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断腕治污染 一库清水甜亿人
生态建设蹚新路 满目绿色醉心田 美丽渠首,成为淅川的“名片” 油绿的茶花树、艳丽的红枫、一望无际的竹柳、郁郁葱葱的湖桑……在淅川,在丹江库区,满眼绿色既让人心旷神怡,又为丹江一库碧波提供了一道美丽的生态屏障。那浓浓的绿色,源于淅川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而走上的一条兼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渠首淅川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为实现既保生态又保发展的目标,淅川县找准建设渠首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这一载体,并将生态农业建设作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为此,淅川县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如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协调银信部门降低信贷门槛、整合农业、水利等涉农项目等,短短两年多时间,便吸引50多家企业进驻淅川,发展茶叶、金银花、竹子、玫瑰等高效生态农业,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竹柳种植基地、全国最大的石榴种植基因库,全省最大的玫瑰连片种植基地和湖桑种植基地,20万农民端上“绿饭碗”,30多万亩荒山尽披绿装。 生态农业的蓬勃发展,既富民强县,又成为丹江牢不可摧的生态屏障:竹柳可吸收水和污泥中的磷素、硝态氮等污染物,还能分解土壤中的重金属;金银花、茶树可以保持水土;湖桑根系发达,能有效防止土壤中氮磷流失。 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淅川县还扎实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大力推进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和封禁治理,并采取治沟与治坡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对小流域进行治理和综合开发,使小流域生态状况大为改观。近两年来,该县共投入资金2亿多元,对10个项目区73条小流域进行了水土保持治理,治理面积达970平方公里,各类小型水利水保工程8000多个,年减少水土流失量210万吨,圆满完成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项目一期工程任务,“保”出一片天蓝、山绿、水碧。
|
|
来自: 昵称13800233 > 《他山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