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壮腰健肾的好方法——转腰涮胯_觉之即忘的BLOG

 梨花带雨2018 2014-11-15
腰为肾之府,肾为先天之本,肾有病则腰痛,肾气充则腰部有力。腰为躯干的主宰,如果能始终保持挺直灵活,则上通头、胸、腰、腹,下联胯、膝、踝、足,这样,气血就能循环往复沟通人体上下,从而使周身不断得到强化,使生命力旺盛,精力充沛。那么如何锻炼腰部昵?实践证明转腰涮胯有奇效。转腰涮胯是练习太极拳及八卦掌的一种专项训练内容,对五脏六腑能起到很好的按摩保健作用,可促进肠胃蠕动,增进消化功能,强肾作用明显。对遗精、阳痿、遗尿、肾虚腰疼、耳鸣、耳聋、消化不良、腰膝酸软、前列腺肥大等疾病均有很好的作用。本法由于需要转动尾闾,可较快的启动丹田阳气,使之沿督脉上升,是道家练精化气的辅助方法。方法:两手叉腰,中指按在肾俞穴上(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两脚略宽于肩,平行站立,适度下蹲,躯干与大腿成一钝角,膝盖不过脚尖。两眼轻轻闭合,全身放松。髋关节放松,并以之为支点,转动盆骨。先转动9-49圈(或不限次数,以定时的方式进行转动15分钟、20分钟、半小时均可,下同),再右转9-49圈。以尾闾骨(即尾骨的下端)向前扣、向后翘,带动骨盆做前后摆动9-49次。要点:转腰涮胯要有一定诀窍,转腰中骨盆转圈要圆,不丢掉任何一个方位,先以尾闾为点来画圆,这样易使腰胯转得圆。两脚分开,与肩等宽,两膝微下蹲,大腿根稍往回收。训练时注意力放在尾闾尖上,用尾闾顺左前、左、左后、后、右后、右、右前、前转圆圈,不要出棱角。反方向是从右前、右、右后、后、左、左、左前、前转圆圈。尾闾在骨盆的下面转圆了,骨盆自然就转成了圆圈。若尾闾未按上面讲的方位转圈,或注意力只注重在两个胯骨轴上转,也不易转成圆圈。尾闾转圈时,上面的骨盆就必然会带有倾斜度地一上一下,一高一低地转起圈来。开始练习时,可以把圈转得大些,两脚的距离大些,蹲得略低些。逐渐熟练,胯骨轴就不用力,只是尾闾在微微的转圈,这样的小圈,在外形上看转圈转的并不明显,但效果比转大圈的效果要好。另外,先用形转带动气转,再用丹田气带着转,开始要慢,越慢体会越深,腰不要绷劲,腰松了气才能流通。要松腰,垂尾闾,运动闾尾,封闭会阴,练习者千万莫轻视这个动作。收功:许多进行体育锻炼的人,锻炼完后擦擦汗就走了,这在传统养生中是不允许的。武术界称锻炼之后的静养为收功,对于转腰涮胯也是如此。前边不管练多长时间(或多少次数),收功时一定要身体直立,松开叉腰的两手,如向前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