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诗词学会

 冷鳳 2014-11-05
本帖最后由 明镜非台 于 2014-11-4 22:51 编辑

第三节,领字和对仗

1、词的领字
1)领字,是词的特点之一,通过领字,可以增强词的节奏感,在语气上起停顿作用,或通过领字来表现感情和时间的转折。
领字一般是虚字,但注意,词中的虚字并不等同于语法概念上的虚词,是就其艺术职能而非词性而言的。   担当领字(虚字)的有副词、动词、连词、介词、形容词等。领起的字数。一般领字在一句的开头,领起三字至十六字不等,一句至四句不等
       领三字的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这里“对”即是领字。
       领十六字的如苏轼的《沁园春》,“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摛錦。朝露漙漙”。渐字所领,是后面的一个16字扇面对。

2)       领字的作用
       合乐功能 。一般小令是不用领字的,引、近也罕用领字,而在慢词长调中广泛使用。南宋最后一位著名的大词人张炎在《词源》曰:“慢曲不过百徐字,中间抑扬高下,丁、抗、掣、拽,有大顿、小顿、大住、小住、打、捎等字。真所谓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稿木,据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之语,……”
       修饰功能 ,从文学语言方面而言,领字在唐宋词中有提挚下文或承上启下的功能。沈祥龙的《论词随笔》曰:“词中虚字,犹曲中衬字,前呼后应,仰承俯注,全赖虚字灵活,其词始妥溜而不板实。”
       传情功能。有大量表现情感的有实义的动词担当领字,如想、念、忆、恨、因念、谁念,又恐、最惜、可喜、至今想、每追念、最可惜等。这些虚词极大方便了叙事因素在词体中的表达,除此以外,介词、代词、助词、系词、副词、连词、感叹词等构成的虚词则是词人情感的旋律演变。

3)       领字的位置
领字在词首、词中及词末都可能会有。
       词首: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对”是一字领
       词中: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更那堪”是三字领。
       词末:李煜的《相见欢》,“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自是”为二字领。

4)       领字的字数
领字通常为一、二、三字领,
       一字领有任、看、正、待、怕、爱、奈、似、但、料、更、算、况、怅、叹、方、念、恨、又、尚、恁、纵、渐、望、向、对 等等
       二字领有莫是、又还、那堪、休说、休念、况且、将次、只是、未省、还见、几度、遥想、谁料、何处、恰似、浑似、堪羡、无端、试问、纵把、犹是、漫道、只今等等。
       三字领有怎奈向、终不似、不如向、更能消、最无端、又还是、更哪堪、又却是、便纵有、莫不是、似这般、当此际、算而今、空负了、又何妨、最难禁、都付与等等

