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巍然横跨青衣江的大兴大桥,正从容地把姚桥与大兴两个新城片区相牵。生态之城雅安,城市纵向通道又添新路,隔江对望的两座新城片区,将随着今年年底大兴大桥的通车而胜利“会师”,携手走向未来。
市民期盼多年的夙愿即将实现,这又将是一次载入雅安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史册的喜事。
城市路网再添新兵
城市风光又添新景
奔流不息的青衣江自西向东,穿城而过。横跨江上的城市桥梁,在我市城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均占据重要位置。
市区具备通车能力的城市桥梁有不少:西门大桥、廊桥、濆江桥、沿江桥、彩虹桥、汉白玉大桥、干濠子大桥、三九大桥,它们沟通起城市交通的脉络,也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大兴大桥的建设,担负着雅安未来城市东移重要交通基础的重任。
自1992年开始,我市开始着手筹划开发姚桥片区,近几年才发生巨大变化。从交通路网和城市发展的战略意义看,修建一条贯通姚桥与大兴的通道已经迫在眉睫。
2011年初,市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兴大桥工程建设列入重点工程项目。
根据《雅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未来中心城区将向东移:由围绕老城单中心点状聚集向城市重点发展方向拓展,由单中心聚集向适宜山地河谷空间的带状组团模式转变。
雅安老城为核心,以“中心东移、南北控制”的原则,依托青衣江、铁路和干线公路向东发展。与老城片区、姚桥片区同作为主城组团的大兴北片区,被定位为重点发展以商务、金融、保险、信息等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形成雅安市级集中的商业商务中心,加快建设区域性医疗服务设施、区域性教育设施和农业科技研发中心。
“城市建设,交通先行。若要快速带动姚桥、大兴片区的发展,必须先提升城区与大兴之间的通行能力,大兴大桥则是增进二者密切联系的关键。”市住建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
目前在大兴,医疗、教育等灾后重建项目已率先开始建设,一旦大兴大桥通车,其他开发项目便可陆续上马。
除了便于市民的出行,作为城市桥梁,通讯、燃气管道还将在桥上铺设,输送至大兴,满足未来近10万人口的基本需求。
构建自由城市肌理
未来发展之基础
在最初的规划中,大兴大桥北起姚桥另外一条街道,建成后它将与市区道路形成一条拉长的通道,未来的发展则依据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向两侧延伸。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这样的道路,使城市的肌理有点规整,甚至有些呆板。
从地图上看,现在的大兴大桥被规划上称为“大兴二桥”,北起市区青年路,跨过青衣江直插大兴。再向东两公里处,是我市规划建设的“大兴三桥”。
“大兴三桥”在姚桥的起点为爱国路,靠近即将建设的雅安火车站。两座桥隔江相望,都是重要的交通“动脉”,出口都将连接大兴的两条主干道。
“你看地图上,这两条将在大兴建设的主干道,一条连接雅康高速,另外一条连接南外环线,它们在大兴是呈十字交叉的。”市住建局相关科室负责人指着规划图,兴奋地说:“大兴这片的城市肌理,完全不同于老城区。”
城市肌理包含了城市的形态、路网形态、组合方式等内容,这是认知一个城市有何特色,最便捷的方法。顺着规划图望去,无论是老城区还是姚桥新区,其城市肌理基本上是主干道为轴,次干道和支路向两侧延伸,形成一块块方形网格,城市建筑布置其中。
不拘泥于老城区的形式,贴合未来发展实际,灵动、自由,就是大兴城市肌理的特点。
大兴城市功能的完善,不仅仅是有了大兴大桥这一座城市桥梁,还包括了规划建设的24公里主次干道,城市公园等公共基础设施。根据组团发展的情况,这一数据还将增加。
然而,要实现发展蓝图,当下必须完成一项基础的工作:加快建设大兴大桥。
从2011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起,无数个风雨寒暑之日,市民无不期待早一天实现通车,就早一天带来福祉。
建设任务已如此紧迫。市领导多次前往大兴大桥建设现场,督促工程进度,并明确大桥要在今年12月31日前通车,实现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我们将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大兴大桥早日通车。”大兴大桥施工现场相关负责人表示。
(雅安日报记者 张婧)
原标题:虹桥卧波通天堑 盼梦两载年底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