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469期:形意拳基本功夫训练(下)

 tjboyue 2016-01-14


苏建友口述 杨松整理 ⊙ 编辑/张宏婉


导读腹背四肢头颈足底,相争相称,起如挑肩,动如槐虫,上下通透,整身前移,动如软虫蠕动,以脊带胯,以胯带膝,以膝催足,直线行进,力达四梢,动如风,站如钉,打法多变,令人难以捉摸。



钢琴 单行道 - 单曲 - 钢琴 形意拳基本功夫训练(下)

三、开胯不在胯

在旷日持久的拳术演练中,第一个最直观的要求莫过于身法的垂正。要挺直脊梁过日子,身正气顺,气顺血和,血和肾气足,身强体壮。诸如尾闾中正,斜中寓正,腾起脊梁,力从脊发,沉腰坐马,塌腰坐胯等等,无不着重身腰的正直和以脊为轴的作用。然人体脊柱一波三折,反“S”型生长,弯曲且有弹性,在立身负重时具有缓冲作用,不易伤害椎间盘。若以更大能力去适应激烈对抗,就必须神拉腰脊,使其生理弯曲接近垂直。前人云:“虚领顶劲,落地三盘,人身中劲在头的领意,力点在胯。”三盘是什么?怎么落地?常规练法中的含胸拔背,竖项沉肩,松开两肩,即解脱了上盘。什么是中盘?中盘是腰是胯,既承托上半身体重,又保护了内脏。操拳中塌腰坐胯,坐胯必塌腰,主要动向是拉开这五节腰椎,求胯的动意,但通常多指臀说,什么溜臀、敛臀、卷臀、逼臀与泛臀等等,活动幅度有大有小,有轻有重,均为胯动而设置。脊挺拔,臀下坐,不但纠正了颈弯曲和胸弯曲,同时也拉平了腰沟,加大了胸腹固有空间,五脏六腑都参与活动,内脏相互依靠,相对稳定,才能发挥最大的内效应,这是内力。通过形体外练,骨架稳固,肌肉丰满,筋腱柔韧,刺激了内动,激发了内脏内息潜能,卷尾托腹,抱元归中,这叫“五神归位”,内壮神勇。范师笑曰:“臀活腰平已有用,拉不开腰骼,裆撑的再大也不是开胯。”却原来,人体上挺下坐,脊柱拔拉,得拉开尾闾最下一个大关节,活动开脊骸骨根间隙,胯才能充分活动。形意拳前手打人,后手发力,束身如弓,以及踩扑裹束抖(绝)五劲一体,人体劲力才能淋漓尽致地得以发挥。此时方才明白老前辈于搏命之中瞬间发力的那种“崛鞭抽腹尾击背,身脊如弓拳似炮”的气势是怎么来的。做好这上下贯通三盘落地,再求周身一家,就不是什么难事了。至于能否尽快洗开全身各大关节,做好十三关节反称,还须多求明师指导,久练功到自然成。

四、简约的步法

形意拳的动作紧凑,身法灵变,看正似斜,斜中寓正,正面暴露的机会极少,打法多变,活动范围广,多赖优秀之步法发挥威力,是极为受人欢迎的传统拳种之一。自初学三体式起,有了柔韧之肌,强劲之筋,坚实之骨,又有前后左右上下相称的争力,练就了坚如磐石的腿功,还须有灵动的步法。藉此,在下不揣浅陋,把形意拳中的几个优秀且又简单的步法,介绍给朋友们,以期在加深习练中参考使用。

1.槐虫步。自左三体式起,动前足(左)跟后(右)足,后足(右)大步过前足(左),全脚掌踩踏落地,前足变后足的左足跟进半步,呈右足在前的右向三体式,双手互易,连环出击。前足(右)寸步向前,后足(左)跟进,后足(左)大步过前足(右),全脚掌着地踩落,右足变后足跟进半步,又呈左(式)向三体式,双手交替随身出击,左右三体式大步猛进,寸步灵便,随一吞一吐之呼吸节奏,一张一弛,身体腹背四肢头颈足底,相争相称,起如挑肩,动如槐虫,上下通透,整身前移,动如软虫蠕动,以脊带胯,以胯带膝,以膝催足,直线行进,力达四梢,动如风,站如钉,打法多变,令人难以捉摸。