5)       另,没有领字格的词谱,不能乱加领字,在词谱中,标有领字格或例词是领字格的,必须遵照,不得改变句式。否则会破坏句式节奏,影响词的整体美感。

6)       领字的作用和含义
       单独的领字是不能构成独立意义的,必须要结合上下文
       领字的目的,是为了带动下文
       领字会造成节奏感和停顿感
       在逻辑上,领字一般表示的是展示、承接、转折、递进等,现举例几个,简述逻辑关系
ü       表展示
正、对、记
2       比如吴文英的《瑞鹤仙》首句:泪荷抛碎璧。正漏云筛雨,斜捎窗隙。
2      比如柳永的《八声甘州》首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2      比如辛弃疾的《沁园春》词中:记我行南浦,送君折柳,君逢驿使,为我攀梅
ü       表递进
更、又、况
2      况,况且,何况,比如辛弃疾《木兰花慢》: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
2      又,表再度,比如俞国宝《瑞鹤仙》“春衫和泪著。又燕入江南,雁归衡岳。也有与其他词连用,比如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      更,表更进一层的意义,比如汪元量《汉宫春》“别有一枝仙种,更同心并蒂,来奉君筵,也有与其他字联用,比如柳永的《雨霖铃》: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ü       表承接
料、怕、但、应
2      料,这里是“应该是”的意思,不是“预料”,比如辛弃疾的《念奴娇》:西真姊妹,料凡心忽起,共辞瑶阙。
2      但,这里不过、仅、只管、尽管的意思,比如秦观的《望海潮》: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这里不作“但是”讲
2      怕,这里是“担心”,不是“害怕,恐惧”,比如辛弃疾的《沁园春》:沈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2      应,作领字,通常和其他字联合构成二字或三字领,表“应该,本应”,不是“回答、答应、允许”: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ü       表转折
奈、莫、纵
2      莫,一般和其他词一起表转折,比如岳飞的《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又如莫使,莫教,莫怪等
2      纵,不是“放纵”,是“纵然、纵使,即使”,一般作转折前奏,比如姜夔的《扬州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也有与其他词联用,比如柳永的《雨霖铃》:便纵有,千种风情,又与何人说。
2      奈,表无可奈何的情绪,表“可惜”,比如柳永的《定风波》:绣阁轻抛,锦字难逢,等闲度岁。奈泛泛旅迹,厌厌病绪,迩来谙尽,宦游滋味。也表“但是”,比如程垓《木兰花慢》“凭高试回望眼,奈遥山远水隔重云。很多时候也与其他词连用成“怎奈,叵耐,奈何”,比如明镜非台的《锦堂春慢》:叵耐红尘已陷,底事经年,散在天涯。:)
ü       虚字逗词
这些词,虽然本身不代表某种意义,但为逗起作品的情绪,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刘坡公的填词百法中有云:“凡人无论作何文字,欲其姿态生动、转折达意,皆不可不知虚字之用法,而填词为尤要也。长调之词,曼声大幅,苟无虚字以衬逗之,读且不能成文,安能望通体之灵活乎?惟用于小令中,则宜加以审慎……”。这里要注意,一般来说,领字格,小令中不用,中调中少用,长调中多用。
举例如拼却、最无端、怎奈向,最难禁等
2      辛弃疾的《江城子》:南馆花深,清夜驻行云。拼却日高呼不起,灯半灭,酒微醺。
2      文天祥的《满江红》: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
2      张炎的《玲珑四犯》:少年未识相思苦。最难禁、此时情绪。行云暗与风流散,方信别泪如雨。何况夜鹤帐空,怎奈向、如今归去。更可怜,闲里白了头,还知否。
上面几个例子中,这些虚字逗词,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缓冲”,在密集的元素中,起到调和的作用,便如国画,什么地方浓墨重彩,什么地方虚笔留白,搭配得很好,二是逗起,便如药引,有引字,药性才能更彻底地发挥,我们在创作中,要多体验琢磨这种方式。
       领字很多,表现意义很微妙,用法上更是灵活多变,很难一一举例和归纳,大家只有在日常创作中多练习,多体会
2、词的对仗
各位在学律的课程里,已经学习过关于对仗的相关知识,因此,对于什么是对仗,应该怎么对,我在这里就不炒冷饭了,没有上过课的,去读诗渡国学馆子板块内诗校栏目的对仗教学帖。这里重点要讲的,是词的对仗。
讲之前先插个题外话,关于对仗和对偶。
这里要说明的是,对仗并不是对偶,对仗讲求的是词性相同,词义相对或相反,严格的还要天地、花木等门类相同。而对偶要宽泛得多,比如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可以叫对偶句,但不能叫对仗句,因为无论是平仄和词意都不符合对仗的要求,而这种偶句很多运用于写骈赋、散文之类的文言文,律诗中通常不会用,但词中,是会被采用的。
词的对仗,和律的对仗有相同,亦有不同。

1)       律的对仗要求平仄相对,词性相同,含义相反,但词的对仗相对来说要求没有那么严格。
如钦定词谱中30字的《踏歌行》,崔液的例词,“彩女迎金屋。仙姬出畫堂。鴛鴦裁錦袖。翡翠貼花黃。歌響舞分行。豔色動流光”。这首词中,首联,彩女对仙姬,两个都是美女,金屋对畫堂,两个都是房子,甚至有合掌之嫌,但在词中,由于是对美女的描写,不能要求写到男人或其他啥东西上去,所以也并不视为违规。尾联的格律是○●●○○ ●●●○○,平仄并没有相对,但这种类型的情况,在词中皆是被允许的。只是这里有个度的问题,不能说不强纠我们就故意去犯,就类似于“正钮”等诗词八病问题,虽然不能墨守成规,但能不犯的情况下还是不犯为好。

