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自己,决绝

 天地人和w 2014-11-08

 

来自有意思吧(www.u148.net)

 

01

 

周三的时候,我上完早课挤从来没准时过的公交车从郊区赶往县城存钱,拿完凭条随便吃了点东西,又急冲冲赶回学校。

 

我存的钱是学生交的高考英语听力报名费,但是负责的那个江老师不收现金,班主任收齐后必须存到他账上,然后把凭条交给他。

 

那天我比较幸运,回学校没多久就在教学楼4号楼碰到了江老师,我拉着一满脸的笑容说:“钱已转在你账上,遇到你真是太好了,我把凭条给你吧。”

 

他说:“不行不行,班级、人数都没有会乱掉的,你拿回去好好标注清楚。”

 

“我已经写清楚了。”我为我先知的机智暗暗窃喜道。

 

“这件事没你想的这么简单的,你拿给我后我还得拿原始的表格逐一核对信息,有错误还要现场给你指出来,麻烦得很,你还是下午再去我办公室一趟吧,不是通知你们下午三点统一交么。”他边说边走,我紧随其后,待他说完走远,我在风中独自凌乱。

 

02

 

后来,我去年级组办公室写教案混时间,江老师走进去和年级组长打一声招呼后径直去了旁边的油印室,我喊他没回应,估计是真有急事。

 

他在里面捣鼓半天之后走了出来,在他和年级组长的对话中,我才听出他是想印东西,但是速印机有点小不听话,他有点着急想找人帮忙看一下。

 

年级组长看向我:“让小吴给你看一下吧,这小伙对机器这一块很是精通。”

 

“那你来给我看看吧。”江老师一直紧绷的脸突然舒展开来,要不是我亲眼所见,我一直以为他就是那种严肃认真说一不二的人,因为学生的事和他打交道很多次,他总会因为别人做得不符合他要求的一点点小瑕疵而大动怒火。但是他是管招生和高考这一块工作的权威,做了二十多年,从手写档案到电子档案,他见证了科技的飞速发展,凭他的资历,别说吼班主任老师,就算校长应该也不敢把他得罪。当然他也挺有分寸,吼人也分性别和年龄。

 

我检查一下机器,没多大毛病,仅仅是卡纸卡中间了,需要打开后盖抽出制版的轴承取出废纸。我对江老师说:“已经检修好了,你忙的话把要印的资料先放这里,印完我给你送到办公室,反正现在我也没事可做。”

 

他说:“你不是要交听力考试的缴费凭条么,现在给我吧。”

 

“没事,我待会儿自己过去,核对信息也还得去找你。”

 

“其实核对信息就是走个假过场,几千学生谁真有耐心去一个个去看,还不都是我说了算,直接把凭条给我就行了。”

 

听君一席话,我突然发觉我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还是很欠缺,在整个过程中我从来没想过江老师起初是在敷衍我。也终于明白中国式打太极办事方法真的深入各行各业了,但凡有点权力握在手中的人,就算捞不到好处,不为难你一下,似乎就刷不了存在感。于是我也理解他了,他自然不会因对我的搪塞和忽悠有所介怀,凭这二十年来的工作经验,处理这样的事他早已驾车就熟,习以为常。

 

03

 

暑假补课期间,有个复姓宇文的老师转过一个复读生到我的班上。他说让我不用担心,他已经给相关领导打过招呼了。因为他曾上过我高一的思想政治课,是我三观形成的推手,他说过的很多话和做人道理,我还是深信不疑的,他找我我没作多想就满口答应了他。学校三令五申,正规班级不能接受补习生插班,若有人不听劝诫,一经查处将扣介绍和接收的老师每人500元津贴,并在年终绩效考核中扣分以示惩戒。规定用正规的A4纸印发,加盖学校公章。

 

但是我带的班级在这之前还是插进了两个人,一个是方校长亲自打招呼的,说是县长秘书的侄子,没办法必须转插;另一个是袁主任的亲戚,袁主任找我的时候说,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况且那个条例还是他起草的,让我放机灵点,好好干。

 

于是,我自己也不顾学校的规定,接收了一个没有找任何领导层打招呼的补习生,她找我的时候说得很真诚,“我没有背景也没有关系,找不到任何人帮忙,我已经错过了一次机会,不想就这样结束读书生涯,所以希望你给我一次机会。”