2、三角步。左右侧身大步行进,前足全脚掌落地,大步踩踏,后足跟进半步,落点自由放置,后足可实可虚,步幅幅距大,冲撞有力。虽说左右侧身但步正(形意拳早有正打斜、斜打正之说),步动身移,整个身体重量与拳势合一。拳谱上虽说拳打一溜线,但身去踩扑,落步三角,力重千钧,一左一右,调角行进,故称三角步。民谚称“歪步动地动山摇,又谓全身重量上了拳头。”若侧身转势,寸步前顶与气合一,顺势大踏步前进,则有机地变成蜿蜒曲折的“S”型行进路线,即所说的“蛇行步”。蛇行步有定势动势练法之分。定势蛇行节奏清晰易上功,动步蛇行灵活多变易连续使用。日日习练,身随势变,气顺力猛,回环如意,任意挥洒。

3、拔步。拔步是形意拳最初级的基础练法,因行进步法慢重拙行而几近桩功,俗称“笨步”,多与桩功同练。颈松柔,头虚领,含胸拔背,两腿弯曲,整身下蹲,胯下坐,小腹内敛,两臂曲蓄下按且上提,身体脊柱让开头颈,从第一胸椎后面大椎起极力上拔(脊挺),尾椎尽力下坐(骸坐),拉直脊柱保持身体六挣空间,以放松内脏压力,两腿弯曲度不变,左腿左臂与右腿右臂同向同步同起同落,周身一家,浑重如球,实步前进。久练则体成一块,内意浑然,毛发束张,酷似“熊吊颈,鸟蹬足”之神意,求的却是看似拙笨无比,但却包裹严密含蓄有力的暗寓杀机,又称“熊搬缸”。

4、鸡跷脚。头顶项竖,二目神光炯炯,两臂挣撑,曲蓄有力,双手连环顾打合一,一腿弯曲独立支撑体重;一腿提起,端平大腿,小腿下垂,足尖上跷,气抱丹田,内外合一。鸡跷脚步法,虚实相间,转换灵便,束身归整,下盘稳固,刁拿踢瑞,灵动无比,与猴形之跳蹬,蛇形之撩阴,鹤鸟之独立等功法相近且易变,精气神意相通,大有异曲同工之妙。骨筋肌肉全身内收而劲力却外放,谓之“倒行逆施”。久练之,温养气血,疏通百脉,激活五脏潜能,产生内劲和弹抖劲。但在习练中应时刻注意拔拉身脊尾闾,改变脊柱生理弯曲(束身如弓)的同时,切记让开头颈自大椎上拔,尾闾下坠,不使气血上逆而冲脑;二是行进中翘起的那条腿,其足尖必须上跷,手足内意同步同势同向发力,而勿使内脏气滞(此举之重要性,李金波老先生已有忠告)。此步法的功理是内外和合,手足并用,远打穿心箭,劲变眼前一寸间,练用一体。况且形意拳一吸一呼,一动一静,动是拳,静则为桩。老桩法歌诀就有“猴练气血虎练力,鹿练反弓龙练筋,鸡腿独立似鹰飞(神意)”之说,鸡跷脚步法静止不动时,却也是修炼桩功的首选。

5、叉步。叉步是形意拳明前进暗转身的特有步法,其工顺勇急狠真,六方合卺,身手一处,踩扑裹束抖(绝),五力合抱,大步前行,落地发力,威震敌胆。随整身撞击的同时,后足从后侧过前足,向前足前方叉落仍为后脚,左拳出击右转体,右脚后叉,右拳冲击,身形左转,左脚后叉,上身身形不变,而脚腿步型已呈变势之机,随应而动,顺达无比。真可谓“起是钻,落为翻,不钻不翻,争一寸为先”。形意拳中有许多身法未动而机势暗藏之招术,诸如所说的后脚、变幻中的虚手虚脚和寸步,以及郭云深前辈打天下的“半步”均属此类。整身一体进,变势敌难察。明为转身步,实际可进又可退,步步暗藏杀机。久练叉步自有妙用,前踏后扫,无意之中又练成另一功法虎尾脚,单用不易,随身转势后扫,腿顺脚实,有意无意,势不可挡,令敌难防。那可真是“雷霆万钧惊敌胆,虎尾一横扫三军”。

