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麒麟合创】山川贡瑞塔子头——走近农耕时代的东坑之塔岗(一)

 麒麟合创 2014-11-11
本帖最后由 醉红颜 于 2012-10-25 11:02 编辑

山川贡瑞塔子头
——走近农耕时代东坑之塔岗(

                                                  总策划:舞者  作者:巨野子木  醉红颜

塔子头村旧围门上的“山川贡瑞”让人眼前一亮
·



       2012106日,我们东莞文化发现之旅的脚步再次来到东坑塔岗,这已经是我们第三次行走塔岗村了,我们被基本保护完整的古村落的布局、宗祠、民居、巷道、古井、池塘及传统的生活方式、质朴的民风所深深吸引,遂决定将古村落的方方面面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希望大家通过阅读这些文字和画面透视农耕时代的东莞,感受历经千年文化的沉淀。

     第一次来塔岗时,恰逢细雨濛濛的六月,第二次是半阴半晴天气,今日再访却是烈日当空,这为我们多角度观察古村落提供了绝佳的天气。

静谧而恬淡的塔子岗村散发着农耕时代的魅力.JPG

·

    我们为何选择塔岗村作为走进东坑的第二站的目标呢?原因有二:一是马来西亚网友“不断学习”先生曾经提到塔岗是其祖母李氏出生地,十分有感情,无奈上次回莞时匆匆而过,未能仔细观察,身在海外的他希望有机会再次细细咀嚼故乡的味道,以慰游子思乡之情;二是彭屋彭灿晃先生多次提到彭屋与塔岗村为世代表亲,故而我们也想深入了解塔岗李氏的渊源,毕竟我们都是李氏的后人。

    我们这次的行走首站放在塔子头村,因为前两次走访都是先行塔岗村。塔岗村包括塔岗村、塔子头村,两村是同属一个祖宗,塔子头村由塔岗李昂英之长子子达立村,故民谚有“塔岗塔子头唔离远,中间隔个荔枝园”之说。从地理位置上看,塔岗在前,塔子头在后,各枕一个山岗。
俗话说,“塔岗塔子头离唔远,中间隔个荔枝园”塔岗和塔子岗相隔究竟有多远呢?.JPG

    我们来到塔子头村“聚宴中心”前小广场。聚宴中心是东莞各村举办婚宴、开灯等重大活动的场所,原来这样的活动大多数安排在祠堂,现在因为同族的人越来越多,一般的祠堂根本无法容纳,或者有些村子已经没有了祠堂,失去了举办公共活动的场地。

    广场边大王椰子树下正在晒东西,走近细视,倒悬成伞状的原来是豆杆,旁边还晒有一方块形的豆粒,这真是久违的景象了。若是在北方,农历八月底早已是秋高气爽,满地流光溢彩,或金黄或深绿或殷红或雪白,田野里、打麦场上、庭院里满是忙碌的人们,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挂满了金灿灿的玉米穗、红彤彤的高梁穗、黄澄澄的谷穗,还有院内屋顶上白云般棉花,那真是令人无限向往的秋日收稼图。
豆子成熟了,豆杆倒悬成伞状,豆子也躺在一边晒太阳.JPG
·


    转过小广场,便是塔子头村的李氏宗祠。入村先访祠堂这已是我们行走的习惯。

    阳光下的李氏宗祠格外鲜艳,两侧高耸的锅耳墙,灰色的房顶红通通的基础、廊柱,犹如一位晒太阳的老者,安详、恬静,就这般笑眯眯度过了数百年的光阴。
阳光下的李氏宗祠犹如一位老者,安详而恬静
·

    2002年,塔子头李氏宗祠被公布为镇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考证始建于明初,由当时李自昌等人筹资兴建。宗祠是一间三开间三进的古建筑。



李氏宗祠的门匾下面的日月神雕工精细,人物表情生动活泼.JPG
·


     屋脊两端照例传统安装两只跃动的鳌鱼,而中间的灰塑主题则是围绕“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塑有一只腾云驾雾的金龙,而龙的下方正有几尾鲤鱼游动,正中的一尾昂首跃立水上隐约的龙门。灰塑昭示了李氏先人希望后世子孙兴旺发达,富贵显达。
垂脊上的鳌鱼.JPG
·

   “看,这鲤鱼活灵活现的,真生动!”子木不由得赞叹了起来。红颜一听,有点不高兴地说道:“你应该说'这敬哥活灵活现的’!”鲤鱼为什么叫敬哥呢?

