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济夫组合桩功.三步功法

 半刀博客 2017-12-13

组合桩功三步功法

赵济夫

为了使“横拱启动”练成一种常态、常形;也为了使“筋炸膜腾”“拔骨抻筋”更有显效,近来编撰了一组“组合桩法”。

第一步,蹲身搬重物(海底捞月)。

第二步,身前抱大树(身前抱月)。

第三步,箭射六向(天边摘月)。

目的,一是为了使拳友们在行功时将我们的脊柱回归到原生态,也即回归到胎婴儿时期,保持所有脊椎动物所保留着的后绷型脊柱;二是让人的脏腑系统、内分泌系统、淋巴系统、神经系统、气血经络系统等都能得以“解放”,回归到自己原本的位置和状态,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三是把直立行走的人的肢体已经脱开先天脊柱这条大龙的统摄而各自为“政”所形成的散乱的劲力,重新回归到脊柱的统摄之下,使通体形成一个劲儿。

下面分别谈谈三种桩法和要领。

(一)

先说“蹲身搬重物”。

它就是我们所说的“拱身蓄劲”的实体和劲气操作。

自今夏提出重点练习“后拱型”身法后,我认真观察了在石二十余位拳友们的操作。总的感觉:一是“横拱启动”的认识上不去,二是“横拱启动”的要领把握不住,三是没有“横拱”或“横拱”不足,聚气蓄劲就是一句空话。

那么“横拱启动纵拱随”这句话是怎么来的?

2013年底前,在我脑海里只有“纵拱”。所以那时讲解辅导都是在“纵拱”上下辛苦。2013年秋,我从阳泉教拳归来月余,史小梅老师打来电话说:阳泉有三位拳友练龟背型身法憋气,其中一人心脏不舒服,不敢练了。我心里很紧张,就暗暗下功夫找原因。经过一冬一春的努力,终于写出了“怎样才能不憋?”一文。“横拱启动纵拱随,纵拱横拱同步行”,这句话首先出于此文。

这句话产生的源头,是我自己在务农从事田间劳动和从军时在练兵场操炮经验的总结。十几岁时,每遇连阴雨,梯田的地墙一道道坍塌。父亲砌地墙,让我搬石头,一块块石头比我整个人还重,一天不知搬多少块。当兵后,分到152MM榴弹炮兵团。一颗弹丸四十公斤重(教练弹),需一气搬起、上膛、退出、放下,几十次、上百次。当时只是觉得累,却从未感到憋气。这搬石头、操炮弹,都是“蹲身搬重物”的一种劳动。这种劳动实际是“拱身蓄劲”的源头。细究起来,我提出的“拱身蓄劲”就是从这里来的!

操作方法:

第一步,尾闾启动。尾闾前抄上卷,会阴上提,肚脐后吸,腰脊撑出,臀骶下溜,生出坐劲,腰髂肌横撑,骶髂关节开启。由此引动下肢、双膝前屈。

第二步,裹腿开裆。随双膝前屈,脚前掌和双膝向内施裹劲,则双胯内根横撑,使裆部大开(尤其后裆要下松开极,且莫提肛)。双膝前屈幅度应在大腿前斜60~70度角为适中,不宜过低也不要不足。过低则劲难蓄足,过高则骨盆卷不起。

第三步,开胸阔背。由于下肢带部(盆区)和两腿的动作所引动,必致上体被拉动。首先被启动的是阔背肌,继而是斜方肌、腹外斜肌、前锯肌等肌群的横开。胸腹既横扩又向前裹合,使整体躯干阳面(背面和两侧面)横向开极,全脊(督脉一线)凸起,阴面(任脉一线)相合。再由于臀底的前抄上卷,腹直肌和胸锁乳突肌收紧缩短,而背面的竖脊肌则延伸拽长,使整个躯干形成了一个纵横双曲的、以腰脊命门处为最高拱点的、圆滚滚的“龟背型”身法。

第四步,两臂抱抄。通过胸开背阔,使左右肩肘横向抻开到极处,两小臂和掌指向内抱抄于膝前稍下,掌心向上。两肩臂成为均均匀匀的外弧形之搬重物状。

第五步,劲蓄腰脊。随着形架的整体构成,意导息(吸气)、息引气(内气、经络之气)从四梢(两脚两手)六点(顶、上、中、下、底丹田和口鼻)蓄聚于腰脊命门处。形成“五虚抱一实”的形劲势态,有扑鼠之猫之神势。

这就是“蹲身搬重物”的全部内容。包括:形、意、息、气、劲、势、神全局。

注意事项和要点把握:

1.尾闾启动时,首先要把腰、颈前弯消除为顺直,否则尾闾动不起来。

2.尾闾前抄上卷的动作启动的同时,髂腰肌的横撑劲就启动起来了。而且劲力愈来愈重,两髂嵴还要施裹合劲。骨盆前翻上卷,髂腰肌横撑,两髂嵴外沿裹合,三者同步运行。

3.随髂腰肌的横撑,骶髂关节渐渐拉开,随撑随拉随开,达于至极为度。

4.纵横拱做到极处时,带脉达于最大限度的圆撑。此时足三阳经、足三阴经六条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督、任、冲、阴维、阳维、阴跷、阳跷七脉,这13条经脉都与带脉交汇,带脉起调和约束诸经的作用。这是劲蓄腰脊的根本意义所在。带脉回身一周,环腰如带,可直接调整13经脉之虚实盈亏的,故有“诸经之约”之称。带脉圆撑之中这个作用就更强。

