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如何找准穴道的决窍(二)
文:生活委员 摘编:小美
二八、天突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天突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主治病症】天突穴的主治病症为:打嗝、咳嗽、呕吐、神经性呕吐、咽喉炎、扁桃体炎、喉咙的疾病。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此穴的治病疗法有:利用穴道指压法止咳。
二九、膻中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膻中穴位于人体胸部,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
【主治病症】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嗽、过胖、过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咳喘病等。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此穴的治病疗法有:胸部健美的指压法。
三十、鸠尾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鸠尾穴位于心窝正下方,最底下肋骨稍下处。
【主治病征】消除疲劳、治疗晕车晕船、可以缓解焦躁性格等。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此穴治病疗法有:消除疲劳的指压法、穴道指压法治疗晕车晕船、利用穴道指压法矫正焦躁性格等。
三一、巨阙
【取穴方法】取穴道的时候通常让患者采用仰卧的姿势,以便实施者能够准确的找寻穴道和顺利的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巨阙穴位于腹部中部,左右肋骨相交之处,再向下二指宽即为此穴。
【主治病征】巨阙穴为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对于治疗胃肠疾病很有疗效。
三二、中脘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主治病征】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恶心、穴道指压法治疗烧心、嗳气、按摩治疗慢性肝炎、按摩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等。
三三、水分
【取穴方法】取穴道的时候通常让患者采用仰卧的姿势,以便实施者能够准确的找寻穴道和顺利的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水分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上一指宽处(即拇指的宽度)。
【主治病症】水分穴为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主治病症为:腹泻、浮肿水肿、腹水(腹积水)等。
三四、气海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气海穴位于人体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
【主治病征】妇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儿童发育不良等。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指压按摩疗法治疗怯寒症、治疗精力减退指压法等。
三五、关元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主治病征】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遗尿、尿血、尿频、尿潴留、尿道痛、痛经、闭经、遗精、阳痿;此外,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荨麻疹、生理不顺、精力减退、太胖(减肥)、太瘦(增肥)等也很有疗效。此穴为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克服怯弱性格的指压法、强化夫妻性生活的指压法、延长性欲时间的指压法等。
三六、中极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中极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将耻骨和肚脐连线五等分,由下向上1/5处即为“中极穴”。
【主治病征】生殖器疾病、泌尿疾病、尿频、尿急、生理病、生理不顺、精力不济、冷感症等。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穴位按摩治疗膀胱炎、穴道指压法治疗圆形脱发症。
三七、气舍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气舍穴位于上胸部,锁骨根部稍中之处。
【主治病征】气舍穴为人体足阳明胃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其主治症状为:不停的打嗝时,可以利用指压法指压气舍穴,对止嗝非常有效。
三八、俞府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俞府穴位于上胸部,人体正面中线左右三指宽,锁骨正下方。
【主治病征】俞府穴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主治疾病为:气喘突然发作的时候,可以指压胸骨旁的“俞府”及“或中”可达到效果。
三九、或中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或中穴位于人体胸部,在“俞府穴”正下方,下一肋间隙中。
【主治病征】或中穴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主治疾病为:气喘突然发作的时候,可以指压胸骨旁的“俞府”及“或中”可达到效果。
四十、期门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期门穴位于胸部,乳头直下,与巨阙穴齐平。
【主治症状】肝病、胸部疼痛、荨麻疹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穴道刺激疗法治疗肝病。
四一、日月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日月穴位于上腹部,乳头正下方的肋骨和肚子交接处“期门”之下,第七肋间隙中。(或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病征】日月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主要穴道之一,其主治症状为:可以防止肌肉老化,增强性能力的指压穴道之一。
四二、天枢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
【主治病症】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四三、气穴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气穴位于下腹部,关元穴左右一指宽处。