 

这四个补习生跟班读了两个多月,直到学校搬迁新校区才被清走。因为学校安排宿舍是按在籍学生的名册,每个班的床位都有限制。管后勤的王校长拿着名册到各班清人,清出了两百多个私自转插的,介绍人要么是领导,要么是资历老的教师,他也只是干生气。后来学校决定成立补习班,让那两百多人留在老校区走读。校长在大会上批评那些不守规矩的人,“我接收的人是因为实在扛不住压力,你们倒好,来者不拒。更有甚者,人家来找我我都拒绝了,好话歹话说尽,你竟胆大妄为直接安排进班,让我颜面何存。”

 

当然,在新的决议出来之后,见缝插针的人又开始暗自行动了,之前虽然是按名册清人,但是重新分配寝室上报宿管科的名单还是由班主任提交。我的那个政治老师打电话给我,“其他人我不管你怎样处理,我的介绍的那个学生你就偷偷和你们班的学生一起上报,一两个床位的差距学校应该查不出来的。”

 

我当时有些迟疑:“这样不好吧,都不在一个校区以后也会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你怎么这么不会转弯,我让你做的事难道还能有错么。”

 

我继续给他说我的难处,他开始有点不耐烦,也许是喝了酒有点激动,“你不帮忙我另外找人就是了,枉我还教过你一年。”

 

后来,有老师对我说,你还是太年轻了,根本不知道这个学校的水深水浅,宇文老师要做的事,数学老师也挡不了。当年这里换届选举,管后勤的王校长落选,是他带王校长到外面闯了三年才回来,别说一个床位,就是一个班的床位王校长也会给他安排。他还是你的老师,这件事你处理得真的太差劲了。

 

04

 

孔枝泳的《熔炉》有一句话,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但丁在《神曲》里描写灵薄狱中居住的人们,他们不站在撒旦一边,也不站在上帝这边,只是作壁上观。

 

我还是会时常想起顾寒山的那段话:年幼时,我一直渴慕正直与善良,后来渐渐发现,我们的世界不是狼窝就是虎穴。那些一遍遍向我们宣扬道德与文明的道貌岸然者,就是糟践道德与文明的始作俑者。人们有多高尚,就有多卑劣。我记得许多初涉社会的少年,纯真未凿,却在成人的世界里,逐渐被打磨成一副胁肩谄笑的嘴脸,最终一头扎进世界的大流,成为他们的同谋。

 

起初的时候,我的愿望就是做一个好人。那时候认为做好人很简单,人和人之间只要坦诚相待,就可以肝胆相照。如今,我的愿望依然还是做一个好人,却发现好人并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人性是如此复杂,在面对一个状况时,无论平常如何设想如何应对,在状况发生的那一刻,即时作出的反应才是最终无法辩驳的结果。作为一个旁观者,人可以轻易地站在道德的最高点去指责,但是当真发生时,却不确定自己是否会按照既定的答案去做。当有一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把黑的说成白的,我们是否有勇气就纠正说那是白的?

 

 05

 

还在老校区的时候,我在政教处工作,经常会加班到很晚,有时候都回家了发现钥匙掉在学校又折回去拿。一来二去和门卫逐渐熟络,每次我都叫他李伯伯。在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一直以为我是学生,因为学校的老师大多都喊他“老李”。

 

学校的老师出去吃早餐都有一个习惯,先去的会押上100元,后来去的人就默认已经有人请客只管吃。起初我并不知道,有一次去吃早餐欲给钱被叫停了,里面大概六七人,他们说账是先到的人结,我想请客下次得赶早点。但是那天离开的时候,我却发现老李是自己给钱,以及整个早餐的过程似乎都没人和他说话,他也插入不了那些人的话题。

 

又有一次我在正课期间吃早餐,面馆里只有老李一个人,点完吃的我就把钱付了,连同他的一起。他怎么也要自己来,说这样真的不好,怎么能让我给钱,似乎在他的印象中这是件奇怪的事,推来推去好久他才接受。吃完早餐之后他在旁边的小卖部买了一瓶营养快线,说要请我喝东西,营养快线已经冻成冰块,从冰箱的底层翻出来,从摆放的位置来看是很少有人买。而他之所以买营养快线,大概是觉得稍微贵点更上档次。我坚持不要,看难以推脱就一溜烟跑了。