5.我们平时提倡的“定住头颈、稳定肩胸”是说这两个部位没有自动,不可自动;但是骨盆前抄上卷自然拉动胸开背阔,对应地出现“两头前卷,脊劲贯通”时的被动之动,一定要随动。否则就破坏了“通体一个劲儿”这个大原则。

6.“蹲身搬重物”定型后,臀底这条左右横线应与两脚后跟横线相垂,若能收到稍前一点更好,这是劲力能否蓄满腰脊的一个重要外形标志。切忌爬身撅臀或软膝全蹲的情况出现。

7.(韩建栋注:做起势时,始终大鱼际踩住腰,这样就不会出现重心集中在脚后跟的情况)

(二)

再说“身前抱大树”。

九十年代初,在做《中国太极拳》杂志编辑工作时,我曾收到承德中学王强老师一篇习练太极身法的稿件。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身前如抱树,身后如揹锅”。后又收到他寄给我个人的一本小册子《太极气功十三桩》,是他在承德地区教功的教材。他在稿件中说自己是武术大家张占魁先生的后人。《太极气功十三桩》是武术大家李瑞东先生所传。事情也凑巧,后又得到“犹龙派太极拳”传人、名家、天津市陈庆国先生有关“龟背型”身法的介绍。“犹龙派太极拳”由李瑞东先生所创。我觉得“身前如抱树,身后如揹锅”与“龟背型”身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年来我一直把后拱型身法界定为“龟背型”身法。其实拽长型、松直型也同样不能丢掉它。所以我在这里提出“身前抱大树,腰骶靠住墙”这样一种桩法,它也是太极拳基本身法的修炼方法。不管拱、拽、直哪一种身法,这个基本要素是不可缺少的。

操作方法:

第一步,伸腿起身。在“蹲身搬重物”内(劲气)外(形体)操作圆满后,做一种桩法站定一会儿。然后做将重物搬起的动作:腰劲缓缓向两脚劲点下送,随双膝缓缓伸起(越慢越好),随双胯窝伸得似直非直之际,两胯窝(腹股沟处)也微微前吐(似平非平),同时随起身长长呼气(先向脚下再向两手呼,但不可呼尽),两手臂也徐徐升起于胸前。

第二步,腰骶靠住墙。由于下肢形劲的改变和上肢位置的改变,躯干横纵拱幅度也会有变化。此时要注重做躯干的调整。即:在直立(不挺)的状态下,重新将躯干的横拱和纵拱调至最理想的程度。我的经验是通过臀底前抄上卷,用较重的意念将腰脊(下七节和骶上沿)重新拱足(纵与横),随拱随用意将腰骶部靠实在一堵坚实的墙体上,而且要靠得踏实有力,使自己非常稳固。这种靠墙的重意识就使得搬重物时的纵横拱幅度重新得到恢复。

第三步,浑圆调整。在稳定靠墙的前提下,重新以基本桩势来调整通体。首先通过“七窝后吸,四凹微鼓”将脊梁凸起;然后完善“前掩两扇门”“后以中线开,前向中线合”“八端横撑,八段内裹”“上顶头颈,足下深根”等要领;最后用两臂、两腿和躯干以抱大树之形定住,使自身成为一个圆桶形的、向八面支撑的、满撑伞式的浑圆体。

第四步,以桩功站定数分钟。

注意事项和要点把握:

1.抱重物定形后的站定时间长短,要按自身能力来决定。既不勉强又不敷衍。

2.起身时的速度以慢为要,目的在于尽力保持“搬重物”之形劲减小改变。特别是通体之横向扩展尽力保持住。

3.“腰骶靠墙”的实际意义是以此形态、意念和劲力充盈于腰脊,来体现前人“如揹锅”“龟背型”的目的。意虽为空,但它的作用是很强烈的。这项内容可用靠住树干或门、墙之实体练出。

4.浑圆是八面(横向)圆挣之意,就是把自身膨胀成一个圆桶型。

5.此桩站定后的时间长短自定。以站出通体气活血畅,舒适飘逸为好。

(三)

最后说“箭射六向(天边摘月)”。

前秦时期,有一项十分残烈的刑法——五马分尸。在秦国真实地留下了车裂商鞅的事件。它是用五匹烈马向五个方向用力,把一个活人活生生撕裂,极恐怖又残忍。

我们借用这种“力法”组成一种桩法,取名“箭射六向(天边摘月)”。就是喻意我命门处可射出六只利箭射向六个方向:一只随右手射向西南,一只随左手射向东南,一只随左脚跟射向东北,一只随右脚跟射向西北,一只随百会穴射向天心,一只随腰俞穴射向地心。

操作方法:

站形:在“抱大树”桩法的前提下,两手内旋,转掌心向下并外开,左手指向东南,右手指向西南,两脚跟外开,左跟朝向东北,右跟朝向西北。

用劲:身体微微前倾一点点儿,两脚前掌踩劲,着劲点放在拇趾和大鱼际处,向上踩定腰脊命门处,使命门有紧紧贴墙的感觉,将身体稳定住。两脚跟变虚,在似离非离地面的状态下,同时两脚跟拽住腰俞穴处,向东北和西北两隅角拉拽拔抻到极限;两手以中指尖领劲,向东南和西南两隅角如箭射出。将两上肢从根点大椎处至中指尖拉拽拔抻到极限;玉枕提拔住大椎向上拉拽使百会向天心直升;尾闾(腰俞穴)拉住骨盆后壁向地心直沉。如此,意识上是藏于命门处的六只利箭向上下和四隅角射去。箭射出的原点就在劲窍命门处,实际射出的是劲气。而劲气的来源是由全身四梢六点聚于下丹田的气(下丹田为气窍)。气与劲合于命门射向六个方向。形行劲,劲催形,通体劲气满贯,达于皮毛。

