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柔APEC(二)

 江山携手 2014-11-06
                    范各庄村变迁

怀柔区雁栖镇范各庄村,位于怀柔城区以北6公里,西邻范崎路,北依燕山山脉,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是怀柔北部山区的“门户”。半山坡和平原地生产玉米、高粱、小麦、谷子、白薯、芋头、花生、芝麻等农作物。
相传这里是辽代萧太后赏花的行宫,因萧太后乳名叫肖燕燕,后人曾将此处称为“燕城”。范各庄源自一户范姓人家首先来此落户,后来相继迁来了杜、白两家。多少年后,该村发展到几百户了,如今,杜、白、周等姓氏族人占了大多数,而最早的范姓反到没人了,现在村里没有姓范的。范各庄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老人们说,村里还出了一位叫刘泽的状元。村里现在修了刘泽故居和状元胡同。怀柔APEC(二)

              怀柔APEC(二)

怀柔APEC(二)

怀柔APEC(二)

明清时期范各庄村属河北省、直隶省。民国属河北省滦平县。1948年属河北省怀柔县管辖。1958年属于北京市怀柔县。1961年成立范各庄东风人民公社,范各庄村的范各庄东风人民公社所在地。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恢复范各庄乡范各庄村委会。1996年,范各庄乡与八道河乡合并,成立雁栖镇。2002雁栖镇属于怀柔区管辖。20021114日,京民划发[2002]399号批准在雁栖镇设立雁栖地区办事处,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范各庄村关帝庙

范各庄位于红螺寺东南,是怀柔南进北出必经之地,它南辅平原遥望京都,北接亓莲关,河防口关通达塞上草原。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兵家建碉堡于范山,掌控咽喉要道。行旅商贩拜神于关帝庙,祈福保平安。
关帝庙位于范各庄村北,始建于明末清初,现为范各庄村胶带厂,与范山间隔雁栖幼儿园。
传说范山有一狐仙洞,甚有灵验,村人莫敢近焉。又说有商贩自柏崖厂王佐沟南行,遇山鬼追随,商贩惊恐,急行,鬼亦急行。即近关帝庙或闻钟声,鬼即仆。每闻钟声,鬼即仆。于是商贩得与偷生,扣关帝庙庙门求救,僧人见其有气无力白毛汗湿透衣衫。数月后复回,捐赠大钟一口,还报救命之恩。
一年春,四五村童游戏与庙堂,其中一童骑周仓所牵之马,马骤然飞升,童惊恐无语。他人即刻拜求关公恕罪,凡九拜十八扣,马落源地,童脱身,此后,再不复来。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八路军县大队与“红十团”欲剿灭敌匪,县大队以为范山碉堡难攻敌取胜,请攻关帝庙之守敌。谁知庙中之敌,凭借庙墙之坚,赖以机关枪狂射,县大队莫能近之。无功而返。红十团两个时辰即取碉堡之敌。次日,马区长率队搜庙,不见一兵一卒,怒。令烧庙,初,凡三次火不能着,恐有神护,又命令多拿柴草覆于窗火始起。至子夜,村人闻听大风怒吼东去,马蹄声声。皆云关圣人之灵去耶。
时至今日,有传言曰:庙有暗道,通狐仙洞。庙中之敌于夜出洞,上红罗山,转昌平,至北京逃生。怀柔APEC(二)