【主治病征】生理不顺、腰部疼痛、冷感症等。该穴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重要穴道。
四四、大巨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大巨穴位于人体下腹部,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四等分,从肚脐往下四分之三点的左右三指宽处,即为大巨穴。
【主治病征】大巨穴的主治疾病为:腹泻、便秘、增进食欲、腰疼、月经痛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此穴的治病疗法有:胸部健美的指压法、增进食欲的穴道刺激疗法、穴道刺激疗法治疗腹泻等等。
四五、大赫
【取穴方法】 取穴时,患者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大赫穴位于下腹部,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四点的左右一指宽处,即为此穴。
【主治病征】阳痿、早泄、膀胱疾病等。该穴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重要穴道。
人体背部穴位:
四六、大椎
【取穴方法】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主治病征】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
四七、陶道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俯伏坐位,陶道穴位于颈部下端,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和第二胸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病症】指压此穴道,可以治疗痔瘘、痔核、裂痔等疾病。此外,此穴还可配合其他穴位用来治疗颈部、肩部,以及相关的内脏病症。
四八、身柱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俯伏坐位,身柱穴位于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处。
【主治病症】小儿夜啼哭、抽风、幼儿体质虚弱、感冒、哮喘、夜尿症、肩膀僵硬等等。
四九、神道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俯伏坐位,神道穴位于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第六胸椎中央处。
【主治病症】晕眩、颈部酸楚、肩部酸楚、心悸、呼吸困难、情绪不安、红脸症等。
五十、至阳
【取穴方法】俯伏坐位。至阳穴位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病征】腰背疼痛等。
五一、脊中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俯伏坐位,脊中穴位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处。
【主治病征】风湿痛、腰腿疼痛等疾病。
五二、治喘
【取穴方法】取穴位的时候应采用坐位,治喘穴位于肩颈部,大椎穴左右约二厘米处的凹洼中。
【主治病征】指压治喘穴,对于治疗气喘发作非常显效。
五三、肩井
【取穴方法】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主治病征】肩酸痛、头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
五四、曲垣
【取穴方法】曲垣穴位于背部左右肩胛骨内上侧。
【主治病征】指压此穴,就可以使身体感到轻松,情绪稳静;对于使水蛇腰变直也很有效。
五五、天宗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正坐,自然垂臂姿势。天宗穴位于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主治病征】肩膀酸痛、五十肩、治疗肩部疾病等。
五六、命门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姿势,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主治病征】腰痛、肾脏疾病、夜啼哭、精力减退、疲劳感、老人斑、青春痘等。
五七、腰俞
【取穴方法】取穴时一般采用俯卧姿势,腰俞穴位于腰部,臀沟分开处即是。
【主治病征】指压腰俞穴可以治疗痔瘘、痔核、裂痔等疾病。具体细节请参阅本站“ 穴道指压法治疗痔瘘、痔核、裂痔 ”网页。此外腰俞穴也是治疗腰部、腿部以及内脏疾病的重要穴位。
五八、腰阳关
【取穴方法】俯卧,腰阳关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主治病征】指压此穴位对于治疗腰部怕冷症非常显效。此外,此穴可配合督脉俞穴来主治神志、热病及腰骶、背、头、颈局部疾病和相应的内脏疾病。
五九、上仙点
【取穴方法】上仙点位于腰骶部下端,第5腰椎正下方凹陷处,取穴时宜采用俯卧姿势。
【主治病症】指压上仙点穴,对于治疗闪腰、慢性腰痛非常显效。
六十、六华灸穴
【取穴方法】六华灸穴位于:首先设定它是连接肩胛骨下端的线,它的中心位于第七、八根胸椎之间,如图所示,先找①处,再由①向下二格寻找②,再由②向下二格寻找③,在①②③各点左右处约二指处便是“六华灸穴”。
【主治症状】此穴是对任何胃肠病以及内脏疾病治疗都极具效果的穴位。
六一、风门
【取穴方法】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或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两处就是“风门穴”。
【主治病征】感冒、颈椎痛、肩膀酸痛等。
六二、肺俞
【取穴方法】定位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肺俞穴位于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主治病征】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六三、心俞
【取穴方法】取穴时一般可以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心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或左右约1.5寸)。
【主治病征】心经及循环系统疾病,胸痛、心悸亢进、晕车、头痛、恶心想吐、神经官能症等。
六四、膈俞
【取穴方法】定位此穴道的时候一般采用俯卧的姿势,膈俞穴位于身体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主治病征】慢性出血性疾病、贫血、呃逆、神经性呕吐、荨麻疹、皮肤病等。
六五、肝俞
【取穴方法】定位时常采用正坐或俯卧的取穴姿势,肝俞穴位于背部脊椎旁,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或第九胸椎凸骨下,左右旁开1.5寸)。
【主治病征】胃肠病、胸痛腹痛、肝病、老人斑、皮肤粗糙、失眠等。
六六、胆俞
【取穴方法】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胆俞穴位于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主治病征】胆经疾病,如胆囊炎、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肝炎等。
