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学生初读《红楼梦》的几点建议

 sanmin 2014-11-12

《红楼梦》当然是名著,但更是通俗读物,它并不神秘,也未必神圣,所以,读《红楼梦》的时候,你大可不必拘谨,只管放开,即便你的阅读只是为了娱乐,意在休闲,也是成立的。第一遍,最好通读,对其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以后再读,也可以“寻章摘句”,任意翻阅。

小说是艺术,艺术免不了夸张,《红楼梦》是成功的小说,也就免不了成功的夸张。遇到这种夸张的时候,会心一笑或心念一动即可,大可不必较真。譬如,看到某某公子或某某小姐吟诗做赋倚马可待,那便是雪芹先生有意的浪漫。古今中外,学富五车且才思敏捷的人自然也是有的,但都不会神到看见题目就文如泉涌的地步;就连诗圣杜甫数十年的艰辛创作,也只给后人留下一千四百多首诗歌,按他老人家三十年的创作经历算,平均每年也只有五十首,每周一诗而已。当然,如果你是名人了,姓狂或者姓猛了,读书不数卷,下笔如神仙,那就另当别论;——一句话,在这些才追宋陆、貌若天仙的才子佳人面前,你大可不必自惭形秽;相信自己的智力,读书就更有效。

小说当然是生活,生活的特征首先是时代的意义;所以,小说有历史也不足为奇,《红楼梦》有宫廷有官场有民生自也合情合理。但若因此就把某一特定时代的标签贴在《红楼梦》上,那《红楼梦》就不是小说了,吾国二十四史也就当为二十五史了;雪芹先生泉下有知,恐怕也不愿被人把自己看作班固、陈寿为帝王做传之人;所以,对某些关于《红楼梦》的考据发现和新的印证,微微一笑就行了,否则,你的兴趣可能被误导。

成功的艺术自也与深刻的幽默分不开。《红楼梦》里的幽默也会给你带来轻松一刻。可是,面对幽默,你们一定要警惕,不管是刘姥姥“吃一头老母猪不抬头”那自残式的逗乐还是呆霸王蝇子般的嗡嗡,我都想请你们在笑完后冷静冷静:弱者之被取笑是悲哀的,弱者之甘被取笑则是可怕的。我至今仍然怀疑雪芹先生让刘姥姥去大观园现世是不是有点过分,但想到这也是大师们的深刻之处,也就只有难过而已。不过,我还想告诉你的是,也得警惕如今舞台上那些所谓的幽默,警惕自残的艺术,警惕把别人的痛苦化为自己的快乐的艺术,然后控制好你的笑声,——不管是鳏夫还是寡妇,不管是破落户还是小伙夫,我们都没有权利忽悠,取笑就更不该。让我们的智慧和情感更加阳光,才是我们阅读的最终目的。

我知道,你不爱读《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遇到这些,你总是很轻率地就跳过去,跳过这看似枯燥乏味的平平仄仄,你觉得,置身于那真真假假的你来我往中,同样能够收获满足。对此,我似乎无话可说,我只是感到遗憾,因为你没读《葬花吟》,你当不会理解林黛玉属于季节的孤独多么深刻,——无助的孤独是恐怖,有助但仍然孤独就可能是绝望。作为小说家,叙事,是雪芹先生拿手好戏,而他填词赋诗的本领自也一流,尤其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写就的诗歌,似乎简直就是注脚。譬如,你要是注意到了贾雨村落魄在苏州破庙里的吟诵,就不会为此公一旦进入官场便贪酷刻毒见利忘义而感到太吃惊。当然,《红楼梦》中的诗歌也并不都是塑造人物的辅助手段,但总归是,假如把《红楼梦》的环境特征比做一个舞台,人物的言行、细节等是具体的表演,那么,诗词歌赋就是音乐;这种旋律对你理解这幕大剧带来的暗示是多方面的。如果我们养成了品味诗词的习惯,我们的艺术享受也就更趋高雅。

