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衰老与幸福:生命的U 型曲线

 HaiheLibrary 2014-11-15

问问人们都怎么看待变老这件事,大家的回答可能跟莫里斯 爵士(Maurice Chevalier)一致:“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变老并 不是一件那么糟糕的事情。”关节僵硬,肌肉松弛,视力模糊, 记忆力下降,加上现代社会对老年人的冷漠和轻视,老年人 的生活充满着恐惧,等待他们的虽然不是“闭眼蹬腿”,但也 强不了多少。但人们害怕变老是不对的,此时的生命并非正 从阳光普照的山顶滑向死亡之谷,相反,它是一条U 型曲线。 刚刚迈入成年生活的人们,普遍会感觉很快乐。而从青少年到中年,人们因为经历众所周知的中年危机而走一段下坡路。 到目前为止,还很容易理解。之后所说的就会有些出乎你的 意料了:人们在慢慢走向老化的路上,会失去很多他们珍视 的东西,像鲜活的生命力、清晰锐利的头脑、年轻俊朗的外貌; 尽管如此,他们也得到了人们倾其一生所追求的东西,那就 是幸福。

这个出人意料的发现来自于新的经济学分支,它致力于寻求 一种比财富更令人满意的衡量人们幸福额度的方法。传统经济学将钱财视为实用的代名词,这是该 领域悲观的幸福衡量方法。而那些认为 财富与幸福之间不具有直接联系的经济 学家们,决定挖掘问题的本质,衡量幸福 本身。

这些观点已经运用到了政策的制定上。从 不丹开始,国民幸福指数(Gross National Happiness,简称GNH)的概念已经渗透到 整个规划过程当中,所有新政策都必须有 一个跟其他国家常见的环境影响评估类 似的GNH 评估。

有关幸福指数的调查机构已经遍地开花, 比如美国“综合社会调查”、“盖勒普”和“欧 洲晴雨表”。调查主要涉及两类问题,一类 专注于人们对自己生活的评价,另一类则 关注人们在任何特定时间的感受。调查 步骤展开如下:

第一步会问:整体来说,你感觉自己的生活 怎么样?

第二步会问:昨天你感到快乐/ 满足/ 愤怒 / 焦虑吗?

第一类问题衡量的是民众的整体幸福感, 第二类问题测试的则是快乐和幸福的情 绪体验。这两类问题的回答有时是不对等 的,像有孩子的人整体上获得的幸福感比 较强烈,但是这也增加了他们昨天生气或 者焦虑的可能性。

统计学家就像矿工淘金一样,对这些调查 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仔细筛选。他们试 图找到“人们为什么幸福”这个陈词滥调 问题的答案。

这里面似乎有四个主要的影响因素:性别、 性格特征、外部环境和年龄。大部分情况 下,女性比男性更加幸福一点。然而,她 们也更容易忧郁伤感:1/5~1/4 的女性曾 经在生命的某个时段经历过忧郁消沉,而 男性的比例仅为1/10。这表明了女性更容 易产生极端化情感,或者表明只有少数女性比男性更加痛苦,而大多数女性都是比男性快乐。 经济学家通过复杂的回归分析,发现与幸福密切相关的性格特征有两种:神 经质和外向性。神经质患者易于内疚、生气和焦虑,所以往往更加不快乐。 调查者和经济学家们会问及他们的情绪,不仅仅为了多余的重复性调查。对 患者多年的跟踪调查显示,神经质是一种稳定的性格特征,并能很好地预测 幸福额度。神经质人群倾向于产生负面情绪,而且情商也不高,这就使得他 们在构建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缺陷,反过来,这会增强他们的不幸福感。

神经质人群常常为阴暗类型,而外向性人群则与之相反。喜欢团队合作和爱 开派对的人们的幸福感,往往比白天工作时候办公室门紧闭和晚上下班回家 后足不出户的人们更加强烈。这类性格特征正好验证了不同文化人群幸福感 的差异:一项英国、中国和日本相似人群的对比调查显示,英国人普遍比中国 人和日本人更加外向,同时也更加快乐。

