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孝感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备查稿)

 3gzylon 2014-11-13
(2010-06-15 23:25:44)

 

 

  当前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是新阶段“三农”工作面临的紧迫任务。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培植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孝感农业基础较好,区位交通条件优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我们这次调查从孝感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出发,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着重探讨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主要措施及政策建议。

  一、基本态势和主要特点

  孝感位于湖北省东北部,距武汉市中心60公里。现辖云梦、孝昌、大悟3县及孝南区,代管汉川、应城、安陆3市。总面积8910平方公里,总人口508万。其中,常用耕地面积364万亩,乡村人口390万。

  孝感农产品加工业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成为乡镇企业的主体,进入新世纪以来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归纳近几年的发展态势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产业发展加快。据市统计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到2004年底,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814家,实现产值126.7亿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8.4%和68.7%。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63家,实现增加值32.4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6.4%和36.4%,比2001年提高7.7和2.1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由2001年的0.67:1上升到0.83:1。

  (二)企业规模扩大。到2004底,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资产总额为131.5 亿元,比2001年增加50.5亿元,平均资产近5000万元,比2001年增加 1300万元。年产值(营业额)过1000万元的企业达到94家,过5000万元的27家,过亿元的10家。现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5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3家,市级20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数在全省排第四位。湖北孝棉实业集团已拥有26万纱锭、500台织机、300台(套)服装生产线,纺纱规模居全省第一位。应城豪丰公司年粮食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是目前全省最大的粮食加工企业。

   (三)特色比较鲜明。孝感农产品加工业领域较宽,几乎涵盖了农、林、牧、渔各个加工行业。目前,优势行业比较集中,各个县市区初步形成了特色。全市占主导地位的农产品加工业集中在粮油、棉花、畜牧加工三大领域。2004年,粮油加工业产值达到48.9亿元,棉花加工业产值27.7亿元,畜牧加工业产值16.9亿元,分别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38.6%、21.9%和13.3%。孝感市区的棉纺、啤酒和麻糖米酒工业,汉川的食品和纺织工业,应城、云梦的粮油和蔬菜加工业,安陆的畜禽和药材加工业,大悟、孝昌的茶叶、果品和药材加工业,都有一定规模实力的骨干龙头企业作支撑,相关企业和原料基地也呈现出规模化、集群化、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势头。

  (四)增长机制灵活。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多条投资渠道合力推进的增长格局,企业经营机制得到转换,内生动力逐步增强。

  一是民营企业不断壮大。全市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数量总体稳定的同时,规模效益明显提高。不仅大企业如此,小企业也是这样。大悟县农妇李福芳兴办的银杏花生加工厂,2001年加工量只有1万多公斤,销售额5万元。2004年加工量达到6万多公斤,销售额30多万元,并注册“心绿”商标,产品远销20多个大中城市。目前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的80%以上。

  二是改制企业焕发生机。全市国有、集体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全部完成改制任务。一批改制企业发展势头强劲,逐步成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安陆市禾丰米业公司原是一家资产不足50万元的稻米加工厂,经过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04年资产总额已达5000万元,下辖4个精米厂、1个茶场,拥有仓容2500万公斤,年加工稻米能力10万吨,销售收入8200万元,利税324万元。目前已成为湖北省粮食行业协会团体会员,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三是引进企业充满活力。引进企业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孝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全市共引进美国杜邦、福建达利、晋江福源、南方饼业等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83家,利用外资4400万美元。云梦县引进美国杜邦公司整体收购龙云蛋白公司,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2004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07亿元,成为全省目前最大的植物蛋白生产企业。

  (五)综合效益显著。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农业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县域经济,都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一是促进了农民增收。据市农调队抽样调查,2004年抽样农户在本乡地域得到的工资性收入中,60%来自于农产品加工业。家庭经营非农产业收入中,80%来自于农产品初加工。为龙头企业定点提供农产品的纯收入,占当年家庭纯收入的20%以上。汉川市福建达利食品每天需鸡蛋15—20吨,带动了新河镇养鸡业的发展。2004年,新河镇蛋鸡存笼已达15万只,养鸡户人均增收500多元。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业人员达8万多人,每年工资收入近5亿元。

