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溯中华文明发源的真实脉络(一)

 顺其自然王也 2014-11-14

追溯中华文明发源的真实脉络

生于斯,长于斯。我们对自己民族拥有的五千年历史从来深信不疑,因为我们是华夏子孙。然而,一百年来,对中国是否真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国外学者却一直认为那只不过是史前传说,在西方学术界持怀疑态度的竟大有人在。

因为在西方现代考古科学看来,没有考古遗存发现,没有文字记载,后世书中的记载就仅仅是传说。毋庸讳言,这一点的确曾经令中国学者尴尬。

  历时5年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性成果的公布,牵动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对于尤其喜欢追寻远古历史的人们,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五帝时期”的形成过程、五千年文明长盛不衰的原因,种种扑朔迷离的猜想渐渐走近历史真实的深处。

  近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项目牵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巍接受了《思想者》专访。

  满天星斗——多元起源的文明火花

  中华文明到底起源于何时?上世纪90年代末,以多学科综合研究而著名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提出了夏、商、西周王朝时期新的年表(约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770年)。这一时期是中华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的重要时期。

  那么,中华文明究竟起源于何地呢?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根深蒂固地认为中原文明当然是源头的源头。这种念头不仅普通人有,就是在考古学人和历史学人的头脑里也一直这样认为。然而,历史并不等于人们主观的简单臆断。

  王巍说,从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在中原地区以外不断的重大考古发现,原以为史前文化很不发达的地区却发现了距今5000年至4000年期间非常发达的史前文化,比如在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等地区,都发现了制作精美的玉器、大型的神庙遗址、非常奢侈的墓葬……而这一切都说明,这些所谓的蛮荒之地的文化发展、社会演进程度绝不亚于当时的中原地区!“中原文明中心论”受到巨大冲击!

  于是,我们开始认识到,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鼎盛,虽然是夏、商、周王朝,是在中原,但在此之前,至少是6000年到4000年前,中国各地都有自己不同程度的发达文化,都在向文明迈进。所以中华文明并不是只在一个地方起源,然后辐射四周;而恰恰印证了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经提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满天星斗”说——各地都有文明发源的火花。

  追溯过程——揭秘文明不曾中断的缘由

  中国是地球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又是惟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虽然缺少上古的文字记载,但这一切绝非无迹可寻。

  王巍说,在中华文明探源的研究中,我们意识到中华文明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个社会的发展总是经由简单的平等社会到不平等的复杂社会,再到出现王朝、出现国家这么一个过程。所以,我们研究的重心不应该仅仅在一个点上接触文明的起源,而应该从一个文明形成的全过程来研究。

  多学科、全方位、多角度、众多专家学者参与其中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选取了龙山时代和夏、商王朝时期进行研究。以商文明作为基点,由近及远,向上追溯夏代乃至尧舜禹时期文明的物化形式变化。而在梳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过程中,则由远及近,从源头追溯。以前,人们认为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比较典型——当时他们城邑里的主要生产者是奴隶,奴隶的来源主要是战争中的俘虏。因此,过去人们常常理所当然地认为,所谓国家就是地缘代替了血缘。

  王巍指出,通过“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登封王城岗城址、新密新砦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和襄汾陶寺遗址大型聚落遗址作为主要参照点的考古发现,结合在安阳殷墟和陕西周人都邑的发掘与研究结果,发现在中国的夏、商、周时期(包括到汉代以后),宗族势力是非常强大的,这种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及政治统治是合为一体的。王朝里的王既是政治统治者,又是宗族里的最高首领。而这个时期的主要生产者主要是本氏族的成员,虽然他们也是被剥削者,但不是外来的奴隶。这个特点在世界相当多的地域里是共通的。中华文明形成的发展道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人类历史上一个比较典型的发展道路。

  “多元起源的文明火种,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汇聚中原,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母体。”王巍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应用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与考古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陶寺、河南王城岗、新砦、二里头等遗址出土的动植物遗存及相关遗址的研究发现,在龙山时代,中原地区主要种植粟类作物,到了夏代,水稻就比较多地出现,而到了商代小麦也开始被大面积在中原种植。同样,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期间,玉器制作、冶金术、铜器的制作等方面都有了引人注目的进步。养羊、种植小麦、冶金术这些新的因素都是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出现在中原的,它们的源头来自西边;而精美玉器则来自东边……