2)       凡是例词中,特别是变格体,只一体可校的情况下,如果要严格依谱填词,例词对了的,作者必须要对。比如张先体的《少年游慢》,独此一格,上片为:
春城三二月。禁柳飄綿未歇。仙篽生香。輕雲凝紫。臨層闕。
○○○●● ●●○○●● ○●○○ ○○○● ○○●
歌掌明珠滑。酒臉紅霞發。華省名高。少年得意時節。
○●○○● ●●○○● ○●○○ ●○●●○●
在这里,“仙篽生香。輕雲凝紫”, “歌掌明珠滑。酒臉紅霞發”,若要填这个牌子,只能跟着对仗。

3)       凡是例词中,叠字对的,或是上下句重字的对,在无他格可校的情况下,亦必须跟着对。
比如,唐婉体的《钗头凤》,首句是“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在这里上下联的情字相同,这在律中不被允许,在词中是属于上文说的偶句,而非对仗,因只此一体,必须跟着走。又程垓体的《钗头凤》,“桃花暖,杨花乱,可怜朱户春强半”,也是一个道理。
又比如,《长相思》,白居易体的是: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 ●◎○疊○●○○●●○ ○○●●○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 ◎○○疊●●○○○●○ ●○○●○
中间有叠韵,我们填写的时候也必须跟着叠,下片开头的时候悠悠是叠词,那么,严格按照词谱填,也必须跟着叠词。有人说我不想叠怎么办,那么用变体,钦定中变体很多,比如欧阳修体的《长相思》:
蘋滿溪。柳繞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時隴月低。
⊙◎○ ●◎○ ○●○○○●○ ○○●●○
煙霏霏。雨淒淒。重倚朱門聽馬嘶。寒鴉相對飛。
⊙⊙○ ◎⊙○ ○●○○●●○ ○○○●○
你跟着这个填就是了。

4)       让对仗的,必须要严格对仗,而不能用对偶去代替。比如鹧鸪天,一个七字对,一个三字对,不能用对偶代替,这个情况就很多了,不一一举例了。

5)       有些词谱,有建议对仗的说法,后人的例作,有对者,亦有不对者,这个不一定强求。
典型的例子有《鹧鸪天》这个牌子,钦定词谱中只有晏几道这一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其中上阕第二联和下阕三字句皆为对仗,但是建议对仗,并非一定严格遵守,不对也无不可。
比如宋祁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对了的。而姜夔的“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就没有对。当然,在我们日常写作中,能对尽量对,毕竟人建议的是对仗,而不是不对仗。

6)       有些词谱,需要用扇面对,不能改变对仗形式,让用扇面的,不能用流水或其他形式。
典型的例子有《沁园春》这个牌子。苏轼的正格例词,是“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渐字领起四句十六字,在这里就是用的扇面对,不能用对偶替换,亦不能以其他形式的对仗代替。

7)       有一些对句,不一定相邻两句字数是相同的,我们要注意。
刚才我们看到的沁园春的扇面对,是以“渐”字作领起,所以第一句是五个字,后四个字才是对句。这种情况也还有很多。
比如周邦彦的133字《瑞龙吟》开篇:“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其中“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是对句,“还见”是二字领,又“知誰伴、名園露飲。東城閒步”,其中“知谁伴”是领字,后两个四句也是对句。在《瑞龙吟》的变格里,吴文英体的“大溪面。遙望繡羽沖煙。錦梭飛練”也是这个情况。

8)       词的对仗,虽然比律要相对宽泛一些,但是更复杂,要掌握好,需要花一定的功夫。且根据词谱,那个字让平必须平,不能如律一样还有个一三不论二四分明的说法,实在不行还能拗救一把,词里,没有拗救这一说,谱子让怎么弄就得怎么弄,救不回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