  二是推动了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对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农民的组织化都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近几年,在农产品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全市七条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六大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主要农产品产量均保持稳定增长势头。随着规模化农业的发展,农业的标准化也开始起步。目前,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已达39家,产品86个,建立三大标志性农产品生产基地14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8.6%。共注册各类农产品及加工产品商标189个,其中省级著名商标9个。全市被列为全国十大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孝南被列为全省水产优势板块和蔬菜板块,汉川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示范市、全省水产优势板块和蔬菜板块,应城被列为全省水产优势板块,云梦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示范县和全省蔬菜板块。围绕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一大批专业协会、研究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特色农业企业破土而出,农民获得出租土地增收、为农业企业打工增收、依托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增收等多种新的增收途径,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和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是带动了相关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在纵向上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形成原料生产、简单加工、精深加工的系列配套,而且在横向上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包装业、运输业和流通业集中跟进的势头。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型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下辖六个蛋品加工厂、一个饲料加工厂、一个种鹌鹑场和一个托佩克种猪场,总资产7800万元,现有员工858人。公司在全国29个省市建有销售网络,产品进入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华联等1000多家大型超市,2004年销售收入1.58亿元,实现利税719万元。公司包装用品年支出3000多万元,运输年支出1000多万元。目前,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快的市县,印塑、纸箱、货物运输等关联产业都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

  四是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农产品加工业的集中集群发展,成为全市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汉川市马口镇纺织工业园短短四年时间,装机规模由7.9万锭发展到60万锭,纺织企业由9家发展到42家,带动相关企业近90家,镇区面积由 4.7平方公里扩大到6.2平方公里。2004年园区从业人员近3万人,实现销售收入15.8亿元,成为“湖北纺织第一镇”。目前,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34%,比2000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其中小城镇发展的贡献率为近2个百分点。

  二、发展潜力和战略机遇

  孝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和主要特点表明,目前的基础较好,但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从宏观环境来看,未来一个时期,孝感农产品加工业既有发展潜力,又面临发展机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孝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差距。按照参与市场竞争、实现产业配套、增强企业活力的要求,孝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这些差距也是今后发展的潜力。

一是加工总量不足。全市农产品加工率为39%,大部分农产品仍以传统方式直接销售。在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多数生产初级产品,二次以上深加工率只占23%。加工总量不足,直接导致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值偏低。2004年,全市这一比值尚未达到2001年全国0.85:1的平均水平。

二是知名企业偏少。孝感农产品加工业基本上是一个企业一个品牌,年销售收入多数在1000万元以下。在9个省级著名商标企业中,年销售收入最高的也有2亿多元,没有一家过5亿元。由于品牌分散,企业规模不大,致使孝感一些独具地方特色的产品品牌,长期不能上升为企业知名品牌,这直接影响了孝感农产品加工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

三是原料基地分散。孝感农业具有传统优势,多年的结构调整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农产品基地。但调整的指导思想长期是适应市场需求,而不是满足加工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当前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仍然存在原料供应不足和优质专用原料紧缺的问题。如金龙泉啤酒(孝感)公司需要的专用小麦,本地没有生产基地,只能舍近求远的从河南等地收购。应城裕隆公司每年需要油菜籽3000万斤,本地只能收购1000万斤,缺口2000万斤也要靠外地采购来满足。云梦杜邦蛋白公司需要的大豆,目前只能全部从东北调运,等等。

