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机遇来临北京周边城镇准备好了吗?

 水共山华 2014-11-09

  从北京繁华的国贸出发,乘坐公交车一路向东,30公里的距离,40分钟便能抵达隶属于河北省的燕郊镇。“跨省上班”曾一度令人觉得匪夷所思,而如今却已让人习以为常,甚至津津乐道。

  每天,由约40万人构成的潮汐涌动于北京与燕郊之间,庞大的人口流动性,带来的是城市活力。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提出,带给北京周边城镇的则是新的机遇。

  燕郊廊坊“近水楼台先得月” 

  燕郊与北京仅一河之隔,从廊坊到北京乘坐动车也只需20分钟,依靠如此便利的交通条件,无论是现在提出的“京津冀一体化”,还是之前的“环首都经济圈”,燕郊、廊坊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燕郊最早的定位是北京的生产基地,主要承载传统制造业,但后来随着燕郊的发展,具备了一些特殊的区位优势,也开始引入高新技术产业。所以在京津冀一体化提出之前,燕郊廊坊等地区其实已经在借助北京发展产业。”百世金谷实业有限公司营销运营副总经理曹志国谈及燕郊的发展历史时说。

  如今,京津冀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前有报道称,北京河北间的通讯漫游费将逐步取消、7月末北京与河北签署了《交通一体化合作备忘录》等文件。“这些利好的消息给我们产业运营商增添了很多信心,让我们对燕郊这些城市及其产业的发展有了更高的期望。”曹志国说道。

  廊坊津港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新颖也认为,京津冀一体化对产业方面的影响非常大,“北京有部分央企及大量上下游企业已经开始外迁,这将促进周边产业园区的产业升级和产业优化。北京外迁的企业,落户在河北的各个园区内,也会加快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拉动当地GDP的增长。”

  北京产业转移的脚步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推进而不断加快,如何承接这些产业将是周边城镇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区域功能需精准定位 形成区域梯度产业层 

  “燕郊总共只有100多平方公里,现在已经开发了70%—80%,已经没有大片的土地可用来新建厂房,所以不适合生产型企业入驻,会更倾向于发展第三产业。”曹志国说,“但是像燕郊旁边的大厂回族自治县,其土地较充裕,还处于一级土地开发阶段。相比燕郊,他们更适合引入一些龙头企业,从区域联动做到产业链整合,形成产业合作紧密、分工明确的产业集群。”

  据记者了解,北京的周边城镇如燕郊、大厂、固安等,虽然都紧挨北京,但区位也不尽相同,燕郊、大厂在北京东部地区,固安在北京南部地区。区位的差异使这些城镇具备一些独特的产业优势,比如京南地区新机场将带来的交通优势等,地方政府应该利用这些优势进行产业定位,以避免与其他区域产业同质化。

  对此,赵新颖认为,应科学地把握产业的发展方向,打造出有梯度的产业层级。“园区在规划时应该依据区位优势,做好产业定位和分工,结合自身的经济结构及特点,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重点培育出一两个强势产业,这样才能在产业调整大潮中站稳脚步。”

  曹志国提出,希望北京发挥其中心作用,将北京周边几个区域的优势进行整合,协同发展,避免相互竞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