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几乎所有好莱坞动画片的口型都与台词一致?

 pgl147258 2014-11-05

【RocLee的回答(174票)】:

-

与其说好莱坞在一开始就「选择」了严谨的风格,我更相信是在动画片发展的初期,那些先驱没有想过「对不上的口型」也是一种可选的解决方案。

Magasa先生说的Max Fleischer也好,直接启发沃尔特·迪士尼的Eadweard Muybridge也好,他们在时代的最前面琢磨动画的时候,还在玩转描机的时候,脑海里首先是把这种新事物定位成动态照片、早期电影的新形态。动画片的雏形,也就是把摇篮里的电影进行漫画化的过程。

当有声电影兴起的时候,因为电影里的角色是对得上口型的,所以早期的动画师也会默认动画片里的角色也应该对得上口型。

他们不是放弃了「不对口型」的选择,而是一开始就不知道这个选项存在过。等到精益求精成了行业标准,想退步都难了。

-

在中国、日本流行的「不对口型」风格,当然不能用「东方写意」来文过饰非。「写意」和「对口型」之间是完全没有冲突的。

中国的「不对口型」,当然是从日本学来的。但是日本人的动画片,又是受了中国人的动画片影响而发展起来的。

真是相爱相杀。

先说激励了手冢治虫的万氏兄弟作品《铁扇公主》。

为什么几乎所有好莱坞动画片的口型都与台词一致?

《铁扇公主》其实是认真做了口型的,风格和好莱坞动画片一样,口型对到了每一个音节。这在唐僧、铁扇公主等人类角色身上特别明显。留意看唐僧的嘴唇,你会发现作者连撮口、合口的细节都做得很细心。

但是如果不留意,你不太能意识到这部动画片是对了口型的,因为,音频和画面对不上。

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我在视频编辑软件里把视频和音频错开,用各种方法尝试左右微调,证明了这片子确实在制作初期就是音频与画面口型对不上。

《铁扇公主》的很多画面,是实拍了京剧视频以后,再转绘而成的。而后期的配音,用的不是实拍京剧时的录音,所以,是先做好了口型画面,再叫配音演员去对。考虑到那是1941年的中国,在这样一部先驱级的动画片里,配音演员对不上口型实在是很可理解的。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后,万氏兄弟在制作《大闹天宫》时对这个问题已经做了设计上的改进。这个改进,倒不是去努力对好口型,而是一种打太极般的东方智慧。考虑到时间成本、资金成本和人才能力的制约,在明知不太可能把对口型做到完美的情况下,《大闹天宫》采取了「关键帧对口型」的办法。

具体操作方法,就是把台词里口型夸张的部分做出来,把其它部分含糊带过。比如说,「吃俺老孙一棒」这句台词:在「俺」字上做又大又圆的口型;在「老」字上收一点;后面的「孙一」二字只是口型小即可,是圆是扁,合口齐齿,都不用计较;然后在「棒」字上再来一个又大又圆的口型。

做过配音的朋友都会明白,这种解决方案多么巧妙。配音的时候,只要口型的「关键帧」对上了,普通观众是看不出蹊跷的。

就像我把「you think you're better than me」翻译成「你觉得你比我牛逼」来配音,细拆来看口型根本不对,但是这一串嘴形小的音节里,只要「better」的「be-」和「比」字、「me」和「逼」字的双唇音对上了(特别是最后一个音节口型一样),普通观众就完全不会产生「口型没对上」的感觉。

当然,最后《大闹天宫》的口型还是没对上,因为后期配音还是很写意。

-

这些不太成功的努力启发了手冢治虫,让日本人看到了一条新的出路。

原来,口型对不好的动画片,也可以取得成功。日本人索性把口型扔在一旁,瞬间把制作成本省了一大笔,产业门槛被大幅拉低,日本动画也跟着新漫画一起,噌噌地发展起来了。

我看过的一本普及级别的电影书籍里(忘了是哪本,刚刚在书架上翻了半天没找到,也许是大学时在图书馆看的),花了极大的篇幅来讲解对口型的重要性。里面有很多危言耸听的话语,大意就是,如果你的片子里口型对不上,你这辈子就别想在电影产业里混出半点名堂。

这书的作者当然是美国人。

关于对口型这个问题,我觉得作者应该去采访一下徐克……

不管怎样,作为在动漫领域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日本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了「不对口型」这架过墙梯。能让一种缺陷变成一种风格——正是这种制定标准的霸气,让我们在观看《千与千寻》时完全忘记角色的嘴巴与台词的声音之间的不和谐,而完全沉入到宫崎骏打造的魔幻与温情的世界里。