六七、脾俞
【取穴方法】取穴位的时候应采用俯卧的姿势,脾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
【主治病征】倦怠感、口渴、食欲不振、糖尿病等。
六八、胃俞
【取穴方法】定位该穴道时常常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以便于相应穴道疗法的顺利进行,胃俞穴位于身体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即是。
【主治病征】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胃炎、胃痉挛、呕吐、恶心等。该穴道还可以有效的配合治疗由于胃肠功能引起的身体消瘦等消化系统病征。
六九、肾俞
【取穴方法】取穴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主治病症】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
七十、膏肓
【取穴方法】寻找穴位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膏肓穴位于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或左右旁开三寸),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
【主治病征】指压此穴,可以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
七一、志室
【取穴方法】寻找此穴位时通常采用俯卧的姿势,志室穴位于身体腰部,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方,左右五厘米处(或左右旁开3寸)。
【主治病征】指压该穴道,可以影响副肾分泌的与脂肪代谢有关的荷尔蒙,可除去现有脂肪,治疗腹部赘肉。此外,还可以强化夫妻性生活,对阳痿、早泄、遗精、阴囊湿疹、腰痛等病都很有效。
七二、肩外俞
【取穴方法】肩外俞穴位于背部第一胸椎和第二胸椎突起中间向左右各四指幅处。
【主治病征】指压该穴道,可以使体内血液流畅,对缓解并治疗肩膀僵硬、耳鸣非常有效;此外,还可以治疗精神性阳痿等疾病,治疗该疾病要和手三里穴位一起配合治疗才能发挥显著的疗效。
七三、厥阴俞
【取穴方法】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厥阴俞穴位于人体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上方,左右二指宽处(约二厘米左右)。
【主治病征】指压厥阴俞,可以治疗疾病性气喘、止咳;此外还能使胸部伸张,使怯弱性格者缓解紧张,降低自我防卫意识,从而增加自信,克服掉懦弱的性格。
七四、三焦俞
【取穴方法】取穴时常采用俯卧姿势,三焦俞穴位于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
【主治病征】发烧、腰痛、精力减退、青春痘、赘疣、糖尿病等。
七五、大肠俞
【取穴方法】寻找此穴道时通常采用俯卧的姿势,大肠俞穴位于人体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或左右旁开1.5寸即是此穴)。
【主治病征】腰痛、腹泻、便秘、髋关节疼痛等。此穴与小肠俞配合可以明显改善男子早泄的情形。
七六、关元俞
【取穴方法】寻找此穴位时常采用俯卧的姿势,关元俞穴位于身体骶部,当第五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即是。
【主治病征】指压该穴道,可以延长性欲时间,提高男性勃起功能。采用此穴做相应治疗时,应该同时与三焦俞穴配合,才能发挥更好的疗效。
七七、小肠俞
【取穴方法】取穴时常采用俯卧姿势,小肠俞穴位于骶部,当第一仙椎左右二指宽处,与第一骶后孔齐平。
【主治病征】下腹部肿胀、下腹部疼痛、脚部肿胀、夜尿症等。此外此穴和大肠俞穴配合可以明显改善男性早泄状况。
七八、膀胱俞
【取穴方法】定位该穴道时常采取俯卧的姿势,膀胱俞穴位于身体骶部,第二仙椎左右二指宽处,与第二骶后孔齐平。
【主治病征】膀胱俞穴的主治疾病为:夜尿症、膀胱肾脏疾病等。
脊椎旁穴道取穴窍门
数脊椎骨窍门:在找脊椎部的穴道时,数凸骨就可发现穴道,不过,并不需总是都从最上面颈椎的凸骨开始数起。因此,可利用下列的方法,找出作为基准的棘突。 头往前低下时,脖子后面所露出的一块骨,就是第七颈椎骨。而第七颈椎骨下面的一个背骨突出处,即是第一胸椎骨。若以线连结左右两边肩胛骨的下端,正好是第七胸椎骨和第八胸椎骨间的突起处。
腰的左右边有极突出的“骼骨”(为髋骨最上部),而连接其左右侧上端之线,则为第四腰椎棘突之突起处,这也是系腰带的位置。
来自: 子孙满堂康复师 > 《穴位养生科》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人体穴位示意图与穴位治疗
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涉及此穴的治病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低血压、治疗...
按摩师秘籍125种方法找穴位的窍门(二)-14到87
主治疾病: 俞府穴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主治疾病为:气喘突然发作的时候,可以指压胸骨旁的“俞府”及“或中”可达到效果,相关详细内容见于网页:穴道指压法治疗气喘发作。主治疾病...
脚部穴位图详解
脚部穴位图详解,如下图我们可以看出脚部各个穴位所对于的身体器官: 在脚部穴位图了解过脚部穴位对应器官后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是如...
如何找准穴道的决窍 [2]
主治疾病: 治痒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对于治疗湿疹等骚痒类疾病很有疗效,具体指压法请参考本站相关内容:穴道指压法治疗湿疹。(或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足拇长伸肌腱与趾...
人体足部穴位图解 按摩足部穴位治疗疾病
人体足部穴位图解 按摩足部穴位治疗疾病。人体的足部穴位非常多,每一个穴位都映射着身体的某一位置,掌握足部穴位,经常进行按摩可以预...
【经络穴位】寻找穴道的诀窍(一)
主治病症: 四白穴的主治病症为:指压该穴道,能提高眼睛机能,对于近视、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疗效。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
全身经络穴位图
全身经络穴位图。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 、 穴位按摩治疗膀胱炎 、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之...
如何找准穴道的决窍(三)
该穴为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道,本站有关该穴道的治病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风湿疼痛、治疗肋间神经痛等。该穴为人体手太阴肺经...
头背面部的按摩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