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用中药一学就会

 易同 2014-11-16

中药的发明和应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宝库的一部分。中药取材于大自然,产区辽阔。几千年来,中药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内容博大精深,对维护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http://www./

我国拥有丰富的药材资源。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一直以药材作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逐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中药理论知识。http://www./

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http://www./

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其中,植物药占绝大多数,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代把药学称为“本草学”。由于这些药物的应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的,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所以人们把药材资源称为“中药”。http://www./

中药学就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http://www./

第一节 中药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http://www./

郭先生最近在自学中药,来向我请教:“中药是怎么产生的啊?”http://www./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由于采食植物和狩http://www./

猎,得以接触并了解某些植物和动物及其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某种药效反应或中毒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在寻找食物时应有所鉴别和选择。同时为了治病,开始注意某些自然产物的治病作用和毒理作用。经过无数次的试用和观察,口尝身受,实际体验,逐渐创造并积累了一定的药物知识,经过反复地实践、总结、交流,逐渐形成了早期的药物疗法。可见,中药的起源是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结果。”http://www./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是真的吗?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有很多个版本,现在已经无法判断它的真假了。但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记载药物的书籍,当推《神农本草经》。http://www./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是真的吗?”http://www./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有很多个版本,现在已经无法判断它的真假了。但我国第一部专门记载药物的书籍当推《神农本草经》,据史家考证,其大约成书于东汉末年。全书共分3卷,载药365种,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用药经验和药学知识,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http://www./

“那么在各个时代,中药是怎样发展的呢?”http://www./

南朝刘宋时期雷敩总结了当时药物炮制的经验,撰成《雷公炮炙论》,这是专门论述药物炮制的著作,原书虽已散佚,但其内容多为后世本草书籍及有关著作所引述。当时的炮制方法归纳起来有蒸、煮、炒、焙、炙、炮、煅、浸、酒浸、水飞。此书对后世炮制技术影响很大,书中有些炮制方法至今仍在沿用。http://www./

隋、唐时期,经济、文化日渐繁荣,医学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唐显http://www./

庆四年(660年),唐朝政府组织李绩、苏敬等20余人集体编撰了《新修本草》,即《唐本草》,共计收载药物850种,分为玉石、草、木、禽兽、虫鱼、果、茶、米谷、有名未用等九部,并附有药图及图经,这是我国本草附图的开始。由于它是以官方的名义来编订和推行的,所以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药典”。http://www./

唐朝已开始使用动物组织、器官及激素剂。《唐本草》记载了用羊肝治疗夜盲症和改善视力的经验;《本草拾遗》记录了人脑作为强壮剂的效力;用羊靥(羊的甲状腺)和鹿靥治疗甲状腺病,则见于《千金方》。http://www./

宋朝到元朝时期,随着医药知识的进步,本草书籍又进行了多次编撰和修订。公元1086年,四川名医唐慎微在广泛收集古今单方及经、史百家有关药物资料的基础上,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载药1 558种,每药均有药图,并附方3 000余首。这种图文并重、方药兼收的编写体例,为后世本草书籍所采用延纳。http://www./

明代医药学知识进一步发展,沿用已久的《证类本草》已明显不能适应临床的需要,因此需要整理和总结。公元1552年,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穷毕生之精力,广搜博采,亲历实践,历时27年,完成了200万言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载药1 892种,附方11 000余个,分为16纲、62类,是中古时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药学的经验和理论,为明代以后本草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http://www./

继李时珍以后,清代杰出医学家赵学敏对民间草药作了广泛搜集和整理,著成《本草纲目拾遗》。全书载药921种,新增药品716种,并对《本草纲目》错简之处做了补充和修正,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大大丰富了中医学宝库。http://www./

我国药学自汉代到清朝,各个时代都有它的成就和特色,而且历代相承,日渐丰富。据统计现存的本草书籍就有400种以上,除去有较大代表性的大型著作外,还有许多短小精悍、便于初学者使用的中药书籍。总之,在2000年的发展中,文献资料相当丰富,内容相当广泛,记录了我国人民在医学方面的创造和高度成就,包含着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宝库。http://www./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适应中医中药事业的迅速发展,不但整理重印了许多古典本草书籍,而且还编写出版了有关中药教学、科研、生产及临床应用等各种著作和刊物。其种类之繁多,范围之广阔,内容之丰富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http://www./

