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气和阳气的重要性

 昵称535749 2014-11-12

2014-11-10 09:35:45

 

有句话,我们每个人都听说过,那就是“人活一口气”,这句话不单是说个人“面子”问题,这口气其实就是我们生命力存在的根本。这口气,中医称之为“真阳之气”简称为“真阳”“阳气”,是老祖宗些通过高度概括抽象出的一个概念。我们看不到、摸不着这个东西,但它实实在在存在的,曾经有研究者通过测量人体活着和死后瞬间的质量微小差异证明其存在。中医很多概念是完全“形而上”的,“形而上”简单的说就是抽象的,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实实在在的单一实质的;但它又是建立在很多不同层次的实质现象的基础上的,所以形而上的抽象概念在实实在在的物质世界又可以找到他的影子,而且这样的影子还可能很多不止一个。“阳气”就是这样一个东东,要说他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人身上任何一个实质组成部分都不能囊括其全部内涵;但人整体表现出的活力,器官、组织、细胞……行使各自功能的能力都是阳气的外在表现。

 

中医先贤将阳气形象的比喻为天上的太阳,同时也借此说明其对生命的重要性。几千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这样写道:“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就是说,“阳气,就好比天上的太阳,一旦失常的话就必然生命活力不能彰显,不能长寿。明代的大医学家张景岳在注释《内经》的时候进一步说道:“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天之阳气,惟日为本,天无此日,则昼夜无分,四时失序,万物不彰矣。其在于人,则自表自里,自上自下,亦惟此阳气而已。人而无阳,犹天之无日,欲保天年,其可得乎!”意思就是说,阳气就是类似于天上的太阳一样的东西,天无二日,人也就这么一息阳气,如果天地之间没有太阳,也就没有昼夜晨昏、四时寒暑,万物都不能生存,人要是没得阳气,就跟天上没有太阳一样的结果,生命都岌岌可危,还谈什么长命百岁。

 

那阳气到底对人体生命有哪些重要作用?我觉得这也需要大家了解一下,其实知道了这个,也就可以反过来感受“阳气”到底是什么。虽然阳气太抽象,看不到,摸不到,但是大家只要知道“在作下面这些工作的东西就是阳气”就可以了。

 

阳气对于生命健康的重要作用,首先表现在他温煦作用。阳气就跟太阳一样,“太阳出来暖洋洋”,人有了阳气也才能身体暖暖活活的。这种温煦的功能,在我们人群中可以看出来:有些人就怕冷的很,有些甚至在夏天最热的时候都还觉得身上冷,我们通常就会说这些人“底火不够”“阳气不足了”;相反,有些人就不怕冷,别人都穿两三件衣服了,他还可以只穿件单衣,这种人我们说他“阳气旺”。

 

阳气旺当然是好事,但有可能有些人要就问,阳气旺的的人冬天倒是好过,夏天热了不就恼火了?冬天好过、夏天不好过,虽然是阳气旺但不是阳气旺而且功能好,这涉及阳气的另外一个功能,后面我们会提到。

 

阳气可以温煦人体,还能温养人体,看看自然界,春天夏天,日照充足,气候温热,动物植物就活动能力强、生长迅速,但到了秋冬,天寒地冻,万事万物也就萧条萎靡,植物就枯枝败叶,动物就潜伏冬眠。人也是一样,《内经》将阳气这种温养功能高度地概括为“若天与日”“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意思是说:“人有了充沛的阳气才能够精神饱满、充满活力、身手敏捷、身体强壮”。有些人,成天精神萎靡、说话走路都觉费力,我们四川话形容或者说是取笑这种人说“这个人‘阴司倒阳’的”,“司”有管事、管理、掌管的意思,“倒”就是倒台、跌倒的倒。其实“阴司倒阳”这俗语,形象地描述了“阳气不足,都有点不能起到主导主宰人体,阴气过余,反而阴气为主导”的不好状态。这里的阴气是啥子?我们描述像阴间般恐怖的环境,常说“阴风惨惨”“阴气森森”,阴气就是这样一个东东。

 

阳气温养人体,这个养的作用到底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呢?这就涉及阳气对人体另外两个重要的作用,即中医所说的“气化”和“推动”作用,阳气的气化作用,就简单的说就是“阳气有使物质发生变化的功能”,在自然界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在太阳光热的作用下,地上的水就被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聚在一起,形成云,最后又可以变成雨下下来。在我们人体,阳气的气化作用与之类似,用现代的东西来看,新陈代谢是比较直观的一方面体现,人体新陈代谢就是靠阳气气化作用来维持,吃进去的东西、吸进去的气,在气化作用下变成可吸收利用的物质进入人体,在人体内又在气化作用下合成人体有用的物质充养人体,同时分化出无用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离开了阳气的气化作用,人的新陈代谢就不能进行,人也就只有等死了。大家都晓得,我们人是由很多组织器官构成的,我们能活着是靠这些组织器官发挥着正常的生理功能。那组织器官的功能又是靠什么来实现的呢?靠的则是阳气的推动作用。阳气这种推动作用,可以从自然界的潮汐形象理解,其根本原动力来源于日月。

 

除了以上的作用外,阳气还有“卫外”和“固密”的作用,中医很多概念很抽象,但又很容易从自然现象中形象的领会理解。我们中医说人的阳气“若天与日”,我们古人没有望远镜,肉眼能看到的天其实不超过大气层,大气层对我们地球生命的重要作用可就了不得啰。一方面,有了大气层,外来的有害物质才不能够顺利的到达地球,例如紫外线在大气层就被吸收了大部分,要是没有这层大气,光是紫外线就能导致地球生命灭绝,这种作用就是“卫外”;另一方面大气层保护地球内部有用的物质不能随便流散,最典型的就是氧气、水分、热量,这种作用就是“固密”。把人看成地球的话,阳气对人体也就像大气层发挥着同样的作用。以身体热量为例,这种卫外和固密的作用就像保温杯、恒温器一样,维持内部的稳定。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冰柜冰箱还不普及的年代,那时候无论卖冰糕热食,都用一个箱子把东西装起,然后用棉絮包盖起来,冬天热食不易冷、夏天冰糕不容易化。这层棉絮发挥的作用也就是阳气卫外固密的作用。所以前面提到冬天好过、夏天不好过,虽然是阳气旺但不是阳气旺而且功能好,这个功能也就是卫外固密的功能,真正阳气旺而且卫外固密功能好的人,那是冬不怕冷夏不怕热的。

 

冬季养生——阳气为本,宝精为妙

 

发表者:传鹏 653人已访问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们国家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试想在温饱都不能解决的灾荒年代、在人人自危的社会动荡年代,谁有心思关心养生保健?正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才越来越关心怎样能够健康快乐的长命百岁。现在条件好了,媒体资源也丰富,各类书刊、报刊、电视、广播有关养生保健的方法,也包括今天要探讨的冬季养生保健的方法,是相当丰富的,可以说是丰富到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甚至于眼花缭乱得让人无所适从。为什么会无所适从?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可能都知道养生,通俗的讲就是想方设法保养生命、延年益寿、长命百岁,大家都从不同侧面了解到很多的养生保健方法,但知不知道,保持生命活力的根本是什么?

 

1 阳气是生命活力的根本

 

我们老祖宗留下的《黄帝内经》上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中医经典古籍的话,很优雅但可能不够通俗,“打蛇打七寸”这个就十分直接形象了。对于怎么养生,只要晓得“保持生命活力的根本是什么”的话,就找到了关键点、核心,就知道一切方法只要能维护巩固这个“生命力根本”,就是很好的养生方法,否则就是有损健康的,当然也就不容易眼花缭乱到无所适从了。

 

冬季养生只是特定季节的养生,其核心还是维护巩固“生命力根本”。所以,我想先和大家谈谈,对于我们人的生命力的根本,中医是咋认识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说穿了,其实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听到过,那就是“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就是我们生命力存在的根本。这口气,中医称之为“真阳之气”简称为“真阳”“阳气”,是老祖宗些通过高度概括抽象出的一个概念。我们看不到、摸不着这个东西,但它实实在在存在的,曾经有研究者通过测量人体活着和死后瞬间的质量微小差异证明了其存在。中医先贤将阳气形象的比喻为天上的太阳,同时也借此说明其对生命的重要性。几千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就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明代的大医学家张景岳在注释内经的时候进一步说明道:“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天之阳气,惟日为本,天无此日,则昼夜无分,四时失序,万物不彰矣。其在于人,则自表自里,自上自下,亦惟此阳气而已。人而无阳,犹天之无日,欲保天年,其可得乎!”意思就是说,阳气就是类似于天上的太阳一样的东西,天无二日,人也就这么一息阳气,如果天地之间没有太阳,也就没有昼夜晨昏、四时寒暑,万物都不能生存,人要是没得阳气,就跟天上没有太阳一样的结果,生命都岌岌可危,还谈什么长命百岁。因此说到底,我们养生,就必须时时刻刻以固护阳气为根本,冬季养生也不例外。

 

阳气的生理作用

 

那阳气到底对人体生命有哪些重要作用?我觉得这也需要大家了解一下,知道了这个,就可以从我们自己身体的状况,分析自己是哪里出项了问题,再去看那些养生方法,就可以理解这些方法到底目的何在了,就能有所适从了。

 

(1)温养功能

 

阳气对与生命健康的重要作用,首先表现在他温养作用。阳气就跟太阳一样,太阳出来暖洋洋,人有阳气也才能身体暖暖活活的,这种温煦的功能,才我们人群中可以看出来,有些人就怕冷的很,有些甚至在夏天最热的时候都还觉得身上冷,我们通常就会说这种人“底火不够”“阳气不足了”;相反,有些人就不怕冷,别个都穿两三件衣服了,他还只穿个单衣,这种人我们说他“阳气旺”,阳气旺当然是好事,但有可能有些人要就问,阳气旺的的人冬天倒是好过,夏天热了不就恼火了?其实冬天好过、夏天不好过,虽然是阳气旺但不是阳气旺而且功能好,这涉及阳气的另外一个功能,过会我们会提到。阳气可以温煦人体,还能温养人体,看看自然界,春天夏天,日照充足,气候温热,动物植物就活动能力强、生长迅速,但到了秋冬,天寒地冻,万事万物也就萧条萎靡,植物就枯枝败叶,动物就潜伏冬眠。人也是一样,《内经》将阳气这种温养功能高度地概括为“若天与日”“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人要有了充沛的阳气才能够精神饱满、充满活力、身手敏捷、身体强壮。相应的如果成天精神萎靡、说话走路都费力,我们四川话就说这种人“阴司倒阳的”,司是司机的司,有管事、管理、掌管的意思,倒就是倒台、跌倒的倒。就是说,阳气不足,都有点不能起到主导主宰人体,反而阴气为主了。阴气是啥子?我们描述像阴间般恐怖的环境,常说“阴风惨惨”“阴气森森”,是死气。

 

(2)气化、推动功能

 

