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证治

 学中医书馆 2014-11-09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因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肝疾病,并且有患病年龄低龄化趋势[1],如何有效防治此病已经成为肝病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之一。本病属祖国医学“胁痛、痰证、黄疸、积证”范畴,本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治疗经验,现将辨治精要介绍如下。

一、辨证要点

非酒精性脂肪肝者,初起仅为单纯性脂肪肝,进一步加重则为脂肪性肝炎,严重者发展成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它常伴随着肥胖、高脂血症。从多年的临床观察来看,本病多因工作繁忙、饮食不节、多进肥腻,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水谷不化精微反成痰浊,张景岳曰:“夫人之多痰,皆由中气虚使然”,脾虚运化失职,痰浊内生,而痰浊为害,循经流注,无处不到,停于肝脏,则易发生脂肪肝;肝主疏泄,脾主运化,二者相互影响,土虚至木亢,加之工作繁忙,肝失疏泄,肝气郁滞,更易使痰浊之邪停留,则出现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如B 超示“亮肝”、血清转氨酶升高、右胁胀痛等;《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其分清别浊,有赖脾的转输,脾失运化,累及小肠,受盛与化物功能失常,清浊不分,痰浊内生,则加重脂肪肝,并出现血脂异常;故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乃肝脾小肠功能失调所致,其病机特点为:其本在脾,其标在肝,其制为小肠。另外脾运不健,痰湿内生,阻于肌肤,则出现虚浮肥胖之体;痰浊为害,循经流注,无处不到,流于血脉,则为高脂血症;上犯颠顶,则头晕、头痛、中风;痹阻心脉,则胸痛、心悸。

二、治疗要点

按以上辨证要点临证治宜健脾泄浊、养肝疏肝、活血化瘀。自拟升清降浊汤,主治痰湿内蕴之脂肪肝,兼治高脂血症,尤适于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者,及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其组成:生黄芪30 g,党参20 g,炒白术10 g,决明子20 g(打碎),干荷叶15 g,泽泻10 g,生山楂20 g,川芎10 g,决明子20 g(炒打碎),丹参20 g,柴胡10 g,广郁金10 g,制香附10 g,枸杞子20 g,制首乌20 g,女贞子15 g,生甘草10 g。

脾主运化升清,健脾可促进运化,使中焦升清降浊功能得以正常;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健脾泄浊,则小肠化物功能正常,使清气得升,浊气得降;肝主疏泄藏血,疏肝养肝,可使肝之疏泄功能正常;活血化瘀,使肝之藏血正常,进一步使肝之血运正常,最终脾才能健运,升清降浊功能才能正常[2]。方中生黄芪、党参、炒白术健脾,运化功能旺盛,小肠的饮食精微得以很好的生化利用,且黄芪可升清利水,使清阳得生,浊气得降;决明子、干荷叶、泽泻利湿通腑,使湿浊之邪从小肠而泻,且决明子肝经,清肝、通便降脂;丹参山楂、川芎活血化瘀,改善血行,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川芎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柴胡、广郁金、制香附配枸杞子、制首鸟、女贞子疏肝养肝,使肝疏泄藏血功能正常,且柴胡可升清阳之气而降脂,枸杞子可养血保肝降脂[3],另外柴胡黄芪可加强其升举清阳之功。诸药合用使脾之健运及小肠的化物功能正常,肝能疏泄藏血,终使清气得升,精华得以利用,则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浊气得降,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养肝疏肝、活血祛瘀,使肝之脉道畅通,蕴藏在肝及血脉中之痰浊瘀血,从小肠而排泄,脂肪肝得以消失。

三、临床应用

将本组药物用清水浸泡30 min, 先武火后文火煎汤150ml,翻渣放水再浓煎150 ml,两次药相兑,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服约150 ml。每日1 剂。本方以脂肪肝伴体肥多脂,右胁胀痛,胸闷痰多,神疲乏力,眩晕,舌质暗、苔腻,脉细滑者为辨证要点。尤擅治疗B 超检查示肝光点致密,有脂肪肝征象者,或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者。临证时若血清转氨酶升高者,加垂盆草、鸡骨草、虎杖、田基黄; 伴头目眩晕,TCD、心电图异常等提示心脑供血不足者,加葛根、鸡血藤、陈皮以活血化痰;若胸闷、痰多,气滞痰阻之象,加瓜蒌皮、桂枝枳壳以化痰通阳,宽胸理气;若大便燥结或便虽成形而艰解者,加制川军以通腑气;若挟酒湿者加葛花、白茅根以解酒毒;体肥、痰湿重者,去枸杞子、制首乌,加苍术、白芥子以除痰湿;若瘀血重者,加红花、土鳖虫以加强活血通络。

四、食疗、体疗、心疗并重

在药物治疗同时病人应坚持控制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及心理调治,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和巩固疗效。食疗:患者应限制高糖、高脂肪、高热量、酒、钠盐的摄入。同时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掉喜吃零食、临睡前吃点心、餐后立即睡觉等习惯。平素饮食以粗渣低热卡膳食为主,并持之以恒。

体疗:在饮食控制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如跑步、打球、种菜、锄草等,运动量由小到大,并长期坚持,这样能使痰湿渐去,身体轻快,正如华佗所曰:“人体舒得劳动……,则人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百病不生”。心理调治:前人曰:逸情者,多生痰浊。脂肪肝患者,往往多食少动,懒思嗜卧,日久为习,就诊时常向医生强调其嗜睡、想吃、懒动等已成习惯,难以改变;此时应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坚强的意志去克服恶习;另外,应鼓励病人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并以舒畅的心情、旺盛的斗志参加工作,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五、病案举例

患者、男、39 岁,2008 年12 月2 日初诊。主诉:右胁胀痛、神疲体倦2 月。

患者为个体商人,平素因业务关系,经常宴请,多进肥腻,近2 月来时觉右胁胀痛不适、神疲体倦、头胀且重、脘腹痞满、体重渐增、睡眠差而多梦、小便黄、大便稀溏,舌质暗,舌苔稍黄腻,脉滑细。B 超示:肝可见致密点状高回声,肝内管腔结构稍模糊,诊断为脂肪肝。化验血生化ALT:65 U/L,AST46 U/L,甘油三脂1.91 mmol/L、胆固醇5.97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6 mmol/L。证属肝脾失调,痰浊血瘀致病。治从健脾泄浊、养肝疏肝、活血化瘀。药选:生黄芪20 g,党参20 g,炒白术10 g,决明子20 g,干荷叶15 g,泽泻10 g,丹参20 g,山楂20 g,川芎10 g,柴胡10 g,广郁金10 g,制香附10 g,枸杞子20 g,制首鸟20 g,女贞子20 g,垂盆草20 g、虎杖20 g、生甘草5 g,14 剂,每日1 剂,水煎2 次,饭前分服。嘱自行饮食调理,禁油腻,宜清淡饮食,多吃疏菜水果。

二诊:药后右胁胀痛、神疲体倦减轻,精神爽快,其余诸症减轻,续服前方14 剂。

三诊:药后诸症消失,无特殊不适,舌苔薄,脉细。后再以原方治疗,共2 月,诸症消失,无不适症状,复查B 超示:肝胆脾未见异常,血生化甘油三脂1.54 mmol/L、胆固醇5.1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 mmol/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