  王巍认为,由此可见在中华文明形成的过程中,从物质文明层面到精神文明层面都有一个对周围先进文化的吸收过程。所以,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汇聚”和“辐射”——在夏代之前主要是各地文化因素向中原汇聚;而商代以后则主要是发达的中原文化向四周辐射,当然,汇聚和辐射从来都是双向并存的。而中原文化强大的吸收能力则是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久弥新、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四大遗址——再现灿烂的上古文明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专家们通过2004年~2005年对山西陶寺、河南王城岗、新砦、二里头等遗址的最新考古发现,揭示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期间社会发展变化的脉络。

  在河南嵩山南麓的登封市告城镇西部的原王城岗遗址,面积仅1万平方米的两座小城以西新发现一座带护城壕的龙山晚期大城遗址,其面积约在30万平方米。有学者认为,小城有可能与禹的父亲鲧“作城”有关,而其兴建年代略晚于小城的大城则可能与“禹都阳城”有关。

  在夏代中晚期都城所在地的河南洛阳盆地偃师二里头遗址的中心区,发现了相当于紫禁城级别的夏朝宫城遗址。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宫城。城内发现了具有中轴线规划的四合院式的宫殿基址。

  在山西襄汾陶寺发现了距今约4100年前,面积达280万平方米的巨型城址、大型贵族墓葬、观象与祭祀设施及大型仓储。不仅揭示了中国史前最大的城址,展示了一个上古时期都邑聚落要素最全的标本,并且在以考古证明“尧都平阳”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在河南新密市新砦发现了从龙山文化向二里头文化过渡的“新砦期”(约相当于夏代早期)的大型围壕与城墙及面积达一千多平方米的大型特殊遗迹,很有可能与祭祀活动有关。

  “这四大遗址当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陶寺观象与祭祀建筑遗址。”王巍介绍,在陶寺大城的南边发现的这个天文观象台遗址大约距今4000年。这个由夯土台基和生土台芯组成的基址,总面积约1740平方米,台基直径约40米,面积约1001平方米。经解剖后发现:在弧形夯土墙的基础面上,被人工挖出了12道观测缝,每道缝大约10公分。所有12道观测缝都可以站在一个观测点望出去,看到太阳从它东边的塔儿山升起的不同位置,从而可以测定当时的节气。

  王巍说,经过我们在那儿一年的实地模拟观测,从这些缝中,可以看到20个陶寺时期使用的重要节令日出,至少是与今天的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吻合的。开始我们还怀疑这是不是偶然呢?后来请了十几位天文学家(包括几位院士)来论证。经过实地观测和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天文学家一致认为这个遗址肯定与观测天象有关。这一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天文学界的热切关注,英国的《自然》杂志、德国的天文学杂志《Astronomie》都给予了报道,中国科学院天文史学家席宗泽院士称:陶寺观象台的发现是中国考古天文学的真正开端。

  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血脉相连的记忆史,每一个国家都无不珍惜自己古老灿烂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追溯绵延五千年远古文明的源头,揭开尘封已久的历史遗踪,初步勾勒并还原出模糊不清、真伪难辨的尧舜时代社会图景,为传承古老的华夏文明书写了极其辉煌的篇章。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继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的又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综合研究中国历史与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探源工程已在“十五”期间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研究,重点探索了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即尧舜禹和夏王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文明形态。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为主体,北京科技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省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共同参与了该项目研究。“十一五”期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仍将作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展开。

PART1:

 

串场1:十九世纪的最后一年,在河南安阳小镇的小屯村,农民李成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刻着纹理的白骨片,对于治疗他的疥疮有神奇的功效,于是,他激动地带着在当地收购的大量白骨片到药店去卖,以为遇到了上好的药材。他当然没有想到,这便是后来赫赫有名的甲骨文,不久后,这些白色骨片被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并历经数十年,在千百次的寻觅和研究之后,牵扯出一个浩浩荡荡的殷商时代。正是因为甲骨文的发现,以及后来殷墟遗址的挖掘,让商朝毋庸置疑地成为了迄今为止有理有据有证的中国最早的朝代。此后,对于商之前的夏,对于这个中国历史文献记载中的第一朝代,无数的问号紧随而来。于是,有了夏商周断代工程,也有了这次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只是与皇皇五千年中华文明相比,这些关于历史的追溯显然安静很多,也内敛很多。

 

 

主持人:王所长您好。

    嘉宾:您好您好。

    主持人:您这是中国考古所的第几任所长啊?