阳气温养人体,这个养的作用到底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呢?这就涉及阳气对人体另外两个重要的作用,即中医所说的“气化”和“推动”作用,阳气的气化作用,就简单的说就是阳气有使物质发生变化的功能,在自然界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在太阳光热的作用下,地上的水就被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聚在一起,形成云,最后又可以变成雨下下来。在我们人体,阳气的气化作用与之类似,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新陈代谢,人体新陈代谢靠阳气气化作用来维持,吃进去的东西、吸进去的气,在气化作用下变成可吸收利用的物质进入人体,在人体内又在气化作用下合成人体有用的物质充养人体,同时分化出无用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离开了阳气的气化作用,人的新陈代谢就不能进行,人也就只有等死了。大家都晓得,我们人是由很多组织器官构成的,我们能活着是靠这些组织器官发挥着正常的生理功能。那组织器官的功能又是靠什么来实现的呢?靠的则是阳气的推动作用。阳气这种推动作用,可以从自然界的潮汐形象理解,其根本原动力来源于日月。

 

(3) 卫外、固密功能

 

除了以上的作用外,阳气还有“卫外”和“固密”的作用,中医很多概念很抽象,但又很容易从自然现象中形象的领会理解。我们中医说人的阳气“若天与日”,我们古人没有望远镜,肉眼能看到的天其实不超过大气层,大气层对我们地球生命的重要作用可就了不得啰。一方面,有了大气层,外来的有害物质才不能够顺利的到达地球,例如紫外线在大气层就被吸收了大部分,要是没有这层大气,光是紫外线就能导致地球生命灭绝,这种作用就是“卫外”;另一方面大气层保护地球内部有用的物质不能随便流散,最典型的就是氧气、水分、热量,这种作用就是“固密”。把人看成地球的话,阳气对人体也就像大气层发挥着同样的作用。就热而言,这种卫外和固密的作用就像保温杯、恒温器一样,维持内部的稳定。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冰柜冰箱还不普及的年代,那时候无论卖冰糕热食,都用一个箱子把东西装起,然后用棉絮包盖起来,冬天热食不易冷、夏天冰糕不容易化。这层棉絮发挥的作用也就是阳气卫外固密的作用。所以前面提到冬天好过、夏天不好过,虽然是阳气旺但不是阳气旺而且功能好,这个功能也就是卫外固密的功能,真正阳气旺而且卫外固密功能好的人,那是东不怕冷下不怕热的。

 

说了这么多,主要是想让大家明白,阳气是生命的根本,养生就是保养人的这点阳气,说到冬季养生,自然还是要以阳气为本,只是冬季有些季节特殊性,保养阳气的原则和方法有些不同而已。

 

2 冬季“宝精”以保养真阳

 

冬季指的是从立冬开始,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至立春前一天。冬天,“天地闭藏,水冰地坼。”从自然界万物生长规律来看,冬季是万物闭藏的季节,自然界中,各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寒气就容易损伤阳气,因此,我们很容易理解,在冬季进行的养生保健,避免寒邪侵袭伤害到我们人体的阳气,“避寒就温”“保暖护阳”是相当重要的原则。但养生是长期的,搞好养生犹如要下好一盘棋,要下好一盘棋,就不能只是见子打子,而要有战略眼光,要着眼未来,高明的棋手还会看四五步棋。阳气既然这么重要,那么着眼于保养“阳气”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在冬天这个时令,可以做点什么呢?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谈下“煤炭”这个东西,煤炭是重要能源,通过燃烧可以提供热能。煤炭是怎么形成的呢,大家都知道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煤炭形成过程中,埋藏可是一个关键字眼,不埋藏是形不成的,而且埋藏的情况直接影响煤炭品质的高低。在地表常温、常压下,堆积在停滞水体中的植物遗体经泥炭化作用或腐泥化作用,转变成泥炭或腐泥,泥炭价值可不大;泥炭或腐泥要被埋藏后,在盆地基底下降而沉至地下深部,经成岩作用而就可转变成褐煤,褐煤是低劣的煤;褐煤要在持续深埋,随着温度和压力逐渐增高,经过变质作用转变成品质好的烟煤至无烟煤。为什么要说煤炭的形成,我是想借此向大家说一下冬季着眼于保养“阳气”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应该做的另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宝精”。我们修炼气功,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叫“炼精化气”,人的精就是人身体中“无烟煤”,无烟煤是高热量载体,精是阳气的载体,精充了阳气才旺。恰恰冬天以潜藏为特点,从煤炭的形成,我们可以形象的领会到这正是人体养精的极佳时机,因此在冬天这个季节,我们要抓紧时间,像搜集珍宝一样,尽量补充一些有益精气形成的有用物质,借助内外良好的条件,将这些有用物质转化填补人身精气,像对待珍宝一样,好好的将其保藏于体内,这是能使阳气永远保持充盛的根本。

 

花了较多的时间,给大家谈了下冬季养生保健的理论性的东西,希望大家已经懂得了冬季养生保健的真谛所在。剩下的时间,我们来一起了解下,冬季具体养生方法。

 

3 冬季养生方法

 

3.1外避邪气、顾护阳气

 

3.1.1起居

 

根据前面所讲的道理,冬季养生首先要外避邪气、顾护阳气。就是避免寒邪侵袭伤害到我们人体的阳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冬季养生宜“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即人们在寒冷的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早睡晚起早睡可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待日出再起床则能躲避严寒,求其温暖。

 

一般我们都提倡早睡早起身体好,把晚起称为“睡懒觉”。但对于寒冷的冬天,特别是昼夜温差极大的山区,在冬天早睡晚期确实是保暖防冻的第一法门。

 

早睡可避免夜间气温骤降对人体的侵袭,保证充足的睡眠,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早晨温度也较低,晚起又再次能躲避严寒,求得温暖。传统中医对于冬季晚起,提出了一个原则,那就是“必待日光”,也就是等太阳升起方可起床。而对于早睡,山区的民众,长期有晚饭后围炉闲聊一会,身暖即卧的习惯,一般晚上九点左右就上床睡觉。

 

另外,一些睡眠养生保健的小窍门也应该引起重视。例如,睡前不宜过饱,由于睡得早,除了晚餐不能吃的过多外,应适当提前晚饭时间;睡前不要喝浓茶烈酒,因为浓茶和少量饮酒会兴奋神经而不易入睡,过量饮酒则容易早醒;冬天夜间寒冷,睡眠时间较长,夜间起床小便应注意穿好衣裤,以免伤寒受冻;冬天,山区夜间强风常见,更应注意睡卧时当风,特别是头受寒风,易风入脑户引起面瘫、偏瘫;同时应注意卧时不要头对炉火和蒙头而睡,易使火攻上焦,造成咽干目赤鼻衄,甚则头痛。把头蒙在被窝里,感觉上暖和一些,但被窝里的氧气会越来越少,二氧化碳和不洁气体却越积越多,故蒙头大睡的人醒后会感到昏昏沉沉、疲乏无力。所以,如果室内寒冷,可以通过使用电热毯、加厚被褥等方法保暖,但决不能蒙头睡觉。

 

冬季寒为主时之气,若气温骤降,或机体抵抗力下降,寒邪侵袭,常引起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或致使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急性发作、痹痛等病证加重,或诱发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心血管病症。因此防寒护阳非常重要,如使用室内取暖设施、年老体弱者穿棉马甲等即为很好的保健措施。同时,也要注意颜面、四肢的保护,防止冻伤。

 

3.1.2 衣着

 

衣着方面,要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内衣以棉布质地为好,和暖贴身,外衣要稍宽大,鞋袜也须稍大一点,使气血流通,四肢舒畅温暖。冬季手脚易冻,尤宜保暖,《金匮要略》曰:“冬夜伸足卧,则一身俱暖。”“去寒就温”,预防严寒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炙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肚背,暴暖大汗。这是因为冬月阳气闭藏于内,阴气在外,若调摄失当,过贪辛热暴暖,就会内扰阳气,使之外泄,或积热于内,形成阴虚火旺,痰热瘀血,至春就会发温病、时病,或诱发宿疾复来。这样是违背冬月敛阳护阴,以养“藏”为本的原则。

 

冬季寒冷,添衣保暖是首要原则。但应注意的是,在冬天,人们常穿得过厚,这并不利于健康。其一,过厚过暖,容易使衣内空气层形成高温、高湿的微小气候,身体散热、散湿阻力增大,影响热平衡的调节;衣内空气层的厚度超过15毫米时,空气对流增大,热量散失过多,保暖性反而下降;其二,过早地穿得过厚过暖,会抑制体温调节机能,减弱抗寒能力,容易感冒;其三,寒冬腊月,衣服穿得过多显得臃肿,行动不便,且多耗体力,小孩则因衣重压身,活动受限,影响身体发育。应当注意随着气温的降低逐渐增加衣服,但要避免一次加得过多。

 

冬季服装的正确穿着建议是:内穿柔软贴身的内衣,在外穿上一两层保温性能较好的夹层,注意夹层的最外层宜选透气度适中、相对紧束的衣物,这样既减少夹层间空气层的厚度又保证透湿透气性;最后,在外穿上深颜色的防风保暖、相对宽松的外套,这样既保暖也便于肢体灵活运动。

 

冬季,在体力劳动或其他运动量大的时候,要注意尽量避免汗出湿衣,其做法是,当活动开身体暖和微有热感之时,便可脱去外套;随着运动量加大之后,可脱去最外层的夹层;运功结束后即又由内而外的逐步穿上。总以身体暖和,无大汗湿衣为度。

 

另外,冬季外出,还应特别注意身体暴露部位的保暖防冻,应适当的添加头帽、围脖、手套等等。但不要戴口罩防冷,鼻粘膜里有丰富的血管和海绵状血管网,血液循环十分旺盛,当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一般已接近体温。人体的耐寒能力应通过锻炼来增强,若依赖戴口罩防冷反而使人体变得娇气,更容易患感冒。即使是为了预防流感而戴口罩,也不需要时时刻刻都佩戴,只要在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或有可能接触感冒病人时,如公交车、各种人多的公共场合、探望病人等,佩戴即可,在人较少的大街上是不需要佩戴口罩的。

 

3.1.3人工取暖

 