                      怀柔APEC(二)
2012年2月范各庄庄村委会公示:
范各庄村关帝庙复建工程即将启动,此乃功德无量之举,特向农商各界筹集善款,凡慷慨解囊者,均立碑留名,流芳百世,以告后人。
范各庄村,地处燕山南麓,京北百余里,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是怀柔之明珠、雁栖之瑰宝。相传村内关帝庙及佛殿灵塔建于明朝初期。大庙坐北朝南,占地十亩,庙内大殿三层,由南至北依次为天王殿、关帝殿、佛殿。晨钟暮鼓,声闻郊远山村。年年庙会,岁岁笙歌。八方商贾云集,一时街填巷塞。逢节祭圣,祀以太牢三牲之礼。敬信关帝,官庶贫富,士农工商,其诚如一,香火极盛。当纪元更新,文物意识淡漠,古迹未知珍重。复经文革浩劫,百年古庙,付之一炬。父老痛心,唏嘘慨叹。
窃思泱泱华夏,史载君王将相,独赢中外咸服、古今同仰,享庙最多者,唯吾美髯公关夫子也。皆因夫子道承儒孔,忠孝节义,德集一身,品格仪范,世皆尊敬。如今国运亨通,各国友人即将汇聚雁栖湖畔,共迎盛会。如此良机,我等必将担起发扬传统文化之责、引领黎民百姓之任,募集善款,重建古庙。蒙农商各界,古道热肠,聚沙成塔,共解燃眉。此举恰符区镇规划,百姓期盼,上下并行,官民同心,定能将庙貌复原,重为古镇生辉增色。
在此承诺款项收支,用于何处,都将张榜公布,并在重修之中刻碑留名,让乐善好施者流芳百世,以告后人。
2014年9月,范各庄关帝庙修缮完毕。待11月北京APEC会议在雁栖湖开幕之时,关帝庙将举行开山门和传统庙会活动。