 

老李不知从哪里得知我是年级统计分数的老师,每次考完试他都会去政教处找我查看他孙子的成绩。他孙子是我们那一级唯一个没有受特殊照顾进快班的教师子女,这说法似乎也不对,他本来就不是我们学校的教师。他让我给他分析孙子的成绩,其实都是槽点,没有一科像样的成绩,不知该怎样给他分析。但我还是会说,再努力一点点就好了。

 

只听见他边抄分数边说:“语文还行,英语退步了一些,数学有点恼火,很多科都需要努力。这孩子明明很聪明的,就是太贪玩了。吴老师,你说他再努力一些能考取一个专科么。”

 

“能。”面对这样的期盼,我不知道说什么好。这孙子确实很不像话,学习从不上心,因为打架被政教处处分过,谈恋爱让原来的班主任容不下而转了班。但是哪怕他糟糕成渣,他也是老李的孙子,唯一的宝贝大孙子,是老李走完这一生之前最后的牵挂,是老李在这个薄凉的人世里最耀眼的光芒。

 

我已记不清老李说过多少次,“等他考上了大学,我就给他买苹果4s。”这样的许诺或许就是最发自内心的坚信,并没有随着iPhone 5,iPhone 5c,iPhone 5s,iPhone 6,iPhone 6 Plus的相继问世而调整过。

 

06

 

还记得大学生涯的最后一节课,雨夹雪,1℃~3℃,班上却没有一个人缺席,好像那门课叫《数学方法论与解题研究》,授课的老师叫曹小乔。

 

曾经我们都不喜欢的那位节节点名、吹嘘儿子、为难学生、笑容可怖的“老巫婆”,在那个冬季,终于让世界清静了。那一课她讲“结束语”,她说“感谢词”,她谈“戏剧性”,因为那也是她教书生涯的最后一次课,我们有幸成为她的最后一届学生。我不曾发现,原来她也会讲我一直的信仰与原则,“不要见到校长点头哈腰,而见到看门的大爷趾高气扬”;原来她说的“至始至终”和我推崇的“始终如一”以及后来常说的“不忘初心”原本就一样;而她所强调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却比我想象中的难得太多,她用几十年的从教生涯践行着。

 

回首往事的几度哽咽,展望未来的满目泪花,她冒着热气的每一个被冷冻后的字句,听起来是那么的舒服,胸中有一股激越在涌动,眼里有一种情绪在挣扎,脑海浮动着一些原本不该的悔恨。“热爱”、“平和”、“公正”、“设身处地”,那些字字珠玑的赠言,得用一生去体会和咀嚼。她说但愿给学生带来的感觉不是度日如年,她希望自己不只是一根蜡烛,而是能点燃更多蜡烛的火柴梗,每一个她教过的班级能有一个像她一样的学生便欣慰。那么现在的我,是要先被改变的那一个吗?

 

在这个纷纷扰扰的尘世,有过多少酸甜苦辣的日子,悲欢离合的人生,坎坎坷坷的历程,博命险峰的攀登?在忙忙碌碌、寻寻觅觅的道路上宛似蝼蚁觅食,亦如蜂儿含蜜,爬行南北东西,飞纵千山万水。淌大河、翻高山、行宽路、过小桥,此时身披刺骨寒流,彼时头顶炎炎烈日。总是不禁要问,人生这么辛苦,为何还要这样执着地追求艰辛地活着?

 

要融入生活,体会生活,才有可能寻求到自己所要的生活,也许还能看到一丝生命的曙光。寻求的路上总是走得太过匆匆,也会奋不顾身、全力以赴。但总得善待自己,渴时喝一口水,饿了来一碗饭,寒冷时更别忘了加一件衣服。我只愿,醒来时要去的地方,花落成冢处、岁月刻墙上,有心中的那一片净土。如若没有,举一杯酒,天寒酒暖肠,人心寒,也喝酒。

 

不管怎样,还是要做自己,请记得决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