    嘉宾:我是第八任。

    主持人:第八任所长。

    主持人:考古所的工作对我们外界的人来说,特别对媒体来说一直比较神秘,进入媒体和公众的视野恐怕也和两个大的工程有关系,一个是夏商周断代工程,还有一个就是中华民族探源工程,这个好像我们还知道的不多,这个工程现在是您在负责。

    嘉宾:是,我们这个探源工程实际上可以说是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国家,由国家支持的第二个大型的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的项目,但是它跟断代工程有很多不同。

    主持人:它应该也有交叉的,是吧,时间都是差不多,说是公元前3500年到什么1500年。

    嘉宾:对,夏商周断代工程主要是研究年代,但是我们呢,年代当然是一个基础了,然后在年代的基础上还要研究方方面面,因为它不只是一个年代的问题,它还要研究环境,它还要研究生产的发展,气侯,环境的变化,然后它要研究社会的结构啊等等,包括文明社会什么时候形成啊,

    主持人:包括对文明本身的定义。

嘉宾:文明的定义,文明的标志是什么,达到什么程度进入文明社会,所以无论是搞历史的搞考古的甚至是搞比如说文学的,历史小说家,方方面面的人都介入进来,可能说我觉得可以说,没有哪一个课题像文明,古代文明起源,发展乃至衰落这个课题吸引了这么多学者,或者这么多方面的这么长时期的关注,

 

解说1: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牵头,于2000年正式启动。2004年,在历经四年的预研究的基础上,将探源工程第一阶段的研究范围确定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的中原地区。

 

嘉宾:为什么先做中原地区,我们在这也受到了批评,是不是又回到了中原中心论啦,翻版,但实际上我们也有我们的考虑,因为我刚才讲了,文明起源的研究是很复杂的方方面面,一下子全面地铺开说实话还担心是不是能掌控得了,毕竟中原地区第一个它考古工作积累的时间长,它从1921年就开始进行发掘,然后考古学文化啊,考古学发展的变化也比较,线索比较清晰,谱系很清楚,谱系很清楚,另外就是它毕竟还有很多传说,或者是后来的文献可以作参考,可以参考,参考,只能说是参考,对。再加上还有一个呢,它毕竟是夏、商、西周王朝的中心,尤其从考古资料来讲可能能够,比较能够把握,否则你一下子就比如说整到七千年八千年,跟后来的联系就不好确定,所以基于这些原因我们首期首批是做的中原地区。另外年代范围我们决定以夏和夏之前的这样一段时间,后来就决定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这一千年,这一千年相当于什么概念呢,就相当于夏王朝,或者夏王朝灭亡之后的商代的初年,往前追溯到基本上文献传说当中尧舜禹这个,时期

 

解说2:长久以来,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追溯如一个巨大的磁场,让无数专业、非专业的人为之动容。1899年,甲骨文的出现,彻底结束了古人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1928年,为了找寻更多的甲骨而启动的殷墟探测工程,在历经十年艰苦卓绝之后,将一个浩瀚的商王朝奇迹般鲜活地展现在世人眼前。

 

嘉宾:由于殷墟的发掘,把司马迁《史记》的《殷本记》当中这个王的世袭,跟这个甲骨文出土是基本上吻合,所以呢就是说殷墟发掘,甲骨文的发现呢,证明司马迁的《史记》的《殷本记》是可信的,同样啊,按照这个思路来看呢,比如说记载同样详尽的比它早一个朝代的夏王朝,所以呢,中国学者比较多数的人认为它还是有相当的可信性的,但毕竟它没有像商代那样发现文字,所以呢,怀疑的人也大有人在,尤其是在国外,所以是实际上建国以后,中国考古学的一个,当然有很多重要的任务了,其中之一就是要探索夏,这个夏这样一个王朝到底存不存在,

 

解说3:20世纪中叶,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根据《竹书纪年》中的传说和《史记》的记载,将夏代列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然而,由于没有历史的考据,夏王朝究竟是否存在,学术界仍然存有诸多质疑的声音。1959年,中国考古研究所徐旭生先生在河南偃师境内洛水南岸的二里头村南,发现了一座大型的古代遗迹,并将其定名为二里头遗址。