此外,环境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人们生活当中的各种活动,比如人际关系、教 育、收入和健康,都影响着他们的情绪。步入婚姻殿堂确实能给人带来莫大 的愉悦,但远远比不上失业所带来的痛苦。在美国,黑人曾被认为幸福感 最低,然而,最近的调查数据却显示,现在黑人与西班牙人的幸福指数比 起普通白人要更高。没有小孩的家庭更加幸福。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更加 幸福,然而,一旦收入因素也算进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换句话说,教育 让人们更加幸福似乎是因为它带给人们更多的财富。富人比穷人更加幸福, 尽管人们对其中的幸福差额还莫衷一是。

最后一个因素是年龄。杜克大学桑福德公共政策学院的彼得·乌巴拉在2006 年和两位同事希瑟·拉西(Heather Lacey)、迪伦·史密斯(Dylan Smith)分 别询问一群30 岁的人和一群70 岁的人,他们认为这两个年龄段哪个会更加 幸福。两个人群中的大多数都认为30 岁的人更加幸福一些。然后让他们对自己的幸福进行评价,研究者却发现其实 70 岁的人更加幸福。学者们引用著名歌 手皮特·汤森(Pete Townshend)的歌曲 《人在20 岁时》(The Who when he was 20)里的歌词: “他们眼中的世界无比冷漠, 在变老之前,希望已经破灭。”他们指出, 刚刚度过60 岁生日的皮特·汤森写了一 篇诙谐无比的博客。

皮特·汤森也许自认为是一个年轻的激 进分子,然而这种看法已经非常老土。 人生的7 个阶段基本上被定义为在中 年时期达到顶峰,之后便是一落千丈, 直至死去。而现代人们将这种上升和下 降颠倒过来了。“我们中有些人在20 世 纪90 年代初期就已经注意到了这条U 型曲线,”英国沃里克大学商学院的经 济学教授安德鲁·奥斯瓦德(Andrew Os wal d )称,“我们还为此举办了一次会议, 但没人赏光。”

人们在40 多岁到50 出头的时候是最不 幸福的,全球人口平均在46 岁时,幸福 感跌至最低点。自那之后,人们对于U 型曲线的关注度逐步增加。从中年危机到人老至死,这段时期对幸福感产生的 影响非常显著,大约占到半数左右,其 强度跟失业的影响差不多。而且全世界 无一例外。达特茅斯大学经济学教授大 卫·布兰奇福劳(David Blanchflower)和 安德鲁·奥斯瓦德教授对72 个国家的 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国家 人们幸福感跌至最低谷的年龄段有所不 一:最晚的乌克兰人,大约在62 岁的时 候幸福感才最低,而最早的瑞士人则在 35 岁。然而,大部分国家的人们都是在 40 多岁、50 岁出头的时候跌至人生的幸 福低谷。

研究中呈现出的U 型曲线体现的不仅 是整体的幸福感,还有快乐和幸福的情 绪体验。纽约州立石溪大学的亚瑟·斯 通(Arthur Stone)、乔瑟夫·施瓦茨 (Joseph Schwartz)和琼·布拉德利克 (Joan Broderick)以及普林斯顿大学的 安格斯·迪通(Angus Deaton)在发表的 论文中,将幸福划分成积极情绪和消极 情绪,并对生命中不同阶段的不同情绪 体验进行了探讨。二十岁出头的时候,压 力渐增;中年时候,烦恼最多,之后也急剧减少;愤怒从人生开始之时都是逐步 减少的,直到生命结束;悲伤在中年时 候有些上升,一过中年便开始下降。

将这个问题颠倒一下,还会出现同样的 答案。英国劳动力调查部门问询人们的 消沉时期,U 型曲线变成弧形曲线,最高 点显示为46 岁。

总会存在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这些变化 并不是在一个人的人生道路上完成的, 而是不同代群之间的差异。一个70 岁的 欧洲人跟30岁的人给人的感觉不一样, 并不是因为他的年纪更大,而是因为他 在二战中成长,跟30 岁的人拥有不同的 人生经历。但是很多数据显示,这种代 群效应(cohort effect)并不成立。美 国人和津巴布韦人的人生经历不同,然 而这两个国家都呈现出相同的U型曲线。 如果代群效应是可信的,U 型曲线就不 可能持续拥有40 年的数据作为支撑。 还有一种可能的解释,那就是不愉快的 人会过早离世。很难确定这种观点正确 与否,但考虑到中年死亡的案例少之又少,所以这个解释的信服力微乎其微。 或许U 型曲线只是外部环境影响的表现。毕竟,普通因素会在人生中的不同阶 段影响着人们。人们40 岁的时候,比如,通常会有个十几岁的孩子。中年时期的 痛苦是跟愤怒的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产生的吗?年纪大的人往往更加有钱, 他们的满足是因为生活的富足吗?