冬天起居养生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取暖”。到了冬天,整个中国除了东南沿海之外,大部分地区温度都在10℃甚至0℃以下。这种情况下,在外行走办事需要多着衣物,而家中就要采取适当的取暖措施,以保持家中的温度和舒适度。冬季室内取暖要注意防寒、防风、防潮,所以首先要保持居室有一定的密闭性,如修理不能关严的门窗、修补门窗裂缝、加装厚门帘等,甚至在一些十分寒冷的地区,窗户可以使用双层玻璃,以防止外界寒风大量涌入而造成室内温度的骤降。取暖方式要根据地域和自身的情况加以选择。北方,大部分城市,冬季有集中供热,可以有效将家中温度保持于14℃以上,并能节省能源;农村地区,一般都就地取材,烧“火炕”或烧柴、煤、沼气取暖。西南或偏南地区,冬季环境温度一般不下0℃,室内温度也在10℃左右,只要注意防风和防潮,即使不采取消耗能源的取暖方式,也能顺利过冬。但近几年,随着全球气候的失常,南方冬季也开始出现温度降至冰点以下并且大雪纷飞的现象,在这个时候,适当的取暖方式就十分必要了。南方没有暖气和火炕,但也可以就地取材,柴、煤、气等可提供能源的物质,都可以烧来取暖。城市住户不适于燃烧柴煤,但可以用电热器进行取暖,如电热扇、电暖气、空调等,还可以用电热靴、电暖手器、电热毯等对局部进行重点保护。但冬季取暖也有一定的原则需要注意:①头不能正对热源或离热源太近,否则容易出现头部昏沉;②室内温度不是越高越好,冬天的寒冷刺激对人的免疫力也是一种锻炼和促进,如果室内外温差过大,人在出门时就不能适应室内外巨大的温度转换,结果是不愿出门,整日闷坐家中或出门就感冒,因此,应该把室内温度控制在15℃~23℃左右,不能太高;③注意取暖安全,尤其是用烧柴、煤、气等方式取暖的地区,一定要注意烟囱适当高、长,炉内气流保持通畅,时常清理烟囱内的煤灰,夜晚睡觉前盖紧炉盖,以预防煤气中毒。同时,不论任何取暖设备,在其工作时,周围不能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以防引发火灾。我国每年都有许多人死于取暖引起的火灾和煤气中毒,值得我们警惕。

 

冬日寒冷,应多晒太阳。阳光是特殊的可见光,其红外线会使人体受到照射的部位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皮肤和组织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同时,还能调整睡眠节律,增强食欲,促进细胞增生,令人心情舒畅。同时,其紫外线能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活跃人体酶系统,增加免疫能力,促进机体对钙、磷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防止佝偻病的出现。一般来说,冬天晒太阳在上午10~12点、下午2~4时为宜,每天两次。但老年人皮肤防御功能较差,接受日晒不能时间过长,开始以30分钟为宜,以后逐渐增加到1小时。晒太阳的感受以全身或背部有烘热感,皮肤微有汗出为度。如外出活动不便、户外较为寒冷或户外空气不佳时,也可在有阳光的窗口照射,但一定要将窗子打开。最好能边晒边走动,以利身体充分吸收日光。但是在室外晒太阳时,不要在马路边,最好去大气污染较轻、相对安静的空地。

 

另外,冬季虽然天气寒冷,但更要注意通风。冬季由于防风寒、保暖的需要,家中都比较密闭,因此,冬季室内空气质量情况较其他三个季节要差很多,不利于人体阳气的生成和运行。因此,冬季尤其要注意通风。一般来说,冬季至少每天早晨起床后和夜间临睡觉以前,要打开各个房间的门窗,持续通风15~30分钟。遇到阳光较好的时日,在中午也要开门窗通风,并接受阳光入户照射。

 

3.1.4饮食

 

冬季饮食也要去寒就温。冬令寒气逼人,人体的活动需要更多的热能来维持,在低温条件下,人们在保持体温、劳动消耗时,热能消耗明显增加,所以冬季膳食应该增加热量,保证充足的与防寒和劳动强度相适应的热能。应多选含有优质蛋白质与有防寒保暖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鸡肉、蛋类、豆制品、核桃、栗子等都是绝好的冬季应季养生食品。在食物的性能中,温热类食物能够补阳,味辛、甘食物的组合能够化阳,因而,应当适当注意辛甘温热食品的搭配,用于冬季以温养阳气。属于温热性的食物主要有狗肉、羊肉、牛肉、鸡肉,及干姜、辣椒、砂仁、草果、胡椒、 核桃、淮山、枸杞、红薯等。吃辣的可以祛寒。辣椒中含有辣椒素,生姜含有芳香性挥发油,胡椒中含胡椒碱。它们都属于辛辣食品,冬天多吃一些,不仅可以增进食欲,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御寒能力,但不宜过量同时,生冷、粘硬如瓜果、冷饮、粘糕、粽子等性质属阴,容易伤阳,极易损伤脾胃阳气,冬季也要少食或忌食。由于冬季肾脏当令,肾气偏亢,而肾属水、味咸,心属火、味苦,肾强则易于伤心,因此冬季饮食养生还要“多食苦、少食咸”。

 

结合现代营养学的认识,具体而言,冬季饮食应遵从以下三方面原则:

 

1、通过饮食可起到保温、御寒和防燥的作用。因此,人们一要注意多补充热源食物,增加热能的供给,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的耐受力,这样的食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其中尤其应考虑补充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鸭肉、鸡蛋、鱼、牛奶、豆制品等。

 

2、要多补充含蛋氨酸和无机盐的食物,以提高机体御寒能力。蛋氨酸通过转移作用可提供一系列耐寒适应所必需的甲基。寒冷气候使得人体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谢加快,而合成肌酸及脂酸、磷脂在线粒体内氧化释放出热量都需要甲基。因此,在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酵母、乳制品、叶类蔬菜等。另外,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饮食中无机盐缺少很有关系。所以冬季应多摄取含根茎的蔬菜,如胡萝卜、百合、山芋、藕及青菜、大白菜等,因为蔬菜的根茎里所含无机盐较多。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人体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补充钙也可提高机体御寒性。含钙较多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虾皮、海带、发菜、芝麻酱等。含铁的食物则主要有动物血、蛋黄、猪肝、黄豆、黑木耳等。海带、紫菜可促进甲状腺素分泌,产生热量;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如海带、紫菜、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3、要多吃些富含维生素B2、维生素A、维生素C的食物,以防口角炎、唇炎、舌炎等疾病的发生。寒冷气候使人体氧化功能加强,机体维生素代谢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容易出现诸如皮肤干燥、皲裂和口角炎、唇炎等症。所以在饮食中要及时补充维生素B2,这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鸡蛋、牛奶、豆类等食物中;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则包括动物肝脏、胡萝卜、南瓜、红心红薯等食物;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增加摄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耐寒能力和对寒冷的适应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都可增加抗寒能力。

 

当然,也要注意,在冬季人们若取暖无度,食用或使用温热的食物或药物补益太过,又易引起阴精虚损而出现口干舌燥、心烦上火、大便干结等病证,对此可多食鹅肉、鸭肉、百合、银耳等平补养阴食物或梨子、苹果、荸荠、香蕉等甘凉养阴清热食物,以调理阴阳失衡的状况。也正因为此,才有“冬食萝卜,赛补人参”的说法,萝卜有顺气消食,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散瘀解毒、利大便等功效,在冬季人们活动减少,体内垃圾积聚的情况下,用白萝卜以清肠理气,调理脾胃,非常有益于健康。这种说法是有适应范围的,萝卜为寒凉蔬菜,阳气偏弱者不宜多食。或者应配合其他温热食品适用,如萝卜炖狗肉、羊肉、牛肉等。

 

另外,提醒大家不要饮酒御寒。饮酒后有浑身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酒精能促进人体阳气的运行,但是,除了药酒之外,一般的酒类对人体阳气的补益作用很少,因此,一时促进阳气的运行,反而扰乱了阳气的正常规律,是对阳气的一种过度消耗,这与饭后身体发热的原理是不一样的。因此,酒劲过后,因大批热量散出体外,反而使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导致酒后寒。

 

下面介绍两款简单而且容易做的冬季助阳药膳,可以在平常选择使用:

 

(1) 北芪党参炖羊肉:羊腿肉500克,北芪(即黄芪)、党参、姜片各25克,黑枣10颗。羊腿肉切成五大块,放入沸水锅焯一下,捞起用清水冲一下,放入炖器,生姜片铺在羊肉上。黑枣洗净去核,与北芪、党参同入炖器内,加沸水250克,加盖隔水文火炖1小时,食用时用精盐调味即可。特点:羊肉温补,北芪、党参有补气血,驱风寒,畅血流之功效,是怕冷体弱者最合适的补品。

 

(2) 当归生姜羊肉汤:羊肉500克,当归50克,生姜60克。羊肉洗净、切块,用开水焯过,沥干水;当归、生姜分别用清水洗净,生姜切片;将生姜下锅内略炒片刻,再倒入羊肉炒至血水干,铲起,与当归同放砂煲内,加开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3小时,调味后食用。效用:温中补血、调经散寒,冬季大多数人都可食用,但发烧、上火、咽喉疼痛的人忌用。

 

**(备用)羊肉是适合于冬季食用的肉类,尤其是在冬至这一天,“冬至一阳生”,此时食用羊肉可以促进养气的阳气恢复,为春天做好准备。羊肉,甘、温、无毒,归脾、肾经,中医认为食用羊肉能补虚劳,祛寒冷,温补气血;益肾气,补形衰,开胃健力;补益产妇,通乳治带,助元阳,益精血,适用于肾虚腰疼,阳痿精衰,形瘦怕冷,病后虚寒,产妇产后大虚或腹痛,产后出血,产后无乳等病。

 

3.1.5 运动

 

冬季虽然气候寒冷,但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积极参加运动锻炼。 “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练三九”这些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锻炼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冬季天寒地冻,寒风袭人,许多人重衣轻裘,足不出户,以避寒气。这种消极的防寒法,会使人愈防寒而愈畏寒,反易因寒致病。

 

冬季锻炼可因人而异,室内锻炼可根据居室的具体情况,凡能于室内从事的任何活动均可进行,如运用室内健身器械、运健身球、做体操、强身按摩、导引、气功、保健功、太极拳等。但应注意室内必须通风换气,运动量也不宜过大,不要因声音和振动影响得到左邻右舍。

 

冬天切不要终日紧闭门窗,围炉取暖,或在空气污浊的室内聊天、打扑克、织毛衣,更不应长时间恋床,睡懒觉。这样会使精神萎靡不振,体质迅速衰退。冬天夜长昼短,阳光微弱,多在室外锻炼,可弥补阳光照射不足,又不断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功能,增强造血机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冬季到户外参加体育运动,身体受到寒冷的刺激,肌肉收缩,心跳加快,呼吸加深,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抗寒能力可明显增强。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有助于预防感冒、气管炎、贫血和肺炎等疾病。  室外锻炼可有:长跑、竞走、武术、滑冰、滑雪、体操、球类等。少年儿童可选择跳绳、踢毽、跳橡皮筋、拔河等。

 

冬季气温较低、天亮较迟,在日出之前,林中植物尚未进行光合作用而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大气层在天亮前结构稳定,空气中积存了许多的二氧化碳等各种污染物质。凌晨外出锻炼因此容易遭受寒气、浊气的伤害,并且容易增加诱发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冬季晨练特别是老年人冬季晨练时间不宜过早,应于太阳出来之后再进行晨练。

 