初读《红楼梦》要慢读,千万不要着急,就像我们在人生的路上跋涉一样,急于求成肯定是徒劳的,单纯强调阅读的“遍”数就更无趣。雪芹先生虽多用白话,但你仍会感到点生涩,所以得寻求帮助;因此,我建议你在初读时一定要选一个注释比较周详的本子,——一定要读注释。还是用一个比喻吧,《红楼梦》是营养全面且丰富的大餐,我们的阅读就是吃大餐;也许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会消化不良;注释就是帮助我们顺利消化的。《红楼梦》的注释涉及自然、社会诸多领域,读注释,自也能提高我们的文化积累,——什么是有文化?就是知道得多,而知道的过程,应该是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的。

读《红楼梦》,还得能够明辨是非,至少有点戒备心。雪芹先生很冷静,作为导演,他的舞台固然光彩照人明艳生动,可衣冠禽兽、各种魑魅魍魉似也并不罕见。有些人冠冕堂皇表面上子曰诗云,但居心实在龌龊之至。就连宝玉的好友秦钟,临死,对宝玉的忠告也很让人觉得便扭;而宝玉身上的纨绔习气也时有流露。你们一定小心,千万不要盲从,否则,雪芹先生泉下有知,也当不安。这叫做看着别人的背影,拿住自己的脚步。

我们每个人都在给自己作茧,你可以说这是在自缚,但,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在给自己经营温暖。因为我们的头顶虽然每每群星璀璨,可有关黑夜的路到底有多远,常常心中没底,即便我们心怀明天的朝阳,但总得设法走过最切近的坎坷。对此,宝玉的经历可资诸位思考,幸福不一定就是快乐到无以复加;很多时候,因为忧伤,生命才更有厚度。接近成年的读者诸君,我建议你在走近宝玉的时候,至少要理解宝玉的渴望,领会宝玉的忧郁:他的男人观、女子观除了对男权社会的深刻否定外,还有李清照式的“寻寻觅觅”,如果你无意放纵自己的孤独,那么,请你学会同情。此外,我还想提醒你一句:人活着,最重要的可能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执着地不做什么。

教材既然把《林黛玉进贾府》和《祝福》编在一起,那么,你不妨把雪芹先生和鲁迅先生笔下的世界做个比较。除了两位大师自谓的“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和“铁屋子”外,我也有一个潦草的比较:雪芹先生笔下那颗大树枯萎了,乃因干旱,根系腐朽不能输送营养所致;鲁迅先生笔下那颗大树枯萎了,乃因庸人的争夺,争夺花香,争夺果实,甚至争夺材薪所致。在人应该怎样活这一点上,两位大师心有灵犀,他们都要说的是:人,因为也是动物,自然可能要“争”着活;但人是唯一穿着衣裳的动物,所以,也该“让”着活。——请你常怀恭敬之心,带着恭敬之心阅读他们的作品,感谢雪芹先生,感谢鲁迅先生,吾国若没有这二位,吾国之思想界将多么苍白。

我还建议你背诵《红楼梦》中的一些文字,譬如《好了歌》及甄士隐对此歌的注释。如果你是女孩子,林黛玉的很多作品如《葬花吟》就是很好的女儿篇。此外,还有宝玉的《姽婳将军词》《芙蓉女儿诔》均属上乘佳作。若有闲暇,吟咏一番,其中妙味,自能觉解。作为老师,我还想请你注意学习雪芹先生的叙事艺术:生动传神的细节,活灵活现的动作,惟妙惟肖的语言,还有详略的安排,衔接的处理,皆可谓浑然天成,了无做作。对于不善叙事的读者,林黛玉进贾府、刘姥姥现世、宝玉挨打等场面,实在是极好的范例,虽千头万绪面目各异,但雪芹先生却能举重若轻,侃侃而谈,实在是手笔之大者。读下去,咀嚼之,体味之,对提高你在这方面的能力很重要,也很现实。

最后,还请你记住:要坚信,《红楼梦》是吾国最优秀的通俗读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