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隶书(曹全碑)与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的特点分析

 图101 2014-11-06

隶书(曹全碑)与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的特点分析                                

 

隶   书

楷    书

 

 

 

《曹全碑》,全称《汉合阳令曹全碑》,曹全字景完,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刊立。明万历初在合阳(今陕西省合阳县)莘里村出土。1956年移至西安碑林。全碑24行,每行45字。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祖籍渤海千乘。欧阳询书法初学王羲之,但比王字更险劲。欧阳询综合了汉代隶书和魏晋楷书的特点后形成了自已的风格,所以在欧体中有很多笔意带有隶书的笔意。

 

 

 

 

 

 

 

 

1、以圆取势,方圆结合,圆韵秀丽,寓方于圆,虽瘦而谀,中锋行笔,柔中带钢。

2、笔笔逆,笔笔藏,笔笔中锋,尾,厚重而特长可平衡重心。以反挑为主笔时,圆转为弯钩;

以撇捺为主笔时,左右相对舒展。

内紧外松,中空收紧;左紧右松;

布白疏而空,密而不闷。

5、字形扁平,横画上下靠拢,左右波捺以横向取势。字中波挑、钩捺,厚重伸展,有飘逸之感;

6、一字中“雁不双飞”,以免重复,要有主次之分;

7、字形虽取横势,但仍有长短之分,随字赋形,各具变化

1、  瘦硬清寒,结构体势趋于纵势,笔划内敛,楷书严谨峻拔。以方笔为主,似方似圆,行笔雄健含蓄,劲直有力。

2、  横、竖用方笔,起收多呈三角形;撇捺方圆兼用,外形撇弯捺直,灵活生动而极富变化;转折方中显圆,厚重有力;点画用方笔,多为三角形,或藏或露,连带自然;钩画较大,丰富挺拔。横平竖正,排列匀称,重心稳定。

3、  中间部分笔画紧凑,四周长画外展,形成中宫收紧的特点。从而重心位置也随之变化,形成险峻的特色。

4、  上下结构的字各部形成字形的偏斜,各部的相互配合,越是偏斜、险峻的字,越显得平稳凝重。

5、  有隶书笔意。6、  逆锋为主,以藏锋为辅;以中锋为主,以侧锋为辅。

 

 

 

 

 

 

 

 

 

 

 

 

 

 

 

 

 

 

 

 

 

 

 

 

 

 

 

 

 

 

 

 

 

 

 

 

 

 

 

 

 

 

 

 

 

 

 

 

 

 

 

 

 

 

1、上窄下宽:下部有特别需要拉长的笔画,它的结构被处理成为上窄下宽的效果。如:易,鼎

2、上短下长:上部笔画呈横势,下部笔画呈竖势,它的结构被处理为上短下长的效果。如:胄,李

3、上宽下窄:上部有特别需要拉长的笔画,应处理为上宽下窄。如:告,高

4、上长下短:上部笔画的数量明显大于下部,应处理为上长下短。如:曹,鱼

5、上下平衡:上下部分笔画数量字形要求基本相同,且上下两部分没有特别需要拉长的笔画,应处理为上下平衡。如:圣,栗

6、上中下结构:上中下结构的字一般写成长方形,不能强行把它压成正方形,在书写时心须将上中下三部分紧密结合,并且进行长短、宽窄的变化,使整个字显得紧凑而不失变化。如:药,意

1、上下对正:上下各部分的中心应对正,各部分的中心位置一般在它的中点、中竖、撇捺的交点上。如:养

2、左右对称:上下结构的字大多左右对称。如:黄,参

3、上紧下松:欧字中,上下结构的字大多上紧下松,即上部笔画紧凑,下部笔画疏郎。如:双,享

4、上松下紧:上松下紧是欧体字所特有的一种疏密处理。如:皆,荡

5、上宽下窄:上部有长横宝盖或“人”字形的,上部宜宽。上部宽的字,下部宜窄,下宽要盖下,要将下部完全盖住。如:登,霄

6、上窄下宽:下部有长横、长捺或“儿、戊”等字底的,下部要宽,上部一般较窄。如:呈,葳

7、上中下:上中下结构的字,各部宽度应各不相等,以免字形呆板。如:虑,寰

 

 

 

 

 

 