冬日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活动。因为这时气温低,体表血管遇冷收缩,血流缓慢,肌肉的黏滞性增高,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降低,极易发生运动损伤。准备活动可采用慢跑、擦面、浴鼻、拍打全身肌肉、活动胳臂和下蹲等,尤其是冬泳下水前,一定要有充分的预备活动,通过慢跑、全身按摩等方法,调动机体各部分的机能活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反应能力。

 

锻炼时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尤其是跑步。不宜骤然剧烈长跑,必须有一段时间小跑,活动肢体和关节,待机体适应后再加大运动量。通过锻炼,感到全身有劲,轻松舒畅,精神旺盛,体力和脑力功能增强,食欲、睡眠良好,说明这段时间运动是恰当的;倘若感到身体软弱无力,提不起精神,疲乏不堪,食欲减,厌恶锻炼,就要注意减少运动量,或改用另一种运动锻炼方式。

 

运动换气宜采取鼻吸口呼。因为鼻腔黏膜有血管和分泌液,能对吸进来的空气起加温作用,鼻腔的鼻毛和鼻分泌物能阻挡空气里的灰尘和细菌,对呼吸道起保护作用。随着运动量的增大,只靠鼻吸气感到憋气时,可用口帮助吸气,口宜半张,舌头卷起,抵住上腭,让空气从牙缝中出入。

 

冬日运动是对付寒冷的积极措施,但应注意,冬季是一年中的闭藏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相对缓慢,阴精阳气也都处于匿伏之中,所以运动锻炼中要注意精神内守,避免阴精阳气外泄。具体方法是:一、准备活动要充分,待热后脱去一些衣服,然后加大运动量;二、不要过于剧烈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三、锻炼后,要及时擦干汗液,若内衣已潮湿,应尽快回到室内换上干燥衣服。

 

对于坚持冬季长跑的人,要特别注意天气,大风、大雾、大寒、冷高压的早晨,低层空气多受污染,在露天下锻炼都是不适宜的。遇到不良天气,可在室内、凉台或屋檐下原地跑步,既能收到养生效果,又能避免意外。这一办法同样适用于身居闹市,无活动场地的人采用。

 

冬季运动锻炼,还要注意保暖防冻,应戴上帽子和手套外出活动。晨起室外气温低,宜多穿衣,待做好预备活动,身体暖和,再脱去厚重的衣裤进行锻炼。锻炼完以后则要及时穿好衣裤,注意保温,尤其是冬泳后,宜立即用柔软、干燥的浴巾迅速擦干全身,擦红皮肤,穿衣保暖,避免寒邪入侵。

 

3.1.6寒从足生,足部保暖

 

俗话说“病从寒上起,凉从脚下生”。 寒冷的冬季,冷空气入侵使地面温度下降速度很快,而双脚与地面接触,脚部温度下降的速度比全身其他部位更快,又因脚部远离心脏,组织缺少脂肪,自身保暖性能较差,常常是受寒生病的起始点。因此,冬天保暖防病,始于足下。

 

冬天保暖护足,应注意一下几点:第一、常保暖。平时要穿上厚袜和暖鞋,减少脚部热量散失。如在寒冷的环境中活动,要采取足部保暖措施,最好在原地踏步走或做做摇摆,活动脚趾10分钟左右。第二、鞋别太紧。天寒地冻的冬季,有的人怕脚冷,刻意穿一双比较紧的鞋,或是穿很厚的袜子,觉得这样更保暖。但是,冬天穿鞋恰恰不能太紧。因为,脚部血液循环通畅了,脚部才会保暖。第三、多泡脚。用热水泡脚,可使脚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增强御寒能力。方法是:将脚泡在温度较热的水中以脚能承受的热度为准,水要淹没踝关节,每次浸泡十分钟。中医学认为,冬天泡脚丹田温灼。第四、勤按摩。足部按摩可消除足部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搓脚可以配合泡脚进行。先用右手掌搓左脚掌,再交替进行。搓脚时用手掌紧贴脚跟经脚心搓至脚趾,直至手心脚心发热。第五、多运动。平时多做脚部运动,不仅使脚部的肌肉、筋膜、韧带、穴位、神经末梢得到活动,还能促进脚部血液循环,改善脚部供热状况。第六、防癣裂。冬季气候干燥、寒冷,足部经脉会因之而阻滞,使肌肤失养而致破裂、冻疮等皮肤疾患。所以,除加强运动保暖外,还应加以防治,或用外用药涂擦患处。此外,冬季穿着厚鞋袜,透气差,往往会致足部真菌感染而出现足癣,平时应勤换鞋袜鞋垫,保持鞋内干燥,出现足癣应及时用药物治疗。

 

要注意的是,很多人手脚冷冻就用火烤。冬天手脚长期暴露在外,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在中医学上来说,由于冻疮患者大多体质阳虚,故气血运行不畅,凝滞脉络,久而久之肌肤便会失去养分,导致阴寒久伏于脉络,因此,冻疮会反复发生。此时,如果马上用火烘烤会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缩力,出现动脉瘀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强,局部性瘀血。轻的形成冻疮,重的造成组织坏死。成都虽然冬天温度并不算很低,一般都不会低于零度,但是,由于成都冬天湿气较重,所以,冻疮发生率并不低。对于每年到冬天就会出现冻伤的人,切记冷冻的手脚只能轻轻揉擦,或放在温水中并逐渐增加水温,使其慢慢恢复正常温度。推荐两种简易治疗方法:一种,取红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脑3克摇匀,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另一种,取生姜60克,捣烂,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还可以每晚用热水洗患处后,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涂皲裂处,涂擦后不要洗患处每日1-2次,数天即愈。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冬季泡脚养生的方法。

 

冬天晚上尤其寒冷,如果用热水烫脚会感到全身舒服。根据中医原理,脚部受寒能反射地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胃寒疼痛、冻疮、静脉炎等。但如果坚持每天临睡前用热水烫脚并用双手指按摩一定穴位,则可达到舒畅阳气、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良好作用,若持之以恒,可望益寿延年,所以俗话说:“睡前烫烫脚,胜似吃补药”。方法是:每晚临睡前,用水温在38~43℃左右热水泡脚,少数能耐受的人可以增加到45℃左右,以自己能耐受为度,老年人尤其要注意,水温不要太高,因为老年人神经末梢功能较差,反应迟钝,水温控制不好容易烫伤;还有素体寒盛之人,泡脚水的温度也可以高些;而素体阴虚火旺之人泡脚水温度不宜过高。总之,泡脚水的温度应该依据个人泡脚后的反应来确定,以泡脚后感觉轻松、舒适为宜。待双脚浸泡5~15分钟后,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平行交替按摩双脚涌泉穴(足心)各60次,再用双手大拇指在温水中按摩两脚脚趾间隙各20次。为保持水温,可分次加入适量烫水。泡脚时间共30~45分钟为宜。注意:忌餐后马上泡脚,会妨碍消化;儿童不宜泡脚,儿童长期泡脚不利于足部健康发育;泡脚后忌吹风,泡脚时人往往阳气通畅,毛孔大开而出汗,这时也是人体容易感受邪气的时候,所以要避风;忌水温过高,一般以38—43℃为好,如果水温过高,使人体热量不容易散发,容易发生虚脱,甚至烫伤,因此水温切忌过高,通常应从38℃开始,逐渐增至40—42℃.当然,温度的选择还要依据不同的个体和泡脚的时间长短来定。如有心脏病的人,泡脚水温度不宜太高;而外感风寒的人,泡脚水的温度可以适当高一些。如果在过热的水中浸泡或淋沐过的久,身体及四肢的血管大幅度扩张,大量血液流向周围血管,可能会引起短暂性缺血,产生头晕、眼花、恶心等症状,甚至发生昏迷和猝死;忌用力搓擦皮肤,泡脚时结合足心、足趾或全足的搓擦按摩是很好的,但是用力不能过度否则造成表皮细胞损伤,甚至出血,会给外邪尤其是细菌、病毒以可乘之机;以下疾病患者不宜泡脚: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发热期,疮、疖等皮肤局部感染者,各种开放性软组织损伤者,足部皮肤有破损及烧烫伤者,各种传染性疾病病人,上消化道出血及月经过多者及有出血倾向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及精神病病人,极度疲劳醉酒者均不宜泡脚及熏蒸。孕妇只宜用温水洗脚,不宜采用热水熏蒸或较热的水泡脚;不宜在旅行期间泡脚,以避免交叉感染。

 

3.2温阳益精、保养真阳

 

如前所述,冬季养生另外一方面就是温阳益精、保养真阳,这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3.2.1 节制房事

 

房事不节,纵欲过度,必耗伤精气。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是导致“半百而衰”的重要原因。正如常言所云:“纵欲催人老,房事促短命。”临床上常见到由于不注意节欲保精,欲念太过,施泄无度,精气亏耗而引发早衰,出现牙齿脱落、发鬓稀疏早白、视力减退、耳鸣耳聋、小便失禁、腰膝酸软、健忘、男子阳痿早泄、女子月经不调、白带频多、性欲淡漠等肾精亏损的症状。中国历代帝王有很多寿命不长,这与他们荒淫无度、沉溺酒色的腐朽糜烂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而善于节欲保精的人大多可享天年。如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倡导慎欲惜精并身体力行,寿逾期颐,活了102岁。至今陕西耀县纪念孙思邈的药王庙大殿前,刻有孙思邈节欲养生思想的训言:“大寒与大热,且莫贪色欲;醉饱莫行房,五脏皆反复。” 《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中医养生学特别强调冬季节制房事的保健方法。如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指出:“冬三月六气十八候,皆正养脏之令,人当闭精塞神,以厚敛藏”,并引《五经通义》说:“至(冬至)后阳气始萌,阴阳交精,万物气微,在下不可动泄。”古人还主张房事应“春一、夏二、秋一、冬无”。这充分说明古人认识到,冬节房事,固护阴精,对养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冬季宝精,首先就要节制房事,蓄养阴精。

 

3.2.2药食补精

 

精作为生命的基础物质,依赖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因此膳食养生是积精全神的重要方法。膳食养生将在行为养生中详细讨论,在此,举例介绍一些具有特殊养精作用的食物和药膳。

 

补精食物

 

1、猪髓:补肾阴,益髓。《四川中药志》说:“猪髓能健脑,补骨髓,益虚劳,治神经衰弱,偏正头风及老人头眩。”

 

2、鸡肉:性味甘温。能温中,补气,补精,添髓。尤以乌骨鸡效果最佳。可用于肾精不足所致虚劳瘦弱、遗精、消渴诸症。

 

3、鸭肉:味甘咸、性平。能滋阴补

 

精。适用于肾精不足所致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记忆力低下等症。

 

4、鸽肉:味咸,性平。能滋肾益气。适用于肾

 

虚精亏之人。《本经逢原》说:“久患虚羸者,食之有益。”

 

5、麻雀肉:味甘、性温。能壮阳益精,暖腰膝。是女子阴冷、不孕之疗效食品。

 

