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引导两岁女儿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宁似卿 2014-11-13
文、图/一笑
初冬 <wbr><wbr>宝宝温暖的笑容【多图】
    周六,心血来潮,带两岁多的女儿麦子去母婴店买衣服。小家伙一进店就到处摸摸,看看,尤其对那些玩具爱不释手。我给她挑了几款羽绒服,要她试试。没想到她一个劲地说:“不要,不要,我不要!”最后,麦子同学居然自己挑了一件粉红色的棉背心,上面有很多小动物的图案,别说还真的很漂亮。导购员过来说,这是他们店里今年最畅销的一款背心。我心想:这么小的人,难道真的就会自己挑衣服。

    每次出去玩,麦子同学都要自己挑衣服,挑鞋子。在衣柜里翻来覆去,自己拿出一件衣服,那么就必须给她穿上。要不,她就哭,自己坐地上。穿鞋也只喜欢自己那双粉红小靴子。以前,给孩子穿什么她就穿什么,只要不冻着她不热着她就可以了。现在让人犯愁了,衣服得准备麦子喜欢的。

    麦子出去玩的时候,看到穿得漂亮,长得好看的阿姨,也会盯着人家看一阵,有时还会说:“真漂亮!”在街上看到好看的小饰品,小围巾什么的,她也总部忍不住去摸一摸。看自己的照片和视频,她能看半天,而且边看边哈哈大笑。传件新衣服能在镜子前照上N回。那个自恋,那个臭美,让人无语。

    难道女孩子爱美真的是天生的?我们来看看专家怎么说的:孩子在2.5~5岁之间会有一个“审美敏感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变得十分挑剔和敏感,对事物都有自己的标准和要求,一旦被打乱就会发脾气、哭闹。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开始逐渐关注自身形象的完美,尤其是女孩子,可能会出现“臭美”的症状。

  家长不要担心孩子会受到什么消极的影响,比如担心孩子过分注重自己的外观,而变得爱慕虚荣。这是孩子正常发育的一个阶段,主要表现为孩子审美能力的发展,而这一发展对孩子有着重要的意义,体现在个人魅力、气质、个性特点上。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审美需求,可以给孩子提供适宜的物品,给孩子自己选择穿衣的权利等。同时,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

    那么家长怎么样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呢?个人觉得,在生活中稍加注意就可以了。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教孩子一些审美的基础知识。两岁多的孩子,对于形状、颜色、高矮、大小、明暗等概念都不是很清楚。虽然没有这些概念,但是孩子也会对事物有直观的审美感觉。作为家长,应该慢慢引导孩子认识各种形状和颜色等,让她们的审美能够有一个几本的知识基础。

    第二,在生活中,多多亲子互动,和孩子交流审美观。在和孩子一起买东西的时候,问问孩子好不好看。在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的时候,比如对积木,问问孩子堆成这样,好不好看。看到星星、月亮的时候,跟孩子说,天空很漂亮,星星很美丽。总之,就是在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上多多引导孩子,让她学会去认识这个世界的美。

    第三,鼓励孩子的审美观点。有时候,麦子同学说一样东西很漂亮,我却觉得不漂亮。但是,我还是得附和她,说:是啊,真的很漂亮!对孩子,不能较真,必须鼓励她,顺势利导。麦子有一件颜色比较脏的围裙。因为上面有喜羊羊的图案,所以麦子很喜欢。她穿上这个围裙的时候,常来问我或者问她妈妈:好看吗?我们都笑着说:好看,好看!其实真不好看。

    有自己审美观的宝宝,会更加惹人怜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