注意事项和要点把握:

1.此桩法最难之点是两脚前掌踩命门,而两脚跟在离虚状态下向两隅角走劲,身体难于稳定。补救办法,除身体微微前倾外,眼在含神的前提下,在体前3米左右处盯一个目标,以助身体的稳定,同时下七节紧紧靠墙的劲力更宜加重。尽管用了这些措施,身体还是会前后晃悠,这也属正常,莫太勉强自己。

2.当两臂向斜向隅角拔拽时,容易产生胸微挺,背不阔而肩胛纵沟显现的现象,此时要十分注重横撑肩胛,锁骨下沉,胸骨下端后靠和腰骶靠墙的力度加重一些。

3.指尖虽指向两隅角,但意识上要十分注重沉肩坠肘,尤其两肩关节向左右拔开到极限。就是说上肢仍有圆撑的意识,否则肩关节拉不开。

4.全脊拔长,四肢抻展,劲透指(趾)梢是本功法的特质,注重把握。

(四)

此三功法连续一气来练,既有“筋炸膜腾”的实效,也有“拔骨抻筋”的功用。

当今之人,极少有劳动锻炼的机会,所以他们既不会运气,更不会用劲,身架拉不出,呼吸配合不上,内气聚不起,一句话:不会“攒劲”。就是说,你要真的去搬一搬重物(如一块大一点的石头),抱一抱大树或圆圆的柱子。愿大家实练实操得以体会后,坚持长期练习。有实际体验,你就会主动地去运用下肢带部横向运行的肌肉群,如骨盆前壁上的髂腰肌,梨状肌、后壁上的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躯干腰腹间的背阔肌、腹外斜肌和胸背部的斜方肌、前锯肌和胸大肌及肩带部的三角肌、肩胛肌、小圆肌等等这些肌群对身体横向拱起的重大作用。而最主要的还是要知道纵拱身体的肌肉群。即在躯干纵拱时的三大肌群的运作功能。躯干的曲伸力主要来自:

一是体前的四条曲肌:位于腹前正中线两侧的两条腹直肌。它起于耻骨上沿,直向上止于胸骨剑突两侧的5~7肋间。它的肌力极强,是脊柱曲伸肌中最大的曲肌;位于颈部前外两侧的胸锁乳突肌,它起于胸骨上柄和锁骨内头端,止于两耳后的颞骨乳突,它是颈部最强有力的曲收肌。它与两条腹直肌配合,同时收缩,可使全脊伸至最长,并能使其成“C”字型。

二是体后的人体最长最强最大的伸肌——竖脊肌,它与体前的曲肌配合,可使脊柱做最大的伸缩。竖脊肌起于骶骨和髂骨,沿脊柱棘突两侧,填充在棘突和横突间,直向上止于颞骨乳突,纵贯全脊。当体前上述的四条曲肌做最强收缩时,竖脊肌则对应地做最大伸长。如人在“搬重物”时,全脊可抻拉至最长,而且可消除全脊柱的任何凹凸和弯曲。但是当体前的两条腹直肌和两条胸锁乳突肌松弛而不收缩时,人就仰头、挺胸、腆肚、撅臀、凹腰、曲项,这是竖脊肌不得伸结果。这个结果就导引出了颈前弯、胸后弯、腰前弯和骶后弯。脊柱的这几个弯曲,正是各种脊柱疾病的源头。一些学者认为:人类80%~85%以上的慢性病,源自于脊柱的不良姿势和退化。几千年来,中国的养生家们和有识之士都认为脊椎动物都保存着拱起的、向后绷紧的脊柱,唯直立行走的人改变了脊柱这种后拱绷紧的状态而呈现为弯曲的S型脊柱。所以许多拳家多多提醒后人,特别是拳家们提倡要:“龟背鹤身”“正脊正心”“正襟危坐”“形如扑鼠之猫”“返婴寻天籁”“抟气至柔能如婴儿?”“身前如抱树,身后如揹锅”,“环拱立身直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等要言。并直言要以“龟背型”身法练功。

我多年来一直提倡的“脊柱练,炼脊柱”、“三态型身法”等等,其着意点都在这条脊柱的正误形态上。话说得实在一点儿,难听一点儿,当今一些医家们极力肯定这条S型的、所谓正确的“生理脊柱”,而且他们的观点统治了全部人群。

无奈,无奈!还是无奈!!但我相信人类终有一天会明白中国传统养生家和拳家们的观点,这才是正道!!!

我正在起草此文之际,8月18日晚小梅老师来电话说:临城赵素燕在微信群中提问,什么状态下是松腰?怎样松腰?我二人探讨后,得到共识:要想知道松腰,首先弄明白何处为腰?简单一点往核心上说,就是“下七节”处为腰;又何为紧腰?腹直肌松弛,竖脊肌的“下七节”这一段一定会收缩紧张,一直收缩紧张到腰前弯凸显出来,这就是“腰紧”;所以要松腰,必须收缩腹直肌而让竖脊肌松舒伸长,一直让腰前弯消除,并微微后拱,且能拽长。这就是“松腰”;我们应该也必须知道的一个解剖知识:尾闾前抄上卷、肚脐后吸等,完全是腹直肌收缩的结果。所以拱、拽、直三态型身法都是“松腰”。

问题是我们许多拳友、腰前弯存在惯了,“下七节”的竖脊肌收缩紧张成了“常态”,这里的肌肉已经变成了僵肉、硬肉,甚至死肉,要真让它舒张松开,反到觉得不舒服,甚至感到是紧。这个只能在通过长期拱拽直练习,将这僵硬了的竖脊肌练松了,回到婴儿时期的状态了,这才知道真紧和真松。我们知道,胎婴儿的腰部是微微后拱的。这就是我们前人提出的“返婴归天籁”的真谛!