6、哈蟆油:味甘、性平。能补肾益精,对肾精亏虚所致脑髓不足之智力低下症有效。

 

7、海参:味咸,性温。能益肾补精。因其补益作用类于人参,而生于海里,故名海参。海参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滋补食品。

 

8、螃蟹:性味咸寒。能益阴补髓。是秋令美食,常食对脑力有益。

 

补精的中药

 

1、山萸肉:味酸、涩、性微温。能补肾益精,收敛固涩,为标本兼顾的保健药。如《名医别录》里说山萸肉可强阴益精,安五脏……强力,长年”。适用于肾精不足之脑力衰退者。

 

2、熟地黄:味甘,性温。能滋阴补血。《本草经疏》誉其为“补肾家之要药,益阴之上品”。由于精属阴,补阴即补精,而精盈神全。

 

3、枸杞:味甘,性平。能补肾生精、益血明目,为滋补肝肾之佳品。适用于阴血不足所致的神经衰弱,贫血诸症,常用可增强脑力。

 

药膳药方

 

1、牛髓膏子  (《饮膳正要》)

 

原料:黄精250克,天门冬50克,地黄150克,牛骨油适量。

 

制作:取黄精、地黄、天门冬,加水煎煮,每20分钟取液1次,共取3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熬膏。当浓缩至粘稠时,加入适量牛骨油,边熬边搅至膏水,遂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2匙,温酒送服,每日2次。

 

功能:补精髓,益脑力。

 

2、麻雀粥  (《太平圣惠方》)

 

原料:麻雀一只,粟米50克,葱白适量,白酒适量。

 

制作:将麻雀去毛取肉,切碎,炒熟,放适量白酒煮少时,再加水、下末煮粥,粥将成时,人葱白,再煮1~2分钟即可。

 

功能:壮阳益精,常食可增强体力,补脑益智。

 

3、乌鸡羹  (《太平圣惠方》)

 

原料:乌骨鸡一只,大葱适量,黄酒适量,生姜适量。

 

制作:将乌骨鸡去毛和

 

内脏,取鸡肉洗净。细切;放入锅内,加清水、黄酒、葱、姜与食盐煮作羹食。

 

功能:补肝肾、养精血、清虚热。适用

 

于精血不足、又有热象的人食用。

 

4、韭菜炒胡桃仁(《 方脉正宗》)

 

原料:韭菜200g,胡桃仁50g,香油、食盐适量。

 

制作:胡桃肉开水浸泡去皮,沥干备用;韭菜摘洗干净,切成寸段备用;香油倒入炒锅内,烧至七成热时,加入胡桃仁,炸至金黄色,再放入韭菜、食盐,翻炒至熟。具有补肾助阳,健脑益智的功效。

 

5、龟鹿二仙胶:鹿角、龟板、枸杞子、人参。本方滋阴养血,益气助阳,养神益智。方中龟板补肾阴,枸杞益精血,因气能生血,故又有鹿角、人参补气生阳。

 

6、大补元煎:人参、炒山药、熟地、杜仲、枸杞子、山茱萸、当归、炙甘草。方中人参补气生津,山药、熟地、杜仲、枸杞子、山茱萸补阴生精,当归补血,甘草调和诸药,合用益肾、安神、补益气血。此外,何首乌丸、六味地黄丸亦有很好的补肾益精的作用,常服对因阴精不足所致脑力空虚有一定疗效。

 

7、河车膏(《清太医院配方》)组成:党参、生地黄、当归、枸杞、紫河车、蜂蜜。适应证:大补元气。主治男妇诸虚劳损,如男子肾虚阳痿、精乏以及女子下元虚冷、堕胎等。

 

8、两仪膏(《景岳全书》)组成:人参、熟地黄、蜂蜜。适应证:补元气,养阴血。主治精气内亏、阴血不足所致身体消瘦、气短乏力等。服法:每服1食匙,约10g,早晚各一次,开水冲服。

 

9、葆春膏(《中成药手册》)组成:生晒人参、黄芪、熟地黄、鸡血藤、全当归、桑葚、灵芝、仙灵脾、珍珠粉、枇杷叶。适应证:气血亏虚。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肺虚咳嗽等。服法:每服1食匙,约10g,早晚各一次,开水冲服。

 

3.2.3练功强精

 

中医认为,肾精充足与否直接关系人体性功能及人的衰老。肾气充足,不仅使性功能旺盛,并且能够使身体保持强壮。强肾益精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易行,效果显著,不出偏差的保健功法,只要坚持锻炼,持之以恒,就可以达到强肾益精,延年益寿的目的。

 

(一)叩齿咽津翕周法

 

每日早晨起床后叩齿100次,然后舌舔上腭及舌下、齿龈,含津液满口,频频咽下,意送至丹田。翕周即收缩肛门,吸气时将肛门收紧,呼气时放松,一收一松为一次,连续做50次。此法有滋阴泻火,固齿益精,补肾壮腰的作用,能防治性功能的衰退。

 

(二)按摩下肢涌泉功法

 

取坐位,双手搓热后,双手掌分别紧贴脚面,从趾跟处沿踝关节至三阴交一线,往返摩擦20~30次,然后用手掌分别搓涌泉穴100次,摩擦时,宜意守涌泉穴,手势略有节奏感。本法有交通心肾、引火归源之功,对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遗精等症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三)双掌摩腰功法

 

取坐位,两手掌贴于肾俞穴,中指正对命门穴,意守命门,双掌从上向下摩擦40~100次,使局部有温热感。此法有温肾摄精之效,对男子遗精、阳萎、早泄,女子虚寒带下、月经不调等,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四)壮阳固精功法(仅用于中老年男子)

 

兜阴囊:取半仰卧位。将双手搓热后,以一手扶小腹,另一手将阴囊上下兜动,连续做60~100次,然后换手也做60~100次。拿睾丸:一手扶小腹,另一手抓拿睾丸,一抓一放为一次,连续做60~100次,然后换手,以同样方法再做一次。提阳根:一手掌面紧贴丹田,另一手握阴茎和睾丸向上、下、左、右提拉各30次,然后换手再做一次。壮神鞭:两手掌夹持阴茎,逐次加力,来回搓动100~200次。做功时不要憋气,要放松肌肉,意念部位,切忌胡思乱想。此功法有壮阳、补肾、固精作用。该功法未婚青年不宜练,最适用于中老年操练,久练能延缓衰老,益寿延年。

 

(五)培元固本功法(仅用于女子)

 

取坐位或仰卧位。揉乳房:两手同时揉乳房正反方向各30~50圈,再左右与上下各揉30~50次。抓乳房:两手交叉,用手指抓拿乳房,一抓一放为一次,可做30~50次。捏乳头:两手手尖同时提住乳头,以不痛为度,一捏一放为一次,连续做30~50次。拉乳头:两手同时将乳头向前拉长,然后松回,一位一松为一次,可连续做30~50次。此功法对女性有滋补肝肾,培补元气,调节功能,促进发育之功效。久练可调节内分泌,提高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增强性功能,延缓衰老。

 

(六)疏通任督功法

 

取半仰卧位。点神阙:一手扶小腹,另一手中指点按在神阙穴上,默数60个数,然后换手再做一次。搓尾闾:一只手扶小腹,另一手握尾闾30~50次,然后换手再重做30~50次。揉会阴:一只手或双手重迭扶在阴部,手指按在会阴穴上,正反方向各揉按30~50次。揉小腹:双手重迭,在小腹部正反方向各揉按30~50圈。此功法温运任督,疏通任督,培补元气,燮理阴阳。久练可有疏通经络、滋阴补肾、调节任督冲带等脉功能,对前列腺炎、泌尿结石、子宫疾患有良好的防治功效。上述六种功法,既可单项做,亦可综合做。只要认真坚持这些保健功法的锻炼,就能使肾气旺盛,阴阳协调,精力充沛,从而起到防治疾病、延缓衰老的作用。

 

无奈的代刀之作

 

发表者:传鹏 759人已访问

 

聂天义主任医师“水血相关”学术思想整理

 

聂天义主任医师,业医40余年,深研经典,博参众家,余幸跟师三年,深感师学验俱丰。师尚“水血相关”论,临证善辨水血交相为病,活用水血互治之法,疗效笃著。本文结合个人学习心得将师之“水血相关”学术思想作一整理概述,敬请同道指正。

 

1 水血生理 密切相关

 

水,赅以津液;血,专指血液。水与血在生理上密切联系,是“水血相关”论运用于临床实践的根本理论依据。聂师将水血生理联系概括为“同源、倚行、功相济”。

 

1.1 水血同源

 

对于水血同源,中医基础理论经典之作《黄帝内经》已有较深入的论述。《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水精四布。”《灵枢·决气篇》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因此,人体水与血均来源于水谷精微之气,化生于后天脾胃。《灵枢·痈疽》曰:“肠胃受谷,……中焦出气如露,上注豀谷,而渗孙络,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灵枢·营卫生会》亦曰:“谷入于胃……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灵枢·邪客》则曰:“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如此可见,血与水又互为化源。

 

《内经》以降,一些医家对水血同源也有所阐发。如:明·缪希雍认为“水属阴,血亦属阴,以类相从”,从阴阳气化层次道明了水血同源之本。《本草经疏》则明确指出“血与水同源而异派”。日本《吉益药征》亦认为“夫水之与血,其素同类也。亦惟赤者谓之血,白者谓之水耳”。《本草思辨录》在论述“发为血之余”时,也强调指出“血者水之类”。《本草求真》从诸血之中入以三七,直观地观察到“血化为水”。清·唐容川在其《血证论》中则指出:“血得气之变蒸,变化而为水”。这一论述,在理论上填补了《黄帝内经》在水血互化方面未论及血化为水的空白。

 

师师古不泥,认为:“水血同源,古已有述,然其要义当详加细分作解。第一,通天下惟一气尔,人秉天地之气生,作为人体重要组成部分的水与血,根本上同源于天地之气;天人相应,不同时域,秉气不一,临证当注意异法方宜。第二,人始生,先成精,从这一层面上理解,水血皆禀受于先天精气,人禀赋不同,水血之强弱也有不同,临证当注意体质差异。第三,人出生之后,水与血均来源于水谷精微之气,化生于后天脾胃,临证调水治血当时时顾脾。第四,运行于脉中的血液,渗于脉外就成为水,而津液从孙络渗入脉中又化为血,水血互为化源”。

 

1.2 水血倚行

 

师认为水之输布,血之运行,两者亦密切相关。盖而言之,水血之行皆倚气之推动。气为血帅,故其能行血;津液输布,亦靠气的升降出入,故气行则水行。血行脉内而不外逸,依赖于气之统摄;津液代谢之常,也靠气的固摄功能以维持。因此调气是临证水血同调的根本,诚如唐容川《血证论》所言:“水为血之倡,气行则水行,水行则血行”。分而述之,以脏腑气机言,水血之行同赖脾、肺、肝之力。

 