                 解放前的范各庄

解放前,范各庄的土地都集中在地主、富农手里,有两千多亩好地。村里最大的地主杜宏贵就占了12顷地,周围8个村还有他家许多地,他家雇着40多个长工。杜宏贵的儿子杜品之从北京政法大学毕业后,当上了怀柔县参议,杜宏贵的大孙子杜宗卅后来当上了伪大队长,并纠集了当地的地痞流氓组织了地主武装——伙会。他家上结官府衙门,下聚地痞流氓,势力越来越大,是范各庄村一带反动势力的核心,在乡里横行霸道。
当时全村600多口人,其中100多劳动力为地主扛活。村里一半以上的人整年过着糠菜半年粮的日子,豆腐渣、榆树叶、杏叶及各种野菜成了村民的主食。就这样,仍有很多人生活无着落,有的只好外出逃荒要饭。白俊宽的母亲讨饭21年,直到80多岁了还在讨,后来眼睛瞎了,讨饭路上失足落进井里被淹死。
穷人租种地主的土地,需提前交一年的租子,以后不管收成好坏地租一点不能减。佃户为了交租子还债就得拼死拼活地干。土粪把地养肥了,庄稼长好了,地主就把地收回。增加租子再租给别人。张永丰12岁就给地主当小伙计,长得又小又瘦,干活却不少。担水喂猪推磨什么都干,一年到头不得温饱,想回家看看妈妈都不许。有一次小永丰实在忍不住了,就从狗洞往外钻,恰巧被地主看见了。狠心的地主抓住永丰露在外面的腿,使劲往外拉,使孩子进退不得疼得大哭。贫农白占给地主扛了20多年的活,起早贪黑,拼死拼活地干,仍旧住在一间年久失修的破房子里。他想修一下房子,但穷人连饭都吃不上,哪有钱修房?他想到杜家借点儿麦子,结果不但没借成,反而被打了出来。万般无奈,白占壮着胆子到杜家院子里收了半篓麦子,哪知刚走到门口就被发现了,杜宏贵上去就将白占踢了个四脚朝天。瘦弱的白占哪经得住这一脚,顿时就断气了。杜家见出了人命,就用20吊银子买通了一个姓魏的狗腿子,把白占的尸体吊了起来,硬说他是上吊自杀的。白占的死激起了公愤,在大家的帮助下,白占家人到县衙告状,但因杜家事先行贿,白占的一条命就白搭了。
1933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本鬼子开进范各庄村,住进北大庙。日寇拆民房修炮楼,汉奸警备队为虎作伥,大肆搜刮民财;白明钧家一年才攒下的几斤小米、白甫家仅有的一只公鸡都被掠走。
鬼子抓村民当劳工,许多人被运到西包头,有的甚至被运到日本受奴役。王守信的父亲被迫赶车到口外运兵一个月,脚烂得直流脓,一跛一拐走不动路,鬼子强迫他快跑,最后被活活折磨死。周朝熙从劳工营中逃走,不幸被鬼子抓住,被打得死去活来,可他宁死不屈,最后,终于冲出牢笼,逃了出去。
1938年,冀东八路军来到滦平县,划为冀东抗日根据地六区,范各庄村民开始了有组织的群众斗争。当时,滦平县成立了抗日政权和县大队,范各庄一带的老六区也成立了游击队(队部设在下辛庄村北山里),逐步开辟抗日根据地。范各庄距铁路和县城较近,是鬼子的重要据点。县大队和区小队多次摸进村来开展工作,组织抗日武装。村民白明银、张立森、张德茂等人响应号召,参加了抗日武装。
游击队在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在范各庄一带开展了铲除汉奸的武装斗争。一天夜里,游击队悄悄摸进村,在村东北塔院里埋下地雷,第二天一下子炸死了4个日本兵,铁杆汉奸李西同、周邦充、周邦振等人,也都先后被游击队处决。
1941年和1942年,日寇推行强化治安,在范各庄村实行保甲制度,把全村编成了4个保,通过保甲长,将村民层层管制起来。为了切断北面山沟里的八路军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日寇抓了大批民工,在村北挖治安沟,在路口修炮楼。当时村子里的青壮劳动力甚至六七十岁的老人,几乎都被抓去当劳工,在鞭子底下饿着肚子干活。那宽一丈五、深数米的治安沟,不知吸干了多少人的血汗。
为了维护血腥统治,鬼子强迫青壮年夜晚充当活电线传递情报,并强迫人们背治安十条,以瓦解人民的斗志。然而,高压下的人民的斗志反而更加昂扬。在挖治安沟时,人们轮流放哨歇工。对背十条,人们坚决抵制;鬼子当众要白增老汉背十条,他不背,被打倒在地,还让他手指尖脚尖着地,鬼子站在他身上乱踏。
