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浅谈经验法估值

 冰鉴看风 2014-11-16

浅谈经验法估值(作者:融冰之旅宁波

          
    我不太喜欢用“估值”这两个字和“股价”混为一谈。因为在我看来,估值就是内在价值的意思。
    当然,市场流行估值替代预测股价合理值。
    实际上,A股中,很多个股的股价远远超过内在价值的,拿超过内在价值的股价说成估值,显得非理性。
    甚至,很多个股的股价长期超过内在价值。即便是08年的熊市状态下,也是如此。
    这也是A股的一大特征。但是,特征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投资者要格外小心。
    我暂且拿估值看成股价吧,随大流。
  
    估值有很多种方式,这里不一一展开。
    经验是非常个性化的东西,但是在局部趋势和大盘特定点位下,经验估值还是有参考意义。也可以为将来再一次出现全面低估的情况下,做些类似的重复。
    当然,我说的都是在股价本身极其便宜的情况下才有操作性。目的是为了不浪费子弹,买入更多的筹码。
 
    跌半是我常常用到的一种估值(或者说是预测股价)方式。很多投资者反对预测,我不是这样看。
    在合理位置,在观察买入的目标价位下方,通过预测等待股价进一步下挫,并非是坏事情。尤其是在加仓和融资情况下,更应该做到适当的保守。若没有合理的预测,你很难加仓。
    所以,我的预测更多的是为加仓服务。不跌不加仓;跌了,且跌至预测位置,再加仓。仅此而已。
 
    在这个意义上讲,经验值很重要,因为瞄准的个股本身已经便宜了,至于能够再便宜多少,需要结合经验综合评价。
    任何估值体系难以用一种方式做到完美,但并非是估值体系越多越好。尤其是错误的体系参与在一起,可能反而会有问题出来。 
    如果是多个理性有效的估值体系达到相对完美的一致,那就是一种较优的综合估值体系。
 
    我先拿贵州茅台举例。
    很多时候,我会忽略一些时间过去已经很久的除权,除非是大比率的除权、复权。
    股民喜欢着眼于眼前,绝大多数投资者忽略历史复权,且我也不喜欢拿历史复权说事。但我会关注近期的复权。历史复权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除非是泡沫股。
    前几天,我刚刚说过,股民不太关心估值,喜欢拿股价说事情。我同样会利用这样的特征去研究经验值。
    这也是我利用市场的特色和手段。
 
    常看我博文的股友知道,我常常把175元说成是贵州茅台的中轴位置,超过这个股价,套利空间就少,低于这个股价套利空间机会多。
    175元就是我的经验值,因为在过去的较长时间段,175元位置常常是可进可退,175位置,很难长期套死你。
    好,让我们回顾2008年贵州茅台的低点84元。如果承认175位置是中轴线,那么,266元恰好是175元作为中间位置,再去对应84元的对称位置。266 84=350。而350的一半就是175元。回过头看看,我们是不是可以拿175元位置去预测贵州茅台的高点?
    当然,预测股价高点是需要配合个股基本面变化和市场热情度变化。反过来,等市场都不看好贵州茅台的时候,我们则要反过来去思考贵州茅台的低点。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贵州茅台今年的低点产生点位预测,一是2010年有个参考低点126元上下。而一旦股价从266元的高点回复到175元中轴线的时候,由于市场一直看空贵州茅台,我的假设是还能够跌至一半位置,即175和84元的中间位置,就是84 175=259。259的一半是129.5元上下。和10年低点接近,等到这个位置,投资者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当然,实际结果需要结合盘面看。
 
    预测不是让你判断高点去追高,而是预防投资者珍惜相对的市场低点。不花多的冤枉钱。大不了不到目标位不买而已,不买不会产生损失,追高会翻船。
    所以这样的预测是理性的,这样的经验是可以提供资金安全策略的。
 
    我再拿浦发银行举例。
    去年高点是12.4元,而低点是7.18元,则中位数是9.79元,即9.8元上下,这就是我去年在9.83元买入的时机把握,当然,我是留有融资资金的,预防下一个低点。有人会说,为什么不等到最低点全仓买入?我不是神仙。我是按照策略实施买卖的投资者。
    我在今年1月19日写过关于判断浦发银行下一个低点的博文,那是按照市盈率和市净率估值预测的。实际上,还有多个辅助的估值方法。其中一个就是经验判断。
    9.8元和7.18元的中间数就是8.49元。我的判断8.5元买入就是按照这个经验值下结论的。
    我知道我不可能加仓在最低点。
 
    经验值只能做辅助作用,且只能在低估区间发挥写作用,不是让你玩高空作业的。
    我写本文只是举例说明而已,很多经验是在熟悉的基础上、结果大致的估算才可以做辅助用。本末不能倒置。
   
    我最近对个股预测的是浪潮信息,我说过第一个需要引起投资者关注的点位是39.5元,因为我估算的方式是22.58元位置,上涨0.5倍到2.0倍之间的0.75倍做参考,就是39.5元附近。在看高第二高度就是22.58元的翻倍位置就是45元左右。
    各位去估算自己手上个股的时候,要结合不同的个股情形。大盘点位非常重要,经验不是死的,也是随机应变的。
 
    再比如,我说说一直关注的新海股份,因为只有1.5亿的流通盘,那么30亿元的市值也很正常。
    今年4月份,等新海股份从13元多调整至跌破10元的时候,我是建议喜欢投机的股友买入新海股份的。
    理由很简单的,第一跌至一半位置。当然这不是主因。主因是第二点,市场认可新海股份的涨的趋势。
    又比如,我9月份开始推荐激进的投资者买入巨轮股份。这是趋势的经验。我自己不做趋势。
    经验可以有很多方式,以上只是非常个性化的、我自己的想法。
 
    有人会说,我为什么这样不负责任?其实不是不负责任,因为风格不同。有人喜欢博弈而已。且都是不怕亏钱喜欢追高的主。
    因为A股市场不讲究估值。事实上,同样再说新海股份,我一直坚持对新海股份的估值,若在港股,是不会超过4港元。我对新海股份的董事长也是这么说的。   
    估值是一回事,股价又是另一回事,A股就是这么不可理喻的市场。
    不可理喻的市场也是理性投资者的福音。
 
    我内心当然是希望A股市场就一直这么的非理性下去。
    但我知道不可能。所以我要趁早做准备。
    这也算是我买入银行股的理由之一吧。
 
    有人让我谈持有银行股的理由1、2、3等等。我想,我说的再多也是白搭的,因为市场不相信银行股。
    认为我没有理由的,才是傻了。我会不去想持有银行股的那些理由?
    我想的、思考的远远比别人更多,看到的比别人更多的对银行业不利的因素。
    可是我抓住一个点就够了,那就是非一般的便宜。且银行业不会有不利于投资者的那么多屁事。
    银行会有些麻烦事情的,在2016年前。但不会阻止银行往前发展。
 
    我是永远敌不过市场的。但是我相信,市场终究会和我站在一个队伍,将来市场会改变对银行股的看法。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永远是对的,只是我在等待市场转变看法的那一天、市场会认为银行股做值得买入的那一天,仅此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