脾主统血,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气健旺,固摄作用健全,保证了血液安行脉内。同时,水制在脾,脾气散精,通过转输作用,一方面将津液上输于肺,另一方面直接将津液向四周布散全身而行“灌溉四旁”之功。

 

肺为气之本,肺主一身之气而司呼吸,调节全身气机,朝百脉而助心行血,推动调节血液的运行。肺又主行水,通调水道而为水之上源,肺接受脾转输之津液,一方面通过宣发作用将其输布至人体上部和体表,另一方面,通过肃降作用将津液输布至肾和膀胱及人的下部形体。

 

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可以根据人动静之不同,调节血管中的血流量,使脉内之血量维持在理想水平。同时,肝主疏泄,可调达气机,一方面对血液的通畅循行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气机调畅,三焦气治,气行则津行,促进了津液的输布环行。

 

综上可见,水血之行,同与脾、肺、肝三脏的功能密切相关,因此临证水血同治之时可从这三个脏腑的气化着眼施法遣方。

 

师认为,水血倚行,除二者之运行同与上述因素相关外,二者本身亦具有“互为依伏”、“相互维系”的密切关系。一方面水赖血以行,《景岳全书》即指出,“血流灌溉一身,无所不及,津液得以通行”。《本草述》也指出心主血,火降气通,则“血和而水源畅也”。《本草述钩元》则阐释说:“盖血即真阴之化醇,其化和而水之自畅。”另一方面,血的正常运行需津液的运载,血犹舟,津液为水,水津充沛,血方能行。朱丹溪在论述肉桂功用时指出“味辛属肺”故能“生水行血”;周学海《读医随笔》则指出:“夫人身之血,如胭脂然,有色有质,可粉可淖。人血亦可粉可淖也,其淖者津液为之合和也。”因此,血浓于水,水渍于血,血行水布,水载血行,临证治血可以行水,调水可以和血。

 

1.3 水血相济

 

师认为:水血都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且同为阴质,以类相从,故两者在生理功能上必然密切相关,概而谓之“水血相济”。

 

水血相济,一方面体现在水和血都具有滋润濡养功能。《灵枢·决气》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不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灵枢·五癃津液别》曰:“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分肉,充皮肤。”液态的津液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既有滋润作用又有濡养作用。一般而言,津的质地清稀而滋润作用较为明显,液的质地较稠厚而濡养作用较津明显。津液布散于肌表,则润养肌肤毛发;流注于孔窍,则滋养保护官窍;灌注于脏腑,则滋养内脏;深于骨髓,则充养精髓;流于关节,则润滑关节。诚如《灵枢·营卫生会》所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血濡养滋润全身脏腑组织,血盛则形盛,血衰则形萎,血败则形坏。故《难经·二十二难》指出“血主濡之”。《灵枢·营卫生会》曰:“血者,神气也。”《灵枢·平人绝谷》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说明了血对神的滋养作用,是人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血循脉中周流全身,为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无一不是在血的濡养下发挥生理功能。故《素问·五脏生成》曰:“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景岳全书·血证》云:“凡为七窍之灵,为四肢之用,为筋骨之和柔,为肌肉之丰盛,以至滋脏腑,安神魂,润颜色,充营卫,津液得以通行,二阴得以调畅,凡形质所在,无非血之用也。”

 

水血相济,更重要体现在两者在生理功能上直接相济为用。对于该方面,清末大医家唐容川作了较详细的论述。《血证论·汗血》指出水与血“原互根互宅,阴分之血盛,则阳分之水阴自然充达。阳分之水阴足以布护灌濡,则阴分之血愈为和泽”,揭示出水与血在生理功能上“相济相养”的关系。阳倡阴随,是水血相济的表现之一。《血证论·经血》的“戊与癸合”说更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癸,即天癸,乃先天肾中动气化生癸水。戊者,戊土也,乃后天水谷之海,化气取汁,变赤为血。当癸水至于胞中,水为阳气所化,阳倡而阴随,阴者血也,随冲任两脉聚于胞中,血之应水而下,合于癸水。水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是水血相济的直接方式,唐容川强调“血足津生”(《血证论·创血》)、“水足则精血多”(《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指出“男子主气,故血从水化而为精;女子主血,故水从血化而为经”。因此“血是男子之精,水中有血;女子之经,血中有水”(《血证论·经血》)。水血的互化常使二者在功能上交融混合。故“男子之精属气属水,而其中未尝无血无火……女子之经,属血属火,而其中未尝无气无水”(《血证论·男女异同论》),“精者,水与血混合之名也”(《血证论·胎气》)。由于水血倚行,因此水血相济还体现在两者上下内外,互相维系。如《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说:“在下焦,则血海膀胱,同居一地。在上焦,则肺主水道,心主血脉,又并域而居,在躯壳外,则汗出皮毛,血循经脉”。

 

总之,师认为,血与水均为液态物质,二者同源而异名,相倚而行,均有滋润濡养功能,与气相对而言,两者均属阴,在生理上相互补充既济。

 

2 水血为病 攸关互累

 

聂师认为,水血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决定了两者在病理上必然攸关互累。

 

《灵枢·营卫生会》的“夺血者无汗,夺血者无汗”揭示了血竭津枯、水枯血虚的相关病理。这一相关病理为后世所崇,其中尤以吴鞠通、唐容川论述较详。《温病条辨·解儿难》小儿痉病瘛病共有九大纲论指出“汗多亡血”,疳疾论也指出“汗多而营血愈虚”,血水互生,汗多势必耗血。反之,亡血亦必伤津。故《温病条辨·解产难》产后三大症论指出:产后血虚虽然可出现筋脉、神志、津液三方面的病情,但其“亡血伤津则一”。唐容川认为:血虚 “即是水虚”(《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病血者,未尝不病水,病水者,亦未尝不病血也”(《血证论·遗精》)。吐血的后果是“既伤阴血,又伤水津”(《血证论·用药宜忌论》)。若血虚气热亦必伤津,“上焦血虚火盛,则炼结津液……下焦血虚气热,津液不生”(《血证论·痰饮》),“血伤火灼,肾水枯竭” (《血证论·脉证死生论》)。相反,“水不济火则血伤”(《血证论·咳嗽》),“水不足以濡血则血燥”(《血证论·胎气》),“阳分之水阴不足,则益伤血之阴”(《血证论·汗血》),“气分之水阴不足,则阳气乘阴而干血……故汗出过多则伤血,下后亡津液则伤血” (《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水虚则精血竭”,“水虚则火不归元……心肾不交,遗精失血” (《血证论·脏腑病机论》)。

 

《灵枢·百病始生》“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揭示了血滞水停的病理。《金匮要略》指出“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论述了妇人月经停闭,经血不利影响水液代谢而发水肿的病。《圣济总录》指出妊娠子肿的病机乃“经血壅闭则水饮不化”。《济生方》“血热生疮,变为肿满”指出了疮毒内攻,煎熬血液成瘀,因瘀致水行不畅而成水肿的病机。清·石寿堂《医原》说:“盖肝郁则热,热则燥,燥则血不流通而结,血结则不独血滞于中,即水饮亦无由吸摄,不能循其常道,下输膀胱,故蛊胀多水。”《张氏医通》则云:“血薄血浊能致水”。有“先病血结而水随蓄者”,同时亦“先病水肿而血随败者”(《医碥》)。《重订广温热论·清凉法》指出“因伏火郁蒸”使血中津液耗竭,“血被煎熬而成瘀”,《读医随笔》则指出“津液为火灼竭,则血行愈滞”。

 

《仁斋直指方》说:“下焦蓄血……则便尿自遗而不知”,揭示了下焦蓄血与二便的病理关系。金·李东垣也认为“不渴而小便不利者,热在下焦血分”。《本草经疏》说:“血蓄膀胱,则水道不通”。元·朱丹溪则指出小便不通可因于“血虚”。《本草逢原》针对《本经》谓丹参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等症指出“皆瘀血内滞而化为水之候”。《医林改错》说:“不知总提上有瘀血,卧则将津门挡严,水不能由津门出,由幽门入小肠,与粪合成一处,粪稀溏,故清晨三五次”,“用隔下逐瘀汤逐总提上焦之瘀血,血活津门无挡,水出泻止”,王清任的说法虽然欠妥,但瘀血致水液偏渗肠间而作水泻之症并不少见。以上论述说明血热、血瘀、血虚均可引起水道失调。

 

聂师强调:水血相关病理,历代论述颇丰,对其把握和理解,关键建立在对水血相关生理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失常的生理即为病理。例如,水血同源于后天脾胃,如脾胃虚弱,化源不足,则致津血虚弱;水血互为化源,相互既济,故血液亏虚可致津液耗伤,津液亏虚亦可致阴血不足;水血之行皆倚气之推动,如气虚无力、气滞不通,则可致水血停滞;脾统血而治水,脾弱失职,统血无力而变生血证,水液失制则变生水湿痰饮诸证;又水血总倚行,故一方罹病必然通过共同相关的脏腑而使另一方受累。如之细参,水血互病之理自可明了。

 

3 水血互治 权衡以平

 

聂师指出:水血攸关的病理上联系,又决定了临证时水血互治,相辅相成。前人虽然未对水血相关理论作系统阐述,但历代医家在临证实践当中已广泛运用了水血互治之法。通过对古籍的学习继承,可以明其概要。

 

《素问·汤液醪醴论》对水肿病提出了“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的治则。《灵枢·小针解》曰:“菀陈则除之,去血脉也”。可见,“去菀陈莝”除了攻逐水饮外,尚包括疏通体内的瘀血郁滞。《素问·腹中论》提出的鼓胀“治之以鸡失醴”,是已知最早水证治血的方剂。《内经》还提出了针刺血络以治疗水肿的方法。除《素问·汤液醪醴论》的“缪刺其处”外,《灵枢·水胀》曰:“肤胀臌胀……先泻其胀之血络,后调其经,刺去其血络也。”

 

医圣张仲景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水血相关治法。聂师总结了《伤寒杂病论》水血相关治法,计有:忌汗秘血法、衄以代汗法、调津凉血法、养血利尿法、养血利水法、养血滋阴利水法、活血利水法、逐瘀除湿法、逐瘀涤饮法、下血逐水法、逐瘀攻水法、利尿消癥法等一十三种水血相关治法。创制了当归贝母苦参丸、当归芍药散、猪苓汤、真武汤、茵陈蒿汤、己椒苈黄丸、大黄甘遂汤、十枣汤、桂枝茯苓丸等水血同治的方剂。可谓开水血并治之先河,立辨证调治水血之典范,为后世医家所宗。

 

至宋代,《和剂局方》制“五淋散”治热淋,创养血通淋之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制“沉香散”以治气淋,方以石韦、冬葵子、甘草、滑石利湿导浊泻热,另以王不留行、沉香、陈皮活血理气,更用当归、芍药养血活血。水血同治,调水血以通气,标本兼顾。

 