五、气血和归整

有史以来,习拳练武之法并不总是专门为“打”而设置的,它还兼具养生、增力、祛病、延寿之功能。故有“养为上,练次之,末而用”之故训,古代先贤多有经典之谈。

1、拳不能没动静,气不能无呼吸,气血的盈衰关乎人的生命。前人云:“气血和合,拳成一半。”在拳术中,骨骼、肌筋和气血共同运动的同时,各系统内脏器官也共同参与运动,伴随而来的匀深长细呼吸机制的改变,开发了肌体潜能,淘汰了不健康的生命因子,更新了老化的细胞,提高了生命活力。

2、初步的锻炼,浅层次的臂腿粗壮,练出基础体力翻浪劲,打出自己的拳风节奏和内涵,这种不受外界干扰的自控能力,只能在旷日持久的演练过程中,从身体百转练步和整意抱中炼气中来,无论是长吸短呼,口吸鼻呼,或似无似有的呼与吸,都必须不憋不努,自然顺遂。招有千式,变有万法。古有明训曰:“虚领顶劲,落地三盘;身备五弓,一气贯通;明知松紧,受益无穷。”如若做活了领意,沉落了三盘,五弓齐备,合好呼吸,那就说明你已初入门径。然而,人体结构严密,各部器官用进废退,极紧才极松,极柔才极刚,过刚易折,过松则懈,万不可把松紧当作刚柔,别怕紧,别太松,松松紧紧,紧紧松松,自然如意,神意使之,日久自可气敛入骨,内外和合,刚柔相济,坚持苦练,定能练出形意拳的翻浪劲、弹抖劲、脱骨劲,真正做到身中有物(功),动中有拳(打击力)。

3、几种呼吸环境

(1)鼻肺连接大气环境之外呼吸。(2)体细胞组织内部碳氧交换之内呼吸。(3)血液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运送,影响肺呼吸质量。

4、呼吸运动是多种呼吸肌的协调活动,以胸隔和肋间肌微动为主,在呼吸神经中枢(基本是延髓部分)的调节下活动。声是气之尾,它以丹田内气震动发声,雷音声震同外呼吸以及内气鼓荡有关。由于丹田水谷气(炼精化气)的生发和合成,增加了血量和血流运行,气的养炼使心肺器官和机能得以改善,以日常的随意呼吸,到匀深长细呼吸的欠氧内环境,促使脏器细胞的信息编码重新排列,伴随着拳脚功夫的深化而被激活,渐旺渐盛,支持外呼吸,以应对内外激烈运动的不缺氧需要。

5、归整

气血和合,周身归一,功乃大成,不能简单的用内劲、整劲、内功等一言而蔽之。练拳,一求筋骨肌肉壮,二求粗炼下丹田水谷精之气化,气血旺盛,肾水充足,补充肌体机能以助神意守中;精炼中丹田精气的升华还神,凝炼万缘重在调息、神光内敛的返归祖窍,体健神全。这就必须在日常习练中多多注重形气合、形力合、形神合,内外兼修,日久功深弥坚,内外协调,神清气畅,刚柔相济而周身归整。

后天之修,道曰续命,其核心内容仍是呼吸炼气。尚云祥先生曾用鼓腹抛射丹田之功掷起大汉,有人亲见而深信不疑。若言周岁孩童叫声妈妈而肚腹震动,亦属丹田功而会同一理,多无人认可。那就只好让他自练自感自悟自解好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浩瀚而实用有效的中国武术。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十八般武艺件件皆精实属不易,琴棋书剑拳禅道医的圆融和涵盖令人感叹。“真是举手投足皆学问,只言片语寓高功”。虽无太大的可比性,但也足足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和胸怀。传统武功博大精深,是先人为我们留下来的宝贵遗产,一定要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学功明理应该多知,择优用之。

敬请热爱形意拳的朋友,珍惜大好时光,结合自己的长处,习练适合自己的技法功法,为身心健康,益寿延年,共谋福社,共习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