“中医真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啊!”郭先生听了介绍感慨道。http://www./

“是啊,历代的本草著作也是汗牛充栋、不胜枚举。我们依靠现代技术发展中医药科学,应该进一步总结经验,去芜存精,任重道远啊!”http://www./

第二节 中药是如何制成的http://www./

“中药是怎样制成的呢?”“制作中药首先是采收,然后再炮制。中药的采收应当注意保护药源,合理采收,切忌竭泽而渔。中药的炮制方法一般有火制法、水制法、水火共制法及纯净、粉碎、切制等处理方法,目的是使药物洁净、有效成分易煎出以及适应其他炮制方法的需要。”应郭先生要中药是怎样制成的呢?http://www./

制作中药首先是采收,然后再炮制。http://www./

◎ 中药的采收http://www./

中药的采收主要指植物药的采收。各种植物在其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http://www./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所含的有效成分均不相同,因而药性的强弱往往也有较大的差异。药材的采收应该在有效成分含量最多的时候进行。一般来说,可按以下原则进行采收。http://www./

(1) 根和根茎。早春和深秋季节采收为佳。因为早春尚未发芽,深秋地http://www./

面部分即将枯萎,精华蓄于根部,药力比较充足,如地榆、天麻、大黄等。也有少数例外,如半夏、延胡索等则以夏天采收为宜。http://www./

(2) 茎叶部分(或全株)。应在植物生长最旺盛的时候采收,如紫苏叶、大青叶、车前草等。http://www./

(3) 花及花粉。花应在含苞待放或初开放时采收,如金银花、菊花等;花粉应在盛开时采收,如蒲黄等。http://www./

(4) 果实和种子。果实多在成熟时采收,如女贞子、枸杞子等;种子多在老熟后采收,如茺蔚子等。http://www./

(5) 树皮和根皮。树皮常在春夏时节采收,此时不仅有效成分含量高,而且易剥离,如黄柏、厚朴等;根皮宜于秋季采收,如桑白皮、牡丹皮、地骨皮等。http://www./

http://www./

中药的炮制http://www./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它包括对生药材的一般处理(整形、去除杂质等)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http://www./

炮制的目的有:①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烈性或副作用;②改变药物性http://www./

能,以适应临床需要;③便于制剂和贮藏;④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纯净,确保处方用量准确或利于服用。 炮制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http://www./

01 火制法http://www./

火制法是将药物直接或间接放置火上加热,以达到增强药效、缓和药性、减少毒性及易干粉碎等目的的炮制方法。http://www./

(1) 炒。有加辅料的炒和不加辅料的炒。不加辅料者叫清炒,根据程度不同又有炒黄、炒焦、炒炭之分。炒黄、炒焦使药物易于粉碎加工,并缓和药性;种子类药物可以使其煎煮时有效成分易于溶出;炒炭能缓和药物的烈性或增强收敛止血的功效。加入辅料者叫拌炒;常用辅料有土、麸皮、食盐等。拌炒可以减轻药物的刺激性或增强药性,更好地发挥功效。http://www./

(2) 炙。用液体辅料拌炒药物,使辅料渗入药物内部以改变药性、增强药效、减少毒性或烈性。常用的液体辅料有酒、醋、蜜等,如酒炙川芎可增强其活血之功,醋炙香附可增强行气止痛之功,蜜炙黄芪可增强补中益气之功。http://www./

(3) 煅。将药物直接或间接放在猛火上煅烧。直接煅是将药物直接投入火中,以煅烧红透为度,可以使药物易于粉碎、加工,并增强药物的收敛作用。主要适用于矿石类和贝壳类药物,如煅海蛤壳、煅龙骨、煅牡蛎等。间接煅是置药物于耐火容器中密闭煅至容器底部红透为度,如制血余炭、陈棕炭等。http://www./

(4) 煨。用湿面粉或湿纸包裹药物,置热火灰中烘烤,使面粉或纸焦黑为度,冷后剥离,留存药物,可减轻药物的烈性或副作用。如煨生姜、煨甘遂、煨肉豆蔻等。http://www./