四是管理服务滞后。孝感农产品加工业目前仍处于多系统、多部门管理状态,政策不统一、规划不统一、行业管理不统一的矛盾时有发生,企业既面临无人管、又面临都要管的现象,往往无所适从。由于没有综合性的行业协调管理机构,农产品加工业的行业自律机制和服务指导机制建设都比较滞后,行业内的恶性竞争缺乏制约,国家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贷款、税收、用地、人才等优惠政策难以不折不扣的落实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二)国内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以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为背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农产品加工业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决定国内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农产品生产总量增加。经过“九五”、“十五”时期的发展,全国农产品结束了长期短缺的历史,市场趋于饱和,农民增产不增收成为主要矛盾。从孝感来看,不仅粮棉油丰年有余,而且在调整中发展起来的蔬菜、水产、畜牧、林果等农产品也出现销售困难,市场价格总体走低。农产品生产总量增加虽然带来了销售困难,但却为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机遇。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绝大多数与城乡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推进的步伐加快,城乡人民对农业加工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一方面,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更加注重安全卫生、营养保健、方便快捷,整个消费结构趋向社会化、个性化和多样化。另一方面,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的消费也出现了趋同于城市化的倾向。这说明无论是农产品初加工还是精深加工,在当前和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有着广泛的消费需求。孝感农产品规模化、基地化生产势头较好,特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较高,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有条件,而且面临难得的市场机遇。

三是资本、技术、人才市场活跃。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关键是培育市场主体。当前国内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流动日趋活跃,这为后发地区加快培育农产品加工业市场主体,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孝感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体制机制转换任务基本完成,一大批民营企业正在加快发展,具有面向市场广泛寻求合作的内在动力。同时,武汉城市圈建设正在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沿海产业转移正在增强全市上下招商引进的信心,孝感有希望也有可能运用市场机制,引进和培育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市场主体,支撑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四是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扶持。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连续两年的两个“一号文件”,都提出“要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较大幅度地增加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还分别下发了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农业部和省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全国、全省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这一系列举措充分表明,国家和省已经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到了重要战略位置,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面临极为难得的政策机遇。孝感仅2004年,就争取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银行贷款4.78亿元,财政扶持资金5150万元,税收减免5360万元,这对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正在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国际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出现的深刻变化。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程度的逐步加深,今后任何一个地方的农产品加工业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国际竞争的影响。当前国际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出现的深刻变化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这些变化将决定未来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发展的方向,必须予以足够的关注。

一是加工企业的规模化。处于竞争前沿的国际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普遍具有强大的规模实力。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出的世界企业500强中,有20多家是食品工业大集团。规模扩张不仅有利于降低成本、稳定质量、增加效益,而且有利于快速形成品牌优势,推进集团经营和跨国经营,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孝感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规模普遍偏小,在未来的竞争发展中,必须把规模扩张作为重要目标,锲而不舍地在培育优势骨干企业上下功夫。

二是加工水平的精深化。处于竞争前沿的国际农产品加工企业,精深加工程度不断提高。目前一般农产品加工的增值效益达到3-5倍,有的农产品如玉米、大豆、柑桔加工的增值效益高达几百倍甚至上千倍,这是构成其强大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高度的精深加工水平源于精细化、自动化的技术装备,也源于强大的研发实力和高新技术应用实力。孝感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精深加工水平目前普遍较低,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大研发和高新技术应用力度,努力提高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适应市场、开拓市场的竞争能力。

三是加工产品的个性化。处于竞争前沿的国际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加工产品向安全、绿色、休闲方向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这种贴近消费者个性需求的产品开发战略,既赢得了大众化消费的市场份额,又抢占了特定群体消费的绝对市场优势。如新西兰艾弗科公司加工的牛肉产品,其销售代理机构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百事公司下属的菲多利休闲食品公司生产的炸薯条,号称占领了全球40%的市场,等等。孝感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三大标志生产基地建设势头较好,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充分发挥优势,加大安全、绿色、休闲食品开发生产力度,创出自己的品牌,培育加快发展的新优势。