(五)

“搬重物”和“抱大树”“箭射六向”的延伸。

作为一种深度浑圆型的身法,不能仅仅落实在桩功上。站浑圆桩是十分必要的,是构架、筑型、定型、善型、形成自然之型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必须把它延伸到太极拳的全部行功中。时时处处都有浑圆要素。

第一步,所有桩法,都必须有此要素。我们提倡的“六面圆挣”之型、“满撑伞”之劲道都是基础要素。但“搬重物”、“抱大树”“箭射六向”是进一步加深要素。它一定能使你的身架更开阔,气血更活畅,气势更雄浑,神意更内敛,整体更升华!

第二步,在热身、调气归元、预备势、起势和开立步等行功状态中,要最先运用此三法做启动。

第三步,在套路中最先运用在“拱身蓄劲”这个环节上。无论前上步、后坐步、半马步、回坐步、开收步等哪一种拱身蓄劲,都必须以此法“横拱启动”,则一定能够达到形圆满、劲气充之目标。

第四步,是在拽身发劲中,找到其型其劲。无论是弓步拽身发劲,还是虚步拽身发劲,转动势拽身发劲,一定要充分显出“搬重物”和“抱大树”“箭射六向”的形与劲来。使躯干和四肢形的阳面无一处不张圆,无一处不撑满;尽力达到“皮毛要攻”的状态,劲气则要达到“通体满贯”,“透达指(趾)梢”景况。

第五步,当走向松直型身法时,尽力保持外形不收小,而神、意、息、气、劲则归驻下丹田。这时依然保持一种“面包体”的劲道。

在初学功架的三五年内,在形的方面保留一定的僵拙之外力(肌力),我认为属于正常,学者切莫受那“一丝不挂”练太极的说教。没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人是“死”人,就没有了活动能力,既维持不了姿势,更无活动力量。所谓放松,也只是尽量降低肌力、而增加意力而已。

(六)

在我提倡“搬重物”“抱大树”“箭射六向”这种浑圆桩法时,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落实“筋炸膜腾”“拔骨抻筋”的具体方法。在这个方法中,有两个中心位置你必须把握住。我所说的“中心位置”是指这种功法的中心所在,而非身体的中心。

其一是下肢带部(《解剖学》称“盆带部”),也就是实体上的骨盆。这种桩法,在形的方面讲,改变最大的是骨盆的内与外。尾闾(臀底)前抄上托、小腹上卷于肚脐,腹直肌收缩,上腹下卷于肚脐,肚脐、天枢穴一线(横向线)向后、向腰脊吸贴,腰脊后撑鼓起到极处,臀骶下溜,并且施足横向撑扩劲,这样从外形体位上看,就使骨盆整体产生了一个大的改变:后撅的臀底前抄上翻了;腆起的肚腹收紧后贴了;前凹的腰脊向后鼓起膨出去了;后倾的骨盆向前倾斜了;前张后合的骨盆反了一个转儿——前合后张了。这一外形的改变,又大大改变了内,即改变了盆腔和腹腔内的脏腑器官。这些器官(包括肝、胆、脾、胰、胃、小肠、大肠、肾、膀胱、内生殖系统和一些淋巴组织、内分泌组织及所经此处的神经、血管、经络等等)在常态时,由于腹直肌松弛,脊柱的下七节和骶上沿收紧向前挤迫,使这些器官都无奈地前移,再加臀骶(尾)后撅,又无奈地下压,它们都在这种挤迫、迭压的环境中拼命为我们的生命工作着。

大家想一想,这个骨盆位置的改变,特别是腹直肌的紧张收缩,竖脊肌的松舒伸长,对辛辛苦苦为我们生命劳作的内脏器官是一个多么大的解放啊!我写到这里简直要掉泪了!我们直立行走的人太可恶了!他们竟能如此狠心地作践自己!!

更可恨的是我们一些名人大家大师,正宗传人,也在那儿带着腰前弯教人传拳,不惜让这些学子们把自己的腰间盘挤破,也要拼命地向前挤迫他们的脏器。

有人会说我是在胡言乱语。不信?你到拳场上认真地看一看好了!