金·刘河间以舟车丸治水肿水胀,是方“用牵牛泻气分,大黄泻血分,协同大戟、甘遂、芫花三味大剂攻水者,水陆并进……故无坚不破,无水不行,宜乎有舟车之名”(《成方便读》),亦为水血互治之方。

 

《证治准绳》治疗臌胀的调营饮,方以当归、川芎、赤芍等活血化瘀,莪术、延胡索、大黄散气破血,瞿麦、槟榔、葶苈子、赤茯苓、桑白皮等行气利水,体现了活血利水治法。《景岳全书》针对水肿治疗,更明确地指出:“治胀当辨虚实,因血道不通而致者,当专清其血”。清·沈金鳌指出“血瘀小便秘者,则以牛膝、桃仁为要药,尝采其法,用之颇效”。《医门法律》指出治疗肿胀当用当归、大黄、赤芍等药,其义亦在通过活血化瘀,血行水亦行。《医林绳墨》亦云:“肢肿者四肢作肿也……大率滞于血者,则痛肿难移,宜参归汤加丹皮、白芷、秦艽、续断”以活血利水。

 

温病大家吴鞠通其学术思想“始终以存阴精为主”。水血是人体阴液的主体,故其对水血相关治法的论述深具精义,与张仲景师遥相呼应。《温病条辨·杂说篇·活血论》指出:“治水与血之法,间亦有用通者,开支河也;有用塞者,崇堤防也”。聂师总结了《温病条辨》的水血互治的方剂中,有利尿以活血、逐瘀以消水的开支河法;亦有补气以生津、补气以摄血的崇堤防之法。整部《温病条辨》计有:血亏忌汗法、存津济血法、生津凉血法、养血生津法、活血滋汗法、活血消水法、利湿止血法、利尿活血法、利尿逐瘀消癥法等九种水血相关治法。较集中体现在上焦篇中,其他各篇亦有散在论述。《温病条辨》分条缕析,一条一方证,详方剂之加减,极具实用价值。

 

清末大医家唐容川,以善治血证而著称,其于水血相关治法亦运用娴熟。唐容川明确提出了“凡调血,先需调水”(《血证论·经血》)、“治水即是治血”(《血证论·尿血》)的血证治水法则。《血证论》集血证治水之大成,聂师总结了全书水血相关治法,共计有:保津秘血法、滋水止血法、化水止血法、祛痰止血法、凉水止血法、滋癸补血法、逐水活血法、温水行血法、滋水濡血法、补气升水止崩法、清气滋水宁血法、滋脾润津宁血法、补肺生水宁血法等一十三种血证治水法。《血证论》对方药加减运用之由的论述,力求理、法、方、药环环相扣,理论和实践价值极高。

 

综上,可见历代医家对水血相关证治的论述实详备。聂师常教导学生说:“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且人才辈出,学者若能潜心研习,合参诸家,在某一方面有所心悟,形成从生理到病理而至临证理、法、方、药较为全面的认识,且能学以致用,则终生受益矣!”师谆谆教诲之言实其“水血相关”学术思想形成历程的真实写照!

 

4 聂师“水血相关证治”临证撷英

 

4.1喘脱

 

【典型病案】陈**,女,56岁,涪陵白涛镇人。

 

一诊:2004年4月11日

 

[简要病历资料] 时发喘息近20年,复发3天,呼吸窘迫1小时。现症:呼吸急促,大汗淋漓,行走不能、张口抬肩,鼻翼煽动,口唇紫绀,烦躁心悸,腹胀闷满,小便黄短,大便两日未解。查体:呼吸26次/分,三凹征阳性,双肺满布哮鸣,散在湿鸣,心率108次/分,律齐,舌紫暗,胎滑微黄,脉弦数大。

 

[辨证] 肺气亏虚,水瘀搏结

 

[治法] 逐水活血,补肺益气

 

[处方] 防己15g 葶苈子20g 椒目10g干姜15g 赤茯苓30g泽兰15g  桂枝15g 桃仁15g 郁金20g生大黄(后下)15g 地龙15g 炙麻绒10g 淫羊藿10g 生黄芪10g

 

一剂急煎一次,顿服;再煎取液,4小时一服。

 

二诊:2004年4月12日

 

服药后半小时,大便得下而喘稍缓;续服小便量增,喘息心悸更缓,脉大重按无力。辨证同前,治以补肺益气兼活血散水。上方去椒目,防己、葶苈子、赤茯苓、泽兰、干姜、桃仁、郁金、桂枝减半,制大黄10g,淫羊藿、生黄芪3倍之。连进7剂,日一剂,日三服。

 

三诊:2004年4月19日

 

原有诸证已平,唯稍觉纳少眠差。嘱长服香砂六君丸合当归片。2005年冬月间,患者因腹痛就诊,诉一年余来喘息未发作。

 

【按】喘证本属中医内科难证之一,喘脱更为危急重症,一般治以扶正固脱、镇摄潜纳。聂师认为:喘证虽与多脏腑相关,然其病位总以肺为中心,是证多慢性反复发作,许多慢性疾病皆可导致,病程既久,积累耗伤,肺气必虚。肺为气之本,司宗气而朝百脉,气虚不帅则血行不利而成瘀;肺为水之上源,气虚失于通调水道则水液代谢失其常道,于是痰水留饮内生。又血以载气,肺络瘀滞,肺气宣发肃降之机亦滞,本虚之肺气更难以尽通调水道之职;反之,痰饮留水之阴邪类,最碍气机,痰水留饮内生,肺络未有不瘀滞者。一遇诱因发动,脉络为之收引挛急,瘀痰留饮搏结气道,肺宣发肃降之机顿阻,故呼之难呼,吸之难吸。如此诸般,恶性循环,不及正治,甚则喘脱致死矣。

 

故其治,喘息发作之时,急当逐水涤痰荡饮决瘀以开通气道,气机复活肺之宣发肃降亦可得复,此时虽肺气疲惫已极亦只当在利水涤痰荡饮决瘀的基础上少入补益之味。若盲目补气,徒加重气郁,非但无功,反少火变壮火,多伐生气。此案一诊处置即是此义。方以防己、椒目、葶苈子、生大黄配赤苓逐水涤饮兼活血,桂枝、桃仁、郁金、泽兰配干姜化瘀通脉兼治水,地龙伍麻黄调拨升降气机,少入淫羊藿、黄芪药对,温下济上以接续岌岌可危之肺气。

 

喘息缓解之后,当逐水涤痰荡饮决瘀与补气并进。渐以补气调气为主,因虚为本,虚得补则气行则水血亦行,调补肺气之时当不忘借助肾脾先后天化源之功;逐水涤痰荡饮决瘀之药味则当逐步消减,盖该类药味多有耗气之弊。因此,此案二诊处置,去椒目,防己、葶苈子、赤茯苓、泽兰、干姜、桃仁、郁金、桂枝减半,大黄易生为熟,倍用淫羊藿、生黄芪;至三诊,则以四君为主滋后天化源,佐以半夏、陈皮、木香、砂仁、当归制水治血。如此,20年反复发作之证长期未作,可见其功。

 

4.2 肺胀心悸危候

 

【典型病案】舒**,男,70岁,龙潭镇新村人

 

一诊:2003年12月26日

 

[简要病历资料] 反复喘咳30余年,动则喘累加重伴心悸15年,加重伴肢肿、怔忡6小时。现症:喘促咳嗽,息高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二天,咳吐泡沫痰,剧则痰中带血紫暗,心悸怔忡如脱,烦闷郑声,口唇紫绀,头面浮肿,双肺满布干湿啰音,心率127次/分,虚里跳动,按之应手,强弱快慢不一,心音遥远,肝肋下3厘米,剑突下4厘米,质饱满触痛,纳呆腹胀,双下肢按之没指,皮色紫暗,尿短少,大便三日未解,舌大而紫、苔黄腻带滑,舌下脉络粗紫,脉如解索。

 

[辨证] 宗气亏虚,血瘀水泛

 

[治法] 活血逐水急治其标,兼防阳气竭脱

 

[处方] 葶苈子20g 丹参20g 大黄(后下)20g 桃仁15g 椒目1Og 牵牛子15g 刺五加皮30g肉桂5g

 

急浓煎一剂顿服,再煎一剂,日三夜二服。

 

二诊:2003年12月27日

 

服药后大便溏泻五次,小便亦多,现已能半卧,神志清晰,口唇微紫,双肺湿啰音减少,心率110次/分,仍强弱快慢不一、纳呆腹胀,肝肋下2厘米,剑突下1厘米,双下肢踝以下肿。继续活血逐水兼扶阳气。上方葶苈子、丹参、大黄、桃仁剂量减半,三剂,水煎,日一剂,日三夜二服。

 

三诊: 2004年13月30日

 

喘累、心悸明显好转,心率90次/分,双肺湿罗音明显减少,肝肋下未及,脚趺肿减。转以补益脾肺,温阳利水,佐以活血化瘀。四君子汤党参改黄芪、合真武汤加丹参、琥珀、泽兰、泽泻等以善后。

 

【按】《灵枢·邪客篇》曰:“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此案缘久病伤肺,子盗母气,致肺脾俱虚,宗气衰竭,既乏走息道以司呼吸之力,又不能贯心脉以行血气,致心肺络脉瘀阻,心不主血行而血化为水,肺不通调水道致饮邪泛滥、凌心射肺,而成危候。此正虚邪实之证,如以虚治,则愈壅其邪;迳以祛邪,则困惫之宗气不为邪羁而能振,故急以桃葶椒黄汤加味逐邪。桃仁,“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破癥瘕通脉”(《名医别录》)而治“血痰”(《滇南本草》);用丹参,取其“淤积去而烦满愈,正气复”之功;重用二味,力逐心肺络脉之瘀阻,使宗气得以贯心脉而行血气。葶苈子“主癥瘕积聚结气……破坚逐邪,通利水道”(《名医别录》),椒目“利小便”(《唐本草》),二味相须为用,利水活血、止嗽平喘。牵牛“治水气在肺,喘满肿胀,下焦郁遏”,偕大黄以活血逐水。故一剂之后,病情大好。二诊扶正逐邪并驾齐驱,药后病情得以平稳。

 

4.3肾性高血压

 

【典型病案】胡**,男,13岁,丰都人

 

一诊:2004年2月14日

 

[简要病历资料] 眼睑、双下肢浮肿1周,伴头痛、嗜睡半天,惊厥二次。患儿先天不足,此次病前因感冒发热,经西药对症治疗好转,就诊时证见:神志模糊,倦怠,恶心呕吐,吐出为涎沫,尿少黄赤,镜检尿蛋白3“+”,大便三天未解,腹胀,血压160/100mHg舌淡紫、苔薄白, 脉弦有劲。

 

[辨证]肾络瘀阻,风阳上扰,风水泛溢

 

[治法] 活血逐水消肿,平肝熄风宁神

 

[处方] 桃仁12g 芒硝(冲)10g 土鳖虫10g 大黄(后下)10g 牵牛1Og 白芍15g 煅代赭石15g 川牛膝15g 钩藤(后下)15g 地龙2Og 旋复花(包煎)9g。

