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禅·家族】范氏义庄:28条“军规”成就800年温情

 络纬 2014-11-06

北宋皇佑年间,某天晚上范仲淹睡得很早,忽然在半夜被惊醒。他做了一个噩梦,梦见苏州一带发生了饥荒,大片田地荒废,而自己的范氏族人则生活潦倒,食不果腹,大家纷纷外出乞讨,一路上都是被活活饿死的年老体幼者。


范仲淹被吓出了一身冷汗,他起身到书桌前,把这个梦记了下来。那时,范仲淹已经是第三次被贬到杭州为官,年纪六十有余,本应安享晚年,他却觉得人活着是为了道义,连身体发肤都是外在的东西,更何况自己的家园。




范仲淹出身贫寒,从小父亲过世,随着母亲改嫁到山东,从小不得不“断齑画粥”,在贫寒中成长为一名有为之士。


为了避免梦中悲剧发生,范仲淹拿出自己的所有俸禄,在祖籍苏州吴县的天平山下买了一千亩田,又在苏州城内买了两百亩,创办了义庄,用来救济族人。


这就是范氏义庄的由来。范仲淹将一生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到义庄的建设当中。他曾遭弹劾被抄家,却发现家里没有任何财产。“历史是很残酷的,假如他有一点把柄被找到,史书上也许就没范仲淹这个传世人物了。” 苏州碑刻博物馆的副馆长张晓旭说道。



“范仲淹四处为官,公务繁忙,却一直心系义庄,三年后他死在去徐州做官的路上,只留下一套他亲自订立的《义庄规矩十三条》。”张馆长说,“他的儿子范纯仁接手后,又先后十次续订规矩,发展到了28条。正是这套完备的制度,奠定了义庄数百年的运行机制。”


根据《义庄规矩》里的记载,义庄把所有收入,全部分给了范氏族人,供他们衣食以及婚葬之用,制订得非常细致。




凡是范姓族人,每天可以领一升白米的口粮,一个月来领一次,每次领三斗;米必须保证是上等白米,如果食糙米,就加领二成;每一户人家还可以领一个奴婢的口粮,假如那个奴婢服役了15年,而且年纪超过50岁,那么也可以算作族人领取口粮。整个范氏只有在外做官的人不能领口粮。


每年冬天,每个人可以来领一匹布,儿童减半。义庄还设有义宅,提供给流离失所的族人临时借住,他们还会发一笔钱帮着造房子。


至于婚丧,嫁女儿可领钱30贯,第二次出嫁就减少至20贯;娶媳妇同样可领20贯,二婚则不能再领了;族人过世,同样可以领到一笔2贯到25贯不等的丧葬费。


这些规定几乎涵盖了现实生活中的所有问题,不得不感叹范仲淹父子的良苦用心。正是范氏义庄的出现,令范氏族人不再为柴米油盐发愁,基本生活从此有了保障。



义庄规矩中还包含了这么一条,外人或者亲戚,如果生活困难实在过不下去了,经过族人商议,也可以给予补助。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范氏义庄已从宗族设施上升到了一个简单的民间慈善机构。


义庄还备有粮仓,每年都会留出足够的粮食,以备饥荒。有几年江南发生水涝灾害,大量灾民颗粒无收,逃到苏州城内乞讨,范氏义庄在附近搭起一大片茅草屋,供灾民们临时庇护,他们还在广场上支起大锅,开仓烧粥分给灾民。到了春耕的时候,还会支给每个人一笔路费和种子,好让他们回乡继续耕种。



在范仲淹死后不久,义庄为了纪念他,特地用他的谥号创办了“文正书院”,这也是最早开设的义学。对于教师的待遇,有着很明确的规定,一个月给予糙米五石,同时要保证教育质量,假如学生少于8人,那么只给四石;还没到6个人,就只能领到三石。



在家族内部,有教师,又有学校,自然使家族成员受教育有了方便条件,子孙都安于读书,一时间范氏义庄内从事科举的人无数。


义庄同样鼓励年轻人从仕,读书人上京赶考,每人可以领到十贯钱作为路费,但假如有人无故缺考,这笔钱又会被追缴回来;到了南宋嘉定三年,根据物价上涨的幅度,义庄也加大路费,达到了百千文钱,一旦中了举人还能领取五十千文;到了清朝,奖励就更重了,去参加省考就可以领五石粮食,几乎抵得上当年老师一个月的收入。


当官的范氏后人,又会重新回到义庄,捐田捐钱,回报义庄,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范氏义庄在运作的同时,也在不断壮大,到范纯仁之后,已经发展到了三千亩义田,如何去管理这么大的一片财产,逐渐成为义庄运作机制中的重要部分。


首先,若要按时领到月供,族人必须及时到义庄登记户口。刚生下来的小孩,在两个月内要向义庄报告,说明是男是女,以及他的父母,在家排行以及姓名,义庄核实后才给予登记,正式入册。如果不及时报告,将来就没有月供。所以那个时候,登记户口是范氏族人的头等大事。


其次,义庄还设有一位管理员,由族人推举出来,专职打理义庄。一旦选为管理员,就必须受到全部族人的监督,并根据他的工作成绩领取报酬。如果他保证每个族人都能领到月供,就给他糙米20石;一旦族人只领到了半年的月供,那么他也只能领取一半报酬。在他领取报酬的时候,还需要有族人主动证明他的工作确有成效,否则就不能领取。


为了保证义田不受私吞,管理员还得确保不能雇佣本族人种田,更不允许土地买卖。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义庄得到各级官府的认可,使它的制度在法律上有了保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减免义庄的赋税。光是宋嘉熙四年,官府就曾一次性免除范氏义庄九百七十三石六斗二升的粮食赋税。而在范氏义庄的带动下,苏州城历史上出现过大大小小近百所义庄……


到了清朝宣统年间,范氏义庄的义田居然发展到了5300亩,为历史最甚。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还特别指明要到范氏义庄参观,他在看过天平山脚下的义田之后,留下了一扇名叫“高义园”的牌坊,就是为了表彰范氏义庄的慈善精神。




历经八百年的范氏义庄,最终在数十年前的土改进程中荡然无存,但它留下的相关制度和资料,依旧还顽强地保留着,正如张馆长说的:“足够供现代停滞不前的公益慈善事业学习一辈子。” 



(文╱徐驰 图╱应协)



亲,如果你

有好的故事和好的图片

@乡居的禅意

http://t.qq.com/xiangjudechanyi

或发邮件至

 ceo-time@hotmail.com

和我们联系,

乡居的禅意是

大家共同展现家园的平台

 


“乡居的禅意”微信关注方式


【微信号】


village-life-style


【腾讯微博】


@xiangjudechanyi


【关注方式】


微信->通讯录->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点击“订阅号”->搜索“village-life-style”或“乡居的禅意”->点击微信头像->点击“关注”


【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