-

【magasa的回答(178票)】:

好莱坞动画片的确注意口型和台词的匹配,仅仅因为人家觉得这样做是对的,并没有方便听障人士的考虑。

这种做法起源于什么时候呢?1920年代中期,动画片的先驱Max Fleischer已经在注意口型匹配了,那时候有声电影才刚刚发明。因为人家很早就意识到,必须每一个环节都天衣无缝,才能让观众更好地入戏。

在不同的技术阶段,人们也有不同的手段来做这件事,算不上特别难。

这就是工业的传统,因为是对的,就去做。

国产动画片在这个细节上是做得不好(过去是这样,近年的动画片我看得很少,不清楚是否有进步),但做得不好的环节又何止这一个。

【MorphZh的回答(36票)】:

诸位忽略了最本质一点,实际上口型得以匹配是由欧美等地动画制作流程(与亚洲动画的)差异而决定的。

先说我们普遍想当然认为的动画制作流程:前期策划、剧本、分镜、设计稿 =》原动画及场景制作 =》镜头合成 =》全片剪辑 =》 配音+混音 =》影片终混

以上代表大部分中国、日本及世界其他国家TV动画制作思路。

接下来谈谈欧美院线动画制作思路: 前期策划、剧本、分镜、设计稿 =》角色演员录音 =》原动画及场景制作 =》镜头合成 =》全片剪辑 =》影片终混

所以抛开一切所谓的完美主义精益求精爱的追求不说,欧美院线动画之所以得以做到口型匹配的最最关键原因是他们把演员录音放在前期的,在原动画制作之前。这样才给他们创造了唯一可以精准对照口型的条件,才可以用动画创造精准的口型(不然试想哪个天才可以做到百分之百看着动画人物口型念好台词)。所以诸位脑补时要注意,国产动画配音一般是看着成片的人物来说的,而美国产的,最多也就个台词本吧。

想看例子的继续(不好意思因为懒所有视觉参照只能各位自行脑补):

1,法国电影资料馆蒂姆波顿年展,《僵尸新娘》展区,曾展出每一个小人不同的替换头部,导演就专门为26个英文字母分别之作了不同口型的头颅,以方便在对照角色录音的基础上针对每一帧替换脑袋(不然做这么多干嘛)。这个应该在相关电影的之作特辑里应该也能找到。

2,迪斯尼或皮克斯随便哪部影院动画,看制作特辑,经常会看到以故事版或设计稿草稿剪辑成的动画,以便掌握节奏,那些动画里基本全有配音,不用多说了。

【知乎用户的回答(18票)】:

第一次玩GTA的时候,我也被过场动画里人物的口型震撼了。有认真的人,就有欣赏认真的人。良性循环。

【风乱秋的回答(3票)】:

不邀自来,国产三维动画电影其实也是这样要求的,作为一个曾经的三维角色动画师当初k动画的时候都是对着镜子里自己口型去k角色的嘴型的。但是大家要知道有一个角色叫投资方,往往我们做好的口型会在临上映时被投资方换成某些明星的配音……这个时候那还有时间去重新制作……

【朱正清的回答(3票)】:

3D来说。

关于口型应该是用的动作捕捉,或者是数据库模型工序。

不光是口型,踏地的踏实感(不虚不飘),眉毛、鼻子的动作,头发的飘动都是很细腻的。

国产在这方面也在不断努力着,具体参见“龙之谷”,这个电影除了踏地稍微有点浮,只校对了部分口型,渲染依旧有一些差距之外,眉毛鼻子动作、头发的飘动都做的很好。

【轩举的回答(2票)】:

先配音后制作动画。

【ChristinaS的回答(1票)】:

好莱坞对于动画的定义与亚洲对于动画的定义有所不同。

在Wikipedia上,对于Animation一词的解释是,Animation is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motion and shape change illusion by means of the rapid display of a sequence of static images that minimally differ from each other. 也就是说,不仅仅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的那些平面的或者立体的卡通形象为主角的动画才算作动画。有一种特殊的动画形式叫做Pixilation,它拍摄的对象是演员本身而不是动画人物,但因为它拍摄的方式是逐帧拍摄来实现现实中所不可能的场景,所以依然是动画。

所以我认为可能是好莱坞在对于动画的定义上,就没有特别把动画和传统电影区分开来,所以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理所应当地认为我们应该遵循现实世界中的原则,让人物在说话的时候对上口型。