 

日一剂,日三夜二服。

 

二诊:2004年2月15日

 

头痛好转,神志清醒,二便通利,惊厥未作。效不更方,再进三剂,日三服。

 

三诊:2004年2月19日

 

药后诸恙咸安,血压复常,嘱以六味地黄丸调理。

 

【按】此案,患儿感受外邪,循太阳膀胱经而入肾,肾络瘀阻。《张氏医通》曰:“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患儿先天禀赋本不足,且病后蛋白从小便中大量丢失,致肾精匮乏,血着于肝,肝血不足,肝肾不足。肾失主二便,肝失疏泄,水邪泛溢;水不涵木,风阳上扰清空,脑络瘀阻,血瘀水遏,元神之府失养,而致神志不明,诸症蜂起。故以下瘀血汤加牵牛、川牛膝、大黄通肾络,使瘀水前后分消。代赭石,重镇逆气,平肝降火,活血分,消肿化痰;地龙,息风定惊,通络降血压;旋复花性禀轻扬而具潜降之功,诸药与白芍、钩藤共奏养血柔肝、平肝息风、通络明神之功效。服此药后,肾络得通、肝阳潜降、水归其道、元神复明,逐恙咸安。

 

4.4 癃闭

 

【典型病案】谢*,男,74岁,南沱镇人

 

一诊:2005年7月8日

 

[简要病历资料] 小便余沥不尽10余年,点滴出1天,加重至尿不出8小时。现证:小腹硬满疼痛拒按,腹胀气促喘累心慌,恶心欲呕,咳吐大量泡沫样痰,疲惫懈惰,纳呆,大便三日未解,舌紫暗,苔微黄,舌根有瘀点,脉弦涩。

 

[辨证] 肝虚血瘀水遏

 

[治法] 补肝行气,活血利尿。

 

[处方] 黄芪30g 肉桂(后下)3g 桃仁15g 巴戟天15g 柴胡15g 泽兰20g 泽泻20g 土鳖10g 甲珠末(冲服)5g 淫羊藿10g 当归10g 大黄(后下)15g

 

三剂,浓煎频服。三日后家属来告:服药后半小时,小便即点滴而下,续服逐渐二便通利。嘱以金匮肾气丸调理。

 

【按】《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丈夫……七八,肝气衰。”《灵枢·经脉》曰:“是所主肝所生病者……闭癃。”《本草正》云:“肝固藏血,更司二便。”《本草崇原》也指出:“肝主疏泄,故利小便。”患者年七十有余,肝气已虚,肝藏血而主疏泄,虚则瘀血内着,疏泄不及则三焦气化不利,于是瘀阻水遏而成癃闭。处方以芪桂代抵挡汤加味,方中肉桂“善助肝胆之阳气”(《本草正》),配伍黄芪,大补肝气;巴戟天、淫羊藿温肾补肝;柴胡、甲珠疏泄肝之血气;桃仁、土鳖、泽兰、泽泻、大黄活血化瘀、通利二便。服后,肝气得补,气机调达,三焦气化复常,故癃闭顿开。

 

4.5 急性肾衰

 

【典型病案】张**,男,38岁,武隆土坎人

 

一诊:2004年6月19日

 

[简要病历资料] 因急性肾小球肾炎致全身水肿1周多,尿少于200毫升伴神志昏朦1天。现证:全身浮肿,无尿,表情淡漠,气促心慌,阵发手足抽搐,恶心呕吐,食不下,腹胀痛,大便三天未解,舌红,苔微黄欠润,舌下络脉青紫粗大,脉沉弦。查尿素氮50mg,肌酐3.5mg。

 

一天,

 

[辨证] 毒瘀肾络,瘀阻水停

 

[治法] 逐瘀通络,利水化浊

 

[处方] 大黄(后下)30g 蒲公英30g 赤芍30g 石决明(先煎)3Og 芒硝(冲服)15g 甲珠末(冲服)10g 半夏15g 桃仁15g 当归尾20g 生地50g 牵牛子1Og,川芎12g。

 

一剂,水浓煎,四小时一服。

 

二诊:2004年6月20日

 

尿量增至1000毫升/天,神志清,大便通畅,心慌腹胀减。效不更方,续进七剂,日一剂,日三服。七日后,水肿不明显,复查肾功复常。

 

【按】肾司二便,疫毒瘀阻少阴肾络,肾气化失权,故二便闭塞关格,水浊不得出,泛溢致肿。《素问·骨空论》曰:“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少阴太阳表里脉,肾失司二便,毒邪水浊不得分消,循太阳膀胱经脉上犯,脑络瘀阻,元神难明,故为诸症。病本在下,标在上,治宜标本兼顾。处以代抵挡丸加味。方中当归尾破瘀血而下流,与桃仁、大黄、芒硝、牵牛、半夏逐瘀通络、通关降浊;穿山甲无微不至、通彻经络、头关达窍,川芎上行头目,石决明善治脑中充血作痛,三味合用疏通脑络而奏活血利水开窍醒神之功;生地、蒲公英、赤芍清解毒邪。药后,肾脑之络得通,毒邪水浊得以分消,故能速效。

 

4.6输尿管结石伴肾盂积水

 

【典型病案】白**,男,42岁,原涪陵电缆厂工人

 

一诊:2005年1月21日

 

[简要病历资料] 反复发作左腰部疼痛半年,复发1天。半年来不时发作腰痛,甚则伴血尿,曾在本院作B超诊断为“左侧输聚管结石伴肾盂积水”,行超声体外震波碎石术未成功,每次发作后注射阿托品可缓解。此次求中医治疗,希望能根本治愈。现证:左腰阵发性剧痛,痛引少腹,涉及阴部,小便艰涩,窘急不能卒出,尿中带血,面色晦滞,面部和下肢轻度浮肿,精神萎靡,舌质胖大,舌色暗红隐紫,舌苔根部黄腻,脉象弦滑。查左肾区叩击痛,尿常规:白细胞2+,红细胞少许;B超诊断:左肾盂结石1.0cm,肾盂积水,左输尿管中断结石,左输尿管中上段扩张。

 

[辨证] 石淋,湿热挟瘀蕴结下焦

 

[治法] 活血排石,利湿通淋

 

[处方] 郁金30g 香附15g 赤芍20g 川牛膝30g 酒制大黄10g 金钱草30g 海金砂20g 泽兰20g 益母草15g 鸡内金10g 石苇15g 冬葵子15g 虎杖10g 琥珀末(冲服)5g 甘草梢10g

 

三剂,日一剂,水煎频服。

 

二诊:2005年1月25日

 

腰痛止,腰胀,小便黄浊,未见砂石排出。尿常规复常。前方加重活血理气,助膀胱气化。

 

[处方] 郁金30g 香附15g 赤芍20g 川牛膝30g 酒制大黄10g 乌药10g 三棱15g 莪术10g 金钱草30g泽兰20g 益母草15g 鸡内金10g 石苇15g 冬葵子15g 黄柏5g 肉桂5g

 

日一剂,水煎频服,连服七剂,。

 

三诊:2005年1月29日

 

述昨晚九时许,突然腰痛如绞,继而腰痛顿失小便淋涩而中断,茎中刺痛,后见血尿挟米粒样大小结石一枚而出。立即复查B超示:左肾盂结石0.6cm。后患者自己续服上方十余剂后复查B超双肾未见结石。

 

【按】石淋患者,多素嗜辛辣,恣食肥甘油腻之品,脾胃健运失司,酿生湿热,流注下焦,阻碍膀胱气化,湿热蕴结而为砂石;砂石留滞脉络,气血运行不利而致瘀,湿瘀著结,膀胱气化更加失司,砂石阻遏地水道,水湿停蓄而为积水。可见,湿热久羁,可致瘀阻水停,水湿瘀血互结是本病的重要病理。在治上,采取水血同治,聂师常用郁金配香附理血调气,甚则入三棱、莪术药对,或入台乌理气以助血行;川牛膝引入下焦;利水排石之品亦要兼顾血分,常用金钱草、海金砂、泽兰、益母草之类;膀胱气化有赖于肾,聂师以内经五味补泻论,善用黄柏配肉桂,取其性味以资肾与膀胱之气化。如血行而砂石排,水调而淋自通。

 

4.7 经行水肿

 

【典型病案】官**,女,35岁,涪陵区教育学院职工

 

一诊:2004年9月6日

 

[简要病历资料] 经行水肿2年。每于月经来潮前数日和经期颜面及下肢浮肿,经后逐渐减轻消失。西医检查诊断不明,无特殊治疗方法。月经来潮总延后7天以上,经来量少。就诊时证见:颜面四肢浮肿,按之凹陷,月经49天方来潮,现经期第一天,乳房胀痛,纳少便溏,舌质淡边有齿印和瘀点,舌苔薄白而滑,根部苔微腻,脉细弱而涩。

 

[辨证] 脾虚肝郁,瘀阻水泛

 

[治法] 健脾疏肝,活血利水,理气调经

 

[处方] 党参10g 炒白术30g 茯苓40g 泽兰20g 益母草30g 当归20g 赤芍10g 丹参15g 郁金15g 川芎20g 炒川楝子10g 桃仁l0克 鸡血藤30g 炙甘草10g

 

三剂,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2004年9月10日

 

浮肿消退,乳房胀痛消失,月经量较以往多,下大量紫血块。嘱服参苓白术颗粒、加味逍遥丸、当归片,至下次月经来潮复诊。

 

2004年10月15日来告:月经期第二天,未出现浮肿,稍觉身困。未作处置,后随访一年患者未再发生经期水肿。

 

【按】诊治该案后,聂师曾作详细讲解:“经行水肿并不常见,行医以来曾治六例,见证略同,处置亦大致相同。个人认为该病责之脾虚肝旺,这一论点《妇人良方》即有提及,但未明水血病理。脾虚肝郁,后天化缘无力则气血虚,统血藏血失职加之气机郁滞则致血瘀,故常见月经后期而量少;中土治水无力加之肝失疏泄则易生水湿;逢月经来潮,当通而不通,气郁气虚更甚,气机紊乱,水湿乘机泛滥而出现水肿。其治疗,虽总以健脾疏肝,活血制水,理气调经为大法,但亦有标本缓急之别。经期水肿时,以活血利水为主,兼以他法;经间期,则以培中疏肝为主,兼顾活血治水。以本案为例,一诊处方中,四君子汤重用白术、茯苓即取二味培中而治水;四物汤中归芎俱重,易白芍为赤芍,更入重剂鸡血藤皆是以活血为主兼顾补血。至二诊,则以参苓白术、逍遥丸为主治之。”

 

世人常说中医“传药不传量”,师倾囊相授,余甚感之。

 

记在后面:有种咚咚叫“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师带徒”。结果徒根本不看好中医,跟师三年,侍诊零天。论文吾代刀,通过了考核。一位学术继承人就这样成就了,但不是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