  三、主攻方向和政策建议

  综合分析,孝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应当是:针对发展相对落后的现状,抓住国内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着力提高主要农产品的综合加工能力,实现加工总量的快速增长;适应国内竞争国际化程度逐步加深的新形势,关注国际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出现的深刻变化,积极推进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重点培育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围绕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深入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农业,健全完善相关服务体系,实现农产品生产基地化、产加销经营一体化的新突破。

  预测到201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将达到277.8亿元,年均增长17%,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值66.6亿元,年均增长15.5%,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基本同步。主要农产品加工率由现在的39%上升到5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值由0.83:1上升到1.5:1。上述预测目标参照了前三年的平均水平,考虑了与“十一五”总体规划的衔接,在理论上具有充分的可能性,但要真正变为现实,还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作深入细致的工作。

   (一)发展重点产业。按加工原料分类,未来一个时期,孝感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重点,应放在以下八大产业上。

一是粮油加工产业。孝感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粮油资源丰富,应抓住机遇提升加工能力。可以应城豪丰、安陆禾丰、孝昌太子米业等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稻米精深加工;以金龙泉啤酒、汉川达利、杜邦云梦蛋白、孝感麻糖米酒等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食品、饮料加工;以应城裕隆、军进粮油等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食用油加工;以大悟金丰实业、新花实业等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花生系列产品加工。到2010年,粮油加工业产值达到107亿元以上。

二是棉花加工产业。孝感是产棉大市,常年棉花产量在56万担以上,加工前景比较广阔。可以孝棉实业、应城鑫龙、云梦金梦达、安陆安丰达等公司及汉川马口纺织工业园为龙头,大力发展棉花精深加工。到2010年,棉花加工业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

三是蔬菜加工产业。孝感无公害蔬菜面积达110万亩,约占全市常年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可以应城三五醇百味谣、云梦恒兴、汉川庆华藕业等公司为龙头,深度开发淹制菜、脱水菜、净菜、藕制品及食用菌系列加工产品。到2010年,蔬菜加工业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

四是畜牧加工产业。孝感畜牧业发展较快,年出栏生猪220万头,出笼家禽7000多万只,畜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可以云梦京京肉食等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冷鲜肉、火腿肠、熏肉等肉制品加工;以湖北神丹等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蛋品加工;以三蜂蜜业等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蜂产品加工。到2010年,畜牧加工业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

五是水产加工产业。孝感水产养殖面积达50万亩,有3个县市区被列为全省水产优势板块。可以刁汊湖绿色水产等公司为龙头,重点开发水产系列加工产品。到2010年,水产加工业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

六是药材加工产业。孝感北部县市丘陵岗地较多,发展药材生产条件较好,目前种植面积达10万亩。可以安陆午时药业、湖北端药、孝昌兴仁堂药业等公司为龙头,重点开发中药制品、保健饮品、食用色素等系列加工产品。到2010年,中药加工业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

七是茶叶加工产业。孝感茶叶种植面积达10万亩,有一定加工潜力。可以“大悟寿眉”、“天子云尖”、“金鼓露毫”、“凤凰山”等品牌企业为龙头,整合加工资源,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到2010年,茶叶加工业产值达到2亿元以上。

八是林果加工产业。孝感林业、果品有一定资源优势,但目前尚无真正意义上的加工企业。可根据现有招商意向,加快孝感木材加工厂、孝昌果汁饮料加工厂建设步伐,扩大大悟金丰实业有限公司板栗储藏、加工规模,积极引进新的果品加工企业。到2010年,林果加工业产值达到2亿元以上。

上述八大产业到2010年,加工产值可达221亿元,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的80%左右。

    (二)强化关键举措。孝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必须继续做好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重点强化六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创新思维方式。充分认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心由抓生产环节转变到抓加工、流通环节上来,在确保粮食稳定增产的前提下,全力抓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培育、引进和发展壮大工作,使农产品加工业真正成为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龙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生力军、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二是完善管理体制。抓紧成立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充分整合相关部门的力量,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统一的规划指导、政策扶持、综合协调等优质服务。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组建行业协会,由农办或农业局牵头,吸收发改委、财政、税务、经委及不同行业的农产品加工重点企业参加,突出抓好政策咨询、信息引导、行业自律等中介服务,形成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的合力。