 

嘉宾:发现这个二里头遗址第一是规模巨大,大概不少于400万平方米,第二发现了多座宫殿,然后包括高等级的墓葬啊,最早的青铜容器,甚至最早的比如说道路的车辙,用车的痕迹等等,表明这个遗址绝不是一般的等级。

    主持人:不是一般的聚落遗址。

嘉宾:不是一般的聚落遗址,因为它第一规模大,规模大表现在人口多,然后它有一些高等级的比如说建筑啊,高等级墓葬啊,等等,包括精美的手工业制品,这些综合起来,奢侈品,奢侈品,这样的话我们觉得它有可能,很有可能是一个都城,

 

纪实:

 

主持人:王所长,这个就是河南偃师二里头。

嘉宾:这个柜子是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东西。

主持人:有陶器,有青铜器,有玉器。玉石器,对

嘉宾:这些是应该说中国目前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容器。容器

主持人:这个就是很有名的那一件绿松石的那个牌饰,好像有两件。

    嘉宾:现在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六件了,它实际上下边是青铜的,然后,青铜表面镶嵌着绿松石,这四边是有孔,有鼻儿。

    主持人:应该它是给缝到一个什么东西上的。

    嘉宾:它出土一般都是在人的胸部,所以估计可能是不是缝在胸部的一个玉器。

    主持人:这个应该有几百片绿松石镶嵌到一起的,每一片都是事先设计好,然后按照设计好的东西磨的。

    嘉宾:因为它的形状是各不一样的,有边角的,你看,角这样的地方。

    主持人:出弧线的地方,内弧外弧要靠好。

    嘉宾:迄今发现的基本都是动物的形象,但是复杂程度不一样,这个是最复杂。

    主持人:大小呢?

嘉宾:大小大致都是这样,都照它差不多,只在贵族墓葬当中出土。

 

 

解说4:在二里头遗址中,除了丰富而精美的陶器、玉器、青铜器之外,考古学家还在那里发现了一个大型的宫殿遗址,于是大胆的人迅速将这一发现与夏朝联系起来,更有甚者,直接置疑说,难道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夏王朝的都城吗?

 

嘉宾:原来是认为二里头遗址整个就是夏,夏代的都城,因为第一它比商代最早的都城,

主持人:就比偃师,它旁边不远有一个偃师商城遗址。比它那要早。

    嘉宾:而且,偃师商城就是接着它修建的,所以呢,多数人认为它应该是夏代的都城,但是通过这次我们这个探源工程的年代学的研究,这个认识受到了动摇,我们原来认为二里头遗址它应该是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500,1600吧,有这么四五百年的时间,这次的年代测定呢,二里头遗址的年代,是在公元前1750到公元前1500年,就是250年,那就是公元前1750年无论如何它也到不了夏的初年啊,所以它只是一个相当于夏代后半期的一个都城。

    主持人:跨夏到早商。

    嘉宾:对对对,就是这样一个,所以我们现在二里头遗址但是因为还缺乏文字的资料,所以还不好确定,但是越来越多的遗迹证明,这个现象证明,它有可能是最早的都城,

 

 

 PART2:

 

解说5:探源工程目前在二里头发现遗迹174处,这一数量已是早年探测结果的三倍,更加令人激动的是,考古队员在这里确定了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宫城。宫城总面积达十万平方米,周围有宽10米到20米的道路环绕着,城门处修有门楼,内部修建了众多四合院结构的宫殿建筑,东西厢房对称设计,院落前后相连,逐层递进。

 

嘉宾:这些让我很吃惊,因为原来我是1996年到1998年带队在偃师商城挖掘,这些通过我们的发掘可以上溯到商代前期,但是没想到在夏王朝时期已经有这样的,这些中轴线的理念啊,包括左右的对称啊,包括前前后后的几进院落,这些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的宫廷制度,宫殿制度的一个典型,比如大家可以想象到紫禁城,紫禁城就是这样一个有中轴线左右对称,然后。

    主持人:多进院落,递进, 对对对,然后是宫城,都城,皇城,多层围合。

    嘉宾:这种竟然在夏代的后期已经有了这种理念了。 我们觉得

    主持人:也就是说这种关于都城的建筑理念和一种制度形式在夏王朝的后期已经确定下来,而且一直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

嘉宾:对对对,所以我觉得从这个角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衬出夏王朝的,起码二里头遗址所代表的这个形态它应该是一个国家的形态,而后这个国家,比如说这个国家的形态,它又是在传说或者在文献记载夏的中心区域,年代又是紧接着在商之前,你说它不是夏,它是个什么别的吗?

