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燃放烟花爆竹带给我们的环保思考

 曲水阁 2014-11-14

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凡是重大的、喜庆的日子,无论是老百姓个人还是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都会通过燃放烟花爆竹来增添喜庆的气氛。但美丽的火花带来的安全隐患及其燃放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容忽视,近几年来有不少媒体曾报道过此类话题,但至今没有形成共识。笔者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未来的环境保护使者,在全国上下大力开展节能减排之年,中国传统春节来临之际,重拾此话题以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爆竹的主要成分黑火药含有硫磺、木炭粉、硝酸钾,制作彩色焰火时还要加入镁、铁、铝、锑,锶、钡、钠、锂等金属化合物及无机盐。燃放后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五氧化二磷等有毒气体及有害金属氧化物的粉尘,严重污染大气,人们呼吸后,诱发或加重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大量的二氧化硫还加剧了我国原本严重的酸雨现状。那么,全国每年燃放烟花爆竹将产生多少吨的二氧化硫呢?

   

      研究发现,一枚“大地红”鞭炮燃放后产生二氧化硫约 0.0704克。假设一串鞭炮 500 发,大年三十晚上杭州市每户人家都燃放一串鞭炮,那么,整个杭州市区(2004年末杭州市城区总户数 53 万户,共计人口 181.67 万)将产生约 19.6 吨二氧化硫 , 相当于燃烧 408 吨的煤,而中国2004年城镇人口有546449.58 万,是杭州市市区城镇人口 181.67 万的 300.82 倍。假如一年内只放5天这种程度的烟花爆竹,全国城镇范围内将产生二氧 2.948 万吨,相当于燃煤 61.37 万吨,也就是我国燃煤电厂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的 7.67% 多(我国燃煤电厂年二氧化硫排放量 800 多万吨,平均每发一度电排放7g)。而事实上,一年期间每户家庭燃放烟花爆竹的数量及时间远超过以上假设,加上许多农村地区也燃放烟花爆竹,有的农村地区比城镇有过至而无不及。另外,许多大城市每年还要举办大型的烟花节,例2007年杭州烟花节上就燃放了 10万 余枚烟花。可见最后的折算数字将远远超过 7.67% 这个数。况且基于燃放烟花爆竹时间集中,它所包含的污染物还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五氧化二磷等气体及金属氧化物的粉尘,可见燃放烟花爆竹造成危害的严重性。况且,春节期间高密度、大范围地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噪声对身心健康也产生不利影响。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收集的2006年正月初一杭州市空气污染情况的资料表明:初一为重度污染,这和杭州地区平时的空气质量相比明显变差。

   

      虽然近几年不少城市已相继出台了相关规定,限时、限地燃放烟花爆竹,有些城市甚至全面禁放,但后来又放开了。几禁几放的现象背后说明人们对燃放烟花爆竹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还缺乏清晰的认识。新一年春节的脚步声已经清晰可闻,美丽、热闹与环保的取舍又一次摆在我们面前。强烈建议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居民限时、少量地燃放烟花爆竹,既保持我们的传统风俗,又给环境减负,共同过一个“绿色”的春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