   原来,“鲤”与“李”在东莞方言中为同音,李氏人常常自诩鲤鱼。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清晨,一个外乡人早早就来到李氏的村子中卖鲤鱼。

   “卖鲤鱼喽!卖鲤鱼喽!”外乡人吆喝了老半天,一大盆鲤鱼都无人问津。外乡人百思不得其解,眼看日头快上三竿了,却又不愿离去。正在这个时候,有个老者从外乡人身边走过,外乡人大声吆喝了一句:“卖鲤鱼喽!”老者睨了他一眼,问:“年轻人,你吆喝什么呢?”“卖鲤鱼啊!”外乡人见好不容易等来一个搭讪的,也不管对方高不高兴,就连忙应道。老者指了指村内,说:“你难道不知道这条村都姓李吗?”外乡人一听,恍然大悟,他一拍脑袋说道:“原来这样!我应该敬鲤鱼做'阿哥’,来来来嘞喂,卖敬哥喽!卖敬哥喽!”
    外乡人的吆喝声响亮,不大一会儿工夫,一大盆鲤鱼全部卖光了。从此,李姓人便学着外乡人将鲤鱼尊称为“敬哥”。


鲤鱼跃龙门?“敬哥”跃龙门?.JPG
`



   两侧垂脊上各为一尊白色的狮子,张口怒目,昂首而踞,望而生威。而右侧的狮子眼睛放射出幽幽的绿光。祠堂中老者略带惋惜的口吻告诉我们:“原来两个狮子眼睛都是一样的。现在左边的这只眼睛被人偷去了。”
右边的白狮子发出绿色的幽光
`

    左侧的月梁木支架上刻有一只蝙蝠和一只鹿,喻意“福禄图”,而右侧的月梁上木支架刻有一只雄狮和一只鹰,喻意“英雄图”。屋檐下的木檐板刻有精致的图案和花纹,可惜刻有人物的图案全部被人为凿去,仅余人物的影子。
“福禄”的蝙蝠和鹿木构件`

    大门口正上方悬有“李氏宗祠”的木匾,有一行小字说明“一九八八年重修”,据记载,宗祠分别在清同治九年(1870年)、光绪十九年(1893年)和1988年重修三次。


“英雄”图木构件

·


    门口两侧悬挂木制对联“宗承柱下,派衍文溪”。询于祠堂中老人,老人指着对联给我们解释道:“'柱下’为柱下史,借指李氏先祖老子李聃;'文溪’是塔岗祖先李昂英的号。那么整副对联的意思是宗族上接柱下史老子,一脉相承繁衍于至文溪。”祠堂的对联多能揭示姓氏宗祖的渊源、祖地、迁徒、定居地,塔子头李氏宗祠也不例外。

   对联的两侧还贴有另纸联“猶龙世胃,射虎家声”,我们看到后还有一番争议,因为“猶”字的书写变形所致。我们再次询之于祠堂门口的老人,老人再次为我们释疑:“'猶龙’为用典故,当年孔子问礼于老子李聃,说老子之学识像龙一样,高深莫测,见首不见尾,子孙世代相传;”

    “射虎,是不是指汉代飞将军李广啊?”红颜似乎明白了对联的故事。

   “是啊!祖先李广英勇善战,尤其是射虎声威远播四方,隐喻李氏家族为名门之后,”老者乐呵呵地道出了对联的喻意,“横批“'百世其昌’寓意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两幅对联,道出了塔岗李姓的渊源和李姓祖先一文一武的威名
·

    跨过红粉石的门坎,步入祠堂,中门大开,透过天井,三进神龛直入眼底。头进的地上铺着红粉石条,只门坎内铺一青石板,不知何意?是否是垫脚石?左侧墙上照例建有一个土地公、门官的神龛,只未见神像。旁边还挂有几只灯笼仔。中门的木质并不好,应该是后修的,中门下的雕花红粉石墩古朴美观,料定是原来之物。
陈了,旧了,缺了,损了……却无碍她美得让人心动的本质
`