 

解说6:再度翻阅《史记·夏本纪》,考古人员惊喜地发现,这里的一切与司马迁的叙述惊人相似。公元前2070年,大禹的儿子启,子承父业,开创了世袭制王朝,前后历经470年,完成了中华第一朝代的书写。对于那个年代的兴衰演变,或许我们可以在今天出土的鲜为人知的珍贵文物中,

主持人:这就是库房。

    嘉宾:这就是那个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一个绿松石龙。

    主持人:这是2004年的时候我那个《纵横中国》节目第一次在媒体公布就是,这个龙就是在二里头的那个宫殿。

    嘉宾:二里头的下层宫殿的那个院子里边,几个墓葬当中有一个墓葬出土了这个东西,那个院子里这几个墓应该说都是身份不一般的人才能埋在那个宫殿的院子里边,出土的时候它是在这个人的右侧,上半身的旁边放着的。

    这个长度是64公分,64公分,然后呢我们说大概是2000多片绿松石片镶嵌,大概数了一下,对。这个是头部,头部你看这个鼻梁,鼻子,鼻子是绿松石的,眼球是用玉做的,这个应该是一个头的形状,然后这个是耳朵,这个下边这部分应该是一个,表现它是一个,我认为它是一个胡须啊或者什么东西,或者是一个前爪啊,是个什么,头应该是这个。

    主持人:这个旁边应该是个头,这旁边是它的一些别的东西。

    嘉宾:附着的一个什么。

    嘉宾:然后你看它身上菱形的这个,是菱形的装饰。

主持人:就是龙甲了。菱形的,过去

    嘉宾:当时看上,它不是一个平面,它是鼓起来的,包括这个包,发现这部分,它不是一个平面,应该是有这么一个立体的感觉。

    嘉宾:这个工艺是很复杂的,所以我们估计这个就是在宫城的南边的绿松石作坊里做的。

    主持人:绿松石的颜色很漂亮,所以在当时它比玉器好像还受人欢迎。

    嘉宾:等级要高,起码在夏代在二里头这个时期,绿松石是等级最高的东西了。

    

解说7:龙的出现,再度证明了二里头的特殊地位,但是,能否将二里头遗址确定为夏王朝的所在地,目前为止依旧是个难题。

 

 嘉宾:这个就是考古学的这个特点,考古学是最重实证,只要没有出现夏的比如说这种文字的资料,那就我们就不能说是确证。所以我们是有梦想,就是什么时候说不定在这个宫城的某一个宫殿里边说不定就会发现,因为你看,周原发现了,就是陕西的周原是周人的老家,那发现了甲骨文那就是在一个宫殿一个比较偏角的一个房子里边,出了甲骨,就是周代的甲骨文出来了。所以我们相信。

    主持人:是没挖到。

    嘉宾:我们相信比如说像夏这个时期肯定是有文字,肯定是有文字的,因为什么呢?因为在河南舞阳有一个贾湖遗址,贾湖遗址是距今八千年左右的一个史前的村落,这个村落当中呢,我们在墓葬里发现的乌龟壳,龟壳,在乌龟的腹甲,就是肚子上的那个甲,就发现刻划的符号,刻划的符号呢令人非常吃惊,比如有那个子曰的曰字,有眼睛的目字,这跟商代的甲骨文造型特别像,我们就说如果这个甲骨片,比如说,如果不说是哪个遗址出来的,一看很可能就(认为)是殷墟的,这些就是说它八千年前。

    主持人:比殷墟早了五、六千年呢。早了五千年呢

    嘉宾:所以呢,我们现在隐隐约约地感觉,殷墟的甲骨文一定有一个很漫长的发展过程,那种文字,它到商代晚期已经相当发达了,所以现在不仅仅是夏有没有文字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文字的起源会很早,但是我们今天就是还没有发现更早的文字的线索,应该说贾湖这个给我们提示了一下,要从更早的时期的依存当中去寻找。去寻找

   

 