其二是上肢带部,也称肩带部,实体上就是指胸廓。胸廓由脊柱的中十节(十节胸椎)通过肋骨与体前的胸骨相联结,胸骨与锁骨,锁骨与肩胛骨,再与大臂骨(肱骨)相关节。这些骨间都有一定的活动量。

由于常人腰前弯向前向上的冲挤,人的胸骨的下端(剑突处——在心口窝上顶处)是向前上倾斜的,这就是常人说挺胸。人的胸一挺,胸腹间的膈肌就固定在上顶状态而不得下降,所以常人多为胸式呼吸,尤其成年女性,纯粹都是胸式呼吸。这种呼吸的吐纳量较小,不但氧气供应不足,而且碳气的排出也受限。这一些弊端皆与腰前弯相关。由此可以看出腰前弯就是内脏器官的“杀手”。

“搬重物”“抱大树”“箭射六向”都能把腰前弯这个“杀手”解除掉,使其直而后拱。腰后拱就自然会把膈肌拉低10到12厘米(一些功家和佛家如是说),胸的纵腔自然增长。生理的自然功能又告诉我们,在纵腔增长的同时,横腔也会加大(前后左右)增粗(是肋间内肌和肋间外肌功能所使),胸内压降低,肺脏可以大展身手,扩大三至五倍的呼吸量;心脏也会在宽舒的环境中加大泵血功能;同时前倾的胸骨也自然回归到了上下垂直的状态。这样我们的胸是横开的,背是横阔的,肩是下沉的,气是下降的……。养生家们提倡的上虚下实就全都有了。(请参阅《膈肌升降》一文)。

我自己做过一些测量和体验,当腰前弯存在和消除之间,胸骨下端可前移、收回一寸半至两寸的距离(市寸,约4~6厘米)。

可惜的是我们一些人盲目地追“西风”。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大兴一股“高跟热”。我那时曾呼喊——“反对”,遭到一些人的顿足斥责:“千万别跟赵济夫学拳,女士这么一点突臀挺胸的美,他都反对!”后来我见到这位同志,他说:我现在可不反对你的拳了,可是晚了,练不成拳了,走路、生活都困难了。我说这话,相信许多女士会自省地说:我当年也犯过傻。

(七)

要牢牢把握住两个统率点并合二为一。

其一是神意统率点。行功时对头颈的要求是:收下颏,提玉枕,天柱立,百会顶,目中敛。这其中的目中——两目正中央、鼻梁凹陷处,也为山根穴;这里是意窍,也是神的出入之门。两眼是人体能量的最大消耗器官之一;神是人体能量的最高精华,多由两眼消耗。通过提玉枕(神窍),两眼之神变虚,并收于意窍,两目自然垂帘。神窍一开,神意并充于中宫(也称泥丸宫,即脑的中央地),然后引神意于形劲统率点——腰脊命门处。

其二是气劲统率点。人的气与劲由劲窍——命门统率。命门后撑,丹田(气窍)后吸于劲窍,气充命门,形成通体气与劲的统帅。拳界有“一指之动必听命于腰”之说。也就是所谓的“腰不动,手不发”“手有一指之微之动,必先腰动”。这一点,从目前各地所写的体会和录像看,多数人已有一定把握,但尚需精细努力,向着“一动(腰动)无有不动,一静(腰静)无有不静”之境界升华。

神意与气劲能合四而为一,就达到了“性(神与意)命(气与劲)双修”“动(气与劲)静(神与意)兼练”之功境。

(八)

练“窍”的意义和方法。

练功不但要明理知法,还必须懂“窍”。“不懂‘窍’盲练功,到头总是一场空”。

多年来,在练“窍”方面,我总是以上海吕继唐先生所著的《静功养生的理与法》中第八章:“‘窍’的作用和九窍的位置”为纲来修习。下面也以此文为纲,加入自己一些习练体会来叙述。

何谓“窍”?

“窍”即功界所说的关窍,包括丹田、关和窍等。它是生命体中储存真元之炁的场所。“窍”有动之义,就是说“窍”内的真元之气是可动的、常动的;动则生命力强健,否则就衰枯。常练功的人,其动更甚。

由于功界派别杂陈,“窍”的解释(或说名称)也象天上的星星一样纷呈,难于尽说。即使是同一个窍,也是众说纷纭,令人难于把握。

功界常用的,叫法比较一致的,有身前的上、中、下三个丹田;身后的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三个关;人体中线上的阴窍、阳窍、中宫窍三个”窍“,共为九窍。

九窍的作用和练法: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就相关紧密联结的窍分组来说。

第一组,上丹田、中宫窍和玉枕关。

上丹田的位置,在两目正中,即鼻梁凹处,也就是山根穴处。

上丹田为意窍,是练功的主窍。人的一切主观活动,包括意识、思维、神气、形势等活动,均由意来主导。练功时,将意收到窍内,当达到“虚极静笃”之境时,可体会到窍内有一种说不出的无觉之感。意无觉,身必静。这就是老子说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圣”的“圣人之境界”。

上丹田的意要收归于窍内,必须与开启玉枕关相配合,否则难于入窍。这是为什么呢?

玉枕关即神窍。它的位置在后脑勺最高处稍稍向下的凹处,它的左右两旁是膀胱经上的两个玉枕穴。由于颈前弯的存在,玉枕关则长期处于关闭状态。打开玉枕关方法就是后脑勺向上提,提劲要将天柱骨(七节颈椎)拉直、拽开,完全消除颈前弯。为了使提玉枕的力度加强,幅度加大,则以下颏下落后收为助力,使喉部处于深藏状态。收下颏,提玉枕二者合力,可将神窍彻底打开。

神是气的升华,是人体生命的最高精华,是生命中最活跃的物质。当神窍关闭时,它就会寻找出路,意窍就成了它的出入之门,它与意同现于两眼。所以才有“眼神”之说。“眼神”可以完全表达出一个人的精神和意识状态。所以眼就成为了耗神(识神)的主要器官。

当神窍打开以后,神意二者皆归于自窍内。它们究竟归于何处呢?何处才是它们的安身立命之所呢?