   头进和二进间有一天井,两侧有廊相联,廊下的红粉石柱和石墩均为原物,天井中铺满红粉石条,二进的台阶也是红粉石砌就。石缝间的生长着绿莹莹的小草,石阶上长期被雨水的冲刷也布满了苔痕。
六月天的雨水为红粉石间隙注入了生命
·

   一抬头,二进的红底金字的“萼徽堂”牌匾映入眼中,而最夺人眼球的还是堂上高悬的一个大灯笼。祠堂中老人介绍说:“这是过年时'开灯’时留下来的花灯。”我们仔细打量这盏花灯,灯上有“添丁发财”四个金字,中间贴有“囍”、“福”字,下方还垂一有条系着“福”字的穗子。这种“开灯”用的灯笼还是第一次见,似乎东莞的许多村的灯笼都是各有特色的,差异很大。
萼徽堂的花灯别具民间特色
·

   二进的两侧各有一小门,一曰义路,一曰礼门。我们经义路入三进,天井仍然是红粉石铺地,地势比二进更高。堂下静悄悄的,远不似上回,虽是雨天,仍有几位老人在“打麻将”。

   我们来到三进,首先来到李氏的先祖牌位神龛前默默祷告,神龛上书“百子千孙”。这神龛也是重修时新做的,十分粗糙。我们发现墙上有一石碑“蔴涌甞田碑記”,凑近看来,原来是塔岗祖业田产的翔实记录,比较珍贵,故录之于下。


祖先排位安放在第三进的神龛中,我们合十行礼
·

   “蔴涌上(土羌组合)之田乃忠简公之所遗也。阅《海珠志》所载:其田叁拾亩。今照前批与蔴涌贰拾伍亩,未曾清丈,因大步李昆亮、李杰祥、李鉴端等,于同治年间私典于萧某,萧又转与莫来福。

   光绪五年,文彦倡导禀明,裘邑侯饬差追给;六年复禀明,卢侯邑饬差复追;至七年,适,邓大人保臣在蔴涌办案,文彦到,去求情劝处,捕回莫来福,银六拾两。莫来福交回租部,退手其田归李家管业,未控以前。

    塔岗李济川等、坑尾李瑞年等、塔子头李文彦等商量,塔岗、坑尾出银以作讼费,塔子头李文彦出力,言明追复此田作为三份:塔岗一份、坑尾一份、塔子头一份。每年所收租银,三月往大石南、香山等处,以为扫墓之需。设部三本:塔岗、塔子头、坑尾各执一本,以为永久之据。

     光绪十二年岁次丙戌孟冬吉日立。”
麻涌尝田碑记”记录着一段公尝往事
·

     两侧还悬有长联“世泽创登龙,接士得隆情,声价光前垂万代;文章称倚马,扬眉欣吐气,萼徽堂上炳千秋。”祠堂内打牌的老人告诉我们:“这上联讲,汉代李膺学识渊博,清高傲慢,但得其接见者却盛情接待,像登龙门,声价百倍,流芳万世;下联指唐代李白上韩荆州书,日试万言,倚马可待,兴奋之时扬眉吐气,其才华光宗耀祖千余年。”漫观对联,书香之气氤氲,深为李氏后人而倍感自豪。

    老者还说:“祠堂还保存着顺德探花李文田于清同治七年到该祠祭祖所刻'百世其昌’横匾一块。”



现藏于广雅书院无邪楼前的清代翰林院内阁学士李文田篆书《朱子白鹿洞书院学规》

`

   可惜,我们没有亲眼见到清朝探花的手书,心中耿耿然,慢慢踱出祠堂。祠堂之左有青云巷,巷口门楼瓦背上满是青苔,间或点缀几棵野草,花墙上有镂空的茴香瓣状花样,下有灰塑“牡丹富贵图”,格外写意,格外舒服。
青云巷相连处有一间老屋,虽然破败,但整个立面还算完整,仅剩半米左右的檐板竟然刻有两只蝴蝶、两只朱雀、一只不知是火鼠还是麒麟,还有梅花、向日葵等等,美不胜收。


廊下彩画依然生动,木门已经残损,我们从慢慢推开的门缝中拍得几张照片,令我们爱不释手。但见院内野树丈余,绿叶掩映,老房设有花墙和隔扇,古色古香。环境如此雅致、幽邃,这或许是一座私塾?或许是一位富家的书室?或许是鸿儒们谈诗论文泼墨举杯的地方?












