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相障碍是否为常见病

 水共山华 2014-11-17

双相情感障碍是不是常见病,这个问题不容易用几句话讲清楚。国际公认的双相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估计为:有躁狂发作的双相障碍Ⅰ型约为 1%,与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相似;加上仅有轻躁狂发作的双相障碍Ⅱ型为 3%;再加上环性人格障碍为 4%。据此,可以认为双相障碍是常见病。

上述估计得到国际上多数流行病学研究的证据支持。以 21 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世界精神卫生调查(WMHS)为例,双相障碍Ⅰ/Ⅱ型的终身患病率,美国为 3.9%,哥伦比亚 2.6%,黎巴嫩和墨西哥为 2.4%。但同一研究中也有例外,有些国家和地区以同样的调查方法,却得到非常低的结果,如日本为 0.3%,尼日利亚为 0.1%,中国的北京和上海为 0.1%。

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双相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一向不高。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的 12 个地区和 7 个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双相障碍的终身患病率均为 0.08%;2001 年至 2005 年的浙江省、山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甘水地区汇总的资料显示,双相障碍的月患病率为 0.21%.其中双相障碍Ⅰ型为 0.10%,双相障碍Ⅱ型为 0.03%,未在它处分类的双相障碍为 0.08%。惟一的例外是深圳市的调查报告,相当于双相障碍Ⅰ型的躁狂症的终身患病率为 1.14%,其他双相障碍为 0.91%,两者合计为 2.05%,与国际公认的数据较为接近。我国双相障碍的检出率低,除了调查工具的文化适用性、调查采用的纳入标准阈值外,也反映了调查人员及公众对双相障碍的认识和知晓度的不足。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双相障碍是高负担性疾病。以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计,超过人群疾病总负担 1% 为高负担疾病,我国双相障碍的 DALYs 占 1.8%,在各类疾病负担中排第 11 位;在精神障碍中,仅次于抑郁症(6.2%),高于精神分裂症(1.3%)。因此,《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 年)》已经将双相障碍列为四大重点疾病之一。但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对双相障碍防治的重视依然严重不足,其突出表现之一为治疗率低。深圳的调查显示,躁狂症的曾治疗率为 17%。其他双相障碍为 23%;如果以年内接受过治疗者计则更低,躁狂症仅为 10%,其他双相障碍则为 6%。

可见,双相障碍的识别率和治疗率亟待提高。

编辑: 雨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