(5) 焙。将药物置于瓦上或锅内,微火加热,使之干燥黄脆,以便研末。如紫河车等。http://www./

02 水制法http://www./

水制法是用清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一类方法。通过水制可使药物洁净、软化或调整药性。常用的有淋、洗、泡、漂、浸、润、水飞等。http://www./

(1) 洗、泡。洗就是将药物放入水中漂洗,以使其清洁或除去异味,便于贮存或制剂,如紫河车经洗后可除去腥味,昆布、海藻经洗后可除去盐分;泡就是将药物放在水或其他液体中浸泡,有的为软化、便于切片,如槟榔,有的为减低药物的毒性或烈性,如附子、吴茱萸等。http://www./

(2) 水飞。借药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其极细粉末的炮制方法。具体操作:将溶于水的药物放在乳钵或碾槽内加水共研,再加水搅拌,较粗的粉末即下沉,细粉混悬于水中,将混悬液倒出。剩余的粗粒如前再研,倒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分出,干燥,即成极细粉末。此法既可得到极细粉末,又可减少研磨中粉末的损失,常用于矿石类、贝壳类药物的制粉,如飞朱砂等。http://www./

03 水火共制法http://www./

水火共制法是将药物通过水火共同炮制,以改变性能与形态的一种方法。http://www./

(1) 蒸、煮。蒸就是将药物放在蒸笼内隔水加热至一定程度的方法,如酒蒸大黄,可缓和泻下作用,何首乌经反复多次蒸晒后,不再有泻下之功,而能补肝肾、益精血。煮就是将药物放入水中或其他液体辅料中煎煮,如酒煮黄羊可增强清肺热的功效。http://www./

(2) 淬。将药物烧红,迅速投入水或其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易于粉碎,如酒淬自然铜、鳖甲等。http://www./

http://www./

第三节 中药都有什么性能http://www./

“说起中药,都会提到四性、五味、归经等,这是什么意思啊?”郭先生问道。http://www./

“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称为中药的性能,是人们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http://www./

“中药的性能?”郭先生迷惑不解地看着我。http://www./

说起中药,都会提到四性、五味、归经等,这都是什么意思啊?http://www./

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称为中药的性能,是人们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http://www./

“是的。一切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阴阳失和、升降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的结果。而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在最大限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药物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治疗作用,是因为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这就是药物的性能,主要包括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特性。”http://www./

“原来如此,您能详细地讲解一下中药的性能吗?”http://www./

“当然可以。”http://www./

◎ 四性五味http://www./

四性,又称四气,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四性是古人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以及对于疾病所产生的治疗效果而作出的概括性归纳。它是与疾病属性的寒(寒证)、热(热证)相对而言的。http://www./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多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适用于阳证、热证。http://www./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脉、回阳救逆、发散风寒等作用,适用于阴证、寒证。此外,性质较平和的药物介于温、凉之间,称平性,而这些药物实质上仍有偏温或偏凉的不同,没有超出四性的范畴,或仍统称为四性。http://www./

四气歌诀http://www./

四气寒热与温凉,寒凉属阴温热阳。温热助阳又补火,回阳救逆功效彰。http://www./

温里散寒暖肝冷,通经止痛阴霾光。疗寒以热用热药,阳痿宫冷及亡阳。http://www./

中寒腹冷寒疝痛,阴水经寒痛痹尝。寒凉泻火并清热,解毒除蒸血热凉。http://www./

化痰开窍熄风火,通利二便镇阳光。疗热以寒用寒药,热病神昏斑疹绛。http://www./

生风出血黄疸肿,便秘淋痛与疮疡。寒热分明系大法,真假虚实莫能忘。http://www./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http://www./

上不止五种味。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称为五味。药味的确定,一方面是根据口尝身受的结果,另一方面是根据临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作用也相近或有共同之处。http://www./

(1) 辛味。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等功效。常用于表证、气滞、血瘀、窍闭、神昏、湿阻等症,如麻黄、木香、红花、麝香、藿香等辛味药。http://www./