串场2:浩浩荡荡的寻夏之旅在二里头遗址的逐步发掘中显露出来。夏王朝的存在已是毋庸置疑。司马迁的记录,再次与现实奇迹般吻合在一起。于是,当历史无法回避地继续向前推进,人们盯着《史记》里的上古传说,开始期盼着有一天,尧舜禹时代被认定曾经真实的存在,禅让、治水的传说可以如夏商一样在考古研究的领域里找到有力的佐证。

 

解说8:有关上古传说,向来层出不穷。《史记》中记载,尧帝在位时,黄河水患频繁发生,治水任务最终落到了德才兼备的大禹身上,接受任务的大禹,在治水过程中得到了各方神灵的协助,他三过家门而不入,所遇艰难险阻可以想象。以至于在今天的黄河之堤,依然可以看到他当年奋勇治水的雕塑形象,并接受万人敬仰。

 

嘉宾:文献传说确实是尧舜禹时期啊,洪水滔天,然后这个等等这样记载,包括大禹治水啊,三过家门而不入啊,等等等等,所以我们这次实际上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要了解到这个环境,从结论来说呢,就是说我们确实发现了,在相当于尧舜禹这个时期从年代上说,就是距今4300年到4000年吧,这个当中,在中国实际不仅仅是黄河流域,确实有这种气候异常的时期。举一个例子我们在河南新密市有一个新砦遗址,新砦遗址大约相当于它的年代是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吧,就是说3800年左右,我们原来认为它应该是夏代初年的,但是现在它也是夏代的中期,比二里头早一点,它这个遗址呢,我们发现比如现在它有一个河叫双洎河,现在的河床是距离遗址是25米,但是我们发现在遗址的这个高度上曾经有洪水泛滥的这个迹象,那就表明这个洪水曾经高达25米,把当时遗址都淹没了。

    主持人:那也就是古文中间记载的洪水来的时候淮山相邻,那就刚才说二十多米高差不多就是淮山相邻了。

嘉宾:是是是,所以这个是考古的一个证据,

 

解说9:为进一步证实尧舜禹时期的真实性,考古人员对比新砦遗址时间更为久远的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进行了进一步的测量,并在遗址一带发现了战国时期的砖瓦,上面刻有“阳城”的铭文。种种迹象表明,这座遗址所在地区与传说中记载的“禹都阳城”极为相似。

 

嘉宾:这个遗址呢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发现的,发现城了,大家都很兴奋,但是一看到城的面积才一万平方米,很小,一万平方米就是100乘100,是什么概念,就是跟二里头遗址的一个宫殿那么大,这个要是禹都阳城,如果是这个禹都阳城那他的势力很小。太小了

    主持人:从这么小的一个地方号令天下好像不可能。

    嘉宾:不可能,后来这次呢,我们就是探源工程当中我们就做,这个遗址究竟有多大,后来结果有重要的发现,就是原来这个一万米的小城只是城的一部分,是有一个三十万平方米的大城。

    主持人:那就很大了。

    嘉宾:那在中原地区就是很大了,但是这个我们现在因为只是初步的工作,城内也有夯土,但是没有来得及做,起码年代上来说就是相当于比这个新砦要早,就是相当于我们叫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年代就是在距今4000年公元前2000年前后,而且规模是这样,而且位置又是在阳城,我们觉得这个城有可能是禹都阳城。

    主持人:可能和古史传说中间的这个禹都阳城能够做一个印证。

    嘉宾:做一个比对吧。比对,做一个比对

   

解说10:司马迁对于夏的记载始于大禹。而尧舜禹的传说,也在现实中日渐清晰起来。在二里头遗址发掘的基础上,为了探索和唤醒一个真实的尧舜禹时代,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渐渐走入了考古研究人员的视野。

 

PART3:

 

解说11: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根据古史传说的记载,考古人员将目标锁定在尧活动的中心地区,山西南部。直至这次探源工程,中科院考古研究所近年来在襄汾陶寺遗址,进行了有计划的重点攻破。

 

嘉宾:陶寺遗址的情况呢,是我们发现了两个城,一个大城一个小城,

   

 

这就是陶寺的小城和大城的平面示意图,大约在4300年前有这么一个小城这是1000米乘580米,58万平方米,高等级的人在这居住,周围是一般的贵族,其他地方是一般的居民,墓地是在城外的这块,此后又建立了一个大城,大城是280万平方米,这个是1800米,这个是1500米,高等级的人仍然在这居住,但是它的这个就变成在城中间了,然后在它的附近是仓储区,大型的窖穴集中的区域。

