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政若作真书,绵密无间

 ldjsld 2014-11-16

  为政若作真书,绵密无间;
  爱民如保赤子,体会入微。
    ——程恩泽赠林则徐联

  【注释】(1)为:治理。《国语·周语上》:“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 (2)真书:即汉字的正楷。如“真草隶篆”。 (3)绵密:细致周密。《北周书·姚僧垣传》:“梁武帝叹曰:‘卿用意绵密乃至于此。’” (4)赤子:初生的婴儿。《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 (5)体会:体贴、关怀,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6)程恩泽:字云芬,号春海,嘉庆进士。道光时,累官户部右侍郎,其学于六艺九流,无所不通,工篆法,熟精许氏学,诗文雄深博雅,于金石书画考订尤精密。 (7)林则徐(1785-1850):清末政治家。字少穆,福建侯官(今闽候)人,嘉庆进士,任东河河道总督时曾修治黄河,后任江苏巡抚,又兴修白茆、浏河等水利,1838年任湖广总督,禁止鸦片输入,成效卓著,为禁烟派代表人物,旋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把收缴来的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给当时帝国主义以严重的打击,1840年1月任两广总督,鸦片战争爆发后,他严密设防,使英军在粤无法得逞。因受诬害,被革职,后充军新疆。1850年在回潮州途中病逝。

  【鉴赏】林则徐不仅是政治家,而且他还是嘉庆进士,文学造诣很深,可称得上是个对联高手。他常常用写对联的方式言志抒怀,寄托抱负。他踏入仕途以后,为官清正廉明,对当时官场中污浊现象十分反感,对自己的要求一直很严格。他出任江苏巡抚时,曾在大堂上亲书一联,联云:“求通民情;愿闻己过。”在任两广总督时题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在被革职之后写了一联:“苟利国家死生人;岂因祸福避免之。”这些对联充分表达了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可以置自己的“死生”“祸福”于不顾的高尚精神。他关心人民疾苦,襟怀坦白且文学造诣又高。因此,林则徐在当时文人中间很有威望,不少人都写联相赠,或称颂他的功德,或倾慕他的品格,或对他寄托信任,给他以劝勉和鼓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程恩泽赠给林则徐的这副对联,此联是对林则徐品德的高度概括和赞扬。

上联赞颂林则徐治理国家就象写楷书一样细致周密,没有一点漏洞。既写出了他做官的态度:清正廉明;又写出了他的性格:做事认真负责,考虑问题细致周密。林则徐自已曾手书“应视国事如家事;能尽人心即佛心”一联,足其品德之高尚了。

下联赞扬林则徐爱护老百姓就象爱护自己初生的婴儿一样,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体贴,对人民的心情和处境,寄以深深的同情和细致的关切。

林则徐一向体恤民间疾苦,在他任职期间,不断兴修水利,造福人民,经常微服私访,了解下层人民的痛苦和要求,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民众多做有益之事。他写了不少有关水利的对联:“芦中人出,河上公来。”“春从天上至,水由地中行”等。从这些对联可看出,他对水利的关心,也就是他对人民疾苦的关心,并且他的这种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神,也反映出他“为政”的品行,是十分可贵的。

此联在写作上很有特色。它是一副文字形式的交际联。因交际联多应用于社会名流、文人学者一类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文学素养和社会阅历的人们之间,所以艺木性比较强,整联用字讲究,整齐优美,节奏感强,有一种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跌宕起伏,抑扬顿挫,铿锵有致。在结构上,立意集中,遣词造句都比较讲究,上下联不仅内容上密切关联,而且语气一致,并行不悖,能详尽、完整地表现主题。

本联虽侧重于称颂林则徐,但也或明或隐地显示出作者本人的志趣品格和思想倾向,可称得上赠联中的上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