它们安身立命之所就在意窍和神窍的正中央,即处于脑的正中央,叫做“中宫窍”,亦称“泥丸宫”。意窍(上丹田)、神窍(玉枕关)、中宫窍(脑中央)三者在前后中一条横线上。

行功时,神意归于中宫窍后,可用意向下导入尾闾关,尤其是在桩功和盘架的拱身蓄劲时。让神意在体内活跃运动成为练功的主导因素。而不再无谓地消耗在两眼,所以神意收入体内,就成为了练功的“功”的第一要素。

注意事项:

1.玉枕关上提时,要将后脑勺下面的凹坑填平,能微微鼓起一点点儿更好(这要通过长期练习才能达到)。长修内功的人,不应再显现这个坑坑,而总是微微鼓起的。神意入于内,烛照周身,神意合于一为“空”,是修功的最高境界。

2.当神意敛入中宫窍后,除两眼自然垂帘含神外,视力也似乎大大减退,有视物不清之感。眼的主轴视线收近到3~5米之间,而且也总是处于视而不见的状态中。

3.神窍开、意窍敛之后,感到自己的头颈变成了横宽状;尤其是两耳后的颞骨乳突处似乎增宽了很多,两太阳穴也有向左右鼓突的感觉;脖颈中的两条颈动脉和两条椎动脉及所有通过头颈的经络顺向拉直,气血顺通,且脖颈也有增粗加宽之感。

4.神意下注的路径,如内修拳家所说:“眼(实际是意)观鼻,鼻观(实际是内视)心,心观命门”。也就是神意息聚焦于腰脊。

5.提玉枕、收下颏不是低头,而是将百会穴直向上顶起,也不是前俯(颈前弯存在时,百会穴是向后上倾斜的)。如此就是“正头竖项”了。

6.“正头竖项”对胸廓正规影响极大。它对形窍和势窍的打开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组,中丹田与夹脊关。

中丹田在心口窝(膻中穴)的上部,即胸骨末端剑突处稍上,平第四肋。它是形的中心,名为形窍。此窍开则心胸开阔,形体舒展,经气通顺,劲贯周身。内虚外实,包容一切。

开形窍的要领就是打开胸廓。打开胸廓的前提是消除腰前弯,将膈肌下降到下底。使胸骨回落到垂下状态,将左右锁骨拉低。在此前提下“撑肩张肘”、“阔背圆膀”、“指尖意对”。

“撑肩张肘”和“阔背圆膀”是大成拳的练法。在肩下沉的状态下,通过张肘(两肘弧形外扩)使两肩膀圆弧形外撑,而且必须是内撑外裹。撑力越大,裹劲越足,且必须将两肩胛骨横向撑开极。

“指尖意对”是吕继唐先生所反复倡导的。就是在两臂圆抱的状态下,意念诱导左右中指尖对吸对引。如同搬重物时中指尖对抄一样;抱大树时则对合;就是在箭射六向时,两手指尖朝东南和西南,意识中依然有两中指尖对吸的意念。通过以上操作使上肢,尤其肩带部达于圆撑、圆裹、圆抱,也使胸廓向左右撑拉成圆桶状态与两臂手之圆相顺通,这就是开胸阔背之成法。

当胸骨在竖直垂立的状态下,两肩、肋、腋、及胁部左右横撑之劲力,会使胸骨生出后贴背脊之感觉。而且由于膈肌下降于底,胸廓内径的纵横腔都加深加宽,胸内压降低,胸内有空空洞洞之感。

由以上操作可产生出心胸开阔,形体舒展,经气通顺,劲贯周身之形体感和劲道感。

夹脊关在中丹田平对的胸四椎棘突下,相当于督肪上的身柱穴处,也即两肩胛骨的上下左右正中点。它是人体势的中心,称为势窍。势者,形开后充于气与劲也,生出一种动势之兆态。形窍一开,势窍必开;以形来支撑势,以势来维护形。形势相合,威严于外,包容于中。

开势窍与开形窍的操作是一体的。撑肩张肘,阔背圆膀,指尖意对,肩带部圆撑,内撑外裹,胸开背阔,两肩胛向左右撑极,形窍后贴,势窍微鼓,二窍同开。

在外形上看是背圆、胸圆、肩圆、膀圆、肘圆、腕圆,内里如气满充,外部处处满鼓。

加之全体形开,气充、劲贯其形势则一定会是“顶天立地,气充八荒,唯我独尊”之神气之概。

注意事项:

1.开胸是肩、胸、肋、胁、腋向左右撑开撑满,而不是凹胸,更不是挺胸,说舒胸亦可。因为胸的纵腔加长(深)了。这也就是所谓的涵胸。无论两手处于何处,均应如此。

2.两肩臂圆抱时,两手的位置宁低勿高,以免产生气上涌之弊。以拇指尖平肩为好(此条指抱大树桩时)。

3.要开形窍和势窍,有两个前提条件必须具备。一是收下颏,提玉枕,天柱立,百会顶,目中敛。只有如此锁骨才能下降,胸骨下端才能下落后贴,肩胛也自然下落,叫做沉肩。二是腰前弯必须彻底消除,否则膈肌不能下降到底,胸纵腔不能加深,横腔也就打不开。这样“开胸阔背”就成了空话。强作反而胸背紧张。

