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脑出血与腔隙性脑梗死

 水共山华 2014-11-17

资料与方法:

2003 年 10 月~ 2010 年 6 月收治 CT 检查示脑出血患者 100 例, 男 48 例, 女 52 例, 年龄 40 ~ 79 岁; 有高血压病史者 68 例。入院时血压高 72 例, 破入脑室 8 例。入院时行急诊 CT 检查, 病程第 30 天复查 CT。

方法: 急诊 CT 检出腔隙性脑梗死 45 例, 给予调血压, 脱水降颅压, 改善脑细胞代谢和对出血量 > 50m l 或呕吐咖啡渣样物者早期加用抗纤类止血药 (氨甲苯酸)5~ 7 天综合性治疗。

结果:

30 天后复查 CT 检出腔隙性脑梗死 74 例, 且用止血药的病例均出现了腔梗灶。见表 1。

                                    

讨论:

腔隙性脑梗死, 属于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 临床上较为常见, 病灶主要分布于基底节区、放射至冠、丘脑和脑干, 大脑、小脑及胼胝体亦可见到, 尤以基底节区发病率最高。是在高血压、动脉梗化的基础上, 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 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其病变范围一般为 2~ 20mm, 其中以 2~ 4mm 最为多见。该病的诊断主要通过 CT 或 MRI 检查。

本组资料提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约 45% 的病例并发了腔梗, 经脱水降颅内压、降血压、营养神经等治疗后其发病率并不降低, 反而有增高趋势, 尤其出血量大和 (或) 应用止血药者。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高血压致小动脉及微小动脉管壁脂质透明样变性引起管腔闭塞, 患高血压的中老年人多同时伴有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主干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脑深穿支动脉入口处闭塞, 或因穿支动脉近端形成的微动脉粥样斑块而发生闭塞, 产生腔隙性病变; 脑出血后因血肿压迫的占位效应、脑水肿、血肿周围组织炎症反应、血凝块产生的凝血酶和血红蛋白的毒性等一系列损害机制激活了广泛存在于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内皮素 (ET) 系统,血管内皮素的释放能持久而强烈收缩血管引起脑血管痉挛, 使脑血供减少而致病。降血压、脱水及止血治疗所致的血液动力学异常和高凝状态可使已严重狭窄的动脉远端血流明显减少, 亦可引发腔梗。

编辑: 清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