    主持人:这个窖穴区是大城的窖穴区,大城的,早期墓地这块就移走了。早期墓地就变成居住区了。生活区或者是别的区

    嘉宾:也没有什么居住,居住呢,一般的人是在这一带居住,然后墓地,大城的时候的墓地是在这,大型墓,中小型墓,这块是观象台。

    主持人:这就是它的塔儿山。

    嘉宾:对对对,这一带还没有大面积的发掘,但是发现了一些石器的半成品,有可能是一个石器的作坊,一般的人们是在这居住,可以看出,中期的时候这个居住是已经严格的划分了,高级贵族,一般的贵族,一般的普通的居民,然后仓储区,墓地和祭祀的地方,这块有可能是生产的地方,作坊

 

解说12:在这些疑似的作坊周围,考古队发现了迄今为止仍旧十分罕见的彩绘陶器。这样精美的工艺,显然已经不是普通人的使用标准,那么,这块领地的主人究竟是谁?是王,还是将?一时间难以判断。随着挖掘的进一步深入,在大墓中,接下来的发现,令考古队员十分激动。

 

嘉宾:我们挖掘当时是,发掘了一万多墓葬,发掘了一千座,一千座墓有九座大型墓,大型墓当中,比如每个大墓都有一个龙盘,大概是直径五六十公分吧,盘着一个龙,画着一个龙,吐出像舌头,信子一样,而且只在大型墓葬中有,每个墓葬,每个大墓里只有一件,这样的东西就很令人注意。

主持人:我原先一直以为只有一件,是每个大墓里头都有一件。

嘉宾:每个大墓一件

 

纪实:

    主持人:王所长,这几件都是陶寺的遗址出土的。

    嘉宾:对,陶寺的早期的墓地里出土的。你像这个就是昨天介绍的那一件所谓的龙盘,九个大墓每一个墓里头一件,都是这样的大小。

    嘉宾:大小也差不多,纹饰也都是这样一个盘,属于个龙嘛,但实际上它还跟我们现在说的龙的形状还有点不同。

    主持人:它和蛇更接近一点,包括你看这个嘴这个吐出的长信子,当然这个信子肯定已经夸张了,变成好多好多的分叉了。

    嘉宾:是是是,因为我们注意到,如果是它在一般的墓葬也出那就是另当别论,它只在大墓当中出,而且一个墓出土一件,我们觉得它可能有这种表明等级身份的意义。

    主持人:一定就是一种身份的标志,而且是一个相当高的身份的标志。

    嘉宾:是是是。

    主持人:而且这个身份好像在几代中间都是一个类似于某一个职务是吧。

    嘉宾:因为那九座大墓它不是同时期的,它应该有父亲啊,有父辈啊,孙子辈啊,儿子辈都是沿用这样一个传统。

    主持人:说不定我大胆猜测,就是当时候所谓他们这个所谓龙族的族徽呢?

    嘉宾:这种可能也不能排除。

 

 

嘉宾:还有用陶器做的这个觚,很高,大概最高的我记得有1.8米以上,每个墓里有一件,另外还有这个石罄,石头做的扁平的罄,悬挂着可以敲击,觚和罄这类东西那显然它是跟比如说什么仪式啊有关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只出在大墓里,所以我们就觉得这个大墓的墓主人不是仅仅一般的富人,他应该是有军事权利,

 

解说13:坐下来讨论的时候,专家对这样的现象,做出了详尽的分析。这里出土的陶寺小城时期众多具有军事权力象征的文物,毫无疑问地证明了陶寺时期,那里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权力显然已经集中到少数人手中。那么进一步思考下去,那里究竟达到了怎样的情况,是否已有王的存在?是否已经有了国家的概念?摆在考古学家面前的,依旧是大大的问号。

 

    嘉宾:280万平方米的大城这个是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因为是什么概念,就是南北1800米,东西1500米,而且这个城墙都是十几米宽,修建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城那要动员相当多的人力,而且就修建相当长的时间。

    主持人:就是社会组织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才可能搞这么大的工程。

嘉宾:是是是,这本身就是一个反映它权利强化的一个标志。

 