1、左右平衡:左右两部分笔画数量、字形基本相同,且左右没有需要拉长的笔画,应处理为左右平衡。如:斯,段

2、左宽右窄:右边笔画数量明显少于左边或左边笔画呈横势,应处理为左宽右窄。如:都,刊

3、左窄右宽:左边笔画数量明显少于右边或右边有需要拉伸的笔画,应处理为左窄右宽。如:肆,掾

4、左短右长:右边有需要拉长的笔画,应处理为左短右长。如:功,时

5、左长右短:左边有需拉长笔画的前提下应处理为左长右短。如:如,和

6、左中右结构:左中右的字一般处理为扁形。书写时一定要左中右三部分紧密结合,并且要有长短、大小的变化,使字显得紧凑而不呆板。

1、左右平衡:左右两部分笔画数量、字形基本相同,特别是竖向笔画相等的且没有拉长的笔画,应处理为左右平衡。如:体,验,精,般

2、左窄右宽:左轻右重,以右部为主笔,左部多为偏旁部首应尊循左紧右松。如:清,接,竹

3、左宽右窄:左部笔画较多,应以左部为主,必须有错落感,遵循左高右低。如:欢,勤,观

4、左短右长:左旁较短的字要偏上,以免上部空虚。如:颂,锡  “忽”部的撇、钩应向左斜,可稳定重心。

5、左长右短:右旁较小的字应处理为右部偏下,底部与左部平齐。如:物,记

6、有“L”结构的字则“L”必须往上张仰。如:乱

7、左中右的字一般处理为扁形。书写时一定要左中右三部分紧密结合,并且要有长短、大小的变化,使字显得紧凑而不呆板。若右部短小的,右部要偏下,以稳定重心。必须写成左上右下,不可平齐。如:职,微,卿

 

 

 

 

 

 

 

 

1、横画要平:隶书中字的横画包括平横与波横都要写得平平正正,起收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上,字才会显得平稳,端庄。如:士,下

2、竖画要正:竖画要写得端端正正,特别是长竖、中竖;即是弯尾竖也要写得正直,不偏不斜。        如:米,年。

3、左右对称:左右对称的字一般不带斜度,撇,捺左右长度一样。如:不,大

4、左右不对称:这种字缺乏横或竖的主笔,而是以斜笔为主笔,需要其它小的斜笔进行平衡,从而保正形端正。如:人,之

5、横平竖直:这种字由横与竖组成,无大量的斜笔,有小斜笔也是起点缀作用。如:右,三

6、斜画均匀:字中斜向、弯形笔画之间,排列要均匀。这主要看笔画之间的空白,空白大小相当就是排列均匀。如:方,史

1、横画要平:字中的横画要写得平平正正,尤其是长横,多为字的主笔。字中的短横可平可斜,“斜”向应向右上仰起,以求横的变化。如:丘,上,工

2、竖画要正:字中的竖画包括竖钩要写得端端正正,长竖,中竖多为主笔,字中的短横要向内斜(如:字中的“口”)如:申,可

3、弯中求正:弯钩作为主笔,也要弯中求正。指的是弯钩的首尾上下对齐,首尾的连线为垂线,钩画的弯曲程度应因字而异。如:子,乎

4、斜中求正:斜钩作为字的主笔,支撑字的重心时,斜钩的钩部要居中,字形才能平稳。如:力,乃

5、横竖斜画均匀:字中的横与横,竖与竖,斜画之间要排列均匀,空白均匀。如:事,弗,本,水

6、左右对称:字分左右,左右两部分相互对应的笔画,其长短、大小位置要互相对称,尤其是撇捺,其倾斜程度也要相同,而长短则互相搭配。如:重,来

 

 

 

 

 

 

 

 

 

1,  左上包围:上边与左边包围的字一般不特别扁,中间的部分包在字的中间,只有很少露出。如:岸,廓

2,  左下包围:左边与下边包围的字一般呈左收右放,中间部分略高于外框,大大窄于外框,与半包围部分相互平衡。如:遗,建

3,  右上包围:上边与右边包围的字中间部分因字形不同,有的全部缩在包围结构中,有的则露出一小部分。如:司,哉

4,  上包下:左、上、右三部分包围的字一般外框左长右短,中间部分必须略短或长于两边,左右两边一般为左长右短。如:阙,同

5,  下包上:左、下、右三部分包围的字一般呈左右基本对称,中间略高,两边略低。

     如: 出,幽

全包围:全包围的字一般处理成略带扁形,而不是规整的正方形,并且会显得上下不齐宽,同时有的地方要留有空隙。如:国,因

 1、左上包围:左上包围部首在左上两边内包部分向左上靠拢,而它的长笔画可向右、下边伸展,不可完全包住。如:应,厥

2、左下包围:左下包围部首在左下两边,内包部分应向左倾斜,形成呼应关系,而部首的长捺应尽力右展,完全托住内包部分。如:还,避

3、右上包围:右上包围部首在右上两边,内包部分向上靠拢,而左下笔画则向外突出;内包部分的中心也适当向左偏移。如:气,旬

4、左包右:部首在上、左、下三边,内包部分应向左靠拢。部首上下两横的上短下长,下横右伸长于内包部分。如:匪,臣

5、上包下:部首略带长形。内包部分居中,笔画均匀,并向上靠拢,决不可向下突出。如:同,周

6、全包围:部首横平竖正,外形比较方正。内包部分居中,笔画在框内排列均匀,一般不能有疏密之分,重心才能平稳。如:因,国,四

 

 

1、包围框架的字与开放式相比若小;

2、上、下结构的字不宜太扁;

3、独体字不宜太大

4、主笔为竖的字竖要垂直,不能弯曲。小笔划的竖要写为“S”使字显得灵活不生硬。

1、左右结构稍宽(左小右大)

2、上下结构稍高(左高右低)

3、包围结构稍方

4、独体字略小

5、合体字稍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