(2) 甘味。能补,能缓,有补益、和中、缓急等功效。常用于虚证、脾胃不和、拘急疼痛等症,如党参、熟地黄、甘草等甘味药。http://www./

(3) 酸味。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的功效。常用于虚汗、久泄、遗精、遗尿、出血等症,如五味子、乌梅等酸味药。http://www./

(4) 苦味。能泄,能燥,能坚,有泻和燥的功效。泻主要包括清热、泻火、泻下通便、降泄肺气,常用于里热证、热结便秘、肺气上逆咳喘等症,如栀子、大黄等。燥能祛湿,苦而温的药物能燥寒湿,如苍术等;苦而寒的药物能清热燥湿,如黄羊、黄连等苦味药。http://www./

(5) 咸味。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的功效。常用于瘰疬、痞块、燥热便秘等症,如昆布、芒硝等。http://www./

(6) 淡味。有渗湿、利水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涩味药与酸味药功能相类似。http://www./

五味歌诀http://www./

五味辛甘酸苦咸,更添淡涩药味全。辛散酸收甘补缓,淡渗咸软苦燥坚。http://www./

辛能发散行气血,气血瘀滞表证痊。甘补和缓解药毒,急痛虚证用之安。http://www./

酸涩收敛能固脱,涩肠缩尿敛精汗。苦泄通降燥湿浊,泻火存阴阴自坚。http://www./

咸软散结消瘿瘰,软化燥结可通便。淡渗利水除湿饮,湿滞水肿痰饮蠲。http://www./

酸苦咸阴辛甘阳,五脏归属不必言。药分五味效为主,临证选用须互参。http://www./

每一种药物均有性有味,有些药物性同而味不同,有些药物味同而性不同,不论哪种情况,其作用均有明显的差异。比如,黄连苦寒,能清热燥湿;芒硝咸寒,能软坚泻下;黄芪甘温,可以补气;芦根甘寒,能清热生津除烦。所以,对性和味不能孤立看待,必须结合起来全面认识。此外,性味一般只能表示药物的大体作用和某些共性,有些性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不尽相同,如苦寒的板蓝根能清热解毒,而苦寒的龙胆草却能清热燥湿、泻火。http://www./

◎ 升、降、浮、沉http://www./

升、降、浮、沉是从药物作用的趋向对中药功效的形象概括。具体地说,升就是上升,表示作用趋向于上;降就是下降,表示作用趋向于下;浮就是发散,表示作用趋向于外;沉就是收束闭藏,表示作用趋向于内。http://www./

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与药物本身的性质、质地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般来说,凡具有上行、向外(如升阳、发表、散寒、催吐)等作用的药物属于升浮药,升浮的药物大多具有辛味、甘味和温热性,质地较轻;凡具有下行、向里(如清热、泻下、利水、降逆、平喘、潜阳)等作用的药物属于沉降药,沉降的药物大多具有苦味、酸味、咸味和寒凉性,质地较重。有的药物还具有双重性,如麻黄既可发汗解表,又可降气平喘;川芎既可上止头痛,又可下通月经。因此,必须综合认识方不致误。http://www./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便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http://www./

升降浮沉歌诀http://www./

药分升降与浮沉,升浮属阳沉降阴。升浮向上或向外,沉降向下向内分。http://www./

升浮发表散邪气,升用举陷兼透疹。涌吐宿食与毒物,开窍启闭能醒神。http://www./

病位在上与在表,病势下陷升浮臻。沉降降逆止呕喘,平肝潜阳熄风晕。http://www./

重镇安神消积滞,通便利水及通淋。病位在下与在里,病势上逆宜降沉。http://www./

气机紊乱能纠正,因势利导建功勋。气味炮制与配伍,共主升降与浮沉。http://www./

◎ 归经http://www./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将各种药物对机体各部分的治疗作用进一步归纳,使其系统化,这样便形成了归经理论。http://www./

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人体的脏腑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经络把人体内外各部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体表的外邪可以循经络内传脏腑,脏腑的病变也可由经络而获得系统认识,在临床用药时,首先应根据各经所表现的症状进行诊断,然后再用相应的药物治疗。至于一药有归数经者,则是其治疗范围的扩大,对数经的病变均能发挥作用。http://www./