4.此二窍打开后,呼吸的吐纳机关就移到了腰脊,肾主纳气就真正派上了用场。以此带动整体之呼吸开合,内气也会借外气呼吸之力通达四梢六点。

第三组,下丹田与尾闾关。

关于下丹田的位置说法多多,名目也难于尽述。我们还从原先说法:在肚脐和命门之间的前七后三处。

下丹田是气的中心,力的根源,称气窍或力源。只要开胸,气则自下,归于丹田。另,下丹田也是精化气之所,是生气之源,是贮气之库,只要精足,气自能源源不断。

拳论中有“腹内松静(净)气腾然”之句。多数拳家解释为腹部“松净”。我觉得这是一种误解。句中明确是“腹内”非腹部。这“腹内”实指下丹田。桩功时(或行架时)腹部肚脐上下左右不但不应松,反而应是紧。此处不紧,腹直肌不收缩,竖脊肌不舒张,腰就绝对不能松。腰不松,尾闾关(劲窍)打不开,练功就是空话一句。这是“松风”的一个产物。其实腹的前壁紧,正是产生“腹内”松的诱因。我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拳友们,行架(含桩功)腹部是没有绝对放松之时的。就是“松直身法”时也只是“适度放松”的。

我们还要明白一点:腰脊(下七节)松开向后撑出,才能将膈肌拉至最低。这是开胸即能沉气下丹田的解剖学的支持(有关机理请参读《膈肌升降》一文)。有人说:只要“舒胸松腹”就能气沉丹田,这话是不切实际的空头话。说“舒(松、开)胸实腹”是可行的。

尾闾关,又称命门关。它是劲的中心,即劲窍。腰主宰四肢,腰动能使全身动;腰有损伤或障碍,全身不得用力。

尾闾关的劲来自于气窍所储之气与力,命门向后一撑,即是打开尾闾关,劲就蓄聚腰脊命门处。然后可发向通体。

有关打开尾闾关的操作要领,他文中已多处说过,此不再赘述了。

注意事项:

力是人体生机存活、运动的动力,这个动力是由气化生而来的。没有气就没有了力;若气不能化生成力,这气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所以气力、力气是人体生命之根本。下丹田就是气力的生化、储存、运发、布散的源泉地所在。

要使气运化成力,必须有意的加入,没有意这个因素,气是化生不成力的。这才有“意息归驻丹田”之说。所以松直型身法就是一个化气生成力的过程,不可小视这个过程。

力虽重要,但它是散的、局部的,而且是直的,是出之不能收回的,是人体的一种本能,它是气的一种极大消耗。所以我们不提倡用力太过。

劲是从力中练出来的,它可以旋转运动,充贯周身;它与势相合,可以超出人体之外;而且它可发可收,发中有收。劲气一方面在督任间循环,一方面在大周天(十二正经)中循环。总在身体中运行。所以单纯用力必伤气,而用劲则不会伤气,耗气。

劲对内有“筋炸膜腾”,“拔骨抻筋”,疏通经络,畅活气血之作用;对外可以形成气势包围圈,有抵御外邪,防身护体之功能(请见《卫气概念》一文)。

劲用腰发,无以替代!(不细述)

第四组,阳窍,中宫窍与阴窍。

三者在身体正中的垂直线上。是其他六窍开合的反应点。它表达的是修功层次的高低,也是阴沉阳升的门户。

阳窍,居百会穴处(一说百会与囟门之间),它反应的是气与劲(二者为阳)统一于“灵”。所以有的功派称之为灵台,亦为“灵”窍。

开阳窍的要领就是收下颏,提玉枕,天柱立,自然百会上顶。百会顶本身就是开“灵”窍。“灵”窍一开,气与劲所合之阳气自上升于顶,自会产生出周身虚灵轻利之感。

阴窍,居裆部会阴穴处,亦名海底。它反应的是形与势(二者为阴)统一于“虚”。当形、势二窍开时,阴气必下降于海底。若海底窍不开,必生形紧势缩之像,内实而不虚。海底窍一开,气顺畅下降,自会生出内撑外包,松展如一,形空势虚之感。故阴窍亦称虚窍。虚则开,紧则缩,由此可知:“提肛”是一个错误练法。

中宫窍,它居于意窍和神窍之中,神窍开,意窍敛,神意聚中宫。在初练功的十来年里均为“有为练法”。大脑中只亮一个灯泡。这个灯泡就是全部的神与意。然后把神意引入命门(桩功时),又烛照周身。拱身蓄劲时也聚命门;拽身发劲时聚焦四梢;直身卸劲时聚焦下丹田。

功有大成后,自然就用不上神意这个统帅了。站桩、行架皆在有意无意之中,逐渐走向了空的状况。这就构成了静。所以拳界才有“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说法。

在躯干这条中轴线上,阳窍为灵,阴窍为虚,中宫窍则为空。达到性空、清升、浊降的景况时就是高境界。所以这空、虚、灵就是养生修功的最高层次。

注意事项:

1.关于“空”。这里所说的“空”,是一个逐渐升华的过程。我学拳开始练了六七年气功(有导引功,也有桩功)后又练拳30余年,到现在也找不到这“空”。每练拳,心里总是在找“东西”。

“找‘东西’也是最近十来年的事,开始练拳的20年,不管练国套,还是练传统,就是忙忙火火地练动作,一个动作接一个动作,一套接一套,根本就没找到过静,也没心绪去练静。实际上就是在做操。近十多年,编《左右架》才有心思来练练静,但很少有静境上身。只有几次站垂手无极桩和单鞭桩时,站得身上没了任何感觉,也不知有我没我的那么一种状态,但汽车笛声一叫,自己就醒了。不知这是不是静或说空。

我自己练桩时意念多在命门,有时在下丹田,也有时在手上或脚上去找一找劲感,很少能静下来什么也不想。

我曾试图通过读《西游记》,看《西游记》电视来从孙悟空身上找找“空”,结果一点点都没找出来。说明我的悟性太低下了。至于前人那些文字的说教,我一方面理解不了,所以也不愿意抄出来让人看。还是自己找吧!

