,让学生放下顾虑,敞开心扉,进入情境,教师还及时巧妙的安排蒲圻历史,让学生对侵略者的仇恨细到一个人,一件物品,最后设计的“与诗人对话”环节,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老师执教《我用残损的手掌》,选择“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聆听诗人的心声”作为教学目标,旨在通过教学,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他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切入口:从文中找出表现诗人手掌动作的关键字或词,引导学生从“摸索、触、蘸、掠、沾、轻抚、运、贴”这几个关键字、词中,探究出作者情感的变化,从而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全文教学,安排了“自由读,我知你心” “比赛读,我懂你情” “展示读,我颂你魂” “我对你说”四个环节,由表及里,环环相扣,水到渠成达成本课教学目标。

教学实录

情境导入

PPT:音乐+日军侵华图片

师:在中华民族的哭泣声里,面对被践踏的河山,看到被蹂躏的同胞,有一个人的心被揉碎了,在流泪,在滴血!他要用嘶哑的喉咙抒发内心的情感。他,就是现代诗人戴望舒。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去聆听诗人的心声。

一、自由读,我知你心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选一个关键词,每个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在黑板上写出关键词。

师巡回,提醒学生放声朗读

师:大家读完了,小组分别推荐一个人到黑板上写一个关键词。

生:(代表上台书写)

师:五个小组各派了一个代表,下面还有没有补充的?

生:(踊跃补充)

师:我想请一个同学把黑板上的关键词归纳一下。

生:向往 悲愤

师:应该哪一个在前,就是说哪一种感情在前?

生:先悲愤,再向往

教师归纳,课件出示 :悲愤(痛苦)——向往(赞美)

二、比赛读,我懂你情

师:请一个同学朗读大屏幕上的资料。

PPT:背景链接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1942年。1938年,诗人戴望舒从沦陷区的上海来到香港,主编一家报纸的副刊,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的诗歌。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后,立即逮捕了几乎全部的在港知名华人,包括戴望舒。戴望舒活跃的抗战姿态,早就引起了日军的注意。日本宪兵动用酷刑审讯戴望舒,试图从他口中获取文艺界抗日人士名单,但他始终没有屈服。1942年出狱后,他写了几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就是其中的一首。

师:想象一下,你就是戴望舒,戴望舒就是你,你的诗歌就是你语言。把你的情感宣泄出来,自由读,大胆读!

师:(大屏幕出示朗读要求)请你先从课文中找出最能激起你情感共鸣的一句或几句诗,静静的读一读,细细地品一品,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分享,最后各小组推荐一到两位代表朗读并阐释原因。按作者情感的变化,我们将朗读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回合:

(一)“悲愤着你的悲愤”

选择体现作者悲愤的诗句品读。

1: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师:表现了什么感情?

生:痛惜之情

师:(及时的点评,肯定。)你几乎哽咽的语调告诉我,你读出了痛惜之情,很好。

2: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师:你为什么读的那么心碎?

生:分析:把当年的景物与现在的景物对比,突出了失去的痛苦。

3: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师:“蘸”字怎么理解?

生:小心,不忍心

师:应该读出什么感情?

生:苦味

师:你试一试,要读出苦味。

生朗读

师:同学们听出苦味了吗?

生:没有,(学生摇头)

师反复训练学生朗读中的苦味,生模拟读,师范读。(师生非常动情,有感染力,观众鼓掌!)

4: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师:我问一下,祖国那么多的山水,作者为什么要写长白山?

生:因为长白山一带的侵略最残酷,同时那里还是诗人的故乡。

师:(情不自禁的范唱了“我的家,在东北山上,那里有”全场为之动容)

师:我的心为什么冷的彻骨?

生:是一种悲凉,悲愤

生:曾经的长白山是多么富饶,现在……是诗人心寒,心痛。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5: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师:你能用哪些语句描述“灰烬”

生:村子里一片狼藉,没有生机,绿树没有了,青山不见了……(观众鼓掌)

6: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

手掌/沾了阴暗,

师:出示大屏幕,显示蒲圻县志记载(内容是日本侵略),要求学生朗读屏幕上内容。

师:现在日本侵略的是你们老家的房子,杀死的是你的同胞亲人,你把这些句子读一读。

生:动情朗读

师:下面是第二个回合的较量——

(二)“向往着你的向往”

选择体现作者向往的诗句品读。

7: “轻抚……

8: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师:“运”字怎么运?运的什么?

生:力量

师:“运”要读出力量,要读出阳刚之气!“贴”又要有柔情,哪个同学再试一试?

生:朗读(情感饱满!)

9: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师:那“辽远的一角”,是指哪里?

生:是解放区

师:——你探视到作者怎样的内心?你读的时候为什么不敢停留?读到此处,你读的语气为什么变化了?

PPT:解放区图片

师:指导学生欣赏图片,指名学生朗读图片上的对联。问:我们应该怎么读?

生:充满欢欣,喜悦

生:要读出“安居乐业,幸福的生活”

10:“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

那里,永恒的/中国!”

师: “永恒的中国”应该怎么读?

生:语气更加坚定,读出向往

生:应该读出无奈,因为这只是诗人的想象,当时还在遭受日本侵略。

生:表达了坚定的信念,应该高声的读,读出气势。

师:你试一试

生:纷纷要求朗读

师:点评,肯定各个小组势均力敌,下面我们进行

三、展示读,我颂你魂

师: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参与分角色朗读课文,展示小组实力,感受诗人灵魂深处的爱国情操。读出你拳拳爱国心,浓浓爱国意。

生:各组代表上台,学生对最后一句的处理,先一个人,再两个人,三个人,再全体齐读。(配乐朗读)(观众鼓掌!)

四、我对你说

如今的中国,再也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羔羊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如果诗人戴望舒还健在的话,你能对他说一两句话,写一两首诗,唱几句歌吗?

1:我想唱几句“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

2:我想说几句话,“戴望舒先生,我们的国家再也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羔羊了!……

3:我想写几句诗,“……

结束语:一双残损的手掌,一片残破的河山,一颗爱国的痴心,雨巷诗人戴望舒为我们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那就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祖国永在你我他、我们的心中!(观众鼓掌)

 

【点评】

教学目标的选择其实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像这样一篇优秀的现代诗歌,有价值的选择很多,犹如手心和手背,挖掉哪一块都疼!但一旦选择了一个目标作为核心价值,你就得“心无旁骛”而执着专一了。该教案的设计从开头创设情境导入,到四种读法的贯穿,始终围绕“聆听诗人的心声”这样一个轴心在转,特别是把“诗人情感”作为教学的切入口,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准确地把握住了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比赛读”的设计分组进行,分两个环节展开,一是“悲伤着你的悲伤”,一是“向往着你的向往”,既使挑战井然有序,又扣住了情感变化线索,可谓一箭双雕之举,在品读的过程中,以读带品,以品促读,使学生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操,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及时的肯定,鼓励是一剂良药,让学生放下顾虑,敞开心扉,进入情境,教师还及时巧妙的安排蒲圻历史,让学生对侵略者的仇恨细到一个人,一件物品,最后设计的“与诗人对话”环节,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整理、点评:  周矶中学  张艳蓉

              王场中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