1943年冬的一个晚上,15名游击队员,带着7只枪、3颗手榴弹和几把镰刀、几根木棍,在张立霖的率领下,由村民吴松生带路,直奔滦平县城。他们闯进车站,打死了31个铁路伪警察,缴获了4杆枪。另外几个人朝东站北侧扔出两颗手榴弹,并大声喊:“北边有八路!”当时车站的鬼子、汉奸都在喝酒、打牌,毫无戒备。被吓坏了的敌人匆匆向北扑去,这下正中了游击队的调虎离山计,游击队员点起一把火,瞬间烧毁了车站。游击队员扛着缴获的三八式步枪等,迅速撤出了车站。这次战斗沉重地打击了敌人,大大鼓舞了人民的抗日斗志。村民们积极支援前线,做军鞋,筹军粮,穿过炮楼,越过治安沟,冒着生命危险将这些物资送到抗日前线。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了,可人们并没有过上太平日子,国民党反动派继续黑暗统治。日寇的保安队被国民党改编为警备队,仍然盘踞在怀柔境内。他们在范各庄设了据点,在村西北、西南角修炮楼,还挖了许多壕沟。范各庄恶霸地主杜宗卅,摇身一变成为范各庄的伪大队长。他纠集了当地的地主豪绅、地痞流氓朱太、张月、卢子九、张德金、杜宗九、杜宗贤等,重新收拾起自卫团的旧摊子,组织起反动地主武装——伙会。
伙会和警备队相互勾结,胡作非为,他们强迫村民加入伙会,但群众予以坚决抵制。气急败坏的敌人使用强迫手段,迫使范各庄80%的村民加入伙会。伙会还到各家搜粮食,抢东西,以捐会款的名义搜刮民财,使村民们无法安生。
觉悟了的范各庄群众与伙会进行了坚决斗争。村里部分村民到北山参加了解放军,留在村里的人破坏道路,抗拒捐税,将粮、物送到北山,为区小队站岗放哨,通风报信。
1946年1月,冀东解放区六区武装工作队在肖区长的率领下来到范各庄,将那些苦大仇深的穷哥儿们串联在一起,成立了范各庄第一个雇农组织——工会。工会领导村民,发动了增加工值、减租减息的斗争。肖区长亲自部署,确定了范各庄杜宗卅等地主为主要斗争对象。迫于群众压力,这些地主只得答应增加工值,减租减息。人们背着得来的粮食,心里说不出的喜悦。
然而,反动地主不甘心失败。杜宗卅偷偷跑到县城,引来了国民党军。这年农历六月初三,天刚亮,县伪警备队伙同伙会包围了范各庄。他们砸门破户,抓了农会干部和会员。农会主任张德良被杜宗卅等人押到范各庄村北小学校操场上,刽子手陈亭吼叫着:穷光蛋们,这次我给你送粮送布来了!将张德良推到前台,将其枪杀。
1946年阴历十月二十,六区区小队打下了范各庄据点,烧毁了炮楼,伪警备队被打得落花流水,纷纷逃往县城,范各庄村民无不拍手称快。在区长马国良的带领下,村里组织起了贫雇农自己的组织——农会。
地主们偷偷把粮食埋起来,企图来对抗斗争的人们。对此,农会决定掀起吃会运动。群众很快发动和组织起来了,参加吃会的近二百多人。他们冲进地主的大院,打开粮仓挖出了埋藏的粮食,杀猪捞饭。地主们躲在屋里不敢露面,灰溜溜地叹气。
躲在城里的地主豪绅重又纠集起反动武装伙会,对范各庄进行了偷袭,进村烧杀抢掠。大地主杜宗卅咬牙切齿地叫道:叫你们吃!叫你们吃!烧!都烧光!他们不断来村里洗劫,使村民们无法安生。
针对这种局面,马区长向农会干部张永丰、周朝熙等人做了具体指示,让他们有意识地组织群众向北撤。当时人们的行动并不统一;有钱人家一般向南面的县城跑,只有贫农才向北跑。
地主豪绅们积聚起反动力量,更加疯狂地向群众反扑。为了集聚力量,在区小队掩护下,范各庄40多户人家100多口人转移到30里外的石片村。当时条件非常艰苦,人们用树枝搭起窝棚住,用野菜、树皮、树叶充饥。深秋阴雨连绵不断,严冬寒风刺骨,但人们坚强地挺了过去。
村民躲进了山里,昔日的家园荒草满院,房倒墙坍,国民党军和伙会到处烧杀抢掠。一天,敌人抓到了贫农周朝宗,施以严刑,向其追问干部和群众的下落。周朝宗坚贞不屈,被惨无人道的保长周德全等人用炉通条活活打死。
1947年,张永丰、钟立和领导贫苦群众建立了贫农会,又根据区委指示,在村里建立起民兵组织。7月麦收时节,农会决定组织农民分地主的青苗和财产。躲在县城的地主听到这个消息,气急败坏,杜宗卅捎来威胁信说:“你们分吧,抢吧,有一天我回来再和你们算账!”但是群众并没有被吓倒,在民兵和区小队掩护下,全村人积极行动起来,树里设立了消息树,孩子们站岗放哨。白天伙会来了人们就躲起来,晚上伙会走了,人们抓紧抢收。
1947年11月,延安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人们开展了新的斗争——没收地主的土地。伙会又组织了摸瞎队前来行凶。1948年元旦,区小队员杜宗富在山上放哨,被敌人包围,他英勇地扑向匪徒,与他们肉搏,终因势单力薄而被捕,被押到县城后牺牲于敌人的铡刀下。
1947年11月,国民党反动派大举进攻我山区根据地。根据区、县委指示,范各庄组织了轰轰烈烈的破路运动。人们用斧头、铁铲等工具,在区长马国良的带领下来到西流水庄,与来自全县的大队人马集合,组成了一支浩大的队伍,从西流水庄出发,将沿途的铁路破坏。人们还烧毁了附近的炮楼,缴获了许多机枪和子弹。
1948年秋,滦平县解放了,改名怀柔县,范各庄开始了新生活。当时地主豪绅都跑光了,区委决定整合土地,范各庄村民在锣鼓声中领到了政府颁发的土地证。