三是壮大龙头企业。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重点保护、鼓励和引导现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骨干带动作用。跟踪国际国内农产品加工知名企业战略投资动向,着力抓好定向招商引进,力求有所突破。继续办好农产品加工园区,大力鼓励、支持各类工商资本、民营资金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壮大总体规模实力,努力使全市主要农产品的综合加工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

四是提升原料基地。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在坚持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满足加工业发展的需要。继续抓好七条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六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一批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相配套的原料基地。按照营养、安全、特色、保健、美味、自然的要求,大力培育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供安全、优质的专用原料。

五是拓宽物流渠道。树立现代流通理念,围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生产基地建设,整合物流网络资源,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以物流业的大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和生产基地建设的大提高。把新型物流业建设与传统物流业发展结合起来,建立以农产品营销公司、物流配送中心、批发市场及各类零售商为主体的市场体系,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生产基地建设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务。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民间流通组织的培育工作,使其成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生产基地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六是改进辐射办法。农产品加工业带动生产基地和农民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外部效应上,其内存机制的构建必须始终遵循市场法则,不能过分的追求或强调向基地和农户返还利润,削弱加工企业的积累发展能力。可采取签订购销合同的办法,预付资金,买断基地、农户的相关农产品购销权。或承诺最低收购价预先收购,然后按当年市场平均销价适当向基地和农户分红,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或租用农户的土地自行组织生产,在付给土地租金的基础上,雇用农民为生产基地的职工,付给不低于当地务工标准的报酬。总之,要通过辐射办法的创新,真正使加工企业与基地、农户形成良好的市场关系,做到互惠互利,合作双赢。

  (三)提供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业不同于一般工业,其兴衰直接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利益相连,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必须从政策上给予特殊的支持。从当前来看,应积极争取和落实以下五个方面的政策:

一是税收政策。对农产品出口实行与法定征税率相一致的退税政策,出口退税率尚未达到法定征税率标准的农产品,应优先考虑适当提高出口退税率。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技术和进口农产品加工设备,符合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的,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事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所得,免征3~5年企业所得税。

二是财政政策。逐步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重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贷款贴息。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等,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基地建设、科研开发、技术服务、质量标准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科技、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的科技开发资金、教育培训资金,应有一定比例用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三是规费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登记注册资金不足的,可实行注册资金分期到位,先核发营业执照。放宽民营企业集团登记注册条件,适当降低集团核心公司的注册资金,母公司和子公司可合并注册资金。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征地、办证办照、资产过户、环境评价等方面提供优先服务,并在规费上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

四是信贷政策。商业银行要将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作为信贷工作的重要内容,及时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对实力强、资信好、资产负债率低和发展前景良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核定一定的授信额度。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农户收购农产品和完成国内外订单生产所需的流动资金,有关银行应积极予以支持。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申请贷款,应视项目用途与实际需要,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应把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纳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优先给予信贷扶持。

五是用地政策。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时,要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用地进行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具备条件的,适当安排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用地,以利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凡涉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只要选址合理,可依法及时调整;指标不足的,可申请追加。企业建设所需非农用地,应单列指标,直接安排到项目。直接为农业服务的非农建设项目,也可采取作价入股、联营、租赁等方式使用集体存量建设用地。企业建设农产品收购场所的用地和新办禽畜饲养场、水产养殖场及建造温室大棚等方面的用地,未加固化的应视同农业生产用地。允许农户依法有偿向加工型龙头企业转让承包的土地使用权,或以使用权参与企业经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

  调查参与单位:市农办 市统计局 市农业局

         市林业局 市粮食局

         孝南区、汉川市、应城市、云梦县、

         安陆市、大悟县、孝昌县政府办公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