归经只是药物性能一个方面,在应用药物的时候,如果只掌握药物的归经,而忽略了四性、五味、升降浮沉等性能,是不够全面的。此外,由于脏腑、经络的病变可以相互影响,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并不能单纯使用归某一经的药物。比如,肺病而见脾虚者,每兼用补脾的药物,使肺有所养而病情逐渐好转。http://www./

归经歌诀http://www./

用药须知有归经,选择定位有专用。脏腑经络是基础,疗效结果来判定。http://www./

六经卫气与营血,三焦脏腑辨诸经。形色气味为辅佐,多途判断定归经。http://www./

掌握归经精选药,药效相同区分用。脏腑相关莫忘记,一药数经有多能。http://www./

同归一经性味异,升降浮沉各不同。诸多因素要合参,但不拘泥心中明。http://www./

◎ 有毒与无毒http://www./

在本草书籍的品种条下,常标有“有毒”或“无毒”。 毒在医籍中常指药物的偏性而言。所谓“毒药攻邪,五谷为养”,其中http://www./

“毒药”一词就是药物的总称。http://www./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药物的认识逐渐深化。为了将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它对人体正气的损伤区别,“毒”渐渐地就不再指药物的偏性了。本书中药物的性味下所标的“有毒”、“小毒”、“大毒”、“剧毒”等,是指这些药物有大小不等的毒性或副作用,用之不当可导致中毒。http://www./

认识药物有无毒性以及毒性的强弱,在治疗中有指导意义。特别是帮助理解作用的峻烈或缓和,可能对人体带来的危害,以便适当选用药物和确定用量。如细辛、乌头、甘遂等有毒药物,在病情需要时可适当选用,但由于其毒性,非特殊需要一般用量较轻。在特殊情况下,还可采用“以毒攻毒”的方法,以治疗某些毒邪炽盛的疾病。http://www./

第四节 方剂是怎样治病的http://www./

“中药的性能我已经明白了,中医治病很少用单味中药,而是用方剂治病,其中有什么规则吗?”http://www./

“有的。方剂是在单味药到多味药治病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是医生根据病情的需要,在辨证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选择合适的药物配伍组合而成的。这种组合既非简单的药物集合,也不是固定的搭配,而是有严格的原则性和极大的灵活性。”http://www./

“方剂的组成有什么规律呢?”http://www./

“方剂的组成原则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http://www./

应臣之为使。这种原则古人总结为‘君、臣、佐、使’。“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有两层含义: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http://www./

②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http://www./

“佐药,有三层含义: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药、臣药以加强治疗,或直接治疗次要与兼证的药物;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药、臣药的毒性,或http://www./

能制约君药、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③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http://www./

“使药,有两层含义:①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②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http://www./

“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在方剂里具体怎样运用呢?”http://www./

“以麻黄汤为例,麻黄汤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象浮紧等症状。其病机为外感风寒,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肺气不宣。治法为辛温发汗,宣肺平喘。方中:http://www./

“君药——麻黄:辛温,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发肺气以平喘逆。http://www./

“臣药——桂枝:辛甘温,解肌发表,助麻黄发汗散寒;温通经脉,解头身的疼痛。http://www./

“佐药——杏仁:苦平,降肺气助麻黄平喘(佐助药)。http://www./

“使药——炙甘草:甘温,调和诸药。http://www./

“可见,方剂正是通过这个原则,将各具特性的药物连接起来,这样既可使主次分明、配合严谨,又可减轻毒副作用。”http://www./

“我明白了,那么方剂的组成是一成不变的吗?”http://www./

“不是,方剂的运用变化主要有以下形式。”http://www./

01 药味加减的变化http://www./

增减方中药味,更换主药,其功效与主治也随之改变,方名也改变,多属君药的变化。比如桂枝汤,主药为桂枝,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若给予倍用芍药,重加饴糖,主药变为饴糖,方名也变为小建中汤,主治变为虚劳里急、腹中痛或心悸而烦等。http://www./