让人浮想联翩的古雅清幽之地,可惜不得其门而进



·




    祠堂的前面照例有个大地塘,走过地塘便是一个约二三亩的大池塘,一切都仿佛从塔岗村复制过来的一模一样。当然,东莞的古村落多是如此布局,地塘可以晒谷打谷,可以乘凉唱戏,可以举办各种活动……同时面临池塘,夏季既可以给村民带来凉爽湿润的空气,又可在失火时提供充足的水源,当然还可以养鱼虾,以改变村民的膳食。

    祠堂的右侧,青砖老屋的木门上印有“心形”,一边印有“忠”字,一边印有“公”字,这是一段历史的烙印,一段远去的岁月,屋前有一小麻石小巷,弯弯曲曲,一眼望不到尽头……
仅存的老围门被青色的瓷砖包裹着,从小门进去,却见内有乾坤!
`





    老屋之前便是老围门,据说这个围门是立村时所建,不过现在已经整修一新。门楼高两层,青砖为主体,红粉石墙为基础、门楣。进入门楼内,一无例外地有土地公、门官的神龛,我们双手合拾。

   顺木楼梯来到二屋阁楼,依然有一木质神龛,供奉着“福禄寿”神像,还有一些大众菩萨,两只油灯……站在二楼窗口俯视,两棵古榕巍峨挺拔,盘根错节,远眺山峦叠秀,寒溪河隐约在望,野田棋布……
忍不住要细探奎楼

`


    出围门楼数步回顾,门楼二层横额塑着“奎楼”二字,联曰“远迎岩岫翠,高接斗牛光”,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奎星楼”,可惜楼内没有“魁星”之位了。

奎楼中不见魁星神位,别致的小神龛倒也显得格外亲切

·

    围门对联曰“联山排对岸,夹水会明堂”,横批“山川贡瑞”。可想而知,当年李氏先祖选择如此优美环境聚族而居,果然吉星高照,人杰地灵吗?

    清朝光绪初年,塔子头村李文彦乡试中举、擢登副科进士。光绪十九年,其子李良翰得中恩科顺天乡试第223名举人,文魁进士,父子登科,一时成为岭南佳话。为此,塔岗、塔子头两村祠堂前都竖立桅杆,旌表功名。

   这里还有一段传奇故事。话说李文田,本是塔岗族子,顺德均安人,高中探花及第,写得一手好字,享誉文坛,朝廷钦点主考,他曾经两次来到塔岗拜祖,结识塔子头李文彦父子,知道他俩饱读读书,才华卓尔,有意栽培,私下吩咐父子依时到京应试,量才录用。

探花李文田为官清正,政绩卓著,慈禧视之为宠臣。此“福寿”题匾为慈禧御笔赐赠,现悬于顺德均安李氏宗祠



   家人为父子求神问卜,看此次赴京前途如何。签文说“有举去,无举来;烂网捕鱼,出芽芋仔”。解签人不明个中原委,望文生义说:“有举去,无举回,不吉利;烂网捕鱼岂不是一无所获,出牙芋仔无前途”。父子又轻信井美、半仙山、屋厦等几个同年举人的意见,感觉自己一无后台,高中把握不大,加之当年风闻义和团在北京作乱,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认为路途不明,遂决定放弃上京赶考。

    秋闱之后,李文田将全部考卷一一披阅,总不见李文彦、李良翰的试卷,后来才知道两人实未进京应试。


    后人闻知大呼可惜这次机会,遂将当初的签文又作如此解释:“有举去无举回,是福不是祸,因为高中之后,已是进士而非举人,故曰'有举去,无举回’;烂网捕鱼,叫你快快下手去捉;出牙芋仔,暗示马上要种,因为'种’和'中’同音,预示马上高中进士之意。”

     听着富有戏剧色彩的故事,漫步在百年古榕的树下,我们继续向塔子头村深处走去……

古榕毓秀,美丽的塔岗村还有怎样的故事等着我们呢?敬请关注下周一【麒麟合创】

温馨提示:【麒麟合创】系列皆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总策划:舞者 作者:巨野子木 醉红颜”感谢支持与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