解说14:在深入挖掘中,考古人员对城墙的夯土层进行了分析和检测,很快地,他们便得出了一个一致性的结论,这里应该是宫殿式建筑。

 

嘉宾:这个宫殿它是很精美的,我们在遗址当中发现出土的这个,当然这个墙都是用泥抹的,泥的表面专门是做出各种纹饰。

    主持人:已经有装饰了,有花纹了。                           

    嘉宾:然后再抹上白墙皮,变成一个白颜色的,有各种纹饰的装饰,还有一个令我们吃惊的,跟这个,当然这个建筑都已经破坏了,我们只能是看这些残垣断壁然后来复原,恢复当时的这个建筑,就是跟这个刻花墙皮一起出土的呢,是陶做的这个建筑材料,一面是很粗糙,一面表面是很光滑而且有纹饰,有装饰,这种东西实际上呢,就是跟战国秦汉之后一些宫殿上常用的瓦是非常相似的。

    主持人:我们说秦砖汉瓦、秦砖汉瓦要往前提很多年才行了。

 嘉宾:对对对,秦砖汉瓦,比如说,原来有一种秦砖汉瓦,就是砖是从秦代开始瓦是从汉代开始,后来在西周时期我们发现了比较多的瓦,但是也是高等级的规格,在商代呢发现极少量的迹象,但是没有想到在4100年前就发现瓦了,而且数量很多,而且种类很多,表明这个高等级建筑它上面是有类似后来瓦的装饰的,所以这些人,那他应该就是当时最高的统治者,

 

解说15:这样的结果带给考古人员的兴奋不言而喻。对如此大型的宫殿和精美的瓦片,他们有了更高的期待。那么在显然早于二里头的情况下,这里会不会就是尧舜的都城呢?于是他们迅速与之前发现的陶文联系了起来。

 

 

陶寺遗址它陶器上就有陶文,而且是用类似像毛笔,不是那种刻画的符号,不是刻画,像是一个笔写的。

    主持人:像有一个陶片上头那个文字,是用红色的颜料。

嘉宾:是是是,而且还有另外两个字,其中有一个字有一些学者认为这可能就是尧字,有些学者还有不同的意见,但是文化的文字跟甲骨文,一目了然,基本的是一脉相承的。

 

纪实:

嘉宾:这个就是我们说的这个有文化的文字的这个背壶,你看撇捺,然后一撇一捺,这个文字呢,这个符号或者字吧,跟甲骨文的文字,包括金文的文字是一模一样的。

    主持人:而且显然这是用一种像用鬃或者毛之类的捆扎物书写的。就是在各种各样的器皿中间发现图案的会多一点,但是发现文字或符号的相对较少。

    嘉宾:少得多,少得多。因为这些都是在墓葬里随葬的,但这个是在遗址里出的,遗址出一般会比较破碎,你看这个实际上也破成几十片,然后我们从上百片上千片当中来挑选出来后来粘对,复原的,这个工作是非常艰苦的。

    主持人:那个尧字的不在这个地。

    嘉宾:尧字的尧,尧字是在这个的背面。

    主持人:在它的背面,这是一件。在这里,在这一边,底下。

    嘉宾:但是,是不是尧啊,确实不好说。上头一个圆圈,中间一横,下面是一个。

    主持人:缺漏太多,缺漏太多了有点。

    嘉宾:所以这个有不同的见解。

   

串场3:有古书记载,上古时期,尧的贤明有目共睹,所以在他的院落里,生长出许多代表吉祥的植物,比如说,有一株蓂荚,生长在台阶的缝隙里,每月初一开始结豆荚,以后每天一枚,到十五刚好十五枚。十五过后,每天掉一枚。到月底豆荚刚好掉光。如果是小月,只有29天,最后一枚豆荚就会枯而不落,十分神奇。帝尧于是将它作为自己的日历本,称它为历荚。假如这件日记本果真存在,并且被现今的某一个人偶然拾得,那么,上古时期的一切传说便都迎刃而解了。显然,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于是,我们的目光依旧不能离开陶寺,依旧只能在陶寺陆续、零星的发现里,找寻尧舜禹时代的影子

 

陶寺是否就是尧的都城?观象授时的传说能否得到考古验证?上古墓葬又将如何解开尧舜时代?请下周继续关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寻找尧舜禹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