02 药量加减的变化http://www./

药量加减的变化是指组成方剂的药物不变,只是对药量进行了变动,进而改变了该方的功用和主治证候的主要方面。如四逆汤,由附子、干姜、炙甘草三味药物所组成,其中干姜、附子用量较小,主治阴盛阳微而致四肢厥逆、恶寒倦卧、下利、脉微细或沉迟细弱的证候,有回阳救逆的功用。若增加干姜、附子的用量,则方为通脉四逆汤,主治阴盛格阳于外,而致四肢厥逆,身反不恶寒,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的证候,有回阳逐阴,通脉救逆的作用。http://www./

03 剂型更换的变化http://www./

剂型更换的变化是指同一方剂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而改变其剂型,依据是不同剂型其作用特点也不同。如理中丸是治脾胃虚寒证的方剂,主要适用于病情较轻而病热较缓者,取丸剂作用慢而力缓,且服用方便的特点;若病情较重而急者,则应将丸剂改为汤剂内服,取汤剂作用快而力峻的特点。http://www./

方剂的组成变化主要是为了适应更复杂的病情。以上三种变化虽各有特点,但目的只有一个——适应更复杂的病情。因此,在临床上具体应用时,三种变化可分别为单独使用,也可合并使用,甚至可数方相合,加减化裁使用。http://www./

“用方剂可以治病,您可以讲解一下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吗?”http://www./

“好的。方剂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有目的、有法度地选则药物配伍而成的。方剂是治法的具体体现,是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治法是指导用药组方、运用成方的原则,是以临床积累方药运用经验为基础,于人体生理病理认识不断丰富、完善过程中,逐步总结而成的一种理论。http://www./

“方剂与治法是辩证统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方不能离法,法不能离方。没有治法,方剂就失去了方向和依据;没有方剂,治法就成为空洞的理http://www./

论,无从体现和完成治法,无从验证治法是否正确。学习方剂就一定要掌握方剂和治法的关系,只有如此,才能正确用药组方或运用成方。”http://www./

“常用的治法都有哪些呢?”http://www./

“中医常用的治法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即为八法。”http://www./

(1) 汗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http://www./

(2) 吐法。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常用的治法都有哪些呢?中医常用的治法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即为八法。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http://www./

(3) 下法。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便、燥湿、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http://www./

(4) 和法。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http://www./

(5)温法。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http://www./

(6) 清法。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http://www./

(7) 消法。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http://www./

(8) 补法。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http://www./

上述八种治法,适用于表里、寒热、虚实等不同的证候。多数疾病的病情往往是复杂的,不是单一治法能够符合治疗需要的,常需数种治法配合运用,才能治无遗邪,照顾全面,所以虽为八法,配合运用之后则变化多端。http://www./

因此,临证处方必须针对具体病症,灵活运用八法,使之切合病情,方能收到满意的疗效。”http://www./

第五节 中药如何应用http://www./

“具体来说,中药是如何应用的呢?”http://www./

“中药的应用主要包括药物的配伍、用药禁忌、剂量、煎煮方法、给药途径与方法等。只有掌握这些内容,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和确保用药安全。”见郭先生认真地做着笔记,我仔细讲解起来。http://www./

◎ 配伍http://www./

根据病情需要和用药法度,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称为配伍。药物经过配伍后,药与药之间就会产生某些相互作用使其原有功能有所改变,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在药物配伍时必须有所选择。这样提出了配伍关系问题。古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七情”。其中除单行http://www./

具体来说,中药是如何应用的呢?中药的应用主要包括药物的配伍、用药禁忌、剂量、煎煮方法、给药途径与方法等。(指用单味药物治病)外,其余六个方面都是指配伍关系。http://www./

(1) 相须。即两种以上功效类似的药物同用时,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使清热泻火作用增强;大黄配枳实,使泻下之功增强等。http://www./

(2) 相使。即在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余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的功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健脾利水的茯苓配合,茯苓能提高黄芪的补气利水之功。http://www./

(3) 相畏与相杀。当两药同用时,一种药的毒性能被另一种药减轻或消除,在这种情况下,就前者来说是相畏关系,就后者来说是相杀关系。如生姜能解生半夏的毒性,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生半夏畏生姜,生姜杀生半夏的毒。由此可知,相畏与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相对提法,只是各自所站的角度不同。http://www./

(4) 相恶。即两药同用时,一种药能抑制另一种药的性能,使其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黄芩恶干姜,干姜能降低黄芩的清热之功。http://www./

