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HEST:第9版《ACCP临床实践指南》之缺血性卒中的抗栓和溶栓治疗

 水共山华 2014-11-15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症状出现后 3 小时内予以静脉内 R-TPA 治疗分析

指南为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提供了抗栓治疗推荐,有助于临床医生对卒中患者做出循证治疗决策。指南根据两方面情况来确定推荐级别。其一,根据治疗益处与危险、负担和费用的权衡结果分为 1 级(推荐)和 2 级(建议)。其二,根据证据的方法学质量分 A(高)、B(中)、C(低)三级。

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如果在症状出现后 3 小时(推荐级别:1A 级)或 4.5 小时(推荐级别:2C 级)内开始治疗,推荐使用静脉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如果在症状出现后 6 小时(推荐级别:2C 级)内开始治疗,建议对无法静脉给药的患者予以动脉内 R-TPA 溶栓治疗。经过仔细筛查的患者或许会选择机械取栓治疗(推荐级别:2C 级),但指南并不建议。推荐早期进行阿司匹林治疗,剂量为 160-325mg/d(推荐级别:1A 级)。

对于活动受限的急性卒中患者,建议预防性使用小剂量肝素或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推荐级别:2B 级),并不建议对其使用弹性加压袜(推荐级别:2B 级)。

对于有非心源性栓子(即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腔隙性或隐源性)所致缺血性卒中或TIA病史的患者,推荐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以下治疗方案均可选用:阿司匹林(剂量为 75-100mg,每日一次 ),氯吡格雷(剂量为 75mg,每日一次),阿司匹林加缓释双嘧达莫(剂量分别为 25mg,每日 2 次和 200mg,每日 2 次)或西洛他唑(剂量为 100mg,每日 2 次)。上述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优于没有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推荐级别:1A 级)、口服抗凝药(推荐级别:1B 级)、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推荐级别:1B 级)以及三氟柳(推荐级别:2B 级)。在所推荐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中,指南建议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加缓释双嘧达莫要优于阿司匹林(推荐级别:2B 级)或西洛他唑(推荐级别:2C 级)。

对于有卒中或 TIA 以及房颤病史的患者,推荐口服抗凝药均优于无抗栓治疗、阿司匹林治疗以及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推荐级别:1B 级)。

文献下载Antithrombotic and Thrombolytic Therapy forIschemic Stroke

编辑: 小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