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窗外天色阴沉。这里潮湿惯了,搏个人品——大足不会下雨。出门招手乘上了503,来到重庆火车站(即菜园坝火车站)旁的汽车站(不是对面的长途汽车站),买车票。(在朝天门码头附近有标价260一人的大足石刻一日游,最低报190的,还包午餐。自由行与之相比,优势的确不明显。斟酌再三,考虑到跟团的种种不便,我们最终决定自己去。毕竟这是重庆最吸引我的原因之一。)
跟网上介绍的不同:发往大足的汽车,不是一小时一班,而是根据实际售票情况随时的调整。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售票口购票时,要尽可能清晰地说出“大足”,保险起见最好再跟上“石刻”二字。一旦舌头没压下去,再粗心没有细看到手的车票,你就很可能去了一个名为“大竹”的地方。
等我们买好车票,距离8:10分的发车时间只有5分钟。好在有昨晚准备好的酸奶和干粮(事实一再证明,这是个非常好的习惯)。
经过将近2个半小时车程,到了大足县附近,现代化的痕迹越发的明显。
宝顶山,是大足所有石刻中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善的场所,与大足汽车站尚有十多公里的距离。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牛肉面(右)和扯麦粑(左)。

扯麦粑,奇怪的名字。其后才发现,它和重庆的铺盖面是完全一样的东西。但绵软筋道、余味良久又远非铺盖面所能及。好味!好味!吐血推荐!
节省时间,按网上的介绍打了出租去宝顶山。(花钱买时间,这笔买卖划得来。)
香,能做到这个程度,也算不简单!
亲手缔造了这宝顶山石刻这一佛教艺术典范的南宋名僧赵智凤师傅。
进门要检票两次,千万别把票给丢了。

这些道教人物的出现绝非为“踢馆”,是作为护法神于清代增刻的。现在看起来似乎还像是回事,但和其它较之年长5、600岁的南宋佛像比起来,根本就是渣!

有说法,只有有缘的人才能将这阴刻的字看出阳雕的效果来。那我就是“无缘人”之一。

大足石刻,是我国继敦煌莫高窟之后,第二个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点。
一旁的圆觉洞,个人认为非看不可。因为在洞内得到了良好的保护,风化程度很小。什么是轻盈飘逸、什么是庄严宝相,我受教了!


很想将这样高的艺术造诣保存下来。但兄弟脸皮嫩,尚未达到可承受被人呵斥“不许用闪光灯”的境界!(一反常规,这3张照片都做了较大程度的后期处理。)

除了中间(第五)那个是释迦摩尼的化身,另外几个就是“天龙八部”。不过我相信:认为这是小说名字的人,一定更多!另外,南宋时,四川盆地的老虎早已灭绝。于是在工匠的“大胆假设”下,在和大熊猫形象的“杂交”且没有“小心求证”后,老虎就变成了右上角的模样。

六道轮回图
草木皆可成佛,何况是人!只是心魔作乱而已。大概80后知道这个东西,还是拜一个叫车田正美的日本人所赐……

广大宝楼阁图
“宝顶山”三字,系南宋兵部侍郎杜孝严的手笔。


华严三圣像 右侧的文殊菩萨,手中宝塔高1.8米,重千斤。工匠利用袈裟支撑手臂,方保其历经800余年而不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