【知乎用户的回答(1票)】:

不知有没有人注意过,《最终幻想圣子降临》的英语,日语两个版本里面口型都是对的上的

【知乎用户的回答(1票)】:

配音实际是有先后的 有先配音 然后动画师对着音频K动画 口型变化是有它本身的规律可循的 后配音就是根据导演要求作出符合该镜头情绪的口型节奏 也有的是先做预配音再K口型 然后由真正的配音演员照着动画的节奏进行配音 至于达到题主的要求 三维的话对于人体结构 模型 绑定 动画都需要比较高的造诣

欧美动画角色是比较夸张的 口型变化会很大 比较显眼 国产动画要弱不少 但其实口型的变化是有的 但要达到欧美的要求 国内动画公司若是做原创的话 根本养不起动画师 追光例外

题主可能关注重点在二维 我是从三维阐述的 但是配音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咔吧死机的回答(1票)】:

作为一名前动画从业者 出来冒个泡

首先 欧美动画的制作确实非常精细 他们的动画工业标准里就有口型符合台词这一项 所以一部动画要想达标 必须对准口型才可以

其次 英文的发音及口型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 也就是说 只要画出几种基本口型 在对应上相应的音节就行了 说白了就是你看到的口型不一定是在说这个音节 但是因为是基本口型 所以会给你一种他在说这个音节的错觉

反观中国 一个是因为动画业发展的并不是很好 饭都吃不饱谁还管你口型 第二个是因为中文的发音相较于英文更复杂 对口型的难度比较高 所以就更没人愿意弄了 不过最近的一些片子倒是改善了很多呢

【何志亮的回答(0票)】:

动画片对口型这事儿说来简单,实际做到需要的统筹能力与耗费精力可不少。动画在初期绘制的时候就得根据预先设定好的非常精确的的台词口型画,延迟一会儿都不行。。

我想这种行为一来反应他们生产动画一丝不苟着重细节的精神,也能看出整个行业成熟程度。

【网子涵的回答(0票)】:

动作捕捉。相关题主可参考一下卷福扮演的史矛戈~

【moshan的回答(0票)】:

因为精益求精因为精雕细琢,也因为他们有足够的成本,包括钱和时间。

【大漠骑士的回答(0票)】:

题主所说的时间节点让我想起了最近在看的凯文凯利的《失控》,其中在第16章,作者讲到了计算机仿真。其中从1990年迪斯尼才开始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其动画(之前技术已经应用在游戏等地方)。许多动作是运用了虚拟物理学或者动画师们称为「拖,拽,摆」的方法达到的。

而后作者提到一个人,布莱·德·格拉夫(2001 年被《动画》杂志评为「年

度瞩目人物」。自1982 年以来他一直是电脑动画在娱乐行业的领军人物。)他制作了第一个完全计算机化的动画人物莫西,莫西最擅长的把戏就是可以自动地对口型。把录制好的语音输入到一个算法中,这个算法可以计算出莫西的嘴唇应该怎么动,然后牵动它们。

包括苹果公司的实验室中,人们研究动物的运动模式,然后观察他们如何协调四肢等各个部位。然后将模式植入到一个计算机化的虚拟体中(不在乎外在形态,只是在乎动作),然后这个虚拟体不必再受人的指令变可以在不同地形中适应行走。

这部书是1994年写成的。我们可以看到,技术的革新使得动画有了一种质的突破。漫画师负责角色的设计、绘画。剩下的动作由计算机来完成。

又联想到了《猩球崛起》中凯撒的表演者瑟金斯以及所使用的“动作捕捉”技术。

不是法律或者说行业规章。是技术革新,推动整个动画行业的进化。

ps:不是专业从业人员,只是搬运书中的知识。没有深入探究目前动画行业的真实情况。仅作参考。

【木蹄的回答(0票)】:

我竟然不知道 原来好莱坞动画 口型是对的上的》。。。。

【siliu的回答(0票)】:

做口型是为了让动画更真实,网上有口型表,发那几个音用那个口型。做3D调好后其实挺方便的。

对于3D动画来说好处是你看原声特别爽,坏处就是配音版久别扭。但是也代表不是不用口型的就不好看,比如2D的你要是对口型得画死,直接几个简单的张合省力很多,也不会像3D一样那么别扭。各有各的风格

【闫春宇的回答(0票)】:

因为他们比较严谨,从这就能看出来专业与不专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