(5) 相反。即两药合用后,能产生毒性或剧烈的副作用。如甘草与甘遂合用能产生毒性。http://www./

上述配伍关系中,相须、相使可相互促进,提高疗效,临床用药时应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能减轻或消除原有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或峻烈药物时要考虑选用;相恶具有相互对抗作用,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可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剧烈的副作用,一般应避免使用。http://www./

◎ 用药禁忌http://www./

用药禁忌是指临床用药时,必须注意在某种情况下不宜使用某些药,或在服用药时不宜吃某些食物等问题,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影响药效。它主要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禁忌。http://www./

01 配伍禁忌http://www./

前面“配伍”中已提到,有些药物合用后,能降低药效或产生毒副作用,应避免应用。《神农本草经》称这些药物间的关系为相恶、相反,金元时期概括为“十八反”和“十九畏”,现列于下: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子,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赤石脂。http://www./

02 妊娠禁忌http://www./

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儿以致堕胎的作用,所以应该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根据药物对胎儿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和慎用两类。禁用的一般属于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子、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的包括祛瘀通经、行气破滞、攻逐泻下、大辛大热以及滑利之品,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木通等。凡禁用药物绝对不能用,慎用的药物则可根据病情谨慎使用。http://www./

03 服药禁忌http://www./

俗称忌口,一般服药期间应忌生冷、油腻、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古代文献中还有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等记载,可供临床参考。http://www./

十八反歌诀http://www./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http://www./

十九畏歌诀http://www./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畏密陀僧。http://www./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http://www./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http://www./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炙煿莫相依。http://www./

妊娠禁忌歌诀http://www./

蚖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http://www./

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蛇蜕黄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http://www./

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莫用好。http://www./

http://www./

剂量http://www./

剂量也称中药常用量,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单味药物的成人一日量(本书中各药物所标注的用量除特别注明外,均是指干燥后的生药在汤剂中的成人一日内服量);方剂中各药物的相对量(一般非毒性的药物,单用时用量可稍大,而在复方中用量可略小;主要药物的用量可稍大,辅助药物的用量可略小)和制剂的实际服用量。http://www./

中药剂量的大小与疗效有直接关系,剂量过小则达不到治疗目的,剂量过大则达不到预期疗效,甚至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确定剂量要根据药物的性质、病势轻重、剂型种类、处方用药的多少以及年龄、体质的差别等具体情况全面考虑。http://www./

(1) 根据药物性能确定剂量。凡有毒、峻烈的药物,剂量宜小,应严格控制在安全限度内,并从小量开始,逐渐增加,病势减退即可减量或停服。一般药物质地较轻,较易溶解的如花类、叶类,剂量宜小;质地较重,难于溶解的如矿物类、贝壳类,剂量宜大。http://www./

(2) 根据配伍、剂型确定剂量。一般来说,处方用药多时,其中单味药剂量宜小。相反,处方用药少时,其中单味药剂量宜大。使用单味药治病时,剂量较复方为大。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入丸、散剂量宜大。作酒剂、浸膏剂,剂量可稍大。http://www./

(3) 根据病情、体质、年龄确定剂量。一般重病、急性病剂量宜大;轻病、慢性病剂量宜小。体质壮实剂量宜大;年老体弱剂量宜小。不同年龄的病人,药物量尚无严格的规律可循。参考:小儿在1岁以下,用成人量的1/4;1~5岁,用成人量的1/3;6~15岁,用成人量的1/2;16岁以上,可用成人量。 除毒性药、峻烈药和某些精制药剂外,一般中药的常用内服剂量(即有效剂量)为5~10克,部分药物的常用剂量较大的为15~30克。http://www./

◎ 煎煮方法http://www./

01 煎药器具http://www./

最好用陶瓷器皿,如砂锅、砂罐。忌用锡、铁、铜、铝等金属器具。http://www./

02 煎药用水http://www./

用水以水质纯净为原则,如自来水、甜井水或蒸馏水等。用水量以浸过药物3~5厘米为宜。http://www./

03 煎前浸泡http://www./

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http://www./

04 煎药火候及时间http://www./

一般先武后文,即开始用武火,煎沸后用文火,以免药液溢出或过快熬干。煎药时不宜频频打开锅盖,以免气味走失,减少挥发成分的外溢。以锅内水开后计算,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宜武火急煎,时间15~20分钟,久煎会使有效成分损失,药效降低或药性改变;一般药煎煮25~30分钟;厚味滋补药或毒性药宜文火久煎,时间40~45分钟,使药效尽出或减弱毒性。如药物煎煳后应弃去,不可加水再煎服。http://www./