                  解放后的范各庄

土地改革后,范各庄村打倒了地主,贫农分得了土地和房屋。但不久后,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
当时全村有225户,因天灾人祸而出卖房屋、土地的占了全村总户数的9%多。贫农周泽远祖父母年迈,家中无劳力,只好忍痛将分得的8亩地卖掉,后来还是无法维持生活,祖父又开始外出讨饭。一部分贫农再次陷入贫困,少数富裕户却在买房置地,放债雇工。
1952年,全村42户贫农和下中农,在党的领导下成立了7个互助组。最先成立的是杜宗田的互助组,由王守信、毛九密、杜宗本等3户贫农和1户下中农组成。大家坚持“自愿互利,齐工等价”的原则,精心耕种,适时管理,合理评工、记分,及时清工结账,另外还搞了一些养猪、鸡、羊等副业。年终结算时,收获粮食增加了许多。王守信家以前每年打的粮食不够吃6个月,这年粮食不但自足,还有富余。
随着互助组的扩大,1953年成立了伙营组。1954年成立了范各庄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爱国社。社员们的积极性特别高,大秋时节,天刚亮,热闹的气氛就充满了整个场院。在一堆堆玉米堆旁,坐满了男女老幼,他们一边剥着玉米,一边谈论着秋后的收成,合计着冬天积肥的事儿。
初级社几年生产一直搞得不错,以爱国社粮食产量为例,1953年亩产214斤,1954年虽遇大旱,但亩产还是达到了184斤,到1955年就提高到了221斤。副业搞的也不错,还添了一些新式农具。
社里有公积金和公益金,为有需求的村民提供帮助。社员白莆不小心将手腕挫伤,社里用公益金给他看病,还补给他休息时的工分,白莆感激地说:这真是想都没想到的事,要是早先单干的话,有伤不但要花钱买药,更要紧的是地里的活没人管,合作社真好啊!
1953年夏天的一个傍晚,社里的一头驴忽然病了,这可急坏了大伙。大伙忙着找来兽医诊治。在牛毛小雨中,共产党员杜荣贵到兽医站取药,此时,小雨已变成了瓢泼大雨。医生劝杜荣贵住下。但杜荣贵想到牲口的病,片刻没停,就消失在漆黑的夜幕中,一步一滑地向村子走去。雨打透了他的衣裳,冷风一吹,冻得直打颤,他越发加快了脚步。还没进村,就见社员们站在路边焦急地等他。牲口服药后很快痊愈了。
1956年,范各庄成立了高级社,全村238户全部入社。高级社改变了分红制度,制定了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原则。1958年10月10日,设在范各庄的东风人民公社诞生了。
公社成立后,开展了几项大的兴修水利工程。19583月,人们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白河渠工程。接着又修了青年水库和另外几座水库。青年水库拦河坝长15丈、宽1丈、高15。之后,人们又用一个月时间修成了长8里多的水渠,使下辛庄至陈各庄的700多亩旱地变成水浇地。兴修水利,使范各庄四分之一的旱地变成了水浇地。
1958年夏,密云水库兴建。范各庄群众和大批民工一道开赴工地。时值7月,瓢泼大雨不断,大家顶着雨,搬石头运沙土,常常几天几夜不下工地,吃住在工地上。挖渠时没有炸药,大伙就用锄锹击碎山石自制炸药。有了炸药不会装,人们就边实验边学习。贫农王守信第一个报名参加学习,他带着一群人,昼夜战斗在工地上。一次铁锤打伤了他的脸,大伙劝他休息,他没哼一声,仍然坚持劳动,直到工程完工。期间,他常因公事回范各庄,却多次过家门而不入。1958年修建四平台水库(现雁栖湖),范各庄村水浇地面积有所增加。但是,在“一大二公”人民公社时期,范各庄村社员还是过着吃糠咽菜的日子。
随后,各项政治运动接踵而至,特别是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生产生活,人们的生活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逐步下降。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特别是实行联产责任制以后,农民重新获得自己土地的经营权,范各庄村民才真正走上了富裕路,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根本改善。
(上文笔者主要摘自怀柔区政协王淑玲女士的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