结果证明,答案是否定的。除去财富、就业状况和孩子等因素,U 型曲线仍旧会出 现。所以中年之后与日俱增的幸福感绝不是外部环境影响的结果,而是内心变化 的结果。

研究表明,人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言行举止。上年纪的人心态更加 平和,对于冲突的解决方法更加得力。他们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不幸 更加淡定从容,不会轻易动怒。例如,在一项调查中,被试者被要求倾听一些对 他们有诽谤性质的假设性录音。虽然年长之人和年轻之人都会感到悲伤,但是 年长的人没有很生气,也不急于下判断。其中一个年纪较大的人说得好:“一个人 在任何时候都无法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关于这种现象出现了很多理论解释。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劳拉·卡斯坦森 (Laura Carstensen)的观点是“人类拥有知天命的特殊能力,知道自己不能永生, 也明白自己所剩时日无多”。因为老年人明白自己离死亡的日子不远了,他们就更 注重当下的生活,所以他们越活越开心。他们变得更加关注当下比较重要的事情 比如感觉,而不是一些遥不可及的目标。“年轻人对老年人的看法是,变老好恐 怖,因为离生命之光熄灭的那天越来越近。但是上了年纪的人明白什么才是生命 中最重要的东西。比如年轻人会参加鸡尾酒派对,因为他们或许会在那里结识 一些对自己的未来有所帮助的人们,即便我所认识的人中,没有一个人真正喜欢 派对消遣。”

除此之外,还存在其他可能的解释。可能 老年人受到同龄人离去的启发,决定充分 利用时日不多的余年。或许他们已经接受 了自己能力有限或者存有弱点这个事实, 不去幻想成为董事长或者在皇家艺术学 院开展自己的个人画展,而是学会了知足 常乐,就算只是一个部门经理助理,或者 自己的水彩画只是在教堂祭祀时展出,又 有何妨?美国小说家埃德娜·法伯(Edna Ferber)的作品里有个人物说道:“老处女 的感觉就像溺水身亡一样,当你停止挣扎 的时候,那种感觉真得非常棒。”或许接 受衰老本身就会获得解脱和安慰。“生活 是多么令人愉悦,”美国哲学家威廉·詹 姆斯(William James)注意到,“当我们放 弃力争年轻,或者力争减肥的时候。”

无论U 型曲线的原因为何,它的结果总 是超乎情感的。幸福不仅仅会让人感到 快乐,还会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伦敦国 王学院的精神病学教授约翰·卫曼(John Weinman)对一群志愿者的压力状况进 行调查,然后对他们的身体施以轻微的 小伤口。压力最小之人身上伤口的愈合 度比压力最大的人快了2 倍。匹兹堡卡 内基梅隆大学的谢尔登·科恩(Sheldon Cohen)在被试者身上注射了流感病毒, 发现幸福感更加强烈的人们不易受到传 染,就算被传染了,所表现出来的病症也 更加轻微。所以,尽管老年人通常比年 轻人体弱多病,但是他们的乐观心态会 在这方面有所补偿。

幸福感更加强烈的人也往往效率更高。 安德鲁·奥斯瓦德和同事尤格尼奥·普罗 托(Eugenio Proto)和丹尼尔·斯格罗伊 (Daniel Sgroi)为一组志愿者放映了一部 搞笑影片,将他们的情绪调动起来,然后 对他们进行智力测验,将他们与看过普通 电影或者没看电影的人们进行对比。观看 搞笑电影人的测试结果比后两者高12%。 老年人的快乐有利于补偿他们因日渐退 化的认知能力而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一点 值得牢记于心,因为这有利于全球对抗劳 动力老龄化的大课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