05 煎煮次数http://www./

中药的疗效除与剂型有关外,与制剂工艺也有着密切关系。汤剂是临床应用中药最常采用的剂型,大多由病家自制,为了保证临床用药能获得预期的疗效,医生应将汤剂的正确煎煮法交代清楚。http://www./

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一剂药可煎3次,最少煎2次。因为煎药时药物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至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http://www./

06 入药方法http://www./

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煎法比较特殊,处方时必须加以注明,主要有:http://www./

(1) 先煎。贝壳类、矿石类药物,因其质坚难以煎出其有效成分,须打碎先煎,煮沸10分钟后再下其他药物。另外,泥沙多或者质轻量大的药物,也应先煎取汁,澄清后以汁代水煎煮其他药物。http://www./

(2) 后下。气味芳香,不耐久煎的药物,宜在一般药物即将煎好时再投入的药物,煎四五分钟即可,以防止有效成分走散。http://www./

(3) 包煎。易引起煎药混浊和易刺激咽喉的药物,宜先用纱布包好,再放入锅内煎煮。http://www./

(4) 另炖或另煎。某些贵重药物,为了尽量保存其有效成分,减少同煎时被其他药物吸收,须另炖或另煎,服时再兑入汤内。http://www./

(5) 烊化。胶质、黏性大而易溶解的药物,如同煎则易粘锅熬焦,或黏附其他药,影响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用时应在其他药煎好去渣取汁后加入,趁热搅拌或将药汁微煮,使之溶解再服。http://www./

(6) 冲服。散剂、丹剂、自然汁、小丸以及某些芳香类贵重药物需研末用汤汁或开水冲服。http://www./

http://www./

给药途径与方法http://www./

给药途径是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之一。机体的不同组织对于药物的敏感性及吸收程度均有差异,药物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代谢情况也不相同。所以,给药途径会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数量以及作用强度。有些药甚至必须以特定途径给药,才能发挥某种作用。中药的传统给药途径,主要除口服和皮肤吸收两种外,还有吸入、舌下、黏膜表面、直肠给药等。20世纪30年代后期,又增添了皮下注射、肌内注射、穴位注射和静脉注射等。http://www./

口服是临床使用中药的主要给药途径。口服给药的效果,除受剂型等因素的影响外,还与服药的时间、多少及冷热等服药方法有关。http://www./

01 服药时间http://www./

服药时间应根据胃肠的状况、病情需要及药物特性来确定。一般来说,滋补药宜在饭前服用;峻下逐水药宜在晨起空腹时服用;驱虫药、攻下药宜空腹时服用;健胃药、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宜饭后服用;其他药物,一般也宜饭后服用。一般药物,无论饭前或饭后服用,服药与进食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此外,有些药还应在特定的时间服用,如用于失眠的安神药,宜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用;缓下剂也宜睡前服用,以便翌日清晨排便;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2小时服用;急性病则不拘时服药。http://www./

02 服药方法http://www./

一般疾病,大多每日1剂,每剂分2次服或3次服。病情急重者,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1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利于顿挫病势。应用发汗药、泻下药时,以得汗、得下为度,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呕吐病人,宜小量频服。小量,对胃的刺激小,不致药入即吐;频服,才能保证一定的服药量。http://www./

此外,还有冷服、热服的区别。一般汤药多宜温服。如治寒证所用热药,宜于热服,特别是用于外感风寒实证的辛温解表药,不仅宜热服,服药后还需温覆取汗。至于治热病所用寒药,如热在胃肠,患者欲冷饮的则可凉服;如热在其他脏腑,患者不欲冷饮的仍以温服为宜。丸剂、散剂等固体药剂,除特别规定外,一般宜温开水送服。http://www./

http://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