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顺从自然的日志

 仁人斋 2014-11-13
                                                                                              前言

我少时学医,而今老矣,几十年间,将读书所得,采风所获,寻师所遇,临床所悟,随手抄录要点,时日既久,手稿成堆,遂将己之手稿归类编簒成册,纠正错漏,约二百万余字,今公布于世,鄙意以为可供中医爱好者和临床家案头一助,积些功德,以消尘世罪孽。

  呵呵,拙作或是一堆废纸,或是金石宝藏,让世人尽情评论吧。

                金国荣 2012年冬十月定稿 时年六十八岁

             

分类:金老中医| 阅读(5145)| 评论(1)

临证精华

2012-11-07 17:56

                                                                            临证精华.心法


我虽从科班获取中医师资格,略知理法,但运用敎材之方,不如人意,故访求同行前辈,虚心向学,终于透过页页纸張,取得临床真谛..我巳老,今天献出真东西,望网友参悟,即成良医..自上网以来,时常有人问我是什么派,实告之,调补派,调之使气血而复其常,补之助正气而实府库,不偏其热,不偏其寒,宛如春日温和,万物欣欣向荣,何病之有?我走的路子或与世俗不同,望能谅之.
金氏家传方..此方寓调补大法,屡用屡效.
野天麻10克 杭菊10克 蔓京子10克 蒺藜15克 黃芪15克 当归10克 党参15克 白术15克 云苓10克 枣仁15克炒 远志3克 龙眼肉10克 查炭10克 枸杞15克 桑椹子15克 菟丝子15克 覆盆子15克 阿胶10克 炙草6克 大枣15克
張伯安老中医临床经验.. 此由马俊祥老药师口述。
   认为老人无外风,只有内风虚风。常言道..

分类:金老中医| 阅读(635)| 评论(4)

此文不厌千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


張仲景为东汉著名医学家,著伤寒杂病论。为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亷,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
后汉书,无其传略,说明张仲景非豪门旺族。
古谚云:大兵之后,必有大疫。
疬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复族而丧。
乃勤求古训,博釆众方。。。。。为伤寒杂疬论合十六卷。
伤寒杂病论成书以后,由于战乱频繁,以致原书流散于民间。到了西晋,经太医王叔和和将原书的伤寒部分搜集成卌,名为伤寒论。此后,又经东晋。南北朝,该书仍然流散于民间。唐代孙思邈撰千金要方时,仅少数引证了该书内容,而未窥其

分类:金老中医| 阅读(452)| 评论(1)

                                                                            读书手札7

易理的四大理,医理. 地理. 命理. 相理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中国的政治. 军事. 文化. 艺术. 科技等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更是望如春笋,灿若群星。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这块古老而袤的土地上龙吟虎啸,英才辈出,涌現出-批又-批的风流人物。
他们的聪明才智,文韬武略,对推动中国的历史过程产生举足轻重的深远影响。
-大批民族精英更是乘时奋起,煥发出夺目的光芒。是炎黄子孙引以为骄傲与自豪的栋梁之才。

分类:金老中医| 阅读(585)| 评论(0)

                                                                     读书手札 1                                                    

凡察病者,必先察脾胃强弱。
凡病颠倒难明,必从脾胃调理。

分类:金老中医| 阅读(1345)| 评论(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