2.关于“灵”。吕继唐先生说:“既不是动作灵活,也不是思想灵敏,更不是神灵奥妙。而是气与劲运化平衡的体现。”

照唐先生之言,气是人的生命动力,若能经气顺,卫气固,“气遍身躯不稍滞”,劲就会通体满贯,气、力、劲三者合一,则对,事事能应,无微不到,无处不有,这就是“灵”了。但任何平衡总是要被打破的,所以“灵”与“不灵”总是交替存在的。

3.关于虚。吕继唐先生说:“不是虚无,而是形松势展的统一。做到形正而松,势圆而展,展中有松,松中有展,形势相合,松展统一,气运平衡。自然会有虚的感觉。

“虚”是实的对抗。我们的形能够“筋炸膜腾”,“拔骨抻筋”,处处开张,且要微细到细胞与细胞之间都能开张,人的元气才能充斥其内,才能产生出真正的虚来!否则你的肢体就永远是僵实的。当今有一些被“松风”吹晕了头脑的人说桩功不能搞抻拔拉拽,要松松地软软地站在那儿。我不知他说的“松”是何意?我却提出“六面圆挣”,要拉出“满撑伞”的劲道来,这才是产生松的方向,才是开中、展中生虚的根本。当然这仅是一孔之见;说大点也是一家之言。难与被“松风”洗脑的人共台。

要点把握: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九个窍都在督任二脉上。九窍收也好,开也好,其功效之一首先是为着疏通督任二脉。因为“任督通,百脉通”《内经˙灵枢˙经脉篇》中说:“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不通则病,通则不病。所以不仅桩功中,行架中要收开九窍,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住开收九窍的形态不变。传统武术养生中提出的“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等等全是开收九窍的形。

我们展开眼界看看:所有脊椎动物,脊柱全是后绷形的,唯独直立行走的人是S形的;而又唯独直立行走的人活不到天年。这就是一目了然。后开三关不就是改变这条脊柱的S状成为后绷状吗?拳友们,醒醒吧!别再迷迷糊糊地弯曲你那条脊柱了!!那是致病之根!!!

(九)

对目前想到的几个问题的说明。

一、关于组合桩的转换问题。付俊改同志同我说:“在组合桩第一、二、三步转换时,应主动放松一下,当下步功基本架式到位后,再松着用劲圆满下一步的形”。我体验后,觉得小付的意见很好,望大家按此法来练,莫紧着去转换。

二、关于“挺膝”问题。我提倡挺膝、顶胯、松后裆。我们有的拳友就真的将两膝挺得直直的,膝窝绷得紧紧的,像两条棍子。错了!我所说的“挺膝”是说大鱼际着力,两脚内侧用劲向上踩住命门处。是两膝内侧用劲向上走所借的地力。这样,双膝外侧是松的,腘窝也是微曲的。这才是“太极”,紧中有松,实中有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挺腰、挺颈亦然。

三、关于“四凹微鼓”的问题。“四凹”指颈横凹,腰横凹、肩胛纵凹和臀骶纵凹。在定型“纵横双曲后拱型身法”后,它们都是微微鼓起的。这就是我们反复倡导的“扇通其背”“阳开阴合”“阴松阳紧”“浑圆气势”等等关于太极拳形与劲的一个基本架构。违此之型,就永远不会与太极拳沾边。这正合了开收九窍之理法。

四、关于“混元桩”说。有人问我什么叫“混元桩”,我实不敢回答。思之良久,以浅薄见解说几句,错了算没说。“混元桩”练的是“混元气”。何谓“混元气”?天气、地气、人气合一则为混元气。我们练桩的人,不管那一种桩式,或者说不管那一种拳式,都在练混元气。前辈们讲:“吞天之气,借地之力,寿人以柔”。说是说修功的长寿之人,在修功时是既能接天气,又能接地气,借天地之气为我所养、所用。上面所说的九窍特别是九窍中的阴窍、阳窍,以及我们平时说的涌泉、劳宫等,就是直接通天地之气的窍。我们虽不专练混元桩,但任何桩,包括行桩、动桩、坐桩、卧桩无不在天地间练,无不接受天地之气。所以我认为任何桩都含有混元桩。这个理论来自《内经》:“人由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五、本篇的主题是什么?按我原设想,就是拳功也好,养生功也好,各种形式的气功也好,从理、法、招上都很少能见到“横拱启动”这样的话。别说“启动”,就是一般的“横拱”二字也极难见到。我想把这个被功界忽视了的问题提出来,并组织了三个以横拱为主导的功法来宣传它的意义。这就是本篇的主题。

六、在“箭射六向”桩法中,最容易忽视的是骨盆及胸廓的横拱。我之所以设置这样一项桩法,目的也在敬告拳友们,当你横拱不足时,大鱼际的踩劲根本不足以让两足跟产生出离虚来。当躯干横拱打足时,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七、这“横拱启动”“筋炸膜腾”在太极拳中属于鲜见的“另类”。对这个“另类”的健身作用我还是信心满满的。你不要认为脊柱是竖立上下的,这“横”就没用了。其实这竖立的脊柱所贯串的三轮(骨盆、胸廓、头脑)却是“横”的。所以,“脊柱练,炼脊柱”离开了“横”,它也就没有了依附。

2017年9月15日(文字由王玉春整理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